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29 2016-12-3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9]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育英中学2016高二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且在宋元明清文人雅士的美学观念引导且努力实践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形成民族绘画传统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现代生活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传统水墨画的发展是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舒展自己的精神诉求和画家心路历程。进入20世纪后中国遭遇西方文化的介入,原有的文化结构被西方文化打破,而文化坐标从纵向审视转向纵、横向比较,水墨画在经历了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一段艰难的历程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否定民族文化传统思潮,五六十年代以西方写实主义改造包括水墨在内的中国画的主张,一直到新世纪初中国水墨画传统精神浴火重生,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站在现代文化立场重新审视传统水墨命题而展开寻求、探索不同解决方案的过程。即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延续并开拓水墨形式语言表达的新境界。用现代人的方式去诠释“水墨”艺术审美表达的种种可能性,成就一种与传统水墨既有关联,但已从中蜕变而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审美享受。从沈周、陈淳温馨亲切的水墨写意花鸟到徐渭悲怆孤愤的水墨大写意;从八大山人冷峻空灵的水墨意境,一直到吴昌硕浑厚古拙的水墨笔意、齐白石水墨的天真烂漫,这些经典的案例可以证明水墨语言及其形式乃至个人风格的探索是恒无止境的。
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是历史的必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墨作为民族文化生命中的一个遗传因子,仍然存活在现代化生活之中,在互联网时代其文化基因的识别度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水墨的结构形态以及由结构形态达成的可资识别的记忆意象,既反映出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和情趣;也表现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放弃对艳丽色彩的感知与情感识别,建立且自觉秉承一套水墨形式识别理解系统其,本身就意味着中国人对现实世界的特殊理解和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包括观念到构图,观察事物到表现方式、技法,构成了水墨图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的必然性,还在于现代水墨画和传统水墨画生存、传播的社会小众环境不同,现代水墨画的传播和影响是普世的。水墨艺术的传播途径除了通过举办作品展览、出版画册等传统方式外,更多的是以互联网为典型的新媒体的介入,从而获得更为广泛地展示其艺术魅力,拓展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因此,现代水墨画的生存与发展必然和社会大众生活、情感发生紧密的关系,画家的精神诉求必然和当代社会普世愿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共鸣。如此,水墨画就不至于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现代水墨画家必然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尊重。
水墨画家大都经历过时代大变革、大激荡的洗礼,走在现代水墨艺术探索路上具有标杆意义的画家群体。他们崇尚水墨艺术,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去观照现实生活,用独特的水墨语言形式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作为现代水墨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水墨形式语言上富有革新的意味,在思想内容题材上亦有强烈的现代生活气息,注重水墨背后人文思绪的流淌,关注笔墨形式的独特性。传递出作者的文化操守和社会职责底线。 (摘编自《水墨中国》徐惠泉)
浏览完整试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化原因”的选项是( )
A、二十世纪后西方文化的介入,使得中国原有的文化结构被西方打破,水墨画也不能幸免于难,在经历了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等历程后,水墨传统精神定要浴火重生。
B、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传统水墨命题并展开寻求和探索,开拓出传统水墨形式语言表述的新境界。
C、水墨画的传统精神是区别于互联网文化的存在,它是民族文化生命的遗传因子,它依然会存活在现代文化生活中。
D、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生存、传播的社会环境不尽相同,水墨艺术的传播途径不但要有传统方式,还有以互联网为典型的新媒体的传播途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宋元明清时发展成熟,形成了民族绘画传统中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B、水墨作为民族文化生命中最关键的遗传因子,依然存活在现代生活之中,所以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是历史的必然。
C、为了赢得人民的喜爱和尊重,现代水墨画家必定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D、现代水墨画家的作品,除了在水墨形式语言上富有创新改革的意味,在思想内容和题材上也具有强烈的时代信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墨语言和它的表现形式甚至个人风格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从内容到意境的风格就可看出。
B、水墨画的结构形态以及由此达成的可资识别的记忆意象,不但反映出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和情趣,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C、经历过时代大变革、大激荡的洗礼,当代水墨画家才能走在现代水墨艺术探索之路上。
D、如果水墨画传递的内在价值是功利的、浮躁的、空洞的,那么这样的水墨画家并没有对当代社会的普世愿景引起反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就桥安。’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
长安二年五月卒,赠兖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4.对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B.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C.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D.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5.对文中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泉公” 中的“公” 是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如“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史记• 项羽本纪》)中的“公” 。
B.“神功”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
C.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方庆出身显贵,年少有为。他曾祖父是周代少司空王褒;父亲王弘直,为人正直;他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王方庆以身率众,理政有方。则天朝,他担任广州都督,忌贪求他人财物,又对属官严加管制,当时的人们对他赞赏有加。
C.王方庆不畏权贵,正直敢言。武则天曾到万安山,山路危险,准备让人用轿把她抬上去,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
D.王方庆学问渊博,且能致用。他议政或谏言,总引经据典,如对于“诣阙献俘”时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反对“备而不奏”。
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5分)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8~9题。
展开余下试题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茅塘马上
贺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8、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5分)
9、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流俗的弊病,痛斥人们投机取巧而不顾准则的生活态度。
(2) 苏轼在《赤壁赋》中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一反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世俗常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自己泪流满面的落拓形象。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25分)
逃 跑
铁凝
①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
②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一个开水锅炉。水烧开,老宋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水开了!”喊是有称谓的。为了这称谓,老宋还颇费了心思: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这个称谓谁都不反感,无亲疏远近之嫌,无厚此薄彼之意。
③份外的事老宋也没少做。五楼的人们说,老宋,帮我把这罐煤气扛上去吧。三楼的人们说,老宋,我买的沙发来了,你给搭把手吧。一楼的妇女喜欢织毛衣,就喊,老宋,给我架着毛线。
④老宋沉默寡言的时候居多。唱小生的老夏算是他的好友,老宋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他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以及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
⑤光阴像箭一样。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开始出错,但这团的人们念着他的为人和孤单,没有辞退他。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
⑥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为老宋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老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身子像坠入云中。老宋数了一夜钱,即便一张两块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沉甸甸的。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难道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东西都扔给医院吗?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肿得檩梁似的左腿是条病腿,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他做起了演员练功的高难动作,形态虽然怪诞,却是悲壮。这些动作将老宋折腾得激动不已,直到他稀哩哗啦摔在地上。
⑦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
⑧第二天,老宋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
⑨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老宋的不辞而别显然是愚弄了他们。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是靠了一个亲戚的介绍,那亲戚住本市。亲戚说,不瞒你说,他回老家第二天就去县医院把腿锯了,那儿便宜,两千不到。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一个乡下人,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老夏没有再矫情,只是愤怒难平,疑惑难平。
⑩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子里卖胶卷。老夏决心去亲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的现状,用这亲眼目睹来刺激起对方的尴尬、难堪和愧疚。
⑪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老宋拄着双拐,正指挥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卸货,左腿那儿空着。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
⑫老宋也看见了老夏,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的奔跑使老夏眼花缭乱,恍惚之中也许跟头、旋子、飞脚全有,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1)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作者以平实的口吻讲述老宋为了以较低的花费把患病的腿锯掉,拿了剧团同事们捐给他
治病的钱跑回乡下的家里做生意的事。
B、“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这句虽未正面写人,却明确地表现出了老宋在打定主意之后,
毫不犹豫连夜收拾行装,准备偷偷离开的决然行动。
C、“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是因为它对老宋真
的失去了一条腿而难过,也对自己的行为有点后悔和内疚。
D、“老夏没有再矫情,只是愤怒难平,疑惑难平。”老夏不再矫情是指他不愿再计较老宋的行为,但对老宋携款而逃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疑惑”是指他不能理解老宋为什么会这样做。
E、老夏是小说中的重要角色,不仅起到了烘托主人公的作用,而且在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小说第二段到第四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老宋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6分)
(4)“为截腿而逃”“无腿而逃”,从这些貌似矛盾的情节中,你能体会出“逃跑”的含义吗?请谈谈你的理解和启示。(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元旦前后,各省市“异地高考”方案纷纷出炉。在北京和广东,考试资格将与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和打工者的积分挂钩。方案一出台,很多打工者大感失望。随迁子女的高考资格需要与父母的居住证捆绑,不少网友认为这对于解决异地高考的核心问题不过是__________。相关专家表示,不同地域教育承载压力不同,改革自然不可能____________,更不可能___________,应允许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A.扬汤止沸 并驾齐驱 一蹴而就 B.抱薪救火 齐头并进 一挥而就
C.扬汤止沸 齐头并进 一蹴而就 D.抱薪救火 并驾齐驱 一挥而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积分圆梦”项目把公益需求通过金融网络延伸到消费者身边,消费者可以便捷地捐赠积分,这是以“互联网+”方式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
B.古龙的作品在武侠小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小说不仅融进了作者独特的人生哲学,而且引入了戏剧、电影、诗歌等元素。
C.美国宇航局希望在2040年向土卫六发射一艘智能潜艇的实验,对土卫六上的海洋环境进行全面探测,以寻找不同于地球的生命形式。
D.我们从实验报告中了解到,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一是生物体缺氧,二是宇宙带电粒子变化。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超人工智能电脑能够用几分钟时间思考完人类几十年才能思考完的东西。超人工智能确实会比人类思考得快很多,但是真正的差别并不仅仅如此。用人类来做比喻,人类之所以 比猩猩“智能”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模块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抽象思考等等,而猩猩的脑子是做不来这些的,就算你把猩猩的脑子加速几千倍,它还是没有办法在人类的层次思考,它依然不知道怎样用特定的工具来搭建精巧的模型。
A.真正的差别不在于人类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而在于思考的速度
B.真正的差别是两者思考的速度和各自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
C.真正的差别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并且思考速度更胜一筹
D.真正的差别并不是思考的速度,而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展开余下试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
17.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听诊》,请按照下列要求,表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图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内容:(不超过30个字)
寓意:(不超过25个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
语文答案
一、1、B是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
2、B 四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墨作为民族文化生命中的一个遗传因子”不是最关键的遗传因子
3、C 六段“水墨画家大都经历过时代大变革、大激荡的洗礼,走在现代水墨艺术探索路上具有标杆意义的画家全体”推断(貌似推断后缺少内容)
二、
4.B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5.A( 该文中的“ 公” 应指爵位名称。古代爵位共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 公” 居于首位)
6.C( “ 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 与原文不符)
7.( 1) (5分) 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才在咸阳安家。(译出“先”“冠族”“家”各 1 分,“家咸阳”倒装句1分, 句子通顺 1 分)
(2) (5分)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制裁,由此境内清静肃穆。(译出“集止”“绳”“由是”各 1 分, 句子通顺 2 分)
8、第一首更好。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像被山口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融合起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
第二首更好。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池塘边秋日黄昏颜色浅淡,太阳即将落下的场景,一个“薄”字突出略显寒意的季节特征,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氛围。
(答案不必统一,言之有理即可。结合诗句分析意象(2)分,点出意境特点表现手法(3) 分)
9、第一首诗人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3分
第二首侧重表达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慨,因而向往羡慕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露出隐退田园之意。3分
10、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三、小说阅读
11、(1)E3分D2分B1分
(2)1、表现老宋稳重、勤快,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以及为他捐款做铺垫;(2分)2、交代他和老夏的友谊,为下文老夏帮助他做铺垫;(2分)3、交代闺女的困难,为下文逃跑做铺垫。(2分)
(3)1、(2分)家境贫苦、俭朴厚道。老宋被亲戚介绍到城里的一个剧团做传达室的临时工,他尽职尽责做好工作。2、(2分)吃苦耐劳,乐于助人。老宋不仅做好传达室的工作,经常热心帮助剧团的人们,扛煤气罐,搬沙发等。3、(2分)孤独、内敛沉默。虽然来到城市,但是家境的窘迫和城市的隔阂,使得他总是闷声叹气。4、(2分)内心矛盾、尽力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在生存与道德之间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平衡点。老宋有生以来从未见过那么多钱,在金钱面前他宁可相信自己的腿没有病,把天伦之乐当作抵抗生活苦难的一种心灵慰藉。(答对三点即可)
(4)1、小说写到了老宋的两次“逃跑”。老宋的第一次逃跑是从大家的帮助中逃出。(2分)大家捐款是为了保住他生病的腿,但是他宁愿省钱接济女儿和外孙。大家给予他的帮助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大家对他的要求,而这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在痛苦地抉择之后而逃跑,内心充满了羞愧。但大家没有理解老宋的想法。(人性)(2分)2、这启发人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应忽视被帮助者的自由和自尊,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会让人无法接受。(道德方面的启示)(2分)3、老宋第二次“逃跑”是逃避老朋友,是想逃避在良心上的极端自责以及自尊受到的伤害,这是一种本能的逃跑。老宋可以承受肉体的残疾,甚至可以让残疾的身体“奔跑”“跳跃”,但是,他却无法面对心灵受到的谴责和歧视。(友谊)(2分)
13、C扬汤止沸: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灾害扩大。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并驾齐驱: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14、D
15、D
16、①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③可以转变风气。(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意思对即可)
17、内容:一位面色凝重的老者正在用听诊器来诊疗桌子上的地球仪。(3 分;评分要求: 必须包含“老者”、“听诊器”、“地球仪”三个关键词,超过字数限制,可酌情扣分)
寓意:我们必须关注生活的环境,用心倾听地球的呼声。(3分;此题言之成理即可,建议 考虑“关注”、“倾听”这两个关键词,超过字数限制,可酌情扣分。)
四、作文
18、从孙女的角度:明辨是非;道德素质是为人之本。
从爷爷的角度:言传更要身教;切实做好榜样。
从公交司机的角度:遵守规矩;宽容待人。
【参考译文】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 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才在咸阳安家。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 王弘直) 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
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
上一篇: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湖南衡阳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学科竞赛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西省太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