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490  2017-01-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0]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学家曾以“此起彼伏的大海”比喻人类的历史。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总会将一些国家推上潮头。当时间走进21世纪,这个勇于弄潮的国家叫中国。
回溯三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轨迹,国际秩序的变迁始终没有走出列强争霸的阴影。直到二战结束,在构建公平公正国际秩序的联合国宗旨下,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成为世界潮流。人类第一次品尝到长久和平的硕果,有了走上持久和平道路的可能。
然而,“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放眼今日世界,一方面,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据统计,2008年以来,G20成员共推出3500多项新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政策中的81%现在仍然在执行。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凸显,为全球治理蒙上阴影。在经济复苏高度脆弱的当下,如果任由贸易萎靡、争端纷起,宏观政策各自为政,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平庸”,极有可能演变为更多领域的“新现实”。
“未来难以预知,但未来可以塑造”。靠创新开辟增长源泉,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凭联动凝聚互动合力,用包容夯实共赢基础——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开出的这剂“药方”,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国走向强盛的过程,往往充满着坎坷、反复与猜疑的挑战。面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面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各方忧惧,中国始终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推动共同发展。在中国看来,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再是雅典和斯巴达两雄相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愈益加深,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人也承担不起大国冲突、对抗的代价。只有共同推动完善而不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以邻为壑、恶性竞争,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主席以铿锵的宣示告知世界,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真诚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如果没有合作共赢和协同治理,我们无法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继续前进。”“在杭州,中国将目标明确的讲话和建设性的行动结合在了一起。”从北美大陆,到印度洋之滨,人们对正在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对实现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充满信心。毕竟,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建设哥哥郭共享的百花园》《人民日报》2016年09月0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世界格局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总会将一些国家推上潮头。21世纪的中国,就是被推上潮头的国家之一。
B.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开出的“药方”是:靠创新开辟增长源泉,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凭联动凝聚互动合力,用包容夯实共赢基础。
C.习近平主席说,中国真诚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D.因为今天的人类已经具备了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的各种条件,所以人们对正在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对实现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充满信心。


浏览完整试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历史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全球治理的困难在于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凸显等诸多方面。
B.二战以前,国际秩序的变迁诗中没有走出列强争霸的阴影;二战以后,在构建公平公正国际秩序的联合国宗旨下,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成为世界潮流,国际秩序的变迁得以走出之前的阴影,人类基本上走上了持久和平的道路。
C.在当今形势下,贸易萎靡,争端纷起,宏观政策各自为政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平庸”,极有可能演变为更多领域的“新现实”。
D.在中国看来,人类有光明的前景。必须共同推动完善而不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以邻为壑、恶性竞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与其他大国一样,其走向强盛的过程,往往充满着坎坷、反复与猜疑的挑战。
B.中国人为,保证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继续前进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共赢和协同治理。
C.中国始终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推动共同发展,打破“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消除 “修昔底德陷阱”的各方忧惧。
D.在中国看来,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再是雅典和斯巴达两雄相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愈益加深,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已经不复存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余世存:为什么这么多人敬佩卢作孚?
我们当代中国人对现代历史有诸多想当然的理解,比如现代历史有一种混乱的自由,因此个人创业较现在容易得多,那是“冒险家的乐园”、投机投资的天堂,好像人们白手起家即可轻松地发家致富;还比如人们误解前贤即民国人物不善于、不懂得生活,似乎他们都是清教徒式的人物;又比如人们承认民国人物的精神风貌较当代要向上一些,但究竟民国人物的生命完善达到什么程度,今人是很难想象,也不愿相信的。
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
卢作孚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学成才,20来岁开始办报,31岁时在军阀杨森的支持下创立四川通俗教育馆,32岁时转向实业。卢作孚以八千元开始创办民生轮船公司,但这种创业绝非我们现在以为的那样容易。在当时,长江上的航运是由外国人瓜分的,外资财大气粗。卢作孚靠乡亲、朋友、地方绅士的支持,才募集了一点资金购置了一条仅七十余吨的小客船。这种艰难的起步或说夹缝里的生存大概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但我们想象不出的是卢作孚坚持下来,而且成功了。几年后,卢作孚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企退出长江上游。十年后,相继在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等地设立分公司。他从只有一艘七十余吨的客船发展到拥有一百三十多艘的三万六千余吨的船队,职工则有七千余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船王”。
卢作孚又确实是清廉的,他几乎是清教徒人格的典范。他克勤克俭,严于律己,虽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其股份却只有一股,全家仅靠工资度日,其夫人子女乘坐民生公司轮船一律按规定买票。他的孩子回忆说,他担任民生公司的总经理,但多年来只靠一份工资维持家庭生活,其他兼职收入都捐给了北碚的公益事业,家中的经济状况一直是相当紧张的。1944年美国《亚洲和美国》杂志曾经谈到卢作孚的家居环境:“在他的新船的头等舱里,他不惜从霍菲尔德进口刀叉餐具,从柏林进口陶瓷,从布拉格进口玻璃器皿,但是在他自己的餐桌上却只放着几只普通的碗和竹筷子。甚至这些船上的三等舱中也有瓷浴盆、电器设备和带垫子的沙发椅,但成为强烈对照的是,他那被称为“家”的六间改修过的农民小屋中,围着破旧桌子的却是一些跛脚的旧式木椅。”家里的设施近乎贫寒,“家里唯一一件‘高级’用具,是一把三十年代初期买的小电扇,漆都褪尽了,破旧不堪,毛病不少”。甚至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卢作孚的夫人亲手缝制,“为了节省,我们全家人的衣服,绝大部分是我的母亲自己缝的;我们的鞋子,几乎全都是我的母亲一针一线地做的”。抗战时,他有一次病倒,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却无钱作罢。
他担任交通部长时,在交通部领工资,就停了自己在民生公司的工资;兼任全国粮食局局长时,也不领全国粮食局长的工资。任何时候,都只领一份工资,绝不多领。这么一个不折不扣的清教徒懂生活吗?显然他是懂得的,他的享受之一就是从一个自学成才者获得了语言的能力,他在我们母语——汉语里登堂入室,语言是存在的家,他的居家享受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有人曾集卢作孚的名言,那些名言可圈可点。在民生公司船舱和职工宿舍的床单上印着他的一副联句:“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比如他对享受回报的理解是:“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美好的公园,便报酬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家,便报酬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它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它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这样的完人,可以用安•兰德的话来说:“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4.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卢作孚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凭借传记的能力,运用有限的资金在财大气粗的外国人掌控的长江很能干营运商开创了传记的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船王”。
B.1944年美国《亚洲和美国》杂志曾经谈到卢作孚的家居环境,想借此突出卢作孚是一个精心为乘客打造舒心的乘坐环境,以此增加公司盈利的成功企业家。
C.不管是卢作孚任职民生公司总经理期间,还是担任交通部长或是贱人全国粮食局局长时,他都只领一份工资,决不多领。
D.文章开头以“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引出人物卢作孚,这句话也是全文的行文总纲;结尾以安•兰德的话较好地收束了全文,全文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5.文中引用了卢作孚可圈可点的名言,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些引用的作用。(5分)


展开余下试题6.文中说“我们当代中国人对现代历史有诸多想当然的理解……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为什么说“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卢作孚这样的“典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从古到今的桥
东江县城是座古老小山城,建在江两岸,旧建筑高高矮矮,错落有致,倒也耐看;水南水北两条街,麻石板铺就的道,窄得只能走两个人,对方若是挑担,还得贴墙避让。江倒是大的,最窄处也要七八条小船头尾相接方能横跨,船上铺以木板,便是座浮桥,叫“德桥”。
这是千百年来,东江上唯一一座桥。
平日里,就自个儿横着。唯有发大水时,才有人解开一头缆绳,让浮桥贴岸休息;大水过后,再将缆绳拉到对岸,系住,恢复浮桥。浮桥有一定危险性,尤其肩担重物的男人或胆小的妇孺,不小心或小心过头,都会落水;喊一声救命,江南江北就冲出来十人八人,救落水者;千百年来,没死过人。
大跃进那会,数千名当地人众志成城,开山凿石,造了石桥,叫“思甜桥”;落成之日,两岸鞭炮齐鸣,欢呼声声。石桥如青龙横卧,桥面不宽,但较之浮桥,天壤之别。两岸居民你来我往,走个亲戚逛个街;山野村夫赶集做买卖,都十分便利。山雾缭绕、晨曦乍现和夕阳西下、金波荡漾时,一排学生背着书包走过,实乃桃源宁静祥和之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改革开放后,调来一位县长高活,带来从古到今刮不进山城的新风。首先,东江更名大东江,一座钢筋水泥浇的现代桥替代石桥,叫“西洋桥”;桥面之宽,令人惊叹,两边还有护栏,漂亮得就像一道彩虹。其次,开山要地,扒了老街旧屋,沿江修了宽敞马路,新街依山而建,高楼矮屋风格现代。古老山城,旧貌换新颜。高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
又来一位外地县长向前阚,因地制宜,大兴旅游业。大东江穷山恶水,遗世风光和淳朴民风,让游客赞叹不已;但交通成了旅游瓶颈,零星游客杯水车薪,昂贵宣传费打水漂。痛定思痛。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江南龙山和江北虎山,拦腰斩断,南北通道与省际道路接壤,江上又添新桥;小山城敞开胸怀,拥抱八方游客,旅游业成了新经济增长点。向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
接替他的县长金泡沫,面临旅游业滞缓,周边城市的游客,虽蜂拥而来,但当天就回;光图个热闹,消费不高。若想深度发展,必须把客留住,玩上两三天;但此地既无留住游客脚步的自然资源,又无留住游客心思的娱乐资源。金县长剑走偏锋,硬是在弹丸之地,大兴房地产业,江头江尾、山上山下,大建小户型豪华别墅,吸引周边城市乃至省城的土豪,或来隐居,或来度假……也不知是土豪脑热,还是他运道好,房地产业一炮而红。金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
后来的县长父拜,就没有前任幸运了;兜售出去的别墅,常年不见人;新建的别墅胎死腹中,成了烂尾楼。房地产业盛极一时,又凋敝不堪。旅游业也节节衰退,一窝蜂来而又去的游客,没给小山城创下多少效益,却留下脏乱差的顽症,得不偿失。父县长有心扶植山农经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奈县城里除吃公粮的,其余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只有老小无用者留守。罢了罢了,父县长黔驴技穷,那就将龙山虎山再截几段,修修路;江道长远,尽可能地多造造桥。
别说当地人,就是外地游客也纳闷,三五里长的江上,已有八座大桥,还在造第九座,这是干吗呢?问当地人,答者哑然,谁搞得懂呀?再造下去只怕连江水都看不见了。也活该父县长倒霉,第九座桥刚合拢,就塌了。豆腐渣工程,死了人。父县长进去了。再见他时,在电视上,光头,手铐;听说造一座桥花了五千万元,当地人愕然,手指扳不过来,心里倒有些明白了。又听说他将功赎罪,举报了前几任;这也可能是谣传,之后并无任何消息。
当地人在桥上或晒菜,或堆些杂物,或摆摊做买卖……夏天有人在桥上过夜,图个凉快。水北街有个叫魏博的老酒鬼,食饥饱了,就在桥上骂娘,扯了裤子,随地小便;这从古到今的桥呀,也就变了味。
接任的县长裘和谐跑市里跑省里,四座桥开始改造,铁路和高速公路将经过小山城……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结构独特,没有选取重大的社会题材,没有描写重要的时间,也没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心人物,而是采取“人像展览式结构”,将一个个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个情节镶嵌进去。
B.文章的桥名、人名进行了艺术处理,具有双关的修辞效果,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也隐含着时代的变迁及风貌,如“思甜桥”暗示毛泽东时期的忆苦思甜;“高活”谐音“搞活”,暗示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搞活。
C.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上,作者独具匠心,父县长与前几位县长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对人物的决定性影响;时代风气良善,助推前几位县长的高升,社会风气不正,导致父县长的贪腐。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省略号给人无尽的联想,桥的变味暗示小山城的现状也许难以改变,但“裘和谐”县长的作为也可能带来转机。
8.文章多次出现“××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
9.“从古到今的桥”这一标题耐人寻味,这一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穆宁好学,善授诸子。家道以严称。事寡姊以悌闻。通达体命,未尝服药。每诫诸子曰:吾闻君子之事亲,养志为大,直道而已。慎无为谄,吾之志也。贞元十年十月卒,时年七十九。四子:赞、质、员、赏。
赞,字相明,释褐为济源主簿。时父宁为和州刺史,以刚直不屈于廉使,遂被诬奏,贬泉州司户参军。赞奔赴阙庭,号泣上诉。诏御史覆问,宁方得雪。诏曰:令子申父之冤,宪臣奉君之命,楚剑不冲于牛斗,秦台自洗于尘埃。由是知名。累迁京兆兵曹参军、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分司东都。
时陕州观察使卢岳妾裴氏,以有子,岳妻分财不及,诉于官,赞鞫其事。御史中丞卢佋佐之,令深绳裴罪。赞持平不许。宰臣窦参与佋善,参、佋俱持权,怒赞以小事不受指使,遂下赞狱。侍御史杜伦希其意,诬赞受裴之金,鞭其使以成其狱,甚急。赞弟赏,驰诣阙,挝登闻鼓。诏三司使覆理无验,出为郴州刺史。参败,征拜刑部郎中。因次对,德宗嘉其才,擢为御史中丞。时裴延龄判度支,以奸巧承恩。属吏有赃犯,赞鞫理承伏。延龄请曲法出之,赞三执不许,以款状闻。延龄诬赞不平,贬饶州别驾。丁母忧,再转虔、常二州刺史。
宪宗即位,拜宣州刺史、御史中丞,充宣歙观察使,所莅皆有政声。永贞元年十一月卒,时年五十八,赠工部尚书。赞与弟质、员、赏以家行人材为搢绅所仰。赞官达,父母尚无恙,家法清严。赞兄弟奉指使,笞责如僮仆,赞最孝谨。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为济源主簿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升职
B.诏御史覆问,宁方得雪 覆问:审察讯问
C.诉于官,赞鞫其事 鞫:审问犯人
D.赞三执不许,以款状闻 款状:审察情况
11.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即“守孝”。“丁内艰”,丧制名,指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丁外艰”指儿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B.孝悌,中国传统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展开余下试题C.缙绅,愿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D.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常用词有“调”“徙”“改”“转”“行”“出”“迁”“放”等,其中“出”与“放”均有京官外调做地方官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氏家族治家之道很严格,父亲穆宁就率先垂范,因侍奉寡居的姐姐很友爱而著名,穆赞是兄弟中最孝顺恭谨的。
B.穆赞执法公正,刚正不阿。无论是高官妻子还是大臣属官犯了法,穆赞都秉持公正,给予惩处,不徇私情。
C.穆氏家族看重亲情,穆赞为昭雪父亲冤情奔赴朝廷。弟弟穆赏听说各个穆赞身处险境,形势危急,就急速赶到朝廷为哥哥击鼓鸣冤。
D.穆赞治民有方,所到之处都有好的政绩。五十八岁去世的时候,朝廷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13.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闻君子之事亲,养志为大,直道而已。慎无为谄,吾之志也。
(2)时裴延龄判度支,以奸巧承恩。属吏有赃犯,赞鞫理承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14.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至日”,是冬至的意思。呼应标题“冬至”。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B.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颔联、颈联中的“形容独老”“ 杖藜”表现了诗人在长期漂泊后的年老孤独,与回忆曾经出仕入朝的得意形成鲜明的对比。
C.全诗通篇对偶、叠词妙用,“年年”对“忽忽”,表现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冬至,而长期漂泊的自己仍然有家难回、穷愁潦倒。困苦不堪。
D.古人常谓心为方寸之地,尾联“心折此时无一寸”,表现了诗人因冬至这样的特殊的日子自己还孤独漂泊而感伤无限。“三秦”借指他的家乡,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15.前人评价说“常为客”三字为一诗纲领,即全诗诗眼,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8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2)《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 , 。
(3)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用之如泥沙。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经常适量运动,能使我们体内淤积的废气得以排散,血脉得以流通,人体就不会生病,这和户枢不蠹是一个道理。
②面对持刀挟持乘客的暴徒,公安干警并没有冲上公交成暴虎冯河,而是巧妙周旋,最终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暴徒擒获。
③若没有滕王李元婴到了洪州之后的破竹建瓴,怎么会有后来名垂青史的《滕王阁序》?自然也就不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了。
④吴勇同志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朝乾夕惕,愣是带领职工把一个面临破产的企业挽救回来。
⑤当站在秦淮河边的时候,你是否有了“往事越千年”的感慨?曾几何时,六朝古都的繁华引发了多少诗人的感慨,现在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⑥时下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中国茶有偏见,认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宁愿成天抱着咖啡,也不愿意喝茶一口。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最近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使得出国留学、出境旅游、海外代购等各个行业大受影响,大家对涉及外汇的事都持观望态度。
B.曹小明从小就非常酷爱电脑游戏,自从听说了某大学今年开始招收电竞专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后,更是每天沉迷其中,完全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
C.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干辣椒价格一般在20元左右,但是不仅很多干辣椒面的价格没有高于20元,而且只有干辣椒的一半,各种猫腻值得食品安全部门深入调查。
D.是否听好每一堂课,是否认真做好每一科的笔记,是否复习好老师教授的功课……是每个高三同学应该每天自省的问题,是高考成功与否的关键。
19.下面一段话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一种学说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时,他的衰落也就开始了,当它成为学科以后,也就有了口号——有了口号也就不行了。
②先秦时期没有所谓的诗学,反而有好多好诗;但有了嗜血以后呢,却是真正的好事逐渐减少,劣诗逐渐增多了。
③伪劣的诗人像小商贩,或许卖品装潢很美丽,却是从大工厂批发来,并非自造。
④诗歌应该是从自己内心真正生发出来,就算与古人雷同也没有关系,不然即使不同也不是真诗。
⑤宋代的人对于诗歌,可谓用功最著,但是诗的真正衰落也是从宋代开始的。
⑥真正的诗人应该像一个大工厂,自己制造,或许不精致,但确实自己做出来的。
A.⑤①②⑥③④B.①⑤②⑥③④C.⑤②③⑥④①D.①②⑥③④⑤
20.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注意语序)。(5分)
已有110年历史的黔中名校贵阳一中是由曾任礼部尚书的李瑞棻和贵州名宿任可澄等创办的一所占地五百亩,可容纳五千多名学子且每年高考一本上线率高达91%的大型寄宿制学校。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有三处错误,请选出并作出恰当的修改。(6分)
①学生会结果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②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
③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④“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⑤“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1)第 句 改为
(2)第 句 改为
(3)第 句 改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贵州省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