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06  2017-01-04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6]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摈斥(bīn) 骠骑(piào) 拧螺丝(nǐng) 外强中干(gān)
B.劈(pǐ )柴 拙见(zhuó) 拥趸(dǔn) 相机行事(xiàng)
C.捆扎(zā) 应允(yìng) 黑黢黢(qū) 生杀予夺(yǔ)
D.蕾丝(lěi) 逶迤(wēi) 炸鸡块(zhá) 滂沱大雨(pā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市场缺少一种出奇致胜的变化,难以实现经济突发式的增长,他们必须面对一种基本的政治抉择;如果欧元区希望避免完全去一体化的核心选择,它们就必须向财政联盟跃进。
B.美国对菲律宾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多年来非常管用,强迫菲律宾曲从于美国的需求和利益,现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就是要把菲律宾从中解放出来。
C.纪念何克希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央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番号——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开机仪式在余姚梁弄举行。
D.不管兵匪来袭,还是改朝换代,他们都坚守本分,自给自足,为了生存装孬也骋能,骗人也被骗,哭哭笑笑地生活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鹿原》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它正是以这样凝重、浑厚的风范跻身于我国当代杰出的长篇小说的行列。
B.张艺谋是著名的二代导演,同时也有导演北京奥运等大型文艺演出的成功经历,鉴于以上理由,选取他作为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总导演再合适不过了。
C.在电脑、手机的冲击下,汉字书写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不少人动笔写字的兴趣不再浓厚,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提笔忘字”成了他们真实的书写状态。
D.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此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吴三桂并不是可靠之人,由他把守山海关只会让明朝政府深受其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在中国家电市场上日渐衰落的LG,借助启用中国人担当最高负责人,并且谋求借助洗衣机这一产品在市场上引爆,释放出LG在中国家电欲卷土重来的信号。
B.俄超劲旅罗斯托夫在欧冠的球场上可能有些“认生”,更何况面对的是对手如此强大的拜仁慕尼黑。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罗斯托夫在安联球场一球未进。
C.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在轨脑机交互、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功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将开启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
D.如果说腾讯正在无限接近“全球最大游戏公司”的目标,阿里则把自己的未来定位为以建成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并升级成为全球互联网商业形态的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为目标。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砌墙盖屋,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其次当然还有一些钱财。秘密,不信你去慢慢推想,它是趣味的爹娘。其实秘密就已经是墙了。肚皮和眼皮都是墙,假笑和伪哭都是墙,只因这样的墙嫌软嫌累,要弄些坚实耐久的来加密。就算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 。真要把这秘密之墙都拆除,虽然很像似由来已久的理想接近了实现,但是等着瞧吧,满地球都怕要因为失去趣味而响起昏昏欲睡的鼾声,梦话亦不知从何说起。
A.时间和空间都是墙,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B.命运是无穷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是墙,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


浏览完整试题C.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是墙。
D.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
6.上海彩虹合唱团新曲《感觉身体被掏空》成功刷爆朋友圈,这首神曲为何能够走红?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两位网友的观点。(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贲贲:彩虹合唱团的形式和作品在不少人看起来应该是比较高雅的,但是却与当下流行的吐槽文化结合起来,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正是这种反差,让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更容易被更多人接收到。从创意上来讲,我个人挺喜欢这首歌。从papi酱、咪蒙的走红来看,吐槽文化是最容易被大众喜爱的形式之一。《感觉身体被掏空》之所以能蹿红,和这一点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郎:我觉得音乐是用来愉悦身心或者舒缓压力的,严肃音乐之前一直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感觉身体被掏空》这首歌,在内容上对现在的工作加班现象,做出一个集中性的吐槽,在曲风上运用美声唱腔、和声等严肃音乐元素,形成所谓的“高雅”音乐,传达了音乐本身想要体现的东西,从这点看,吐槽文化和高雅音乐的结合是没有错的。《感觉身体被掏空》在运用严肃音乐的同时,不失平民感。这其中形成的反差,触动了我们的兴趣点。
贲贲:
四郎:
7.9月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圆满闭幕,此次G20杭州峰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让世界更了解杭州。相信你对G20杭州峰会的会标一定不陌生,下图就是G20杭州峰会的会标,请用简洁的语言向他人描述,并说说其寓意。(5分)

描述:(2分)
寓意:(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我从前在《论小品文》一封公开信里曾经主张道:“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语”,它“包含大部分纯文学,它自然也有听众,但是作者的用意第一是要发泄自己心中所不能不发泄的。这就是劳伦斯所说的‘为我自己而艺术’”。于今回想,这话颇有语病。当时我还是克罗齐的忠实信徒。据他说,艺术即表现,表现即直觉,直觉即情感与意象相交而产生具体形式的那一种单纯的心灵综合作用。就艺术家之为艺术家而言,他在心中直觉到一种具体意象恰能表现所要表现的情感,他就已完全尽了他的职责。如果他不止于此,还要再进一步为自己或读者谋便利,把自己所独到的境界形诸人人可共睹的文字,他就已放弃艺术家的身份而变为实用人了。   
这种看法显然和我们的常识违反。它向常识挑衅,常识也就要向它挑衅。这两个敌阵在我心中支持过很长期的争斗。于是我在事实中求解答。近代作者几乎以写作为职业,先存一个念头要产生作品,而后才去找灵感,造成艺术的心境,所谓“由文生情”,正不少于“因情生文”。创造一件作品,藏在心中专供自己欣赏,和创造一件作品,传达出来求他人欣赏,这两种心境大不相同。姑举一例,小说、戏剧常布疑阵,突出惊人之笔,作者自己对于全局一目了然,本无须有此,他所以出此,大半为着要在读者心中产生所希望的效果。由此类推,文艺上许多技巧,都是为打动读者而设。   
从这个观点看,用文字传达出来的文艺作品没有完全是“自言自语”的。它们在表面上尽管有时像是向虚空说话,实际上都在对着读者说话,希望读者和作者自己同样受某一种情趣感动,或是悦服某一点真理。   
托尔斯泰说,“艺术是一种‘人性活动’,它的要义只是:一个人有意地用具体的符号,把自己所曾经历的情感传给旁人,旁人受这些情感的传染,也起同感”。克罗齐派美学家偏重直觉,把艺术家看成“自言自语者”,就只看到艺术对于个人的意义与价值;托尔斯泰着重情感的传染,把艺术家看成人类心灵的胶漆,才算看到艺术对于人群的意义与价值。两说本可并行不悖,合并起来,才没有偏蔽。总之,艺术家在直觉形象时,独乐其乐;在以符号传达所直觉之形象时,与人同乐。由第一步活动到第二步活动,由独赏直觉到外现直觉以与人共赏,其中间不容发,有电流水泻不能自止之势。如将两步活动截然划开,说前者属于“艺术人”,后者属于“实用人”,前后了不相涉,似不但浅视艺术,而且把人看得太像机械了。
(选自朱光潜《作者与读者》,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劳伦斯认为作者在心中直觉到一种具体意象恰能表现其所要表现的情感,就已尽了职责。
B.近代作者几乎以写作为职业,创作小说、戏剧时,常布疑阵,突出惊人之笔,是为了要在读者心中产生所希望的效果。
C.文学作品有时像是向虚空说话,但实际上是作者希望读者和自己同样受某一种情趣感动,或是悦服某一点真理。
D.克罗齐派美学家强调“艺术人”的价值,托尔斯泰看重“实用人”的价值,两者了不相涉,浅视了艺术,把人看得太像机械了。
9.下列各项最能传达作者观点的是
A.艺术即表现,表现即直觉,直觉即情感与意象相交而产生具体形式的那一种单纯的心灵综合作用。
B.艺术的要义只是:一个人有意地用具体的符号,把自己所曾经历的情感传给旁人,旁人受这些情感的传染,也起同感。
C.艺术家在直觉形象时,独乐其乐;在以符号传达所直觉之形象时,与人同乐。
D.艺术家由独赏直觉到外观直觉以与人共赏,其中间不容发,有电流水泻不能自止之势。
10.概括朱光潜先生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的认识所经历的三个阶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民国眼镜 朱锋
三奶是村中拥有民国眼镜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至今我还记得:她戴着眼镜,煤油灯托出昏黄的半边脸,在灯罩边缝缝补补。古檀的香味儿,从老时光的缝隙里钻出来,像无数枯叶将她包裹。她老得仿佛抬不动一根手指头,衣服套在她身上,像套在一棵古树上。
三奶去世的时候,眼镜静静地摆在枕边,它伴随了她一生,曾经度过繁华的日子,现在一同冷寂。屋外狗吠声此起彼伏,夜色沉沉地压在老屋上。恍惚中,三奶朝我点点头,嚅动着嘴,仿佛要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来。一阵风来,蜡烛灭了。
文革时,三爷爷在墙上掏了一个洞把眼镜藏了进去。十年浩劫过后,三奶从墙上掏了出来,从此很少戴它,没人知道为什么。村里也有过几个戴眼镜的先生,都被批斗死了,唯有三奶安然度过。她在人前从不提过去,我曾拽住三爷爷希望他透露个零星半点,但他只是笑而不答。


展开余下试题年幼的我认为有些神秘的东西潜藏在眼镜下面,有一次去老师办公室,见办公桌上躺着一副眼镜,就迅速拿了戴上。随后强烈的眩晕感袭来,我懊恼了很久,为何不能像长辈那样安适地佩戴它。
三奶是个有学问的人,村子里的老塾师都拿着生僻字来请教她。她缓缓拿起眼镜,缓缓戴上,凑上前去辨认。那一刻,眼镜闪耀、夺目、神气。
我戴着眼镜高一脚矮一脚地走了几步,看到了一个变形的世界。整个地面在镜片下,产生巨大的起伏,每一步都仿佛将踏入一个深渊。
三奶在弥留之际抓着那副民国眼镜,也是抓着她一生的痛快和欢欣。昔年三奶逃难途中,被三爷爷救起来时,她身上留下的,就只有这一副眼镜了。一定有什么隐秘的灯火不断从镜片里散发出来,透过幽暗的瞳仁渗透进去,深植在脑海中。到了晚年,三奶不舍得戴它,只是偶然才拿出来,像拿出初恋情人的照片那样,深情地注视一会儿。没有人知道她的前半生是何许人,但她的后半生都栖在三爷爷的荫庇下。三爷爷常搀着她在村路上散步,她的脸是幸福而满足的。
近期我又回了一趟老家,顺道去三奶的坟头祭拜一下。那天风轻云淡,沿河一带都被蓝浸染着。乡村生动如一幅梵高的油画。但乡村是死寂的。不闻人声,也不闻狗吠。唯有风和几声鸟鸣填补了它阔大的空白。那一天我久久站立在三奶坟前。我想起她手捏着眼镜眼望着别处的那张照片,拍于去世那年。三爷爷往生后,她就这样一直捏着眼镜。听说那阵子她戴眼镜的时间比一生加起来都要长。照片中,她眼神一片空洞。那一刻她想着什么呢?而眼镜在她的想象里,又充当了什么呢?她会知道有个人将终其一生在眼镜的世界里独自跋涉远游吗?
11.结合全文,概括三奶的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
12.文章第一段描写三奶灯下缝补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分)
13.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4.文中为什么要插入“我”偷戴老师的眼镜的情节?(5分)
15.文章最后一段中有“眼镜在她的想象里,又充当了什么呢?”你觉得眼镜在三奶的想象力,充当着什么?(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
白氏长庆集
元稹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性习相近远》《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及百道判,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等篇,时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郡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是以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於遣,感伤之诗长于切,五字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于情,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诰长于实,启奏表状长于直,书檄词策剖判长于尽。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
B.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
C.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
D.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 吾与汝毕力平险
C.予尝于平水市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 醉则更相枕以卧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天赋异禀,很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同时又勤奋努力;二年三登第,不久被授予翰林制诰之职,常常上书讨论政事的得失。
B.白居易得名于文章,他的一些科场试卷和拟作习笔以及翰林制诏、中书制诰,曾成为士子及同僚奉为圭臬的效仿典范,他的诗歌流传很广。
C.元稹白居易,世人并称为“元白”,不光是因为两人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还因两人同署为官交情深厚,因而本文重点写了两人间的酬寄赠答。
D.白居易是一位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家,作者认为白将艺术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将艺术触角延伸到了各类文学体裁中。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3分)
(2)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4分)
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沉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选自《管子•形势》)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绝句(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21.周诗的颈联和王诗的起首两句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3分)
22.元代文学家欧阳玄称赞周权的诗“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请就《溪村即事》的颔联,说说周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1)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①。我之大贤与②,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注】①矜(jīn):怜悯,怜恤,同情。②与:同“欤”,语气词。
23.综合上两则材料以及对《周而不比》课文的理解,请你说说原始儒家的交往观主要有哪几点?(2分)
24.材料(2)中“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古今注疏多有分歧,说法不一,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
(1)感我此言良久立, 。 ,满座重闻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


展开余下试题(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今两虎相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秃鹫是自然界中移动效率最高的动物,它以一种类似于滑翔机的移动方式,不用消耗能量,借助热气流,展开翅膀升腾到空中;一旦发现又残羹冷炙,它就迅速地像自由落体一样毫不费力地往下掉,到接近地面的时候张开翅膀,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秃鹫的移动效率高,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克服地心引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它有重量能够保持一种方向感,而不至于像羽毛一样被风裹挟、打扰,身不由己。
材料二: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每时每刻每秒都有新的信息。随着信息世界的到来,我们不再需要守着电视看“新闻联播”“新闻30分”之类的节目,轻轻松松就可以自由地从手机平板中了解到各种信息。可当大量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以选择,结果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发现我们其实一无所得。这个时候有的恰恰不是自由感,而是不由自主。
针对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A摈斥bìnB拙见zhuōC应允yīng)
2.C(A出奇制胜B屈从D逞能)

4.C(A成分残缺,应改为“借助启用中国人担当最高负责人的举措”;不合逻辑,将“在市场上引爆”改为“引爆市场”;B不合逻辑,将“对手”放在“拜仁慕尼黑”之前,同时添加破折号。D项句式杂糅,将“建成”“为目标”删掉)
5.D(由小到大,由具体而抽象,由形而下到形而上)
6.答案示例:吐槽文化切中大众心理;反差效应激发平民兴趣。(关键词:吐槽,大众,反差,平民)
7.描述: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1分),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1分)(信息不全酌情扣分)
寓意:①桥是杭州特有的文化标志(《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杭州为“千桥之城”);②桥作为连接双边、构建对话的载体,代表了开放、包容、理解和沟通(点到“沟通”即可);③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④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⑤G20的0处在桥影之间形似合眼睛,暗含有观察世界的窗口。(答对3点给满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C( A.不是劳伦斯的观点,是克罗齐的观点。B.“大半”被忽略。D.“艺术人”“实用人”的观点是克罗齐派美学家的观点。“两者”所指代的内容偷换了文中“前后”所指代的内容。)
9.D(由本文段先驳论再立论的行文结构来看,正确答案为D。)
10.(1)一开始,作者主张文学的创作首要是发泄自己心中所不能不发泄的,即“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语”;(2)后来,“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语”的看法与常识的矛盾,在作者的心里发生了争斗。(3)最后作者从事实出发,得出“由独赏直觉到外现直觉以与人共赏,其中间不容发,不可截然分开”的观点。(意思对即可)(3分)
11.博学,神秘,对三爷充满依赖和深情。(每点1分)(2分)
12.(1) 写出了作者记忆中的三奶安详的姿态,表达作者对三奶的怀念。(2)渲染气氛温馨有淡淡的哀愁,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3)为下文讲述三奶的神秘往事做铺垫。(每点1分)(3分)
13.(1)使用比喻,将乡村风景比作梵高的油画,写出了乡村色彩的浓烈之美。(2)对比手法,自然的生动与人世的死寂形成对比,写出没有三奶的乡村的毫无生机。(3)环境描写,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孤寂,表达对三奶的怀念。(答到两点即给满分)(4分)
14.(1)三奶神秘的人生历程使“我”对眼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眼镜下面藏着神秘的东西;(2)借“我”戴眼镜产生不适感时的懊恼,表达“我”对三奶的崇拜;(3)借“我”戴上眼镜后的感受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4)照应文中三奶起伏不定的人生经历。(答到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15.(1)三奶是村里唯一拥有民国眼镜的人,这副眼镜里有她记忆中往昔繁华的日子;(2)文革期间,三爷爷明智的做法保护了三奶,这副眼镜中承载着三爷爷对三奶的细心呵护和深切的爱;(3)三奶戴起眼镜来辨认村里塾师的问题,眼镜在三奶的心中代表着一丝骄傲。(4)三奶的后半生生活在三爷爷的荫庇中,三爷爷往生后,她一直捏着眼睛,那副眼镜里包含着她对三爷爷的感激、依赖和思念。(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给满分)(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6.A“志”此处是动词,有志于。
17.B连词,和。A于是、就/通过;C在/被;D凭借/修饰
18.C原文中“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可以看出“本文重点写了两人间的酬寄赠答”错。
19.(1)贞元末年,选拔进士崇尚武力,不看重文学,其是六书等典籍尤其被抛弃。(3分,尚、摈各1分)
(2)又鸡林国的商人索买白居易的诗文很迫切,(商人)自己说本国宰相常常用一百金换一篇诗文,那些很假的,宰相就能辨别出来。(4分,切、其以及介后句各1分)
20.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沉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21.答案:(1)两者都使用了“竹”“梅”的意象;(2)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通过写竹的影子和梅花的香味来表现环境的清幽;(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22.答案:(1)颔联使用的意象有鹤、松、雨、僧、石栏、云等意象,这些意象平凡至极,前人经常入诗,毫无奇绝险劲之处;(2)飞鹤缓步在松树林立的小路上行走,一位僧人倚靠在石栏之上抬头观云,描绘出一幅悠然雅静的山野图景。(3)作者借此图景来表达对高洁孤傲的品质的向往和悠然自得的孤远心情。
23.答:1.与人为善——友好交往;2.诚与信——诚实交往;3.和而不同——适中交往。(答对2点就给满分)
24.答:主要有三种观点:①不交不如自己之友;②没有不如自己之友;③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三种观点皆可,观点明确分1分;结合材料及论语1;结合生活实际1分)
25.(6分)
(1)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2)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
(3)可以横绝峨眉颠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四、作文(60分)
26.(略)参见2016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参考审题:自由与束缚,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在信息自由的时代要保持思维的独立。
参考译文:
白氏长斋集序
元稹
《白氏长庆集》,是太原人白居易写的。居易,字乐天。乐天开始说话时,(大人)试着指出“的”、“无”二字,能正确无误。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9+1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