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460  2017-01-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0]
四川省宜宾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零诊)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家风是道德教化的口号和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产生认同。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二者其实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浅出”。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而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是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也对家庭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一个个家庭的家风的存在,仿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屹立不动。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我们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才能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1.下列关于“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是一个家族教育的起点,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在传统中国,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
B.中国家庭成员通过礼仪性活动取得联系,接受家族集体约束,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C.家风往往围绕儒家核心价值观念具体展开,不外乎“教人行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等共同的价值取向。
D.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的家风代代传承,融入每个人的血脉。


浏览完整试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具体现实,一个是宏观抽象;“三个倡导”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多公约数。
B.家风能很好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它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鲜活,更易实现深入浅出。
C.家风深入人心,是组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而今家风面临诸多传统挑战,所以我们更需要解决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分崩离析的问题。
D.为了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汇聚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茂密森林,要继承历史留下的深厚家风,还要不断发扬民族家国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大家族,把和自己姓氏相同但并无直系血缘关系的杰出历史人物说成是自己家族的祖先,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
B.传统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日趋严重,家庭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家风的传承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C.要让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大作用,将它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需要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
D.家风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对个体的教育是持久而全方位的;离开了家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践行。
二、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陈忠实
河面上有一座小桥,木板搭成的。河心里有一只四条腿的木马架,往南搭一块木板,往北搭一块木板,勾连起南岸和北岸被河水阻断的交通。
一位中年男人,站在河边南岸的沙滩上。
河北岸有个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小心翼翼过了桥,踏上南岸的沙地,准备跨上车子赶路。
“慢——”他上前两步,站在自行车轱辘前头。
那人扬起头,“做什么?”
“往这儿瞅——”他从袖筒里抽出右手,指着桥头的旁侧,那儿立着一块木牌,不大,用毛笔写着很醒目的一行字:过桥交费壹毛。
那人一看,眼里泛起一缕愠怒之色:“过河……怎么还要钱?几辈子过桥也没要过钱!”那人说。
“是啊!几辈子没要过,今辈子可要哩!”他不急不躁,“老黄历用不上啰!”
那人脸上显出卑夷神色,从口袋里摸出一毛钱,塞到他手里,鼻腔里“哼”了一下,跨上车子走了。
他叫王林,小河南岸王村人。他的正经营生是采掘砂石。收取过桥费不过灵机一动的临时举措。
他生就一副强悍健壮的身胚,耕种着六七亩水旱地,除农忙季节之外,其余时间都趴在沙滩上挖掘砂石。他要挣钱攒钱,想到要在自家屋院里撑起三间青砖红瓦的大瓦房,那就不由得攥紧撅头的把柄,刨哇!铲哇!抛起的砂石撞击得铁丝罗网唰唰响……
就在他发疯似地挖砂石的时候,王村摆阔似地竖起了三幢二层楼房,它们高高地挺拔在一片低矮的老式旧屋的上空,格外惹人眼目。尤其在他听到人们关于三户楼屋主人光彩与不光彩的发财的星星点点传闻后,他简直妒火中烧了。
王林手攥铁锹,在沙滩不要命地刨,眼睛瞪得鼓鼓圆:靠自己这样笨拙地挣钱,要撑起那样一幢两层洋楼来,少说也得十年哪!他皱紧眉头,坐在罗网前,抽得烟锅吱啦啦响,心里发狠地想着,谋算着,终于把眼睛死死地盯住眼前这条小河了。
他老婆送饭来了,他吃着她送来的炒鸡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来,搁在沙地上,“整一下,拿回去。”
“这下发财啰!”
一声又冷又重的说话声,惊得两口子同时扬起头来,面前站着他的老丈人。
他咽下正在咀嚼的馍馍,连忙站起,招呼老丈人说:“爹!快吃馍,趁热。”
“我嫌恶心!”老丈人手一甩,眉眼里一满是恶心得简直要呕吐的神色,“还有脸叫我吃!我的脸,给你们丢尽了!”老汉撅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山羊胡须,“你居然还有脸收过桥费!哼!”
王林终于听出老丈人发火的原因了,想了想说:“爹呀!俺们搭桥受了苦,挨了冻,贴赔了木板,旁人白过桥就要脸了吗?你看,村里盖起洋楼的阔佬儿,要脸了吗?要脸能盖起洋楼吗?先说西头那家,那人在县物资局干事,管着木材、钢材和水泥的供应分配。就这么一点权力,两层楼房的楼板、砖头、门窗,全是旁人免费送到家里。村中间那家怎么样?男人在西安一家工厂当基建科长,把两撞家属楼应承给大塔区建筑队了。就这一句话,大塔区建筑队给人家盖起了一幢二层洋楼,包工包料,一分不取。你说,这号人爱钱要脸吗?”
老汉更大火了:“自古以来,这修桥补路,是积德行善的事。咱有心修桥了,自然好;没力量修桥,也就罢了;可不能……修了桥,收人家的过路费……这就是亏人短寿的缺德事儿……”
老汉说时,抢前两步,抓住那只写着“过路收一毛”字样的木牌的立柱,“噌”地一下从沙窝里拔了起来,一扬手,就扔到桥边的河水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他和她眼巴巴看着木牌流走了,飘远了……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走过来,暮色中看不清她的脸,脚步匆匆。她丢下一毛钱,就踏上小桥,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走向北岸。
他的脚前的沙地上,有一张一毛票的人民币,被冷风吹得翻了两个过儿,卡在一块石头根下了。他久久没有动手拾它……
1986.6.27于白鹿园
(选自《陈忠实自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抛起的砂石撞击得铁丝罗网唰唰响……“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王林拼命挖砂石的情景,表现了他妒火中烧的心理状态。
B.老丈人发火的原因是他认为王林收过桥费破坏了乡俗,做的是“亏人短寿的缺德事儿“,这也照应了前文那人”那人“脸上显出鄙夷神色”。
C.村里盖起洋楼的阔佬儿几乎都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盖楼谋利,这说明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现象在当时商品经济转轨期已有出现。
D.小说以“桥”为题,意蕴丰富,它既指连接王村南北两岸的小木桥,又暗喻金钱观扭曲下人们需要沟通关爱以及正道直行的心灵之桥。
(2)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3)作者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反映现实。请简要分析文中有哪些主要矛盾?(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
张伯驹是谁?书画家启功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顶级书画,近一半乃张伯驹所捐。


展开余下试题张伯驹生于1898年,7岁入私塾,9岁就能写诗,先生书架上的书,只要他看过,他都能记住,大家称他为“神童”。随后,他进入书院读书,毕业后,被父亲送进军阀曹锟、吴佩孚等部,先后任过提调参议等职。但张伯驹十分厌烦从政为官,终不顾双亲反对,退出了军界。从此过上了“纨绔”生活。
1927年,张伯驹到北京琉璃厂闲逛。突然,他在一家古玩字画铺前驻了足。“请把这件墨品取出来看一下。”伙计取下写着“丛碧山房”的横幅。“这四个字写得真是苍劲飘逸。”张伯驹一边赞叹,一边看落款。这一看,他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反复推敲无误后,他立马收了。从此,张伯驹就爱上了收藏。自号“丛碧”,并将宅院命名为“丛碧山房”。母亲为此整天唉声叹气:“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出去做官也不干,只知道花钱买字画。”
1937年,张伯驹得知溥儒有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贴”的《平复帖》后,便再也睡不好觉了。“如果流失海外,将是千古之恨。”最终张伯驹千方百计花巨额购得了《平复帖》,当他抱着《平复帖》回家的时候,两眼放光。
1945年,被书画界奉为“国宝中的国宝”《游春图》被马霁川觅得。张伯驹得到消息,马霁川欲将《游春图》卖往海外,这一下,张伯驹又失眠了。一天夜里,张伯驹出现在马霁川家。进门便大吼:“《游春图》可在你手中?”马霁川便狮子大开口:“只要拿出800两黄金,画就是您的了。”十几年来,因为收藏,张伯驹已耗尽万贯家财。现在莫说800两,50两他也拿不出。迫不得已,张伯驹便来到琉璃厂,看见一家店铺,便走进去打招呼:“有幅《游春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如果有谁把它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我张某人决不轻饶他。”马霁川只好降价让与张伯驹,“你出220两黄金,就给你。”张伯驹一咬牙,他把自己住的宅子给卖了。张伯驹拿着宅子换来的220两黄金直奔马家。但马霁川借口黄金成色不好,要再加20两。张伯驹无奈,只好回家和妻子潘素商量,“你卖件首饰给我凑足这20两吧!”潘素不肯,张伯驹就躺在地上耍赖,潘素哭笑不得,只好答应。张伯驹翻身爬起,拍拍土开心睡觉去了。“在动荡年代,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他收藏保护的顶级书画就有118件。”
1941年,张伯驹遭遇绑架,绑匪提出,“交上两百根金条,否则就撕票。”潘素迫于无奈,觉得只有“卖画”。于是潘素要求:想见伯驹一面。潘素见到伯驹时,他却斩钉截铁地对潘素说:“我收藏的那些书画,必须给我保护好。别为了赎我而卖掉,否则我宁死也不出去。”
1956年,视书画重于性命的张伯驹,竟将8件最顶级的书画捐献给了故宫。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耗尽家业收藏,为何又无偿捐之?”后来,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再后来,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他在《春游琐谈》里记录了这种心情:“此则终了宿愿亦吾生之一大事!”
1957年,张伯驹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吉林劳动改造,不久返回。但原来的宅子早已被别人占据,老两口只好蜗居于一间10平米的小屋内。一无粮票二无户口,只能靠亲朋的接济度日。可这样的磨难并没让他怨天尤人,相反他却是轻描淡写,一笑置之。1969年到1972年三年间,故交王世襄曾多次去看望张伯驹。“他除了年龄增长,心情神态和20年前时并无差异。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散淡超逸的个性,正是张伯驹硬度之所在。红学家周汝昌说:“阅读张伯驹,我深深觉得,他为人超拔是因为时间坐标系特异,一般人时间坐标系三年五年,顶多十年八年,而张伯驹的坐标系大约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观云起,笑看落花,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力如尘埃。”
(选自作者博客,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伯驹自幼聪颖过人,书架上的书,只要他看过,他都能记住,被人誉为“神通”;但他厌烦从政为官,并未依从父母的人生安排。
B.张伯驹了解《平复帖》的价值,生怕它流失海外,因此千方百计花巨资购买,抱回家时两眼放光,内心十分从容。
C.为购得《游春图》,张伯驹变卖了住宅,但仍没凑够资金,潘素关键时刻的支持,让张伯驹终于得到了这“国宝中的国宝”。
D.张伯驹认为书画文物是属于国家民族的,只要能留在国家,他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所以将收藏的书画捐献给了博物馆。
(2)作为收藏家,张伯驹为何被称为“收藏第一人”?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3)文章题为“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从张伯驹的身上,你能发现哪些“为人宝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体会。(6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
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
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
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
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①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
注释①:繇yóu,古同“由”,从,自。
(选自《宋史•王刚中传》,有删节)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B.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C.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D.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展开余下试题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官职变化方面,代表升官的词语有拜、晋、迁、拔、擢、徙、升、提等。
B.“赠”,一是指把东西给别人,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亦叫追赠。
C.舍人在古代的意思有: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官职名称,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
D.谥号是古人死后被授予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刚中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绍兴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按照惯例,他应该被召面见皇上。因为秦桧心胸狭隘怨恨王刚中不拜见自己,秦桧死后他才被授予官职。
B.城都的万岁池广阔无边,浇灌着三乡之田。可是淤积了许多泥沙,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立石柱记载。
C.王刚中为人有原则,他派人修缮了诸葛武侯祠,表彰贤者来为百姓树立榜样。但是对有一个养蛇实施妖法的女巫,王刚中却不仅派人杀掉了她的蛇,并对其施以黥刑。
D.王刚中爱民如子,早在建炎年间,皇帝下令要在阶、成、岷、凤四州强迫征壮丁为兵,百姓深感忧虑,王刚中进言此事五害,请求加以罢除,皇上也因此颁布免除令。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5分)
(2)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中秋月
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注:张祜,唐代诗人,初寓姑苏,后因受排挤而隐居淮南。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碧落”的意思是“天空、夜空”;“桂含姿”,蕴含了关于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这里借指月光美好。
B.颔联诗人表现皓月千里、银华如练的美景,认为这正是一年中很美好的夜晚,从而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C.颈联诗人由望月回到现实,联想自身处境,“久”“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迟暮的深沉感叹。
D.尾联推己及人,由自己联想到“人间”天涯游子,抒发了“每逢佳节”的深切思念,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11.这首诗为了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运用了多种技巧。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8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5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琵琶行》中,表现旋律暂时中断后突然变得激昂悲壮的诗句是 , 。
(2)《逍遥游》中,庄子借水与舟的关系强调积蓄力量重要性的诗句是 , 。
(3) ,不宜异同。(《出师表》)
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如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GDP绝对数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②俄罗斯专家建议,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查找制造白色粉末的来源,而不是盲目地去围堵浩如烟海的各种邮件。
③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④山西长治屯留一中24名教师放假聚餐饮酒,被县纪委通报批评的事情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政府管的太多。
⑤恰是美国施行这一“再平衡”战略的这些年,东亚的领土纠纷激化,日本、菲律宾对中国表现出的态度咄咄逼人。
⑥夫妇俩刚刚抗癌成功,在经济最拮据之时收获巨奖,堪称幸运!更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竟然是妻子蒂娜第一次购买彩票!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年来,省部级高官纷纷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B.破解“黄金周难题”,迫切需要切实制定、落实好错峰休假、带薪休假,让人们更多一些休假的选择,而不是只能在黄金周期间“扎堆”出行。
C.日本京都大学对复旦大学高校宣传片抄袭一事发出抗议后,复旦大学又重拍新片。媒体询问新片的情节是否抄袭,复旦大学予以否认。
D.坚持戴太阳镜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它能让你远离白内障等各种眼疾,尤其是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这段时间阳光照射最为强烈。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①都不懂得什么秘诀。明代的学者吴梦祥②这样认为:③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防松了。④专心致志,坚持不断地努力,⑤一定会有收获。吴梦祥对学习态度的论述在今天⑥有现实意义。






A 其实 也 无论 / 肯定 还
B 也许 却 其实 假如 就 /
C 可能 / 无论 除非 才 都
D / 就 不管 只要 就 仍然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60多年前,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首相丘吉尔,以表彰其出色的演讲艺术;今年,又把该奖项给了美国歌手鲍勃迪伦,①。鲍勃迪伦的音乐创作前卫而充满诗意。他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②。丘吉尔与鲍勃迪伦的奖状表明了③。
17.下图是宜宾旅游宣传图标,请你写出该图标的构图要素并根据图标含义拟一句宜宾旅游宣传口号。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口号整齐醒目,不超过100字。(5分)

七、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些复杂现象令人纠结困惑:娱乐明星讯息总出现在网站首页醒目的位置,国庆假期日本、韩国依然是国人出游的首选地与“反日远韩”的呼吁大相径庭,“苹果7”在中国首发日出现多地熬夜排队抢购热潮让“支持国货”者们大跌眼镜。生活学习中也有类似现象:有人努力减肥却事与愿违,有人打算戒酒却以失败告终,有人决心分发读书却始终徘徊在门外……
复杂之后有时却是深刻与简单:“复杂过眼云烟,简单返璞归真”,正如诗人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零诊)语文试题
―、论述类现代文阅读(9分)
1.C(“共同的价值取向”有误。)
2.C(“解决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分崩”有离析的问题”有误。)
3.D(说法绝对)
(一)文学类现代文阅读(12分)
(2)参考答案:
①王林是一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金钱(商品)观念冲击下的普通农民。
②王林勤劳强壮,急于挣钱:种地挖沙,搭桥收钱。
③王林充满矛盾,内心痛苦:渴望挣钱,又感缺德。(第一点2分,其余一点1分)
(一)文学类现代文阅读(12分)
(3)参考答案:
①王林与行人、老丈人之间关于“过桥该不该收费”的矛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宜宾”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