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786  2017-01-08
标签: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86]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广州市荔湾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的是 (3分)
A.行业/德行 记载/风雪载途 B.拮据/诘问 阻遏/歇斯底里
C.亵渎/牛犊 取缔/根深蒂固 D.吞咽/幽咽 咀嚼/味同嚼蜡
【参考答案】C
【解析】
A.两组皆不同,行(háng)业/德行(xíng) 记载(zǎi)/风雪怨(zài)途
B.后组不同,拮(jié)据/诘(jié)问 阻遏(è)/歇(xiē)斯底里
C.两组相同,亵渎(dú)/牛犊(dú) 取缔(dì)/根深蒂(dì)固
D.两组皆不同,吞咽(yàn)/幽咽(yè) 咀嚼(jué)/味同嚼(jiáo)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禁锢 无以轮比 嘻闹 重蹈覆辙
B.笨拙 不可明状 踌躇 苍海桑田
C.箫索 粗制烂造 滑稽 一代天骄
D.繁衍 恼羞成怒 狼藉 袖手旁观
【参考答案】D
【解析】
A.无以轮比应为“无以伦比”,嘻闹应为“嬉闹”
B.不可明状应为“不可名状”,苍海桑田应为“沧海桑田”
C.箫索应为“萧索”,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D.没有错别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百姓 ,商业兴隆,社会稳定的面貌。它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 的。
A.安居乐业 引人注目 独当一面 B.安居乐业 引人入胜 独一无二
C.安分守己 引人注目 独一无二 D.安分守己 引人入胜 独当一面
【参考答案】选B
【解析】
这道成语题有三对成语。
第一对是“安居乐业”和“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居住安乐,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安分守己:(1)安于命定的本分,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2)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根据原文语境,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百姓应选用“安居乐业”才恰当。
第二对是“引人注目”和“引人入胜”。引人注目:由于与众不同或明显的特性而引起人的注意。把人引进佳境。多指由于自然景色的美丽或文艺作品的吸引。根据原文语境,它的画面应选用“引人入胜”才恰当。
第三对是 “独当一面”和“独一无二”。独当一面:单独承当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只此一个,没有相同的或与之相比的。根据原文语境,应选用“独一无二”才恰当。
所以这道题应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约1万本图书被“丢”在地铁的座椅、角落等地,等待着人们去阅读、发现、互动。
B.今年,国家将会在广州首次面向全球举办规格最大,规模最高的海外人士交流会议。
C.由于可以想见的种种挑战,令人类未来也许不得不离开地球,在太空另找可生存地。
D.起源于中原文化、独自蓬勃发展了数千年的粤语近年来大规模北上,反哺中原文化。
【参考答案】选D
【解析】
A.选项语序不当,“阅读、发现、互动”应该为“发现、阅读、互动”;


浏览完整试题B.选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首次”应该放在“国家”之后,“规格最大”应为“规格最高”,“规模最高”应为“规模最大”;
C.选项句式杂糅,导致主语残缺。这句话可删掉“由于”或“令”,应为“可以想见的种种挑战,令人类未来也许不得不离开地球,在太空另找可生存地”或“由于可以想见的种种挑战,人类未来也许不得不离开地球,在太空另找可生存地”。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毁坏则不可能复原。 ,每个民族的人民都会为拥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然而,人类创造辉煌也毁坏辉煌,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古建筑常常受到惊人的破坏,因此,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
A.古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B.古建筑能激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认同感
C.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
D.古建筑是一个民族活的历史
【参考答案】B
【解析】
这题考的是语句连贯,这段话围绕“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破坏难复原,因此要保护古建筑”来讲述。原文画线挖空的后半句是每个民族都会为拥有文化遗产而自豪,前半句应该是讲述到古建筑和民族文化的重大关系,这道题的四个选项中,B选项“古建筑能激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认同感”与后半句“自豪感”相关性最大,最为恰当,所以选C。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广东怎么看都是一个商人和土豪,不像文化人。但广东恰恰是全国最爱阅读的地区。
2014年当当网图书统计,全国每年卖出6本书就有1本送往广东;据京东统计,2015年广东地区购书量全国第二;在号称销售规模是京东图片三倍的天猫图书,广东排名第一。2014-2015年在当当网购书最多的十大城市,广深两城稳居冠亚军,东莞连续两年挤进全国前十。“新世相”说有73%的东莞受访者把“爱读书”列为择偶条件。
有钱了,该文艺一下了。去年广东人在当当买得最多的15本书,全部都是文艺和商业类。其中东莞人最爱读的书是《追风筝的人》。所以别再说东莞人乃至广东人追求的是金钱,他们追的是风筝与风。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以上材料中画横线句的内涵。(3分)

【参考答案】
(1)广东成全国最爱阅读地区。
(2)“风筝与风”是泛指文艺和诗意(1分),与前文的“金钱”形成强烈对比(1分),生动形象(具体传神)地表达(突出)了广东人喜爱阅读的特点(1分)。
【解析】
(1)考的是概括文段信息,要求概括得准确、简洁、具体。这里应当概括出“对象”、“特征”等关键信息,即“广东人”、“阅读”。
(2)考的是理解和分析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含义常从词语的含义(本义、比喻义、语境义和引申义等)入手,但要注意本题要求我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所以我们要再细加分析是否有用什么手法,稍作分析会发现有用“对比”。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何处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E.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浩浩汤汤;朝晖夕月,气象万千。
F.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参考答案】AD
【解析】B应为“人有悲欢离合”;C应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E应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F应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②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③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⑤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⑥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参考答案】(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4)虫声新透绿窗纱。(5)过尽千帆皆不是。(6)塞下秋来风景异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2分)
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引起诗人无限的诗意。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引起了无限愁绪;赵师秀《约客》中的“ ,青草池塘处处蛙。”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 ,铁马冰河入梦来”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参考答案】
(1)黄梅时节家家雨 (2)夜阑卧听风吹雨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2)诚意开张圣听。(《出师表》)
(3)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参考答案】(1)使.....饿 (2)扩大 (3)通“伸”,伸张 (4)称王 (5)贫穷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展开余下试题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B.吾义固不杀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然胡不已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D.胡不见我于王 子墨子见王
【参考答案】C
【解析】C“已”为“停止”的意思。A第一个“说”通“悦”,是“高兴”的意思,第二个“说”是“解说”的意思;B第一个“固”是“坚决”的意思,第二个“固”是“使......巩固”;D第一个“见”是“引见”的意思,第二个“见”是“拜见”的意思。
10.把“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参考答案】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
【解析】翻译过程当中应关注特殊句式。“宋何罪之有”属于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典型标志。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将初中文言中的典型句式按照句式类型进行归纳整合,并针对不熟悉的类型进行复习。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子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故不杀人”,然后从“智”“仁”“忠”“强”“知类”等方面劝阻公输盘,体现墨子的“非攻”思想。
B.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得“公输盘服”,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只好准备放弃攻打宋国的想法。
C.墨子和楚王的对话,连用三个对比,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辽阔、物产丰富,宋国面积狭小、物产贫乏,使楚王悟攻打宋无意义。
D.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说理的方法,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参考答案】B
【解析】偷换主语,“公输盘只好准备放弃攻打宋国的想法”与原文“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不符。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适当注意对常见的选项进行分类整合,适当进行复习,避免复习方向的缺失。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具体从哪些角度描写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参考答案】
场面描写。千百骑从空旷的平岗上席卷而过,尘烟滚滚,马蹄声轰鸣,久久回荡。 一个“卷”字展现出一幅出城狩猎的热烈场面。
人物描写。作者左手牵着黄色的凶猛猎犬,右手臂上立着飒飒的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制成的帽子,身着貂皮织就的裘衣,英姿飒爽。作者从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角度刻画出一位意气风发的勇士形象。
(2)“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冯唐一样的人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满弓,射杀西北来犯之敌。(1分)作者下阕使用冯唐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1份),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1分)
【解析】除了需要正确答出情感外,还应该按照“翻译+手法+情感”的形式进行完整的语言组织。诗歌的答题,要注意“宁滥勿缺”,在确保正确的前提下,尽量保证答案内容的完整。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谈读书
培 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链接一: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节选自朱光潜《谈读书》)
链接二:


展开余下试题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节选自钟敬文《读书与思考》)
13.下列关于“读书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剔,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B. 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只读摘要。
C.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D.凡书都可以请人代读,去其所摘要,这样可以减少阅读时间,增加阅读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以偏概全。原文第一段为“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显然,书可以请人代读是有前提的。而D选项中的表述“凡书都可以请人代读”过于绝对化,故错。
14.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时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 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就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 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 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定位到链接一的朱光潜《谈读书》。原文为“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与B选项“就必须要就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不符。
15.对“读书”和“思考”两者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天天读书,读大量的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
B. 不仅读书,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
C. 把学进来的东西,有机的同原有的知识融合,变成自己的营养。
D.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不正确的一项应为A选项,天天读书,读什么记什么,错误。
16.培根的《谈读书》是如何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头脑中凡有缺陷”的?(4分)
【参考答案】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2分)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如不能辨异,可读经院哲学;如不善求同,可令读律师案卷。(2分)
【答案解析】原文第一段中“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讲的是是如何塑造性格。所以答案应从“读史使人明智”到“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中提取。
第一段结尾“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则是题干中“弥补头脑中凡有缺陷”的另一种表述,因此答案应从“如智力不集中”到“可令读律师之案卷”中提取。
17.从“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剪接”这一句,看出培根随笔写法上有什么的特点?(5分)
【参考答案】句子运用比喻论证,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才干”,“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句子语言自然,简洁优美。(2分)同时运用比喻论证,比喻读书能够弥补人天然之不足的道理,句子语言蕴含哲理,说理透彻。(2分)培根随笔语言自然,简洁优美,如排比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培根以人读书弥补缺陷类比特药医治人身体百病,说理深刻透彻。(1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22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⑤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⑥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⑦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
标签: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广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