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20  2017-01-0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0]
山东肥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段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肥城一中2016级12月份段考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时间:12月24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注音有错的项是( )
A.游说shuì 弄nònɡ堂 里弄lònɡ 玩弄nònɡ 咳嗽sòu 漱shù口 荤腥xīnɡ
B.横hénɡ七竖八 横hènɡ祸 蛮横hènɡ 赚zhuàn钱 歉qiàn收 威胁xié
C.褴lán褛lǚ 轧zhá钢 互相倾轧yà 轧ɡá账 轧ɡá票 佳肴yáo 政协xié
D.锭dìnɡ子 破绽zhàn 揩kāi油 骷kū髅lóu 契qì机账簿bù 流氓ménɡ优惠hu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   的文风,文章所蕴含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②大卫体格健壮,神态坚定,左手轻推肩上的投石带,在投入战斗前的瞬间,他侧首注视左前方,目光如炬。从《大卫》   以后,年仅26岁的米开朗琪罗被世人公认为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③位居要职、权势在握的人物,大多要摆点阔;可是,与全国最大药用玻璃生产企业的老总柴文的相处中,我不仅没有这种感觉,   觉得他像一个“布衣老总”。
④几天前,他刚刚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今天却因为受贿坐到了审判席上,这真是对这一荣誉称号的极大   。
A.俭朴 面市 反而 诬蔑 B.简朴 面世 而且 污蔑
C.简朴 面世 反而 污蔑 D.俭朴 面市 而且 诬蔑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
B.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D.有钱的人开着豪华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为了几斤米去卖血,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B.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B.“中国好歌曲”因原创特色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微博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受欢迎程度惊人。


浏览完整试题C.深圳博物馆是一座综合类博物馆,馆内现有文物藏品两万余件,其中包括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标本、神人纹镜、鸟纹鼎等珍贵文物。
D磅礴的画面、激奋的音乐、翔实的资料——获奖者短片——不仅让现场观众大呼震撼,更让大家在短短几十秒时间内认识了10位“年度人物”及年度特别贡献奖。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 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 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 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 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6.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7.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 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
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 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引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皆子房之功也。自择齐地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葬:埋葬。


展开余下试题B.愿沛公且留壁 壁:营垒,军营。
C.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吃,这里是以利引诱的意思。
D.不如因其解击之 解:通“懈”,松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辕,良引兵从沛公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②欲以客往赴秦军
C.①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①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②扣舷而歌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良运筹帷幄的一组是(  )
①沛公之从雒阳南出 辕,良引兵从沛公 
②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③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
④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⑤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⑥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刺杀秦王,为韩王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取得大胜。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知道急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综合运用(12分)
16、仿照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仍以“我喜欢”开头,分别写两个句子, 与之形成排比。(4分 )
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就不乏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
(1)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直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4分)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找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性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18、下面是微信公众账号(公众平台)的工作原理图示,请用文字表述这个图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4分)

六、阅读(18分)
匠 心
爷孙俩正在店里埋头做木匠活,县“打假办”的老张踏进门来,见老木匠对着家具精雕细刻,神情异常专注,就不忍心打搅他,只跟老木匠的孙子说明了来意,说是想定做十五只举报信箱,钉挂在街头路口,方便群众举报打假。小木匠一听是桩小生意,就不想接活,只委婉地劝老张迟些时候再来。
老张推着自行车正欲离去,老木匠却唤他停下。小木匠立刻转过脸对老木匠使了个眼色,说:“阿公,这些家具人家正催得紧呢,我们哪有闲工夫忙这琐碎活?”老木匠似没听见,又朝老张招了一下手。小木匠晓得老木匠的脾气,无奈,只得叫老张谈谈规格式样。老张原本外行,敷衍说像只箱子就行。老木匠这时已停下手中的活儿,边听边在一张纸上描描画画。
接着,老张就跟小木匠讲价。小木匠索价每只二十元,老木匠立即向他投去责备的眼光。老张仅出四元。俩人僵持了一会儿,老张遂有所妥协,每只又增加了两元。但小木匠却把价格咬得死死的,丝毫不肯让步。脸上还隐约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小木匠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故意抬价想吓跑老张。老张见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就想去找另一间木店。这时,老木匠在一旁发话了:“成,六块就六块!”小木匠不满地嘟哝了几句。老木匠却没有理会,叫老张走到他身旁,指着三四张草图给他看。老张这才晓得刚才是在画草图,张张都很美观,就很随意地挑了一张。老木匠爽朗地说:“两天后,你来取货。”
老张怕他变卦,便掏出十元钱来做定金。小木匠却迟迟不肯接,老张顿时焦急起来,老木匠狠狠瞪了孙子一眼,他这才收了下来,并给老张写了一张收据。
两天后,早上,老张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取货。老远,老张就看见了十五只信箱整齐地立在门口。箱子的外面都涂上了乳白的油漆,正面和两侧都写上了“举报信箱”四个红字。字儿端正活泼,红白相衬,更加醒目。在箱子的顶部,还特制了一张拱形的铁皮遮檐,刷上银色的防锈漆。看来它们坚固耐用,雨淋不进日晒不到箱内。
看来,老木匠委实动了一番心思,想得如此周到。老张心里异常满意,但还是例行公事般逐只检查。小木匠见他这般挑剔,不满地说:“你放心好了,我阿公用了店里最好的木料,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哪能赚你钱,亏了大本了!”老木匠笑着对老张说:“别听他闲扯。”
老张检查完,就跟小木匠结账,掏出九十元连同那张收据交给他,吩咐他按每只二十元写一张发票。小木匠愣了,不愿开,因为多开意味着要多缴税。老张见他迟疑,晓得他少见世面,不懂得开假发票,就把复写纸抽出来打了个对折,撕下报销的那页发票往兜里塞,只留下空白的存根……小木匠恍然大悟,便去找笔!
老木匠脸色骤沉,大手一挥,对着孙子厉声喝道:“你给我站住!”
小木匠站住了,不解地望着他。
“这桩生意我不做了!”老木匠对老张说。
“你不能反悔!”老张气恼了,转头命令三轮车车夫,“把箱子装上,都拉走!”
却没料到,老木匠抓起身旁的一把利斧,走到阳光灿烂的门口,抡起斧头,使尽臂力对准一只只信箱狠狠地砍砸下去,霎时间,地上变成红红白白刺目的一片……
19.小说中哪些情节能表现出“老木匠”对做“十五只举报箱”有极大的热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木匠”为什么要砍砸信箱?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的成功得益于对比手法的运用,试结合原文,分析本文包含哪几处对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篇小说以“匠心”为标题,谈谈你对这个标题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列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之意.冰雪作春水是“融”,人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


展开余下试题请以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肥城一中12月段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解析:选C。C项中的“标准官帽”有误,文中无相关信息。7解析:选B。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D项,颠倒因果。8解析:选C。A项,原因推断错误,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项,“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D项,“巩固清朝政权”错,于文无据。
9答案 A
10解析 A项“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均为介词,表示引出对象,译为“率领、带领”。C项“与”前者是介词,表示引出对象,译为“和、同”;后者是连词,表示并列,也译为“和、同”。D项“而”均表示修饰,不译。
答案 C
11解析 ①是说在沛公出 辕的时候,张良所采取的行动,③是对沛公的希望,不能表现出其运筹帷幄的特点,⑥是说张良平时的做法。
答案 C
12解析 让“沛公带兵攻击”不对,张良没有这样特别安排。只是提出了“趁敌方松懈而攻打”的建议。
答案 B
(1)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
(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3)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呢?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刺杀秦王,为韩王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 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
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被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幄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14、【答案】(1)选取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这四个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宁谧安静)的画面。(2分)江中月影与人相距数尺,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朦胧而柔和,沙头夜宿的白鹭蜷曲着身体三五成群团聚在一起,船尾一条大鱼跳出水面发出拨拉的响声。(2分)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2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生活的向往。(2分)
16(1)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心想“金戈铁马”,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2)意志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 (3)怀超世之才又临惊泰然的苏轼,虽渴望“雄姿英发”,但更渗透了“浓妆淡抹”的和谐(任选其二)
17【答案】(示例一: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性;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示例二:可以成为映照我的容颜的明镜;可以成为激发我诗性的佳酿;还可以成为供我笔走龙蛇的墨池。
18、【答案】微信用户向微信后台服务器发送信息,公众账号(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后台服务器接收信息,再将信息响应给微信后台服务器,最后由微信用户接收公众账号回复的信息。(内容不完整、表述不准确、语言不连贯酌情扣1至2分)
19答案 ①爽快地接活;②认真地描画草图;③慷慨让利;
④精心地制作;⑤抢时间赶制。
20答案 他没想到用来举报“造假”的信箱竟成了“打假办”老张造假的工具,“打假”也是假的事实让他无法忍受。这表现了他正直、刚烈、有责任感。
21答案 老张的身份与其行为的对比,老木匠对老张的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老木匠表面的不苟言笑与其内心的正直、爱憎分明的对比,老木匠的高尚品格与老张肮脏内心的对比,等等。
22答案 ①点明老木匠制作十五只举报信箱的良苦用心。
②歌颂老木匠诚实、正直、有责任感的品质。 (223.155.175.6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肥城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