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89 2017-01-21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9]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_题型组合滚动练6 语基+语言运用+名句
题型组合滚动练6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夯实(hānɡ) 剽悍(piāo)
软着陆(zháo) 沆瀣一气(hànɡ)
B.薅草(hāo) 龋齿(qǔ)
窥视镜(kuī) 揆情度理(kuí)
C.铮亮(zhènɡ) 谥号(shì)
卡脖子(kǎ) 隽语箴言(juàn)
D.腼腆(tiǎn) 阒然(qù)
瞭望塔(liào) 削足适履(xiāo)
B [A项,软着陆(zhuó);C项,卡脖子(qiǎ);D项,削足适履(xu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成都颐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研发出的“自然光优化系统”,集百页窗控制、室内照明和暖通控制于一体,降低了建筑综合能耗。
B.学会感恩,因为生活中患病无助的人有之,食不果腹的人有之;学会感恩,就是学会雪中送炭,学会慷慨救助,使他们免于困厄。
C.罗琦的坚强,犹如网友们所说的那样:“轰轰烈烈如小说里的人生,归于平淡还是这么美,婉尔一笑都能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D.上届奥运会结束后,伤病等原因使周洋的状态非常差。但是她没有放弃,在教练的帮助下,蜇伏四年,终于再次站在了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B [A项,“百页窗”应为“百叶窗”;C项,“婉尔一笑”应为“莞尔一笑”;D项,“蜇伏”应为“蛰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华大学一学生说:“大学以来,我每天坚持6点半起床,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D.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发现。
B [B项,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A项,任意:指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拘束、限制,爱怎样就怎样。此处应用“任何”。C项,殆尽:几乎没有了。与前文“几乎”重复。D项,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坚强或正直的人经得住考验。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74812061】
A.从先秦到清代,无数诗篇中留下了“马”矫健的身姿;而在文学之外,马的形象也跃然“纸下”,化成马形器物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B.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C.继杭州、常州等二三线城市甩盘或大幅降价促销,近期,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部分楼盘也传出将降价打折,一直被认为不会下跌的一线城市的房价已出现松动迹象。
D.从韩国引进的《爸爸去哪儿》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的大丰收,主要源于我国与韩国相似的文化土壤以及共同面临的家庭责任分工困境。
A [B项,偷换主语,可在“成为”前加上“这部作品”;C项,成分残缺,可在“打折”后加“的信号”;D项,成分赘余,可将“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的大丰收”改为“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或者“获得了收视率的大丰收”。]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彩色环形的光现象。有的人则赋予了它一个诗意的别称:神光。________。晴天的雪后容易出现“神光”,其道理跟雨后出现彩虹如出一辙。
浏览完整试题
A.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B.它的出现让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C.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D.它的出现让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D [文段是围绕“日晕”谈的,A、C两项的陈述主体与此不一致。B项,“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两句间的递进关系顺序有误。]
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5字。(5分)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 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 我国早在4 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7.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4分)
我们不断地用知识去丰盈、充沛自己的内心,最后,你认识了骄傲自满的缺陷,于是你学会了自谦低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晓了仁义礼智信的深厚,于是你学会了诚实敬重。
【答案】 你认清了抱残守缺的狭隘,于是你学会了创新突破 你明白了苦难挫折的必然,于是你学会了坚忍坦然 (223.155.151.189)
上一篇: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_题型组合滚动练5 语基+语言运用+名句填空
下一篇: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_题型组合滚动练7 语基+语言运用+名句填空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17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