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448 2017-01-21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8]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_题型组合滚动练21 语基+语言运用+名
题型组合滚动练21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74812085】
A.蹿红(cuān) 采撷(jié)
电饭煲(bāo) 稗官野史(bài)
B.羸弱(léi) 乖戾(lì)
浑天仪(hún) 胼手胝足(dī)
C.馥郁(fù) 消弭(mǐ)
伽马刀(jiā) 卷帙浩繁(zhì)
D.殒命(yǔn) 趔趄(liè)
擤鼻涕(xǐnɡ) 踽踽独行(jǔ)
D [A项,“撷”应读xié;B项,“胝”应读zhī;C项,“伽”应读ɡ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根治吸烟“顽疾”,归根到底还要和不良文化积习较量,要从培植健康的生活环境来正向引导公众。
B.在我国现阶段许多具体而微的百姓中,幸福感主要由每个家庭的收入决定,同时也受其他一些因素(如休闲时间、健康状态、婚姻质量等)的影响。
C.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平均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叹为观止。
D.他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层出不穷,常常令观众付之一笑,鼓掌欢呼。
A [A项,“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符合语境。B项,“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望文生义。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贬误用。D项,“付之一笑”指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不合语境。]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社会近年来面临“爱心捐助”诈骗等恶性事件不断上演,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意在通过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挽救社会道德危机。
B.把法律问题混同为道德问题,不仅有损法律的尊严,也容易因为道德层面的争论,混淆了是非,纵容了一些人的非理性行为。
C.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
D.著名作家张贤亮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成为中国新时期以来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B [A项,“面临……不断上演”句式杂糅,可删去“面临”。C项,搭配不当,可将“意义”改为“作用”或“影响”。D项,偷换主语,可在“成为”前加“张贤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的你无论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我们确定无疑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众号关注得越来越多,可能够静下心来打开的却越来越少……
①对许多人而言,拇指在手机屏幕方寸间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
②慢慢地,你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
③面对储存卡突然爆满的照片,你也会偶尔疑惑究竟它们拍在何时
④习惯了拇指上下左右5厘米距离的游走
⑤这样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姿势能够产生的联想,可能是一餐饭、一场电影、一张车票、一件电器,也可能是一间房、一部TAXI、一次远足
⑥没人去计算它不经意间吞噬的时间与记忆——看着一年前下载的客户端,你是不是时常会记不得它是什么
A.②④⑤①⑥③ B.①⑥③②④⑤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②④⑤①⑥
浏览完整试题
A [解答本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②句紧承“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④句承接②句;⑤①⑥③再按照逻辑关系排序。]
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中国书法”下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5分)
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和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材料中找到邻近的属概念是“一种艺术实践”,以①为主句。然后依据逻辑顺序提出要点,“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这样就可以下定义了。
【答案】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和材料,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6.生活处处有哲理,我们熟知的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独到的处世哲学,请仿照下面的示例,选取两种其他的事物,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其蕴含的哲理。(4分)
筷子——一生正直,为别人尝尽酸甜苦辣。
电梯——从不计较位置的高低,一生磊落,能上能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需要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研究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并从生活中再选择两种事物,思考其包含的哲理,加以提炼即可。
【答案】 (示例)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头脑;闹钟——敲打的是自己,提醒的是别人。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个小题)(6分)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肴核既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风流总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2)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4)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5)孙仲谋处 雨打风吹去 (223.155.151.189)
上一篇: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_题型组合滚动练20 语基+语言运用+名句填空
下一篇: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_题型组合滚动练22 语基+语言运用+名句填空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17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