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57  2017-02-2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7]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周考(2.12)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人的传统家庭
苏叔阳
个人、家庭(扩大至家族)、社会的关系是任何社会都要重视的基本问题。从历史的实践来
看,西方似乎是个人—社会,缺乏“家庭”的一环,而中国则是家庭(家族)—社会,缺乏至少
淡化了“个人”一环。人类社会的进展似乎在提醒我们,这三者少了哪一环都不行。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应当是:个人—家庭—社会都和谐、有序。
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理论层面上也是主张个人—家庭—社会和谐有序的,达到这理想的良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实践的层面上却有许多弊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整个社会被看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大,而个人只是家庭的一分子,常常不被看作是“独立的单元”。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的血缘关系又是核心部分,所以,中国的家庭实际上是一个以父子为中心的血缘关系的小群体。旧式大家庭有“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二世同堂者已经有新式家庭的味道,不过,其奋斗目标依旧是“四世同堂”。所谓“四世同堂”便是父母,子、媳(或女、婿),孙子、孙媳,曾孙子(女)聚集而居。若子、媳因兄弟姐妹众多,划分出旁户,但也在一位父亲的统帅下和合而居。巴金先生的《家》曾揭露了这种旧式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但从伦理的层面讲,这种家庭原是为了体现“和”与“序”的。
“家和万事兴”,“齐家”是“治国”的基础,这是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不过只有家庭安宁、稳定、幸福,社会也才可能祥和,这似乎是普遍的真理。直到今天,温馨和睦的家庭依旧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要求和理想。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处处体现着“序”,体现着传统的道德观。每个家庭成员都担负着几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为父母者,同时又是先祖的晚辈,是人之夫之妻。因此要给晚辈树立敬老、爱幼、相爱、相亲、相敬的榜样。同时,他们又是社会人,还要表现出敬业、勤劳、谦虚、自爱自立、善于持家、坚守信义等等优良品德,这才能培育出好子女和模范公民。因此,家教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少调失教”、“缺乏家教”自古至今都是对一个中国人极大的轻蔑。“序”的目的还是在于“和”。中国人强调每个家庭成员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要求全体家庭成员协调一致。在家庭里,一切长幼秩序都是为了造成一个既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又重视现在、爱护幼小,其乐融融、温馨可亲、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所有破坏这氛围的言行都被视为件逆,这样的成员要受全体家庭成员的责难。西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类似“契约制”,整个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中国传统的亲情观念、伦理观念是否应当向契约关系转换,是需要人们慎重思考的问题。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中国人还能不能保持原有家庭传统的特性,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特质能否存续的大问题。
实际上,“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中国家庭,早被西方人称羡。20世纪80年代,一部描写中国普通农家生活的影片《喜盈门》在西方上映,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渴望有影片中那位},i:独老人的幸运,同时向那孝敬公爹的儿媳奉上由衷的赞美。如今西方游客都对在中国家庭中生活几天极感兴趣,特别是那阖家吃饭的场面,以及那场面所流露的温情让他们倍感快活。他们极愿意成为这场面中的一员,享受人间的亲情。中国人浓浓的亲情,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这种优秀的传统,不应当抛弃。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选项中有关中国传统家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传统观念,直到今天,温馨和睦的家庭依旧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要求和理想。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整个社会被看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大,只有家庭幸福、安定,社会才可能平安、祥和。
C.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处处体现着“序”,而“序”的目的还是在于“和”,一切长幼秩序都是为了营造团结和 睦的家庭氛围。
D.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体现着传统的道德观,而传统的道德观又规定了家庭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担负的各种角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旧式大家庭有“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现象,即使分出旁户,也在一位父亲的统帅下和合而居,这种家庭模式的存在体现了传统道德观中的“和”与“序”。
B.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在理论上主张个人—家庭—社会都和谐、有序,“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虽在实践上有许多弊病,却不失为达成这一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良策。
C.中国传统家庭讲究“序”,“家教”就是为维护“序”而在家庭中进行的一种教育,为父母者是家庭的核心和制高点,接受来自晚辈 的敬爱,所有违背“序”的言行都被视为怜逆。
D.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的血缘关系极其重要,是家庭的核心部分,“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旧式大家庭,实际上是以父子为中心的血缘关系的小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家庭体现出“和”与“序”的特性,中国人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原有家庭传统的特性,
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特质能否存续的大问题,需要人们慎重思考。
B.西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类似“契约制”,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中,中国传统的亲情观念、伦
理观念向契约关系转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趋势。
C.中国人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家和万
事兴“,“长幼有序”的家庭传统的特性时至今日仍不应当被抛弃。
D.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其优良的内核,重视家庭(家族)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传统,家
庭的“和”(和谐)与“序”(有序)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庐山瀑布云 陈世旭
昨天中午,院长老廖突然接到从青海来的电话,说地质学家彭工当天下午到达山下的火车站,请他接站。老廖一下懵了头。疗养院的车送疗养员去了山下的风景点,傍晚才回来。留在家里的一辆备用小车,被韦局长要去了。韦局长所在的那个省的科技局在疗养院基建的时候给过许多支持,他不好意思让人家觉得怠慢。
彭工,老廖没有见过,却很熟悉,有关他的报道,老廖读过很多:50年代他从国外回来,接着就去了柴达木,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十年,大半时光都在终生不见绿色的盐湖度过.50岁刚出头就牙齿掉光,发顶早谢。中科院在庐山建了这个疗养院之后,不知动员过他多少次来疗养,他都谢绝了。这次,他被强行要求来疗养。人们希望,借助这里经由大量针叶林的尖端放电产生的大单位的负氧离子,使他得 到一次充分的休养生息。
老廖向其他单位借车,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结果毫无希望。正当旅游旺季,哪个单位的车也不会闲着。只有请山下风景点转告,让韦局长坐的那辆小车去接彭工。结果韦局长很不高兴,他不相信这么大个庐山就挤不出一辆车。他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等司机急急忙忙把小车开到火车站,最后一批旅客已经走出车站广场。司机只好一路缓缓留意着,把车开回来。
彭工的去向只有几种可能:要么误了车或者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要么被山下什么单位接走,要么自己上了旅游车……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会来个电话。
老廖整夜坐在值班室的电话枫旁,等这个也许会来的电话。
下面有人喊他,喊声很急。莫非是彭工到了?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
“什么事?”
“餐厅里吵起来了。”
韦局长昨天回来开始腹泻,上了两趟医疗室才勉强止住。早上一进餐厅,他就找食堂管理员。
“你自己看看你们做的饭菜!”
韦局长狂轰滥炸一番,管理员默不作声。
“哪个,哪个说我有问题?”
忽然一声大喊,食堂大厨挤进来,手紧紧抓着一支擀面杖。
“你再说一遍,我有什么问题?”
韦局长后退了一步:
“我没有说你,我说的是饭菜。”
“饭菜都是我做的。我吃了,拉的屎你嚼都嚼不烂。你拉肚子,关我屁事!”
“送我走!”韦局长对刚下来的老廖说。
“好吧,我送你。”
“我看彭工不来倒是对了。何苦来受罪呢……”
韦局长没完没了。
“停车!”
老廖突然喊。
车子怪叫一声刹住了。
老廖发现了一个人。那个人秃顶,两腮下塌,在庐山早晨一尘不染的阳光下,沿着枯岭街心公园的小道,向园门外缓缓走来。
廖直直地盯着这个离车窗越来越近的人。
不错,是他,是彭工,是那个照片一再在报纸上登过的地质学家。
老廖推开车门,跳出去——
“请问,您是彭工?”
“是啊,您是?”
“我是疗养院的。我们昨天中午接到你要来的电话,可把我们找苦了。”
①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
“哎——呀,”彭工声音喑哑,“抱歉,抱歉!我该主动跟你们联系的。”
“您来了就好。 ”
②老廖的声音有些哽烟了。
“我昨天就上山了,坐旅游车上来的。天快黑了,我想你们都该下班了,不好去麻烦你们。’’
“您在哪里过夜的呢?”
“那里。”
彭工回过头,指了指街心公园的草地。草地上,还有一些从山下带着席子和毯子来的露宿者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
“这里真绿,绿得醉人。不像我们那里,坐车跑几天也看不到一点绿色,有时候忽然发现一棵小草,全车的人都要下车来,围着看个半天。”
彭工仰起清瘦枯槁的脸,陶醉地眯着眼睛,两边塌陷的腮帮子翕动着。


展开余下试题“我昨天睡得真好。”
“彭工……”
③老廖的泪水夺眶而出。
“苦了您了!”
“苦?怎么会苦?我喜欢露营,在戈壁滩露营惯了。这里枕的、垫的是这么厚的绿草,享受得很,简直就是奢侈了。”
彭工像儿童一样笑着。
老廖一把从彭工手上拿过行李箱,走回车子,拉开后车门,对里面的韦局长说:“跟您打个商量,请您下车等一等,我把彭工送回疗养院,再来送您下山,行吗?”
车子里没有回答。
前面,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从日照峰那一面翻越过来,波涛汹涌,漫无边际,滚滚而下,淹没了牯岭所有的峰峦、峡谷、树林、溪流、屋舍与楼亭。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对彭工的刻画既有虚笔,也有实笔。前面交代的老廖读过的关于彭工的报道是虚写,彭工出场后则采用了是写,虚实结合,突出了彭工的形象。
B.老廖要用小车去接彭工工,韦局长却“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这一笔墨既刻画了韦局长形象,也为后文写韦局长食堂吵架、拒绝送彭工作了铺垫。
C.小说塑造韦局长这一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品主题引向对官僚主义作风的批判,增加主题的深刻性:让情节化平淡为生动,增加对读者的吸引。
D.坐旅游车上山,露宿街心公园的草地,赞叹公园的草地“绿得醉人”,这些举动与语言显示出彭工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E.小说最精彩的笔墨是人物对话,作者利用人物间的对答,展示人物之间的尖锐冲突,演绎了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跌宕起伏,引人眼球。
5.文中划线的三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老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6.小说结尾对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徐立平:在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的航天人
央视网讯(记者 王甲铸)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但是他雕刻的火药药面误差却不超过0.2毫米。面对火药整形这一世界难题,他一次次“亮剑”,将一件件大国利器送入太空,也让自己成长为大国工匠。他,是西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徐立平。
徐立平的家庭是一个航天之家,家庭成员大多是航天人。1987年,他听从母亲建议,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装备的心脏,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火药整形在全世界也一直是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就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这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
母亲知道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她却说:“我刚工作的时候有同事整个手指都烧掉了,却愿意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我想你们年轻人也是一样的。”
就这样,徐立平开始了近30年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
工作后第二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问题,必须剥开填筑好的火药,工作难度和危险度非常大。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加入了突击队。徐立平介绍:“可以说这是我们厂有史以来头一次钻到火药堆里去挖药。”
在装满火药的发动机壳体里,仅留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地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挖药,每次只能挖四五克,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工作十几分钟。徐立平回忆: “在里面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高度紧张的工作,徐立平和同事们挖出了300多千克药,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工作要求0.5毫米或0.2毫米,我们这一刀铲下去,铲不到要求的厚度的话,就可能造成产品报废。”徐立平说,“要做到心手合一并不容易,只能通过用心苦练。”如今,徐立平已经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药面的绝活。
徐立平还不断琢磨,针对不同的发动机药面,他先后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
7416厂远离西安市区,安静却也偏僻。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厂房里都难熬。工作时必 须敞开“生命通道”的大门,夏天面对毒力极强的蚊子毫无办法,
“闻了火药的蚊子战斗力就是强。”徐立平笑着,“冬天,长时间一个姿势会让冻僵的双手麻木,只能放在暖气上烤烤再重新拿起刀具。”
更多的时候,车间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两个人,戴上护具开始工作后,徐立平说感觉世界和时间都停止了,只听见挖药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
近30年来,徐立平就是这样与最危险的火药为伴,抬望航天梦,俯刻匠人心。
徐立平说:“再危险的岗位都要有人去干,每一次看到神舟飞船上天、嫦娥上天,杀手锏的武器走过天安门广场,心中就充满自豪感。”
徐立平说:“总理不是也说吗,工匠精神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精益求精,其实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
徐立平的母亲温荣书也说:“国家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国何有家?”
春节过后,徐立平获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赞扬他:“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7.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立平受家庭的影响以及母亲的建议选择了为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这项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全国只有少数人能够胜任。
B.徐立平工作后第二年加入了突击队,去解决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的问题。他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
C.徐立平专心致志,苦练发动机药面整形技术,做到了心手合一,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药面的绝活。
D.徐立平与最危险的火药为伴已经将近30年,尽管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他始终把国家放在第一位,把责 任放在第一位。
8.在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其难度和危险度大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9.徐立平身上具 有一种“工匠精神”,你怎样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完成10~13题。
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以礼法为家,世闻。第进士,调寿安尉。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自起居舍人累迁中书舍人。性刚直,遇事不回。时侍郎阙,祐甫摄省事,数与宰相常衮争议不平。衮怒,使知吏部选,每拟官,衮辄驳异,祐甫不为下。会朱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衮率群臣贺,祐甫独曰:“可吊不可贺。”问状,对曰:“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猫职不修,其应若曰法吏有不触邪,疆吏有不捍敌。”代宗异其言,衮益不喜。
帝崩,衮入临,遣从吏扶立殿墀上,祐甫指之谓众曰:“臣哭君前,有扶礼乎?”衮不胜怒,乃劾祐甫率情变礼,挠国典,请贬潮州刺史。德宗以为重,改河南少尹。子仪、泚言祐甫不宜贬。帝以衮罔上,以衮河南少尹,而拜祐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衮当国,凡奏请一杜绝之,惟入第乃得进,然无所甄异,贤愚同滞焉。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帝尝谓曰:“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邪?”对曰:“陛下令臣进拟庶官,夫进拟者必悉其才行,如不与闻知,何由得其实?”帝以为然。


展开余下试题淄青李正己畏帝威断,表献钱三十万缗,以观朝廷。帝意其诈,未能答。祐甫日:“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若正己奉承诏书,是陛下恩洽士心;若不用,彼自敛怨,军且乱。又使诸藩不以朝廷为 重贿。”帝曰:“善。”正己惭服。时议者韪其谟谋,谓可复贞观、开元之治。
甍,年六十,赠太傅,谥曰文贞。故事,门下侍郎未有赠三师者,帝以其有大臣节,特宠异之。 (节选自《新唐书•崔祐甫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B.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C.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D.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木主,是最早的已故之人的替身物。用木简单地剥雕成人形木偶,以象征死者,上书死者姓名及图案,用以长久祭拜。
B.三师,是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也称“东宫三师”,常为位高权重的实职,也用来追赠死去的重臣。
C.藩,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民政、财政,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相抗衡。
D.缗,绳子的一种,先前用它来串联物品,后来也用此种绳子穿铜钱,因每串一千文,故“缗”也指一千文钱即一贯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祐甫深谙谋略。李正己假献巨款试探朝廷,崔祐甫劝皇帝顺水推舟,一举多得,广受称赞。
B.崔祐甫深受宠遇。他的建议,多被皇帝重视,死后依然破例以门下侍郎追赠太傅,尽享殊荣。
C.崔祐甫唯才是举。他秉政时只要是人才,就举贤不避亲旧,凭公正行事,选拔了大批人才。
D.崔祐甫性情刚直。他多次与宰相常衮交锋,毫不退让,故意激怒常衮,终被贬为潮州刺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5分)
(2)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花底①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②县,堪留卫玠③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七岁。②潘安,即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长得“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14.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运用互文与夸张的修辞方法。“萼”和“花”指的都是花瓣,“蕊”和“须”指的都是花蕊。“万萼”“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颔联写诗人赏花时的天气情况。面对着可爱的花,忽然天上下起雨来,光线像是暮色朦胧,昏暗不明,不知为何,云雨散去,天上出现了绚丽朝霞。
C.颈联运用典故,正面写花。用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用长相“风神秀异”的卫玠停车驻足观赏,表现花的美艳无比。
D.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一一美丽。“莫作委泥沙”是希望这样美丽的花朵永久地驻留,不要掉落在泥沙之中。
E.这首诗作者追求辞藻,富丽精工,刻画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意境浓艳华美,与其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相比,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言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要让一个人担负重大使命,一定会让这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困苦,最终“____,___”。
(2)入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苟子《劝学》篇中的“____”一句充分印证了这句话。
(3)李白在《蜀道难》-诗中先用“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通过描写急流、瀑布发出巨大声响来写其险。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近年来极端组织多次在世界各 地发动以无辜平民为对象的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充分暴露其反人类、反社会的本性,罪大恶极,百身何赎。
②各级政府官员,手中掌握着管理社会事务、履行国家职能的权力,权力用好了便可以经世济民,立德立功;反之,权力便可以为虎傅翼,招财纳贿。
③现在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去挖掘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反倒是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绯闻轶事”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④蔡英文麻烦不断,四面楚歌,对内外交困的“执政”危机,她疾首蹙额,一筹莫展:台湾民众也逐渐由先前的“期望”转为“观望”乃至“失望”。
⑤2016年双十一销售额达1207亿元,天猫、京东等电商纷纷打破2015年记录:而面对“双十二”促销大战,赚得盆满钵盈的电商们已意兴阑珊。
⑥莫言惨淡经营,以一系列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的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当之无愧地获 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⑧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韩国国会以234票、5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针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从而使朴槿惠成为韩宪政史上第二不被国会弹劾的总统。
B.必须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障公民财产权和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 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中华传统医药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且还具有防病的功能,其“重视整体施治 、强调个体化、突出‘治未病’”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D.大众之所以愿意通过非正规渠道款,一方面反映公众的善心无人引导,盲目表达:另一方面也反映政府对媒体平台的资质监管不到位。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如果木桶存在“短板”,怎么办?对木匠而言,问题很简单,①换一块,②把短的那一块加长补齐。相对而言,“换”意味着前功尽弃,③一成本高,④“补”工序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⑤,现实生活中无形的“短板”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替换的,⑥只有“补”这一种方法:补齐或补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清晨太阳未升,植物光合作用不足,①,且经过一夜的城市废气积累,空气质量也相对较差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武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