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516  2017-03-04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6]
苏教新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评价检测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剔透(tī) 抉择(jué) 跻身(jī) 模样(mó)
B.遗孀(shān) 地窖(ɡào) 发绺(liǔ) 焚香(fén)
C.牛犊(dú) 聘用(pìn) 占卜(bǔ) 揩油(kāi)
D.抖擞(sǒu) 水榭(xiè) 踱步(dù) 遴选(lí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订正。(2分)
五光十色 别俱匠心 轩然大波 变幻漠测 相辅相成
初生之犊 心清如水 不能自己 精神抖擞 当之无愦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穿梭于碧水蓝天和水光山色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赏赐,其乐无穷。
B.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C.为了尽快让同学们知道考试结果,老师们忙得手不释卷。
D.四周万籁俱寂,一瞬间,一只鱼鹰的身影划着优美的曲线,掠过水面。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D.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童年的朋友》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高尔基,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一面》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
C.《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一篇人物通讯,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
D.《赵普》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7.填空。(3分)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___,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佛寺禅院幽深清静环境的著名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登岳阳楼》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5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1分)
北京6月24日电(记者白瑞雪、田兆运、王玉山)“神舟”九号航天员24日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我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这一操作是由43岁的航天员刘旺实施的。12时许,他通过手柄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最终成功捕获“天宫”一号。
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来源:新华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2)学校邀请航天员刘旺来校做专题报告会,作为校报小记者,在活动期间给你一次向航天员刘旺提问的机会,你将问什么问题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个航天迷,很想与航天员刘旺合影,你将怎么提出要求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太祖常劝以读书 ( )
(2)手不释卷 ( )
(3)阖户 ( )
(4)既薨 ( )
10.根据上下文判断,对《孙权劝学》一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B.当涂:当道,当权。
C.涉猎:粗略地阅读。
D.更:更加。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13~17题。(13分)
①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的,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哧啦哧啦地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
②“哪里贵?你看这纸……”
③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④“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⑤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⑥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⑦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⑧“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⑨“是的。”我低低地说。
……
⑩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⑪“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⑫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⑬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⑭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3.从表达方式上看,①~⑨段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⑩~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是对前一部分的发展和升华。(2分)
14.第⑥段中加点的“那个老人”是指谁?下一段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写这位老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⑦段作者为什么不说很瘦,而说“瘦得教人担心”?(体会重要词句的表达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一句中的“路”指的是什么样的一条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全文,理解第⑭段在文中的作用,并说说“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5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地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展开余下试题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地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啦啦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18.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
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9.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3分)21•世纪*教育网
20.文中【B】处画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对【A】处画线句做简要点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4分)
表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3.题目:如果没有他们……
要求:(1)文体规范;(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24.236.237.59)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苏教新版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