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39  2017-03-05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9]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题7 最后一课
7 最后一课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懊悔(huǐ)   hǎo (郝 )叟  chà( 诧 )异
qí (祈 )祷 jiè( 戒 )尺 惩罚(chéng)
奴隶(lì) 哽住(gěng) 钥匙(shi)
2.选词填空。
(1)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痛心 懊悔 悔恨)!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
(2)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 (庄严 严肃 肃穆)的气氛。
(3)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 (温和 柔和 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4)他们像 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 (忠诚 忠心 忠实)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谢意 敬意 敬爱)。
3.破折号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说话的中断或停顿;D.表示意思的递进;E.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我的朋友们 啊,”他说,“我——我——” ( C )
(2)“ 散学了,——你们走吧。” ( D )
(3)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 A )
4.下面一段有关小说《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拟人 )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比喻 )
(3)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反复)
6.依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引用 两句诗词名句。
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仿写:示例: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安顺中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安顺巾-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 参与!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 巾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 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山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
马书写正确,是简体楷书)。 演变规律:由繁到简。意思对即可)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 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 ① ,下朕: ⑤ ;
B.上联: ④ ,下联: ② 。
课内精读
阅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8.选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 声有什么作用?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钟声、号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对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9.“我”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谈谈你的看法。
韩麦尔先生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极为高大,表现了“我”对老师的尊敬、热爱。
10.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语言、动作、 神态描写。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具有 不屈的反抗精神。
11.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 不好?应怎样理解“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
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手势表达强 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内心的极度悲愤,倾注了他热爱祖国、怨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
( 原创)
远去的风琴声
刘心武
①1950年冬,我随父母 从四川迁来北京,插班进了公立的隆福寺小学。母亲带我去报 到那天,刚进校门,就听见音乐教室里传出风琴的声音,母亲颔首微笑,她认为风琴伴着童声齐唱的地方 ,才是正经的小学校 。
  ②那时候学生还不称教课的为老师,而是称先生。有天放学我就随口说起:“‘小嘴先生’教我们唱《二月里来》啦!”我觉得那首歌很好听:“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只盼着今年收成好,多打些五谷交公粮……”我在城市里长大,想象不出“种田忙”是什么景象,更不懂什么是“交公粮”,正想跟妈妈问个明白,妈妈却先批评我:“不许给先生取外号!”我就辩解:“又不是我给取的!同学们背地里都这么叫她,她嘴巴就是特别小嘛!”妈妈说:“我记得她姓因,你就该当面背地都叫她因先生!”我就笑了:“ 咦吔!妈妈,你也咬不准人家那个姓啊!她姓英,不姓因!”我们四川人,分不清韵母in和ing,一般都只发in的音,另外,也分不清声母l和n,一般只发l的音。母亲虽然早年曾在北京生活过,但毕竟母语是四川话,我们全家到北京以后在家里也是讲四川话,这就使得我们的普通话虽然都讲得不错,但一遇到有这两个韵母和声母的字眼,还是难免露怯。
  ③“小嘴先生”,现在回忆起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嘴,是名副其实的樱桃小口,有趣的是她偏会唱歌,唱的时候小嘴张得圆圆的,声音非常嘹亮。她总是踏着踏板按着风琴教我们唱歌,不时扭过头来望望我们,这时我就 特别注意到,她那张小嘴真的很厉害,发出的声音往往会压倒全班同学的合唱。
  ④她有时候会让某个学生站起来独唱,不一定是把整首歌唱全,多半会让你唱几个音节,通过纠正你的唱法,来教会大家把歌唱好。上到六年级的时候,有次她就点我的名,让我唱《快乐的节日》。那首歌第一句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着我们”。我站起来,闭紧嘴,就是不唱。“小嘴先生”就问:“你为什么不唱啊? ”我说:“要唱我就唱《我们的田野》。”“小嘴先生”更惊讶:“那又为什么呢?”有个同学就故意学舌:“小了在前面带路!”他就知 道我发不好“鸟”的音。“小嘴先生”明白了,微笑 地看着我,对我说:“不要慌。不要怕。要敢张口。要敢咬字。对了,老早我就教过你,叫我英先生,不要叫我因先生,跟着我说:她吐字用力而且很慢)因为、英雄、印刷、影子……这次,再跟我说,小鸟、了解 、列宁、树林……”
  ⑤我心理抗拒,咬嘴唇,“小嘴先生”却一点不生我的气,对我说:“好的,刘心武同学,欢迎你唱《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那首歌的歌词:“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直到后面才有一句里出现“雄鹰”,绝少in、ing和l、n的困扰,我就唱得格外舒畅,唱到第三句后,“小嘴老师”就去按风琴伴奏,后来又示意同学们合唱,唱完了,她对大家说:“今天刘心武唱得真好,我们都为他鼓掌吧!”《我们的田野》成为那时段我最喜欢的歌曲。
  ⑥1984年,那时我已经成为一个作家,应邀到联邦德国西德)访问,我带去了根据自己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如意》的录影带,我所参加的那个活动允许我 另带一部中国电影放映给大家看,我毫不犹豫地从电影局借出了谢飞导演的《我们的田野》,那是部表现中国“知青”命运的电影,以我们童年时代熟悉的歌曲《我们 的田野》的旋 律贯穿始终。我所带去的两部电影 录影带投影放映时,观众不多, 但映后反响都不俗。就在放映《我们的田 野》过程中,我忽然忆起忘记很久的“小嘴先生”,耳边响起她循 循善诱的声音——“跟着我说:因为、英雄、印刷、影子……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在异国他乡,那幻听勾起我浓酽的乡愁。
  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学校象征之一,仍是风琴伴奏下童声齐唱的音韵。198 5年我回四川,在一个翠竹掩映的山村留宿了一夜,跟一位什么 都教的山村教师同室而眠。那一夜我睡不踏实,是因为不适应,他却为什么也辗转反侧、失眠许久呢?原来,第二天,会有一架 风琴运到学校来,而他,兴奋之余,却又惶恐,因为他一直都是吹口琴教学生唱歌,并不会按风琴,他曾来回走一百多里去县城,在新华书店里,买到一本教授风琴演奏法的书,书已经几乎被他翻烂,但毕竟还要在实物上实践,才能真地演奏成功啊!
  ⑧那天午前,山下一阵“嘿呦嘿呦”的号子声,只见那老师和队里的几位壮汉,正把用麻袋片裹妥的一架风琴,顺着弯成几折的石梯坎,往上面小学校抬来,那矮黑精壮的老师,满头满身全被汗水打湿,但是一双眼睛里,抑制不住快乐的光芒。第二天下午我离开的时候,教室里传来老师按着风琴带领学生齐唱《大海 啊,故乡》,节奏不那么准确,每一句师生耐心地唱过重来,当我走出很远,还能听见他们那质朴的歌声。
⑨现在小学校的音乐教室里,钢琴已经取代风琴多年了。岁月会流逝,生命会衰老,立式风琴会式微,远去的风琴声难以复制,但那 以真善美熏陶人心灵的师德,却是永恒的光亮。
12.文章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梳理文章线索】
风 琴声
13.第②段中交代四 川人的发音特点,有什么作用? 【探究写法技巧】
为下文“小嘴先生”让我唱歌,帮我纠正作铺垫。
14.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 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方法:外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效果: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小嘴先生”外表美丽、声音动听,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展开余下试题15.在作者眼里,“小嘴先生”的师德表现在哪些方面?【概 括文章内容】
示例:①平易近人,富有爱心;②教育学生循循善诱;③不歧视学生的缺点,平等待人。
16.有人认为插叙在“我”四川一小学的事情与文章关系不大,应当删去。你是否赞同?为什么?【感悟主旨,拓展延伸】
不赞同。1)文章插叙山村教师担心不会按风琴而失眠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与作者赞美师德的主旨相吻合,所以不应删去。2)“我”走出很远还能听到他们那质朴的 歌声,更加勾起“我”心灵深处“小嘴先生”给我伴奏时的回忆,这远去的风琴声是“我”生命中永恒的光亮,插叙这一事例既点明了文章的线索,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所以不可删去。
学法点津
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主要作用有:①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升华文章的主题等。
【典型例题】“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请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交代了这里已被异国军队占领的社会背景,揭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技法点睛】解题时首先要看社会环境描写出现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社会环境描写开头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出现在中间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出现在结尾则升华文章的主题等。其次要从环境的冷暖色调上考虑环境描写和气氛、人物、中心思想的关系。
答题格式:交代(渲染)了……揭示……(主题)。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8。 (223.155.149.6)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