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746  2017-03-2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46]
游山西村 陆游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水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1.《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是   ,字     ,号   朝著名诗人,现存诗    多首。 
2.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古诗用哪两个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4.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5.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6.、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分)  
村民好客,景色优美,淳朴的风土人情 
7.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15个字)
景色幽美,风俗古朴,主人热情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或者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9.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 答: 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 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 
10.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答: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11.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1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3.答:标题是《游山西村》,全诗没有写一个“游”字,但诗中的每一句又都
和“游”字相联系,记游的过程表 现得很有层次。 13.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②符合诗歌的意境。③不少于60字。 (218.56.158.86)
上一篇:己亥杂诗
下一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游山西村 ”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