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08 2017-03-28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8]
浙江省宁波市七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2016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一)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逸夫中学 命题人:史海红 审核人:徐爱萍
一、 书写分(2分)
二、 积累运用(27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梦想,是飘浮在心头的一缕美丽的诱惑,它使平凡的你再也不能容忍往日的yōng( )
俗和无liáo( ),mò( )然间悟得了日子应该有的诗意与挥洒诗意的jué( )择。
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殷(yīn)红 迥乎不同 校(jiào)对 澎湃
B.踱(duó)步 鲜(xiǎn)为人知 婉转 锋芒必露
C.深宵 锲(qiè)而不舍 屏障 沥尽心血
D.谰语 气冲斗(dǒu)牛 高梁 污秽(suì)
3.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4.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小东西》。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5.名句积累(8分)
(1)独坐幽篁里, 。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3) ,何人不起故园情。
(4)草树知春不久归, 。
(5)《木兰诗》中表现军旅生活寒冷、艰辛的诗句: , 。
(6)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你写出一句表达爱国情思的诗句 , 。
6.名著阅读(5分)
(1)《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 。(2分)
(2)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3分)
7.综合性学习(4分)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他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号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梦”的内涵。(2分) (2)结合“中国梦”的内涵,说说你的“中国梦”是什么呢?(2分)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一件小事(11分)
鲁迅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浏览完整试题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你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⑪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⑫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⑬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⑭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⑮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⑯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⑰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8.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3分)
9.“我”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的反应是( )(2分)
A.完全没有听到 B.听得清清楚楚
C.或者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 D.听到了,但不太清晰
10.全文共有四处环境描写,请把第三处和第四处的环境描写抄写下来,并分别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1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痴心石(11分)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能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12.本文第(1)(2)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5.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孙权劝学(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展开余下试题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权谓吕蒙曰( ) (2)但当涉猎(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17.句子翻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分)
18.学习本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疑人窃履(6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19.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1.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古诗阅读(4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22.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2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五、作文(30分)
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 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章内容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6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一)七年级语文学科答案
1. 庸、聊、蓦、抉
2. C 3.D 4.B
5. (1)弹琴复长啸 (2)凭君传语报平安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百般红紫斗芳菲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略
6.(1)刘四爷、虎妞
(2)三层含义: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7.(1)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略
8..起因:因为生计关系,我到S门去,雇定了一辆人力车。(1分)
结果:车夫被留在巡警分驻所, 我请巡警转交车夫一大把铜元之后离开了。(2分)
9.C
10.(1)第三处环境描写: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作用:路上除了我、车夫和老女人外,没有其他人。烘托了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高大形象。(2分)
(2)第四处环境描写:风停了,路上安安静静。作用:用安静的环境来烘托“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2分)
11.赞美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表现了“我”自我批评(自愧自省)的精神。
12.不应删去,理由:(1)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含。(2)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打下伏笔。(2分)
13.“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
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3分)
14.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 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
“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3分)
15.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3分)
16.(1)对……说,告诉;(2)只;(3)推托;(4)等到
17.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啊!
18.例:要善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新事物。
19.(1)D (2)A
20.我本来就怀疑是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子。
21.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他误解了我,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22. “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2分)
23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124.230.145.129)
上一篇:
江苏省无锡市査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6-2017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