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04  2017-03-2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南开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
高二语文
2017.3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区域认同、集体认同、身份认同的集合形式。人们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着未来的行动,反复评估自我与他人的性格、情感、反应,并试图理解和说明它们,而作为讨论、反思、证明和考察的结果就是社会认同,简言之,就是对具体问题一致的认识。例如,人们对正义和宽容,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着全球性的令人惊奇的一致性,这就是一种社会认同。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社会认同原有的确定性和基础不断被削弱,社会认同的连续性也不断被瓦解,人们在社会大转型中经历的思想动荡又使社会认同不断淡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生成新的社会认同。由此可知,社会认同在其内涵上,虽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存在相似之处,但社会认同并非被动地接受一系列固定的或特定的信念和习俗,它一定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尤其是政治环境紧密契合。
那么,社会认同是怎样生成的呢?社会认同的生成必须以个体为基础,以个体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个体的生活经历会集结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随着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丰富,个体之间就某些具体社会问题的认识会形成交集,并经反复实践后强化为集体记忆。社会认同就是对集体记忆进行反复选择的过程,同时,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又是通过选择后的集体记忆为背景来认识自我和社会。实质上,社会认同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对良善生活的价值诉求,作为社会意义系统的制度、体制和道德准则若要被民众认同就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条件。社会认同的背后隐藏着个体的生活经验,只有通过个体的,因而也是“主观的”共鸣,社会秩序才是可以理解的。个体往往终其一生去践行某种认同,以求缔造动态的,而且是具有统一性的完整的生命过程。当然,个体认同在上升到社会认同的过程中,既具有一致性的认同倾向,又具有差异性倾向,即某一特定群体中的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我乃至所属的群体身份不承认,由此产生心理上的疏离感、被剥夺感和自卑感,但是,个体仍应自觉地“矫正”到社会认同中去实现自我。可见,认同是在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中生成的,它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是受到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导引。生成社会认同需要通过时间,通过历史事件来组合一幅社会认同的“肖像”。
社会认同需要拥有更深层的人类共鸣的环境,这只能凭借探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探讨作为道德根源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被阐明。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司法权威的弱化倾向、社会冲突的群体化趋势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社会认同度。鉴于此,我们需要更新引起个体共鸣的语言,需要强化政治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认同在当代也是被塑造的。
(选自许静波《社会认同的生成机制》,有删改)
1.下列对于“社会认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认同是人们对未来的行动,对自我和他人的性格、情感、反应进行反复讨论、反思、证明、考察所产生的结果。
B.世界文化的交融、社会大转型和时代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对原有的社会认同产生影响,并促成新的社会认同生成。


浏览完整试题C.社会认同是人们对具体问题一致的认识,社会认同的生成离不开个体的生活经验,并以个体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
D.社会认同能指导人们走出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并能阐明作为道德根源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不同国家的人们虽存在文化差异,但也有相同的社会认同倾向,如人们对宽容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B.人们对某些具体社会问题的认识存在相同处,这些相同处经反复实践强化为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就是社会认同。
C.个体认同可以上升为社会认同,为缔造动态的、具有统一性的完整的生命过程,人们可以用一生践行某种社会认同。
D.社会认同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个体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受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导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认同要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契合,就必定不会接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系列固定的或特定的信念和习俗。
B.一种制度能获得民众认可,与其制定借助了个体的生活条件有关,民众认可的制度能体现民众对良善生活的价值诉求。
C.若某人在认知和情感上对所属的群体的身份不承认,心理上产生疏离感,这时,他应自觉矫正思想,回归社会认同。
D.当社会认同度降低,我们可以通过更新引起个体共鸣的语言,强化政治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来重塑社会认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袁行霈先生的诗意人生
今年4月,是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的80华诞。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满怀敬意,为先生塑了一尊青铜头像。头像传神至极,眉宇间透露出他的慈祥、睿智、儒雅与清逸,让人联想起先生“如山峦之有云烟”的诗意人生。
先生治学的领域很广,据《袁行霈教授著述目录》所载,各类著作30余种,主要论文70余篇,涉及文学史、文明史、文言小说、诗学、目录学、考据学等诸多方面,而成就最卓著的还是中国古典诗学特别是诗歌艺术的研究。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是先生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用诗一般语言来阐述诗歌理论,分析诗歌意境,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与诗意的美感。
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先生几乎倾尽毕生精力的研究对象,一部《陶渊明集笺注》, 一部《陶渊明研究》,耗费了先生二十多年的心血。因此,这两部著作是陶渊明研究的重大收获,被誉为“集大成之作”。
这些年来,陶渊明成了先生“多年朝夕相处的朋友”,笺注陶集成了他“跟那位真率、朴实、潇洒、倔强而又不乏幽默感的诗人对话的渠道”。
先生曾提出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八字箴言:“博采、精鉴、深味、妙悟”,他写有一篇学术随笔《学问的气象》,认为作诗讲究气象,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 霁月之在天,庄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东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