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86 2017-03-3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6]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命题人:陈传琦 李明君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孔孟毕竟是两家
孔盂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
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盂二家)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称为“孔盂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当然,孔子与孟子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其一、他们都“法先王之道”,缺陷是不能与时俱进;其二、他们都“行仁义之化”,缺陷是对“利”的绝对排斥;其三、他们的那一套都不见容于当世,故有“仲尼菜邑陈蔡”而“孟轲困于齐梁”。
孔子与孟子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孔子困于匡邑之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孟子则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对充虞说:“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是谁呢?”两者相比,孔子说得比较含蓄,孟子说得比较直露。但对于孟子来说,这并非狂言。例如,“仁义之化”而为“仁政”,“先王之道”而为“王道”,或许就是他对儒家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论语》之中,未必能够找出这两个概念。
由此观之,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但我们现在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合的好处是易记,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子”,要用时一言以蔽之,仿佛占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那还是要分开剖析才行。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庶几可算得研究。如果只会笼而统之地说个大概,那只能蒙人蒙己罢了。现在有些自称搞国学的,看似无所不通,其实也就知道些笼而统之的“蒙法”,从不肯下功夫深入进去。对这种学问,我们要警惕。 (选自《文汇报》2010年8月9日)
浏览完整试题
1.作者认为“孔孟毕竟是两家”,下列不能成为他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孔子和孟子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和尺度是不一样的。
B.孔子和孟子在“仁”上的关注内容和约束对象不相同。
C.孔子和孟子政治主张和具体的人生遭遇是不相同的。
D.孔孟二人在重天理还是重人性上的认识是不相同的。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与孔子相比,孟子在认识评价人的价值标准上要多元化一点。
B.孔子和孟子思想上都具有保守性,都很难被当时当权者接受。
C.孔子和孟子在宣扬礼教、仁政上具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D.孔子含蓄,孟子直露,但是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贡献是同样大的。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孟被‘硬捏合拢’说”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施蛰存在古代文史上的造诣。
B.施蛰存认为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子和孟子两人的思想成为一种思想,这个观点能使人信服。
C.《论语》中找不出“仁政”“王道”这两个概念,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孔孟具有相同之处。
D.将孔子与孟子都归人到儒家是现在研究国学的人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我们都需要警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非常散步
成熟住在城边上,离他家不远,有一条僻静的乡间小路。茶余饭后,他常去那儿散散步,品味着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按他的体会,每每去溜上一趟,就仿佛做了次心理按摩,那平日里因事务繁忙、竞争激烈而导致的神疲心累的感觉便可得到些排解。
然而,事情往往会有例外。
某日,他溜达了一阵后从另一条小路踅回,当穿过一片松林来到湖畔时,猛地看到三个十多岁的小孩在一艘小船上玩耍,其中俩小家伙各执一根竹杆在随意划动,船儿像个醉汉似的歪歪扭扭地向前。而当时岸边和周围又没有一个人。顿时,成熟不由自主地顺路一溜小跑起来——咋搞的?他有点莫名其妙。很快,他刹住了步履。哦,原来是我在担心那些小孩掉水里呐,想尽快回避……这也太多虑了,咋可能恰好这会儿出事喏?他摇了摇头,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好笑。继而,他想劝小孩不要在水里嬉闹,可刚刚将口张开,心里忽地说不行不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要一喊,万一有小孩吃了一惊而掉水里了或恰好这会儿他自己掉下去了,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于是,他抬腿便走,走得比先前快了许多,全然没了散步的韵味,倒像是匆匆忙忙赶路。他并不想走得这么快,然而似乎后面有人在不停地推他一般。少顷,湖面骤然传来叭啦啦的水声,成熟扭头一瞅,见划船的俩小孩没再划动,而是用身子在故意地摇晃着小船,船儿像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吓得另一小孩哎哎直叫。成熟不禁又跑了起来。心想这里一个行人也没有,船要弄翻了咋办?救吧,自己水性又不好,有危险;不救吧,良心又过不去,弄不好还有道德责任……唉——今日是咋回事噢?弄得这么狼狈,像鬼追来一样,这也太过分了!你不制止制止小孩也就算了,可也用不着这么紧张呀!就算这时船万一翻了,你不下去,也可以帮忙呼救啊。成熟想再次刹住步子,改为平常散步一样从从容容地离开,然而却没能做到,两腿像被人遥控了似的,又如同装了弹簧一般,近乎本能地迈着。陡然,后面传来扑咚一声,一个小孩跳进了水里游泳,成熟回头一望,以为出事呐,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当即他下意识地使出浑身劲头,如同百米赛跑一般朝前冲去,他要尽快冲出这个是非之地,那样子简直像是逃命。当他一口气跑到一座石拱桥时,因速度太快,一个趔趄,只觉嗡地一下,就啥也不清楚了。
当成熟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医生告诉他,你这次可摔得不轻,幸亏被湖边几个小孩看到,赶紧叫人把你送来……
(选自《12篇好看的小小说》,有删改)
4.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标题“非常散步”中的“非常”,一方面是说成熟此次散步遇到了非同寻常的情况,三个小孩在小船上玩耍,险象环生;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非同寻常的情节,本怕孩子们带给自己麻烦的成熟却被孩子们救了。
B. 成熟平日事务繁忙,竞争激烈。神疲心累的他具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上玩耍后,他立刻逃命似的奔跑,想尽快冲出这个是非之地。
C.小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但是作者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传神的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 “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以虚写实,形象地写出了成熟内心的惶恐,为下文写他摔得不省人事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5. 小说主人公名为“成熟”,你认为他成熟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6. 最后一段,成熟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被湖边几个孩子所救。请结合全文谈谈设置这一情节的作用。(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杨绛的亲情守望
云之端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年相识,1935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在暴虐横行、风声鹤唳的年代,瘦弱的杨绛还有过“壮举”。“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或者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叶廷芳回忆说,“1966年夏的一次批斗会,‘文革’初期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后来群众批牛鬼蛇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批的还有宗璞、邹荻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话,就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她跺着脚,怒不可遏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
1969年11月,年近花甲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个人不在一个连,但能偶尔相聚。两个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杨绛在“菜园班”,当时快六十了,白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钱钟书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看他的妻子,杨绛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看。
展开余下试题
在信阳的日子,杨绛依然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还对大家说“文革”对她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大家还奇怪她怎么会想到冷。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绛一根一根剔掉的。有段时间,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女儿在西郊,杨绛这么大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让她毫无思想准备,这个打击太大了!“我们仨失散了”,但是她一滴泪都不掉。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却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举重若轻。
(摘自《时代报告》,原文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钱钟书去世时,杨绛一滴泪都不掉,主要是因为杨绛认为‘夫在先,妻在后’是自己的意愿,她觉得丈夫的成就比自己突出,甘愿做他背后的支持者。
B.杨绛为被批斗的丈夫据理力争,悉心照料重病的丈夫,并最后揽下整理丈夫学术遗稿的工作,这都是对丈夫的“亲情守望”的具体表现。
C.从外表看,杨绛是一位柔弱的娇太太,但从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后以及她自己被批斗时的种种表现看,她却让很多同事及领导对她刮目相看。
D.杨绛痛失女儿和丈夫后,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没多久,竟然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可见,专注于工作抚平了杨绛先生的心灵创伤。
E. 文中的杨绛饱经生活磨难,在痛苦中永不妥协、永不放弃,永远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态度,心中无怨亦无恨。
8. 请结合文中传主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杨绛的人格魅力。(4分)
9. 文章是如何刻画杨绛的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0.对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
A.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B.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C.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D.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Ⅱ)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奋六世之余烈 奋:振作
B.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作为
C.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动用法,使……弱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名词作动词,做帝王
13.下列句子与“铸以为金人十二”句式相同的一句是:(3分)(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 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2)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岁暮归南山①
•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展开余下试题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D.颈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
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
16.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处1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逶迤的蜀道,有极其奇险的风光,其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
句是: , 。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2)《琵琶行》中,作者写琵琶女梦中回忆少年欢乐往事,而今却孤寂冷落不禁潸然泪下的句子
是: , 。
(3)荀子的《劝学》中,用“木”直“金”利为喻说明学习的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 。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在《劝学》中,作者借助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 造林绿化,既能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又能降低雾霾发生率,是一举两得的事。
② 到了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于三江踌躇满志地摸着胡子,长长松了口气。
③ 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④ 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
姑妄言之吧。
⑤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降到最低限度。
⑥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
熟起来。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是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首次到访塞尔维亚,习近平也成为首位1999年炸馆事件后亲临现场凭吊的中国国家元首。
B.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枸杞是一味不错的中药,但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这味中药来达到养肝护肝呢?
C.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创立阿里巴巴是他人生最大的错误,因为在集团工作占去了他所有的时间。
D.随着两湖湿地系统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加,黄河源头地区降水量逐年增大,草地退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20.依次填人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5月8日,福建泰宁“大型泥石流”,制造了一场极其可怕的灾难, ① 会让我们经历苦痛, ② 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 ③ 会升腾。 ④ 从灾难发生那一刻起,我们都在为那些灾难中的生命祈祷, ⑤ 这场灾难产生如何可怕的破坏力,我们也都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聚集,爱心与力量 ⑥ 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到灾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可是 即使 也 不管 都
B 虽然 但是 反而 因为 无论 就
C 尽管 可是 反而 也 不管 就
D 虽然 但是 即使 也 无论 都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① 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这样解释道: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语文是什么? ② 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而且,我认为, ③ 因为中学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C (具体人生遭遇不能成为这里的依据)
2.答案:D (“对儒家文化的贡献是同样大的”一说,在文中没有依据)
3.答案:A (B作者只是认可“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这个观点,并没有提到认可是“司马迁捏合孔孟二家”这个观点。C找不出“仁政”“王道”这两个概念是说明孟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D原文是:‘‘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作者并没有说这是教训,只是说要从中吸取教训)
4.选B (并非“立刻逃跑”,而是“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上玩耍后,成熟先是一溜小跑,很快,他刹住了步履;看到船儿像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后, 他不禁又跑了起来,可是想再次刹住步子;听到后面传来扑咚一声,他才逃命似的奔跑。”)
5.①我认为他不成熟。(1分)
②面对孩子们的危险玩耍,主人公思前想后,看似成熟,(1分)实则明哲保身,老于世故。(1分)制止孩子们的危险游戏,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主人公却顾虑重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这实际上是不成熟的表现。(1分)
(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相结合的试题,只要能围绕形象和主题来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表达观点而没有理由,不给分;若答“我认为他成熟”,就算有理由也不给分,因为主题理解错误,价值判断错误。)
6. ①丰富了人物形象。孩子们不是只知玩耍的顽童,而是热心朴实的少年;成熟不是遇事不慌的智者,而是明哲保身的凡夫。(1分)
②使情节有波澜,制造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小说的主要篇幅写成熟在逃避,此处写自己为孩子们所救,情节突转,四两拨千斤,极具可读性。(1分)成熟因害怕受到孩子们的
上一篇: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郑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