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45  2017-04-0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胶南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60分)
一.(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中央的令行禁止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知止,不收手。
B.北京对“大城市病”进行全面体检,开出深度调理药方,从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等入手,对污染排放釜底抽薪。
C.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亦步亦趋,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D.如今,中医药发展似乎走入窘境。明日,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是登堂入室还是黯然离去,值得中医药同仁认真思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讲规则。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活”起来。
B.王源参加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是联合国规模、规格最高的青年参与的活动,每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C.在境外过年已逐渐成为新潮流,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615万。
D.2016年我省东部城市人口增幅显著,青岛市位列增幅第二位,其中二孩及以上同比增幅143%,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远离了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境界不高。
B.朝鲜向张盛日和牛笑授予了语言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们为纠正外国人在实践中学习朝鲜语时出现的误用现象的方法作出的贡献。
C.多地区遭遇洪灾,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醒整个社会在天灾难测之外,是否还存在不能回避的人祸因素发人深省。
D、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锕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______、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②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______正式场合。
③“调到特侦组的十名成员都是整个检察系统里比较精明______、骁勇善战、办案比较快的优秀检察官。”叶耀鹏说。
A. 不利 适合 熟练 B.不力 适合 干练
C. 不力 合适 熟练 D.不利 合适 干练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D.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形象,强化了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友好和亲近。


浏览完整试题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如何兼顾公平,是高校招生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D.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7.对下列加点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②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④为汉家除残去秽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C.(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谨拜表以闻
D.(1)而刘夙婴疾病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1)辞不赴命       (2)辞不达意
B.(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曾不若孀妻弱子
C.(1)三尺微命 (2)至微至陋
D.(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驴不胜怒,蹄之
11.选出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B.且臣少仕伪朝(“仕”,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C.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D.猥以微贱(“微贱”,名词作形容词,微贱的身份)
12.选出与“慈父见背”中“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徒见欺
D.庄暴见孟子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形影相吊(安慰)
B.躬(亲自)亲抚养 外无期(期望)功强近之亲
舅夺国志(改变)
C.寻(不久)蒙国恩 未曾废离(废止)
听臣微志(准许)
D.具以表闻(使……闻) 夙婴(绕)疾病
拜(授官)臣郎中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指优秀人才,并非后世科举体制中所称的秀才。
B.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子向君王陈情谢贺,同书、疏、序、铭、赋等一样,都属于古文中的常用文体,都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陈事时使用。
C.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旧职任新职之意。
D.“前太守臣逵”指从前的太守名为逵的人。古人在称谓方面有多种形式,称“公”或“君”有尊敬意,而直称姓名则多用于自称或称所厌恶的人。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邪曲之害公也
B. 蝉蜕于浊秽
C. 怀王贪而信张仪
D.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厚币委质事楚
D.竟死于秦而归葬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获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展开余下试题18.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因而赢得了公众。
D.“中国好声音”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砝码。
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选手们的经历更加真实,他们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只有这样,“中国好声音”这个优秀的节目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C.“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D.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因不够真实就引发了一些争议。
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B.“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的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C.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因此,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
D.“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Ⅱ卷(共90分)
三.翻译默写(30分)
2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4分)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3分)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5)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3分)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4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______________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3) ______________ ,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 4 )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_______,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_。
(5)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陈说自己“零丁孤苦”的境况。
(6) _______,_______ ;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孩子把一勺盐倒入一杯水中,惊奇地发现,盐一会儿不见了。父亲告诉他:“孩子,盐没有消失。不信,你尝尝。”孩子舀了一勺,咸的;再舀一勺,还是咸的;到了最后一滴,还是咸的。父亲说:“你虽然找不到盐,可盐早已无处不在,你能感受到它的真实存在。这世上的许多现象和道理,就和它一样。”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胶南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60分)
二.(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中央的令行禁止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知止,不收手。
B.北京对“大城市病”进行全面体检,开出深度调理药方,从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等入手,对污染排放釜底抽薪。
C.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亦步亦趋,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D.如今,中医药发展似乎走入窘境。明日,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是登堂入室还是黯然离去,值得中医药同仁认真思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讲规则。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活”起来。
B.王源参加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是联合国规模、规格最高的青年参与的活动,每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C.在境外过年已逐渐成为新潮流,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615万。
D.2016年我省东部城市人口增幅显著,青岛市位列增幅第二位,其中二孩及以上同比增幅143%,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
(.1B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A项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这里曲解词义,应换成“三令五申”。C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这里褒贬误用。D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这里不合语境,应换成与“黯然离去”相对意思的词语。
2.A B项搭配不当,应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C项句式杂糅,“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选其一;D项不合逻辑,要么“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要么“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远离了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境界不高。
B.朝鲜向张盛日和牛笑授予了语言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们为纠正外国人在实践中学习朝鲜语时出现的误用现象的方法作出的贡献。
C.多地区遭遇洪灾,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醒整个社会在天灾难测之外,是否还存在不能回避的人祸因素发人深省。
D、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锕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3、A【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纠正”前面加“提出”;C.句式杂糅,去掉“发人深省”;D.语序不当,应将“如果说”放在“每一件青铜器”前面。)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______、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②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______正式场合。
③“调到特侦组的十名成员都是整个检察系统里比较精明______、骁勇善战、办案比较快的优秀检察官。”叶耀鹏说。
A. 不利 适合 熟练 B.不力 适合 干练
C. 不力 合适 熟练 D.不利 合适 干练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展开余下试题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D.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形象,强化了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友好和亲近。
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如何兼顾公平,是高校招生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D.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4.B(不力:不尽力;不得力 不利:没有好处;不顺利 适合:动词,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合适:形容词,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一般指做事干净,利索 熟练: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
5.A(“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B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C项“侧目而视”又恨又怕地看着。D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6.C(A.“强化……友好和亲近”搭配不当; B.“原因是……所导致的”,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应在“服务”后加上“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讯软件”)
7.对下列加点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②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
③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④为汉家除残去秽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拜”①行拜礼;②授官。“除”③授予官职;④去除。
答案:C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C.(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谨拜表以闻
D.(1)而刘夙婴疾病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解析:C项中(1)(2)都是使动用法,“使……听到”。A项中(1)形容词,微小的;(2)形容词,卑微的。B项中(1)副词,特意;(2)副词,特别。D项中(1)副词,早时、向来;(2)名词,早晨。
答案:C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解析:D项古今意义相同。洗澡,这里是比喻义。A项古义是“成人自立”;今义是“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B项古义是“申诉”;今义是“说给别人听”。C项古义是“辛酸,苦楚”;今义是“身心劳苦”。
答案:D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1)辞不赴命       (2)辞不达意
B.(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曾不若孀妻弱子
C.(1)三尺微命 (2)至微至陋
D.(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驴不胜怒,蹄之
解析:A项(1)辞谢;(2)言辞。B项(1)曾经;(2)竟。C项卑微、卑贱。D项(1)尽;(2)忍受得住。
答案:C
11.选出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B.且臣少仕伪朝(“仕”,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C.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D.猥以微贱(“微贱”,名词作形容词,微贱的身份)
解析:D项名词作形容词错,应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D
12.选出与“慈父见背”中“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徒见欺
D.庄暴见孟子
解析:例句与A项中的“见”均为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B、C两项表被动,D项为“拜见”。
答案:A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形影相吊(安慰)
B.躬(亲自)亲抚养 外无期(期望)功强近之亲
舅夺国志(改变)
C.寻(不久)蒙国恩 未曾废离(废止)
听臣微志(准许)
D.具以表闻(使……闻) 夙婴(绕)疾病
拜(授官)臣郎中
解析: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答案:B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指优秀人才,并非后世科举体制中所称的秀才。
B.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子向君王陈情谢贺,同书、疏、序、铭、赋等一样,都属于古文中的常用文体,都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陈事时使用。
C.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旧职任新职之意。
D.“前太守臣逵”指从前的太守名为逵的人。古人在称谓方面有多种形式,称“公”或“君”有尊敬意,而直称姓名则多用于自称或称所厌恶的人。
解析:“都是下级对上级”此句有误。
答案:B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邪曲之害公也
B. 蝉蜕于浊秽
C. 怀王贪而信张仪
D.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解析】 A项,“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蝉”名词作状语。D项,“祖”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C
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导学号:35750039】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厚币委质事楚
D.竟死于秦而归葬
【解析】 A项,离通“罹”;B项,指通“旨”;C项,质通“贽”。
【答案】 D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解析】 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答案】 D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青岛”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