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00 2017-04-1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涡阳一中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周志勇 审题人:刘亚梅 时间:2017年3月24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然后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将考生学校、班级、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总体上,要满足经济增长的条件,即促进资本以及人均资本的大发展,就要在根本上摆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关系的核心在于“效率”,任何扭曲资源配置的做法,譬如计划经济或者短缺型经济,对经济仅足以产生一些短期刺激效应,但却无助于其长期增长。当然,要保护资源环境,就必然产生额外的成本和代价,这对经济增长而言,或许直接的效应是拉低增长速度,但更根本的是,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尤其是,从原先的“资源环境软约束”变为“资源环境硬约束”,这是经济新常态非常重要的组成,然而,在此之前资源环境部门处于相对的边缘化位置,不受重视的原因在于这个部门的产出是实行“配给制”的,即便到今天,能源部门和环境部门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既然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获取,那就不存在重视的理由了,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甚至都不是一个政府部门。
基于前述的理由,在本轮经济新常态到来之前,资源环境部门的重要性程度就已经大大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构成,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那么,是不是据此就可以认为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环境部门就可以一举打个翻身仗,在调整要素间关系的基础上,迅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譬如根治雾霾呢?在这一点上,切不可高估资源环境部门在经济新常态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何呢?道理其实很简单,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是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春创造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要从维护资本的收益和安全出发,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在资本上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规模,概而言之,在经济新常态的进程中,还远没有到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提高到优先于资本要素的地步,一则是没有这个实力,二则也没有这个必要,否则的话,过早地高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部门的结果反而将使中国经济陷入“低水平的均衡”之中,而无法实现人均意义上的跨越。
在这一点上,全球并不是没有先例,以欧美为例,总体上,北欧和西欧在环保上的发展领先于美国,无论在当时是基于怎么样的一个出发点,这些欧洲地区都更早地开始关注并将大量社会资源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上,其成果也是极为可观的,在全社会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环保制度和政策,以及高度的“环保共识”(譬如成立了绿党),包括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也先于美国,其结果是,欧洲在环保治理上很早就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按照贴现的原则看,这些环保投入也许并不符合投入产出匹配的基本经济原则。反过来,美国在环保上一直是稳扎稳打,即使众所周知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后,加州也并不是在短期内就做出反应,而是经历了较长的各方博弈后,在70-80年代才逐渐出台一些环境管制法规,而美国历史上管制力度最大的《空气清洁法》也是直到1990年才被国会通过,这时距发生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已经过去了40多年。与此同时,也正是在这段生态环境比较糟糕但逐步改善的时期里,美国的经济却反超欧洲,并为后来克林顿时期的经济繁荣奠定基础。此外,在欧洲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着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美国却并未在此议题上大张旗鼓,直到近期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市场主体自发地来推动低碳发展,并将极有可能反超欧洲,取得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事物的主导权。
浏览完整试题
全球各国国力的此消彼长背后还存在着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具体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上,假如不能踩准节奏,过早地采取措施,其对社会福利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不亚于生态环境破坏本身。其中最简单的理由便是,必须在资本与生态环境之间取得边际产出上的平衡,否则,资本也会因为过快过大的贬值而失去安全感。
(选自《经济新常态的环境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从根本上摆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条件,促进资本以及人均资本的大发展。
B.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生态文明建设已受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也必将处在仅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
C.即使在经济新常态的进程中,也完全没有必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提高到优先于资本要素的地步。
D.虽然北欧和西欧在环保上的发展领先于美国,但在取得可观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将大量社会资源投入的代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经济新常态重要的组成,体现在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上,即从原先的“资源环境软约束”变为“资源环境硬约束”。
B.即使在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环境部门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也根本不可能迅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根治雾霾。
C.中国经济陷入“低水平的均衡”之中,无法实现人均意义上的跨越,是过早高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部门的结果。
D.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后,美国稳步出台一些环境管制法规,90年代通过《空气清洁法》,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济新常态的核心是要从维护资本的收益和安全出发,所以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提高到优先于资本要素的地步是不可能的。
B.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危及资本的安全,因此必须在资本与生态环境之间取得边际产出上的平衡。
C.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市场主体自发地来推动低碳发展、保护环境,是美国反超欧洲,取得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事物的主导权的前提。
D.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必然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和代价,只有踩准节奏,稳妥适时地采取措施,才不会对社会福利造成负面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些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展开余下试题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试想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个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学数学教师,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
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是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C.在吴文俊看来,我国的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而不是追求海量题目训练和竞赛获奖。
D.吴文俊不仅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而且学术视野广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独辟蹊径,因而他能够在教学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使用吴先生的方法,计算机可解决所有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其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有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方法,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思维研究、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6.从吴文俊的成才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位置
尹全生
胡集镇最棒的摄影师早把照相的家伙架好了。镇机关全体人员也都各就各位摆开阵势了。就等市、县领导到位,合影照就可以开拍了。
电话约定的时间是上午九点,这时间已经到了呀?负责组织合影照的镇文化站站长心里着急,拨打手机询问。市文联主席回话说,距胡集镇10公里的地方公路塌方,正在疏通。
消息一传开,本已各就各位的人便“放羊”了。站长放开嗓子吆喝:“大家都不要远离,要招之即来呀!”他特地嘱咐王夏有:“市、县领导说不准啥时候到,你半步也不要离开这里!”
王夏有是这次合影的主角。他本是国企的下岗工人,托人帮忙才到镇螺丝钉厂打工,电工兼搬运。就是这么个小人物,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写了部中篇小说,被全国某权威文学刊物刊发,且准备推荐其作品参评“鲁迅文学奖”!
王夏有用不起电话和手机。该刊物编辑部急需了解其个人情况。站长说刊物编辑部是乱点鸳鸯谱:胡集镇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哪个人能写出较顺溜的广播稿,哪个人曾在市、县报刊上发表过打油诗,站长心里还是有数的。别说胡集镇了,更别说螺丝钉厂了,就是县文联的笔杆子们,就连市里的专业作家们,也没有参评“鲁迅文学奖”的能耐呀!
可是到螺丝钉厂一了解:王夏有确有其人;再找到其本人询问,王夏有在某刊物发表中篇小说确有其事!
小镇突然冒出了个打工的“文曲星”,这一来动静就闹大了:市、县文联主席及分管领导,一起前来召开座谈会,会前安排了个合影的活动……
过了半点钟了。又过了半点钟了。市、县领导还没有来!
站长心急火燎的。他不但要安排照相,还要安排座谈会,又要安排中午会餐、领导午休……因此便交代王夏有继续原地等候,自己则见缝插针,离开照相现场忙活别的事去了。
站长忙完宾馆忙会场,到酒店后为件小事与老板争吵起来。正吵得天昏地暗时,他的手机响了。文联主席说市、县领导的车队已经通过塌方地点,马上就到!
站长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撇下老板冲出酒店,脚跟打屁股奔向照相现场。
站长满头大汗找到市文联主席请示问安,却遭到了一通责怪:“你起初不是说,没有王夏有这么个人吗?”
站长解释说自己办公室座机有毛病,接听时噪声最少有100分贝,把王夏有误听成了“王家牛”了:王夏有是我们文化站多年培养起来的,哪能……
这边还没解释完呢,镇长又过来催促,说是座谈会改到下午,现在十一点多了,上级领导该进餐了:“马上安排照相吧!”
站长就扯起嗓子喊:“各就各位啦——”
位置座次早上八点就排好了,领导还有王夏有的位置都预留在前排。可是,这就要开拍了才发现计划没有变化快:市、县领导不是10人而是15人!早忙晕了头的站长只得临时做工作:请原来安排在前排的副职镇领导改当“背景”。副职们都想落个“全尸”,迟迟疑疑地不愿挪窝。
镇长见状只能拿站长杀鸡吓猴:“上级领导在大太阳下晒着,你还指手画脚个啥?你们几个还是屈尊到后排吧!”
合影的阵势这才草草调整完毕。
站长刚随便找了个地方,“茄子”还没出口呢,咔嚓、咔嚓——摄影师已经把活儿干完了……
合影照第二天就出来了。照片上方有一行醒目的文字:“热烈祝贺王夏有作品参评鲁迅文学奖”。站长捧起照片端详,这一端详他的眼珠子就往外突了——前排到后排、从左看到右,死活找不到王夏有!
他出了一头冷汗,赶到螺丝钉厂找到正撅屁股干活儿的王夏有:“这照片上怎么没有你?”
年近五十的王夏有吭吭哧哧地说,当天快十一点时工厂电路出了故障,老板差人把他揪回厂排除故障去了:“老板说要是误了生产就炒我鱿鱼!”
站长的脚就乱跺开了:“这这这……”
王夏说自己排除了故障,赶回来见照相刚结束,就随大溜到酒店吃饭了,下午的座谈会也参加了,两头都没误事。
(选自《领导文萃》有删改)
展开余下试题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准备照相的众人散去后,文化站站长嘱咐王夏有半步也不要离开,既反映站长关心属下的形
象特征,同时也为后文照相没有王夏埋下伏笔。
B.“过了半点钟了。又过了半点钟了。市、县领导还没有来!”连续说了两次,强调站长想见到领导的焦急心态,也写出上级领导工作的拖沓。
C.文章的结尾交代王夏没有参加照相的原因,照应前文王夏有是电工的情节,同时讽刺站长急于邀功、讨好领导、搞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
D.小说通过市、县领导和以文化站站长为主的基层干部的对比,暴露了基层干部追求表面“政
绩”,博得上级好感,打个人“小算盘”的心理。
8.文章开头写镇机关全体人员都各就各位摆开阵势准备照相的场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文章的标题是“位置”,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沉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B.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C.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D.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一
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古时日本君主自
称倭王。
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在文中是古今同义,指国外。
D.“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与文中“乞归”
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导
致部队攻打失败。
D.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2)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 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③。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②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其冲向敌军,最早春秋时齐将田单破燕军时用了火牛。
③元龙百尺楼:汉末许汜去下邳看望陈登(字元龙),陈不理睬他,自卧高处的大床上,让许卧下床。后来刘备对许氾说:“陈登希望你忧国忘家,具有匡扶汉室之志,可你却向他提出买田宅屋舍的要求,陈登讨厌你。假如我是陈登,当卧百尺楼上,让你以地为床。”后来便用“元龙百尺楼”形容崇高的形式,或表示高下悬殊。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中“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的“沙鸥”意象相同。
B.颔联中作者借酒浇愁,度日如年,属于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C.颈联“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情寓景中。
E.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英雄迟暮的无奈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15.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情景,与李煜的《虞美人》中“ , ”两句感慨相似。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而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 ” 一句则写出了经过秦汉遗迹时见到的残破景象。
第Ⅱ卷 表达题(80)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
上一篇: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安徽省亳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