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402  2017-04-18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6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我在琢磨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遨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wàn)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宛若蛇虬(qiú)的根茎不断延伸。
B.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公里,便是骆驼城了。它孤零零地矗(chù)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沧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眼下,晚风呼啸,帐蓬摇曳(yè),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C.行人安详自若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若罔闻。不过,切莫以为这里都是些俚(lí)俗的生活,在那些低檐窄户的后头,背静的弄(1òng)堂里,也蜇居着一些文雅的狷介的人生。
D.流动的瀑布结冰后,一改往日倾泻直下的风格,而是层层叠叠,“流动”似(sì)的蔓延到了石壁四周,有的凝铸成玉琢的佛塔,有的幻化成冲天的利剑,有的绽放成水晶的莲花,令人砰然心动。当气温渐降,冰河渐封,美妙的冰瀑奇景便应(yīng)运而生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2—3题。
戈壁滩以其简单的灰褐色顽固地撞击着我的视线,举目所见处,是一片苍茫辽阔的灰暗。单调的色彩,使人无聊厌倦,昏昏欲睡。【甲】亨导把我从迷蒙中震醒,把总想结合在一起的上下眼睑毫不客气地撑开;车窗外,偶尔有漠风夹杂着沙尘疾驰而来,绝尘而去,卷起几片梭梭草的残枝在空中翻着跟头从眼前飘过。
正当一双眼睛被灰蒙蒙的色调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一汪绿色的泉水就这样不经意间突兀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如戴着黄色面具的少女,只露出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我这双疲惫无神的眼睛,遇到这碧绿清澈的眼晴时,瞬间明亮了起来。
【乙】眼晴锁定目标,心无旁骛,大步流星地走近,只想亲近戈壁大漠中那奇特的泉,那让无数游人顶礼膜拜的泉上,那引无数摄影家魂牵梦萦的泉,那令无数文人雅士咏之记之的泉。离泉不远处有一石树立,上书“第一泉”三个红色大字,字是行书,十分醒目。【丙】大家喊:“快来合影!快来合影!”便向那石头处奔去……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撞击 B.辽阔 C.心无旁骛 D.树立
3.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2分)【原创】
A.甲 B.乙 C.丙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C.CIPS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浏览完整试题D.一年来,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纷纷涌现。
5.请就下面的材料提两点建议,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80字)(4分)【原创】
寝室里的矛盾可谓千奇百怪:睡眠时间不同步,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睡觉打呼噜,影响别人休息;有人不爱干净,不搞卫生……任何一个误会,都有可能引发寝室矛盾。寝室有了矛盾,该如何去化解呢?
□□□□□□□□□□□□□□□□□□□□□□□□□□□□□□□□□□□□□
6.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60个字)(5分)【改编】
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他迈开步子超前走去。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从先秦到汉唐,湖湘还属于中华文化体系的边缘地区,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还不是特别高,宋明以后湖湘文化进一步发展,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湖湘文化崛起于两宋,与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背景有关。两宋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期。在周秦汉唐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中原文化。两宋以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南宋、元、明时期,主导中国文化大传统的主要是南方人,这个地理文化格局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宋元明清时期湖湘地区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文化人,他们对中华文化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佛教文化的挑战时,一直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态度,到两宋时期终于完成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更新。就在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完成的两汉时期,佛教文化开始从西域传入,刚开始时影响很小,而到了隋唐则演变发展到极盛。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有严重的冲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价值理念面临严重挑战。然而,要想重振中华文化,就必须经过一个吸收、消化佛教文化的过程,再重新建构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这个任务是两宋兴起的新儒学思潮完成的。
两宋以后中国文化的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处南国的湖湘文化获得了崛起的机会;而湖湘学者通过吸收、消化佛教文化,参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重构,建构了一个以儒家价值系统为主体、兼容佛道文化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一以理学为中心的中华文化体系,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并一直沿续到晚清中国的近代化时期。对于湖湘文化而言,这两个背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湖湘文化在理学思潮的兴起、发展、总结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参与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区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重心转移到南方,为湖湘理学兴起、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条件。
理学思潮的整体过程,大体包括北宋理学兴起、南宋理学集大成、明清之际理学总结、晚清理学再起等几个阶段。湖湘之地向来被学术界视为“理学重镇”“理学之邦”,就在上述理学思潮的几个阶段,均涌现出了一些重要的学者、学派,很多学者成为这几个不同阶段的标志性人物。理学思潮的出现表明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的佛教文化挑战时完成了主体性重建,湖湘之地成为历史上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湖湘的理学传统,是这个时期的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成果。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7.下列有关湖湘文化崛起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从先秦到宋元明清时期,湖湘文化的崛起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B.两宋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湖湘文化崛起,这引起了新儒学思潮的兴
起。
C.两宋以后,湖湘学者建构了一个以儒家价值系统为主、兼容佛道文化的理学思想体系。
D.湖湘之地成为历史上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这是湖湘文化崛起的表现。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改编】
A.宋代以前,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湖湘处于边缘地区,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
发挥的作用不大。
B.尽管湖湘地区崛起较晚,但是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过程中,湖湘地域的一些重要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C.在周秦汉唐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中原文化。
D.湖湘学者建构的理学思想体系,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促使佛教文化融入儒家文化中。
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两宋时期湖湘文化崛起的原因。(4分)【原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无处栖落的乡愁
熊红久
①阳光灿烂得很不真实,就像不相信眼前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楼房,是我所熟悉的那条街道一样。离开小城不到三年,再回来时,竟感觉是走在了别人的故乡里,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恍惚的错觉。但路标是真实的,行人是真实的,那些如梭川流的车辆也是真实的。
②以前,走在这条宽阔的北京路上,就像走在一条怀旧的录像带上。两边的许多店铺是我所熟悉的,有些已经经营了一二十年了,我甚至还记得一些店主年轻的模样。很多故事,在我徜徉的时候散漫地漂浮上来,就像潜泳的鱼儿忽然跃出水面,让整个池塘波光粼粼。我很快就捕捉到了一种叫做温暖的物质,在目光引导下,进行内心的光合作用,在身体里慢慢升腾。我知道,这就是魂牵梦绕的家乡情。
③离开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虽然不过千里,却一下子有了被推出去的感觉。乡情便在推力的作用下,诞生出来,它约定了我回望的走向。我想,如果思念像光线,那故乡一定是呈放射状的,多少游子,从四面八方投过来能量,作用于同一个家园。
④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节奏,大多以车代步了,来去匆匆,一晃而过,让我们忽略掉了许多宝贵的细节。很多年没有心无杂念地品读一条街了,当我把自己的步履按照阅读的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一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画面,被记忆打捞出来,冲刷掉泥沙,竟然熠熠生辉了。往事总喜欢对号入座,很多情节就像树杈上的苞蕾。当我开始想它们的时候,那些凋敝已久的面孔,抖落掉灰尘,排列有序地站在路边,桃花一样,开了。


展开余下试题⑤北京路中央有座桥,叫北京桥,二十年前是小城最著名的景点。虽然不足百米,却是花岗岩雕栏,大理石铺面。首次进城的人,大都要站在桥头留影,以示佐证。
⑥桥北侧有一长串背着相机的人,一把椅子,一块展板,就是一家商户。遇有顾客照相,店家都围拢过来,长枪短炮,煞是壮观。你全部问遍,都是一个价,两元一张,这是行规。到了晌午,如果还有没开张的,有人来照相,大家都会推荐到该处。在这座草原小城,大家都彼此熟悉,彼此照应,和气生财。多挣几块,富不了;少挣几块,穷不掉。在这里居住,生活悠闲,消费低廉。做生意看上去更像是找了件事做,与金钱似乎没有太多的关系。
⑦桥南侧是六七家擦皮鞋的小摊,有两家兼配钥匙,有三家修鞋。只有老刘,既不修鞋,也不配钥匙,只一心擦皮鞋。人从摊位走过,别的摊主都会盯着你的鞋,嘴里急切地喊着:老板!擦鞋!老刘不。没活时,叼着一只细细的烟嘴,冲着你的目光微笑。见你望他了,才冒出一句:老板,打个亮撒!既不迫切,又不轻待,浓浓的川味。一只小靠椅,一个小木箱,摆放成了主顾的服务态势。他就坐在对面的木箱板上。顾客坐在椅子上,与他伸出的双脚,刚好构成了很好的视角,轻易就能看见老刘脚上两只擦得锃亮的皮鞋。低头劳作时,能看见他灰白的头发。我模仿川音说,刘总,焗一下么。他呵呵笑两声,并未停止手里的活计,都五十多岁的人了,焗啥子哟。他的头随着身子晃动,我的视线被搅得一片灰白。
⑧夏天,脱掉鞋子,老刘会从箱子里拿出一个木制的脚踏,上面有许多突出的疙瘩,来回滚动,按摩足穴。冬天,他会掏出一只手工缝制的厚厚的棉脚套,不像别人那样,丢给你,而是抓住你的脚,亲自套上。脚暖暖地蜷缩在棉套里,心也暖暖的。还有一只燃烧的小铁炉,他不时地把手凑上去,把鞋油和自己的手都烘烤一下。给鞋面抛光时,他把鞋子凑近嘴边,猛哈几口热气。温度通过白色哈气传递到鞋面上,也传递到了我的感动里。我不知道这道工序是不是有助于提升擦鞋的质量,但他对鞋的重视,至少提升了我与服务者之间情感。
⑨站在北京桥头,看看自己落满灰尘的皮鞋,却找不到一家鞋摊。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时间,人都到哪去了?刚准备离开,身后传来浓浓川音:老板,打个亮撒。老刘背着箱子,从一间小门面房出来。四处张望,而后小心翼翼放下箱子。我看了半天像是你,好久没有来喽。老刘不知我的姓,他也从来不问。他记住了每张面孔,那是他记忆里的姓。我问今天是怎么回事,老刘说,这里干不成了,来了新领导,要改造这条街,说北京桥太小了,要拆掉重建。说我们影响市容,都被清理了。他还告诉我,暂时寄居在这个小门面房,做点回头客生意。下个月这间小门面房也要拆了,他也不知道去哪里。在这蹲了十几年了,有感情了。我听出了老刘嗓音里的伤感。他俯身擦鞋时,头还是怀旧式地晃着,却一片雪白了。
⑩站在桥头,掏出手机,想把这座桥的最后影像留存下来。忽然有些酸楚,这些承载着我们思念温度和故事细节的老建筑,是这个城市凝固的相册,每一页都记录着游子的乡愁。一旦都被拆毁了,我们的情感,会不会像一只只迷途荒野的鸟儿,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选自2016年01月02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0.从全文看,与家乡有关的哪些内容引发了作者的“乡愁”?请加以概括。(4分)【原创】

11.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从⑧⑨段中选择一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原创】

1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6分)【原创】
(1)但路标是真实的,行人是真实的,那些如梭川流的车辆也是真实的。

(2)当我开始想它们的时候,那些凋敝已久的面孔,抖落掉灰尘,排列有序地站在路边,桃花一样,开了。

13.文章题目是“无处栖落的乡愁”,却用了大量笔墨写老刘,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安排?(6分)【原创】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冬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日:“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延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
B.异己者率逐去之 率:统率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原创】
A.以次收召老成 斧斤以时入山林
B.因戒延臣毋激扰 因人之力而敝之
C.而内阁中亦有疏入 吾尝终日而思矣
D.时行假他疏逐之去 凌万顷之茫然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舆论的称赞。
C.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展开余下试题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罢免。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原创】
(1)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4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绂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4分)

18.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原创】
京 城 人 多 言 足 下 家 有 积 货 士 之 好 廉 名 者 皆 畏 忌 不 敢 道 足 下 之 善 独 自 得 之 心 蓄 之 衔 忍 而 不 出 诸 口 以 公 道 之 难 明 而 世 之 多 嫌 也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
沙塞子
朱敦儒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
19.结合上阕内容,简要说明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原创】

20.下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原创】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改编】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猬乎!狂者进取,猬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外篇》)
21.孔子和庄子在交友上有怎样的共识?试用简明的话语概括。(2分)

22.上述材料对你交友有怎样的启示?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原创】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钻研,则终究会一无所得的名句是:“ , ”。
(3)《诗经?¤氓》中以桑树喻女子年轻美貌的句子是:?° , ?±。
(4)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写出春讯到来,却惹得不眠之人回望故国家园,无限凄苦涌上心头。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看似警诫后人,实则是委婉提醒当朝统治者应以史为鉴,莫重蹈覆辙。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改编】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B 【解析】A项“遨翔”改为“翱翔”,“盘根错结”改为“盘根错节”;C项为“俚(lǐ)俗”;D项为“似(shì)的”和“应(yìng)运而生”,“砰然心动”改为“怦然心动”。
2.D 【解析】“树立”应该为“竖立”。
3.A 【解析】甲处的分号应改为句号,此处是一句话的结束,后面句子是另起一句。
4.D 【解析】A项单谓语与并列短语所做的宾语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B项句式杂糅,去掉“因为”;C项成分残缺,在“战略”后加“的实施”。
5.示例:第一,沟通。因为不了解而误解,误解而心生间隙。沟通可以让彼此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第二,约定。室友共同制定寝室公约,比如有关作息时间、卫生值日等方面的规定。(评分标准:每条建议2分,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
6.示例: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明亮光洁,如同一朵在秋阳下盛开的白山菊花。为了年迈的父母那长久以来沉积在心底的期盼,为了热心的朋友那热切而真挚的夜半时分的嘱托,也为了自己自小就有的那份坚定而毅然的心底信念,他迈开了步子勇敢地朝前走去。(评分标准:两种修辞手法各1分;每个分句保持原意、扩展合理各1分;语意连贯,符合情境1分。)
7.B 【解析】“这引起了新儒学思潮的兴起”于文无据。
8.D【解析】原文说的是“湖湘学者通过吸收、消化佛教文化……建构了一个以儒家价值系统为主体、兼容佛道文化的理学思想体系”。
9.①中国文化重心南移。②湖湘学者通过吸收、消化佛教文化建构了理学思想体系。(每点2分)
10.①熟悉的街道和店铺;②著名的景点北京桥;③轻松悠闲的生活方式;④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⑤纯朴善良的家乡人。(4分,每点1分,答出4点意思对即可)
11.示例:“他俯身擦鞋时,头还是怀旧式地晃着,却一片雪白了。”这里动作细节“怀旧式的晃”和外貌细节头发的“雪白”与前文“他的头随着身子晃动,我的视线被搅得一片灰白”遥相呼应,呈现出岁月的沧桑,引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也令读者唏嘘不已。(4分,例子选择准确1分,分析得当3分)
12.(1)运用反复(或“排比”)手法,强调了眼前的景象给我造成的恍惚的错觉之深。(或者:突出了我不愿相信眼前景象又不得不相信的无奈。)(3分,手法1分,效果2分)(2)运用比喻(或“比拟”)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往事鲜活生动地呈现出来的情形。(或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往事留给我的记忆深刻而清晰。)(3分,手法1分,效果2分)
13.示例:①老刘是家乡人的代表,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出了他的纯朴善良,这正是家乡人美好品质的集中体现,与作者的“乡愁”密切相关;②老刘与作者的关系是作者与家乡关系的缩影,老刘那熟悉的动作和不变的声音,暗示了作者与家乡关系的永恒,象征了作者对家乡的眷念;③老刘是家乡变迁的见证者,他最后近乎无处栖身的结局,引发了作者乡愁无处栖落的感叹,巧妙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4.B 【解析】率:全、都。
15.A 【解析】A项均为介词,按照;B项为连词,于是,就;动词,依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