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07 2017-04-2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7]
浙江卷高考语文题型攻略第六章古诗鉴赏1分析概括思想感情
复习要点
1.继续强化思想感情题的审题答题规范。
2.解决答思想感情题中概括不准、不全的问题。
一、请认真研读浙江高考题及其大市模拟题中的分析概括思想感情类试题,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考生现场答案
2009年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简析作者的情感。 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2010年 定 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2016年
丽水市
二检 行香子•秋与
苏 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飞英如霰。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词的上片通过对________(季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形容词)的心情。 秋天(秋日、深秋) 苦闷(失意、忧郁、愤激)
1.认真研读题干,圈出关键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要求“简析”,或直接答出。
(2)范围关涉全诗,不大涉及某一联或某一句。
2.比较参考答案与考生现场答案,你发现参考答案有什么特点?考生现场答案与之相比存在什么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参考答案特点:
①语言极其简洁,即便是要“简析”,也只需用一两个形容词就能回答。
②试题难度不大,有时只要答感情基调即可。
(2)考生现场答案存在的问题:
考生大都能答准该题,只是个别地方不准确、不全面。如2009年只答出了“喜爱”,未答出对“雪”的情感。2016年
模拟题中的“伤感”与答案所给的“苦闷”或“忧郁”相比不够准确。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并体悟浙江卷分析概括思想感情题的审答规范,力避考生现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
蝶恋花[注]
[宋]赵孟
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吹下相思泪。
注 这是赵孟 在宋亡后写的一首春游诗。
词法有点有染,上片__________一句是点笔,隐隐流露出作者________之情。
答案 萋萋芳草愁千里 对春已去,时光流逝的叹惋伤感
核心题点一:准确把握情感
1.整体感知、把握是根本前提
许多情感概括题只是选择一两句或一联或某片,是局部的。对局部的词、句、联、片的理解,必须把它放在整片、整首中去理解,绝不可孤立地看这个词、句、联、片。
2.打破思维定势,精读、细读所给文字
不要见到“独”就想到“孤单寂寞”,见到“酒”就是借酒浇愁,这样的套板反应、思维定势要不得,必须从语言中来,必须深入到更细腻的语言肌理和层次之中。
浏览完整试题
3.紧抓住“情语”
(1)品显性情语。所谓“显性情语”,是指可以明显显示情感的语言,如“愁”“怨”“恨”“忧”“凄”“苦”“喜”“乐”“泪”“闲”“怜”“怅”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可以说抓住了这些“情语”,就抓住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些情语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圈出,品味情感产生的缘由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语”出现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联)、首句(联),标题中有时也会出现。它有时还藏在“景语”中。
(2)品隐性情语。所谓“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一类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一类是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如能抓住这些隐性情语,品其含义,析其作用,则犹如拨云见日,“真性”显露无遗。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明]陈继儒
钟鼓沉沉,寺门落叶归僧独。晚鸦初宿,影乱墙头竹。长啸风前,清籁飞空谷。松如沐,炊烟断续,杯底秋山绿。
这首词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三句写清风松涛、翠山炊烟,人物悠闲品茶,怡人的景色与田园的生活尽在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闲适雅致归隐生活的向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①
苏 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 ①当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核心题点二:全面把握情感
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复杂的,命题者往往选择那些情感多样的语言片段来考查。答题时不要只知一点,而要仔细揣摩,看看字面,探探字里。瞻前顾后,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情感。具体说来:
(1)所给的语言片段越大,情感往往就越丰富。如一联有两句,就有两层乃至三层情感;上片或下片,写了几句话,往往就有几层。这时,要会对所给的语言片段进行切分、“断层”。除“字”“词”外,其余的句、联、片、篇均能理清层次,有几个层次往往对应着几个情感层次。
(2)托物言志的句子(联或片)、用典抒情的句子(联或片)往往是双层的:前者既关“物”情又关“志”情,后者既有典中情又有典外情。
即时小练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友人
黄滔①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漂泊在京华。
大朝多事还停举②,故国经荒未有
上一篇: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初检测
下一篇:
浙江卷高考语文题型攻略第六章古诗鉴赏2赏析艺术手法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浙江卷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