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12 2017-04-26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2]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实验中学2016学年(下)高二级期中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任何一件美的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在场的东西”)的。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此种美不只是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我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和事物、社会历史背景等。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我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但这里的凄凉决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观赏者正是从这一回归中获得了某种醒悟,从而也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
我们经常爱用“玩味无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对一件优秀作品的欣赏。“玩味”之所以能达到“无穷”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隐藏在作品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王维的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穷则通”的理何在?字面上没有回答。但“渔歌入浦深”一句把我们引向了对王维人生的无穷回想和感叹。王维的另外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引发我们想起人生的起伏高低,醒悟到人在低处(“水穷处”)时能“看”到高处(“云起时”),这就是“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一语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无穷“深”的意境,不也就让我们“通”达了吗!苏轼评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画,着墨无多,他的诗,言辞精炼,但其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却是无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最能表示王维诗画之令人“玩味无穷”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文艺中可以说得上是最突出的。当然,“玩味无穷”之味短或味长,这不仅决定于作品本身水平之高低,也决定于鉴赏者的文学修养之深浅。审美意识,原是作者与读者融合为一的产物。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张世英《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说”认为“象”本身并不美,而美应是突破了声色、言词等的局限,表现在“象外之意”“词外之情”。
B.“意象说”揭示了美的深层内涵,这种深层内涵指的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和愉悦,需要我们从美的作品的背后去想象和玩味。
C.现实生活中的“凄凉”与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并不等同,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引发欣赏者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
D.令人“玩味无穷”的美的作品一定有着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但也要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读者观众才能体味其中的韵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要读出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美感,就一定要明白诗句中“在场的东西”和诗句外“不在场的东西”,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B.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中,“山河在”与“草木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此时“无人”的凄凉、“国破”的悲怆。
C.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两句诗中,“渔歌入浦”是“在场的东西”,我们要玩味其中的美,就一定要看到王维的“穷通”之理。
D.中国古典文艺中,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突出的就应算是王维的诗画,他的诗和画都是用有限的笔墨体现出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欣赏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要理解作品背后的人和事物、社会历史背景等,失去了这种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作品的美也就无从谈起了。
B.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美的欣赏,都是一个从“象”到“象外”的深入过程,都是一个从感官娱乐、感性满足到精神上、思想上满足的过程。
C.所有“象”的母源的内涵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能否回归到母源,决定了我们能否拥有无穷的“玩味”,因此对“母源”的醒悟非常重要。
D.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及其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思考,他的创作能否以小见大、反映出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些都影响了其作品的美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展开余下试题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
5.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鲍勃•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
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救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
因为他不放心光谱仪和墙式电流器。
B.山坡上不堪一击的书桌课本和天上狂轰滥炸的钢铁炮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小说以
平和的心态和优雅的笔调,展现了知识对战争的抵抗。
C.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做了异地望乡之鬼”,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
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D.小说以明伦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孟樾、梁明时、庄
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8.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 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
展开余下试题
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
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B.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
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C.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
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D.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
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游士,中国古代指四方奔走,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后来也泛指云游四方以谋生的文人
B. 冬至,中国农历中介于大雪和小寒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C. 南面,即面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天子诸侯见群臣皆面南而坐,故称帝位或尊位。
D.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谕、表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他昼夜不停地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生活拮据,经常吃不饱,但这也不能阻止他刻苦学习。
B.范仲淹为官正直敢言。他在吕夷简执政期间,进献《百官图》,直接批评吕夷简用人唯亲;他还上书直言太后在朝廷接受皇帝百官的祝寿是不合礼法的。
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就不用担心;他病重的时候,皇帝也常派人送药问候;他去世之后皇帝还亲写碑文。
D.范仲淹生活简朴。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自足;他几个儿子换衣服出门,但他却不讲究自己的着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5分)
(2)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②尊:通“樽”。
14.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
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
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渡。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
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八句
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
15.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面对滚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中发出了“ , ”的慨叹,感叹生命短暂,而江水长流不息。
(2)《阿房宫赋》中具体描写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珠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的诗句是:“ , ”。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 , , ”。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国际上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依然存有怀疑和诋毁,其主要原因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还存在一孔之见,并不是全面客观地来看待。
②被称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弟子规》,在年轻人的道德品质、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其中所闪现的智性光辉俯拾皆是。
③网络用户类型繁杂,囊括社会各阶级、各身份的人,这导致互联网上的言论也鱼龙混杂,如同漫天飞舞的纸片一般凌乱无序,给人泥沙俱下的印象。
④有些人自称是文艺评论家,但你若问他文艺评论学的核心、外延、主要成果、经典著作等,他却语焉不详,可见他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文艺评论的专业知识。
⑤我最爱听爷爷讲他年青时在东北老家的故事,那山林、小河、羊群、骏马,在他的侃侃而谈之中仿佛都出现在了眼前,让我对从未去过的家乡充满了向往。
⑥做厨师最幸福的事就是可以把各种东西混在一起,
上一篇: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广东省实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