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49  2017-05-0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6-2017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季延中学2017年春高一年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者:陈思思
一、 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愈的《师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就是古代圣贤之道,大致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重要载体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实质上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师为道存,是韩文之主旨。师对于道的依附关系,韩文言之甚详。然而,道对于师的依附,韩文无此说。实质上,师与道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共存共亡,缺一不可。师与道的共存关系,决定了师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
师与道的共存关系,应该从孔子起。从史籍中可知,教育体制的建立在古代中国具有久远的历史。传言夏、商、周均有学校,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此言虽不可确证,但至少周朝开办学校是不可怀疑的。《周礼》关于学校有细致描述,不可能出于杜撰。既有学校,则必然有师。早期为师之人虽不可考,但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师,也不是横空出世,应该是周朝教育体制的延伸和创新。
据《周礼》,周朝学校已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作为闻名当时的老师,也不太可能脱离当时的教授内容,后世因此有孔子以“六艺”教学生之说。但《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庄子》亦云孔子治“六经”。“六艺”与社会生活技能相关,“六经”则是儒家经典。“六经”是否为孔子所作,后代说法甚多,但是皆不能否认孔子与“六经”的密切关系。与孔子同时或稍后的诸子百家,大多也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成为硕学名师。最著名者莫过墨子,曾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可见其规模和影响。而孔子之后,特别是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选项,“四书五经”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后代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表明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韩愈把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传道”为首,不仅指出了师的使命,也揭示了师在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古代中国人所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就可以看出师极为崇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是一切人间价值之源起和本根。天地是万物之本,君是国家之本,亲是家族之本,师是“成人”即教养之本。除了天地之外,帝王是政治生活的轴心,父亲是家庭生活的轴心,师是教化的轴心。孔子就是师的代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三个轴心是安定社会生活的“铁三角”,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石。  
道统是社会秩序的理论表述,是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大众教育的真正创始人,孔子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树立社会政治、道德理想,培养君子人格。从《论语》中的核心观念,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中庸之为德也”“克己复礼为仁”等即可看出,他教育学生的重点是在人生观、价值观及治国安邦的社会理想方面,而不是一般的生产技术(技艺)。对于那些关注耕种稼穑谋生手段之类事情,孔子很不以为然(例如“樊迟问稼”)。孔子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并形成了悠久的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这是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孔子的伟大也正在于此。韩愈所云“师者传道”,正揭示了古代中国教育的本质特征。


浏览完整试题我们不禁设想,倘若没有那些振铎舌耕的师,数千年华夏道统何以承继?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何以存留?由此可谓:道之所存,亦赖之以师也。
(摘编自章启群《“师”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教育大战略的一点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道”就是圣贤之道,它大致可以用“仁义礼智信”概括。
B.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仁义礼智信”的重要载体, “仁义礼智信”实质上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C.师在古代中国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道与师是相辅相成、共存共亡、缺一不可的关系,这与韩愈的观点一致。
D.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既使周朝教育体制得以延伸和创新,又验证了师与道共存关系的存在与重要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和《庄子》的记载,都表明孔子不仅以“六艺”教学生,且与 “六经”关系密切。
B.诸子百家大多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传授各自的学说,墨子曾使孔门“三盈三虚”,可见儒家学说在当时的统治地位。
C.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与当时的学校教育把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
D.在古代中国,因为师的教化功能,使其与帝王、父亲构成安定社会生活的三个轴心,奠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现实,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并形成了悠久的传统。
B.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孔子、韩愈都持有这种教育理念。
C.本文论述了道对于师的依附关系,纠正了韩愈《师说》“师为道存” 错误观点,完善了师与道相辅相成的关系。
D.数千年的华夏道统得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得以薪火相传,师在其中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公鸡
岑燮钧
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
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看她行事。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可是,到了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
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为她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瑞凤处拜师的不多。
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声音也不够洪亮,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每次来上课,她都逼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喝毒药。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
杨瑞凤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晴不好,很少出门。一日,天蒙蒙亮,忽听得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的老生腔。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
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
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杨瑞凤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
没有鸡笼,只得散养。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
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耸起一样,也是热血上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加叫得欢。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得四邻“侧耳”。
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
这天晚上,她实在等不住了。看月色如昼,街灯如市,觉得自己固然目力有限,似乎仍可一试。于是,缚了公鸡,放到藤篮里,一手提着,一手搭着人行道内墙,摸索前往。一则看看李敏身体怎样,二来也与她深入探讨一下女子老生的唱腔问题。这些年,偶有她出席的会议,她必振臂高呼剡剧须重视老生行当,可惜应者寥寥。倒不是她难耐寂寞,她是寂寞惯的。只是艺不传人,心有不甘,就仿佛做婆婆的总不见媳妇肚子大起来心里着急一样。
她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不敢走路中央,就是人行道也是靠边站。有几个小孩子看看她古董般的藤篮和一只雄鸡,感觉遇到了魔法世界的巫婆。
好不容易总算摸到了李敏家。这一路足足有好几公里吧。
“李敏在家吗?李敏在家吗? ”
她的喊声在夜空中显得特别铿锵有力,带着舞台腔,完全像一个老头。
过了半晌,李敏下来了,脸蛋又是苍白又是红扑扑。
“先生,你怎么走来了? ”剡剧界管老师叫先生,无论男女。
“我来看看你,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一只鸡?先生你又破费了。”
“哈哈,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这是一只大公鸡,它是先生的先生,是你的太先生!”杨端凤说话时带着职业性的舞台夸张。
过了会儿,李敏的老公下来了,让她们落座。看着杨瑞凤忘情地给李敏讲老生唱腔,他只能讪讪地退下。
杨瑞风带着李敏发声,只可惜公鸡还不到报晓时分。她一边自己亲自示范,一边叮嘱李敏明晨早点起来,观察公鸡怎样发声。
“你看小小一只公鸡,它的声音这么饱满,可传数里。为什么你的声音在舞台上推送力不强?我们戏曲界有一句行话,叫字字送听,你要好好练习。
这一教就是三个小时,李敏的老公几次下来又上去。终于,他耐不住了,说今晚就到这里吧,否则要累着杨老师了。
“不妨,不妨!”杨瑞凤依然沉浸在舞台上。
“你送送先生吧。”李敏对老公说。
送到半路,杨瑞凤不再让李敏老公送,说自己来得就去得,并教育不是剡剧中人的李敏老公多担待,让李敏多吃些,养胖些,才有力气唱戏。


展开余下试题“杨老师,李敏她怀孕了,吃不下!”
“什么,李敏怀孕了?太早了吧……”杨瑞凤想说说什么,终于咽下,“啊哟,那我应该送一只老母鸡! ”
这一晚,杨瑞凤半夜进的门。
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通过剡剧界头牌老生杨瑞凤用公鸡教徒弟李敏练嗓的事情,写出了剡剧老生这一优秀传统戏剧行当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严峻现实。
B.杨瑞凤出高价跟邻居买公鸡表现出杨瑞凤对剡剧老生行当的热爱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C.买回公鸡后,“院中到处都是鸡屎”“引得四邻‘侧耳’”说明杨瑞凤尽管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不会处理邻里关系。
D.李敏老公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这个人物的设置既反映出剡剧老生行当不受重视的现实,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烘托了杨瑞凤的形象。
E.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写出小区里无人关心杨瑞凤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
5.结合全文,分析概括杨瑞凤的形象特点。 (4分)
6.小说以“公鸡”为题目,请分析“公鸡”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二、 古诗文阅读(41分)
(一) 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7.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B.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C.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D.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C.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因一人犯罪而使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如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刑的制度。
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书》《周易》《左传》合称为“五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C.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5分)
(2)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5分)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5分)
(二) 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纯净到嘈杂。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
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又如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悠远。
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听者内心充满欣喜,意境幽静美好,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12.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6分)
(三)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个空格1分)
(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 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贾谊《过秦论》)
(4) 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
(5)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三、 语言文字应用题(26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展开余下试题A.阜盛 (fù ) 监生(jiān) 两 靥(yè) 扪参历井(měn)
B.勾当(dàng) 惫懒(bèi) 纨 绔(kù)   鞭笞天下(chī)
C.瘦削(xuē) 炮烙(pào) 聒 噪(guō) 百无聊赖(lài)
D.漩涡(xuàn) 逡巡 (qūn) 搭 讪 (shàn) 间或一轮(jiān)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韩国总统朴槿惠近来陷入其闺蜜崔顺实等人干政丑闻,有人认为,朴槿惠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她事先不知情,所以罪不容诛。
B.如今娱乐圈里有些“小鲜花”“小鲜肉”的表演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到国际上,准会贻笑大方,影响国家声誉。
C.在中国诗歌发展中,唐诗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诗歌艺术高峰。
D.《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贾府这个钟鸣鼎食的贵族家庭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国际乒联提出将在2018年1月推出新的世界排名积分办法,新积分规则究竟是更有利于老将,还是更有利于年轻有冲击力的新人,刘国梁对此的看法是肯定的。
B.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9日在第28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上表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途径。“两国方案”是确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实现国家抱负,和平、安全、有尊严生活的唯一途径。
C.“疯狂三月”在卫冕冠军骑士队这里变成了“失望三月”。 很多人将输球的责任怪在了明星控卫欧文的身上,而欧文也承认了错误,他直言自己需要做得更多,并以“小步慢走”实施,做得更好。
D.福建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17.从下面各项中选出一项填入空白处使其衔接成为一个整体,正确的一项( )(3分)
当我们需要冷静的时候,都希望到宿舍旁的台阶上坐坐, 。春天到来时上面长了些绿苔。春天一过,绿苔已然干枯了,在一片干枯苔上正开着小花儿,有蚂蚁在旁边爬。
A.时光和岁月把这台阶磨得光滑了 B.这台阶被时光和岁月磨得光滑了
C.这台阶是被时光和岁月磨得光滑了的 D.时光和岁月已把这台阶磨得光滑了的
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相传为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与元稹等人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抒情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是《呐喊》中的篇章。
19.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季延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科技艺术节期间对全校在校生进行了一次阅读方法调查。其结果如下:
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
方法 有选择性的品读 摘抄好词佳句 挑有兴趣的选读 粗浅阅读,了解大意
结果 8% 12% 30% 50%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调查表所包含的信息。(2分)
从图表中可知:

(2)、对所概括的信息进行简要点评。(3分)


20.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年级“十里晋江 摄影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将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 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到瓷器店买碗。他记得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用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如果听到清脆的声响,那就一定是好碗。于是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与别的碗轻轻碰击,可是每次都听到浑浊的声响。他几乎试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挑到一只满意的。在一旁看了半天的老板拿起另一只碗递给他,让他再试试。奇怪!他用这只碗再去碰别的碗,几乎每次都能听到清脆的声响。他向老板请教其中的缘由。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一开始拿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件次品,用它试碗的声音当然浑浊。你要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季延中学2017年春高一年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1. C(师对于道的依附关系,韩文言之甚详。然而,道对于师的依附,韩文无此说。)
2. B(儒家学说在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才逐渐形成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
3.D(A.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及其形成的传统。B.“韩愈持有这种教育理念”不当,原文无根据。C.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韩愈《师说》“师为道存”观点不是错误的,只是论证了师道关系的一个方面,是不完整的。)
4.(4分)CE(C项, “不会处理邻里关系”错误。E项,“小区里无人关心杨瑞凤的生活” 是错的)
5.①剡剧老生艺术功底深厚。第二段对杨瑞凤年轻时舞台上的表现的集中描写,第十段与公鸡对鸣的描写,表现出杨瑞凤老生唱腔声音洪亮、力量铿锵。
②传承剡剧老生行当的高度责任感。买公鸡,送公鸡主动上门教弟子等情节都表现出杨瑞凤对剡剧老生行当的热爱以及急于传承下去的责任感。(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 ①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情节。
②烘托人物形象。买公鸡,送公鸡主动上门教弟子等情节都表现出杨瑞凤对剡剧老生行当的热爱以及急于传承下去的责任感。公鸡对鸣的描写,表现出杨瑞凤老生唱腔声音洪亮、力量铿锵。
③揭示作品主题。杨瑞凤和李敏两人对公鸡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剡剧老生行当后继无人,优秀传统艺术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主题。(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答案:C(宋太初与钤辖杨怀忠很不和睦,当时蜀地刚刚安定,皇上担心他俩在处理事情时会有矛盾,就立即把宋太初召回京城。恰值御史中丞赵昌言等人因事获罪被弹劾,皇上就任命宋太初代理御史中丞的职务。)
8.答案:D(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晋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