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12 2017-05-07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2]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 语文(下)
第一部分(1—8题 20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草木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5)《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殷红(yān) 萦带(yíng) 澎湃(bài) 燕然勒功(lè)
B 气氛(fēn) 哺育(pǔ) 惩罚(chéng) 一泻万丈(xiè)
C 震悚(sǒng) 诘问(jié) 愧怍(zuò) 马革裹尸(guǒ)
D 涎水(xián) 取缔(dì) 粗拙(zhuō) 深恶痛绝(è)
3.下列词语中,至少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荒谬 深宵 厉尽心血 迥乎不同
B 暇疵 抱歉 鞠躬尽萃 契而不舍
C 滞笨 烦燥 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
D 摇篮 恒古 目不窥园 气冲斗牛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吴梦珂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 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B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C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 他身子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笔,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B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抒情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C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陷区国土的思念之情。
D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
(2)闻先生的书桌, 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3)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很 ,但他做得很认真。
A、振荡 零乱 不足挂齿 B、震荡 凌乱 不足挂齿
C、振荡 凌乱 微不足道 D、震荡 零乱 微不足道
8.下面的请假条有三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请假条
李老师:
我今天因感冒发烧,不能到校参加毕业典礼,需请假一天,请必须批准。
此致
浏览完整试题
敬礼
2016年6月
学生:小明
修改1:
修改2: 第二部分(9—21题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3题。(14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三上”文章》欧阳修)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语。(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
(2)肃遂拜孟母 遂:
(3)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语:
(4)亦笃学如此 笃学:
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结友而别 而少所嗜好
B、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蒙辞以军中多务 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12.【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请从孙权、吕蒙、鲁肃中任选一人对其性格特点作概括。(2分)
13.这两篇文章在学习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二.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4—16题。(10分)
文段一: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衣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文段二: 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这确是先前所没有料想到的。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样一个感想……
(节选自《狗•猫•鼠》)文段三: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4.三个文段都选自 ,该书是 写的一部回忆性 集。(3分)
15.文段一“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其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
16.这三个选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联系原著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1题。(16分)
童年(节选)
曹文轩
①童年的印象很多,其中贫穷的记忆极深刻。我吃过一回糠,一回青草。糠是如何吃的,记不得了。青草是我从河边割回的。母亲在无油的铁锅中认真地炒,说是给我弄盘“炒韭菜”吃。但再贫穷的童年于我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温暖与美好的记忆。
②我家住在一条大河的河边上。庄上人家也都沿着河边住。我一两岁时,常被人家抱去玩,然后就沿着这条大河一家传一家,有时竟能传出一二里地去。母亲奶水旺,憋不住了就找我,可总要花很大工夫才能将我找回。重新回到她怀抱时,我也不肯再喝她的奶了。因为,那些也在奶孩子的母亲已经用她们的奶喂饱了我。母亲说,我是吃了很多母亲的奶长大的。
③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④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让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⑤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来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展开余下试题
⑥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难怪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近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文有改动)
曹文轩(1954年1月— ),江苏盐城人。197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揣摩( ) ②弥补( )
18.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但再贫穷的童年于我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温暖与美好的记忆。”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2分)
19.选文第④段中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童年生活中学到了怎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4分)
20.请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
21.选文第⑥段说“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请说一说“这一切”的具体内涵。并说一说你自己有哪些经历也能使你有可能“舞文弄墨”。 (4分)
第三部分(22题 40分)
22.作文(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们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 ,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3)不少于600字;(4)不得套写、抄袭;(5)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题 目 :
100
2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1-7题,20分)
1、(6分,每空一分) (1)明月来相照(2)百般红紫斗芳菲(3)散入春风满洛城
(4)故园东望路漫漫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7题 每题2分,共12分: 2、C 3、B 4、C 5、B 6、D
7、(4分 正确修改一处得2分,找不对或只找出来而修改错误不得分。)
修改1:称呼语应顶格写。
修改2:用语不得体,去掉“请必须批准”中的“必须”。
修改3: 落款中时间应在署名的下方。
第二部分(8—19题 40分)
一、(8-11题,14分)
8、(4分) (1)尝:曾经 (2)但:只(是) (3)安:怎么 (4)去:离开
9、(2分) B
10、(4分,每个句子2分,关键词译错每两处扣1分)
(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2)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术熟练罢了。
11、(4分) 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骄傲;有高超的技艺才能令人信服;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 等。 写出两点即可得全分。
二、(12-14题,10分)
12、(3分) 《朝花夕拾》 鲁迅 散文
13、(3分)指的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的能力。(1分)
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之情。(2分)
14、(1) 心地善良,关心孩子,真心为孩子付出。(2分)
(2) 偶尔会撒谎,因为怕招致“我”的怨恨。(1分)
(3) 擅长讲故事。(1分)
三、(15-19题,16分) 15、(2分) (1)chuǎi (2)mí
16、(2分)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由上文所说的“贫穷”转入下文对“特别的温暖与美好的记忆”的叙写。(1分)
17、(4分) 学到了确定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执著前进;(2分)
还学到了宽容、乐观、仁爱、坚韧。(2分) 大意对即可。
18、(4分,手法、内容各1分,思想感情各占2分)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将水乡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1分),表达出水乡给予“我”的滋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强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2分)。
或: 三个拟声词(1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摇橹、跺板、水车等活动的场景(1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强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2分)。
19、(4分) 内容具体、语言简明,和“舞文弄墨”有关,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部分(20题,40分)
20、参见中考评分标准 (113.220.13.79)
上一篇: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石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