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502 2017-05-2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语文考前密卷+应考技术
2017年 考前密卷
答案讲解•应考技术
研制团队:
中山市教研室 张 华
中山市教研室 郭跃辉
中山纪念中学 李金华
中山市实验中学 刘卫平
中山市桂山中学 曹永明
中山市第二中学 李生宝
中山市龙山中学 梁天钧
中山市龙山中学 彭桂锋
目 录
一、现代文阅读 5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5
【内容表述:原题1】 5
【答案讲解】 6
【应考技术】 6
【观点论证:原题2】 6
【答案讲解】 7
【应考技术】 7
【语句理解:原题3】 7
【答案讲解】 8
【应考技术】 8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8
【材料理解:原题4】 8
【答案讲解】 9
【应考技术】 9
【材料分析:原题5】 9
【答案讲解】 10
【应考技术】 10
【信息概括:原题6】 11
【答案讲解】 11
【应考技术】 1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2
【思想艺术鉴赏:原题7】 12
【答案讲解】 12
【应考技术】 13
【理解重要句子或概念:原题8】 13
【答案讲解】 14
【应考技术】 14
【文本探究:原题9】 14
【答案讲解】 15
【应考技术】 15
二、古代诗文阅读 15
(一)文言文阅读 15
【断句:原题10】 15
【答案讲解】 16
【应考技术】 16
【实词与文化常识:原题11】 17
【答案讲解】 17
【应考技术】 18
【内容分析:原题12】 18
【答案讲解】 18
【应考技术】 19
【翻译:原题13】 19
【答案讲解】 19
【应考技术】 20
(二)古代诗歌阅读 20
【诗歌鉴赏:原题14】 20
【答案讲解】 21
【应考技术】 21
【思想情感:原题15】 22
【答案讲解】 22
【应考技术】 23
(三)名篇名句默写 23
【默写:原题16】 23
【答案讲解】 24
【应考技术】 24
三、语言文字运用 24
【成语:原题17】 24
【答案讲解】 25
【应考技术】 25
【语病:原题18】 25
【答案讲解】 26
【应考技术】 26
【词语填空:原题19】 26
【答案讲解】 27
【应考技术】 27
【语句补写:原题20】 27
【答案讲解】 28
【应考技术】 28
【图文转换:原题21】 28
【答案讲解】 29
【应考技术】 29
四、写作 30
【作文:原题22】 30
【作文(一):审题讲解】 30
【作文(二):审题讲解】 32
【应考技术】 33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最大难关就是“读懂”,因此,考生务必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方式。我们知道,论述类文本侧重于“论述”,知识性和专业性都较强,因此,要特别注意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递进关系和绝对化的表述以及各种判断句,在把握句子段落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在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关系,用“整体观”来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退一步讲,考生一定要明白,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察分析、概括和推理的思维能力,不是考察对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就专业的角度来说,“看不太懂”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慌乱,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答题技术去获得分数。
对于信息筛选和分析题型,考生要能快速锁定文本的答题区间,在找到答题的原文相关表述后,不要做简单的信息比对,而是仔细理解其内涵,通过正向意义、反向意义和相近意义的转换,把握选项与原文的含义比对。根据一般规律,往往你很容易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特别需要加以辨析,因为很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理解陷阱。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浏览完整试题
①答题限时10—15分钟。论述类文本阅读,只有3道选择题,共9分,理论上讲,只能用9分钟;考虑到其阅读的特殊性,恰当的作答时间应为10—15分钟。
②把握文章结构。把握结构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路径。以“理解文意”为第一要务。
③全国卷的选项内容设置,已经超越了“区间+比对信息”的简单化答题思维,而是转换成一种“区间+文意转换”的复杂化答题思维。
④不能以“设题技巧”来简单推断答案。所谓“设题技巧”,即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这些技巧的使用,要结合文意的理解来推断。
【内容表述:原题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诗歌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B.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以往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
C.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不能担负起拯救的责任。
D.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
【参考答案】A
【答案讲解】
A.原文第一段的相关表述为“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这里的时间限定词“在以往的时代”,容易被忽视,此外,接着原文还说:“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再次强调“现在”。可见,A项不正确。难度较低。
B.原文第二度的相关表述为“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选项说“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其内涵与“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是一致的,也是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因此是正确的。
C.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与选项内容比较,意思完全一致,“现在”标明是“这次”,因此也是正确的。
D.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表述为“21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即是“有可能难以持续”,前后意思也是一致的,因此正确。
【应考技术】
找到答题的原文相关表述后,不要做简单的信息比对,而是仔细理解其内涵,在于选项在文意上作出比较。
根据一般规律,往往你很容易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特别需要加以辨析,因为很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理解陷阱。
【观点论证:原题2】
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
B.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
C.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D.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在原文第三段,是引用曼德的话。引言中,通过曼德的表述,可知城市生活让我们失去了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
A.以“铺满的水泥地”代表城市生活,覆盖住植物,则表明与地球的直接经验无从谈起,可见是可以证明的。
B.以“高大密集的建筑物”代表城市生活,遮住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则表明与地球的直接经验无从谈起,可见也是可以证明的。
C.没有明显的城市生活特征,而且艺术欣赏可以加深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但并不能证明“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不存在了,相反恰恰证明我们有自然山水的直接经验,才可能加深。可见是不能证明。
D.以“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代表城市生活,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则表明与地球的直接经验无从谈起,因此也是可以证明的。
【应考技术】
本题题干是“不能证明”,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读懂”和论证分析方面的能力,因此,答题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题干给出的“论点”或“观点”,要抓住要素细节,仔细辨析选项事例,是否能证明相关要素。
解题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题干,很多试题属于定向选择题,题干中就限制了答案的范围和性质,暗示了解题的思路,所以一定要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而不能盲目地扫描校对,以为跟原文一致的就是对的,殊不知这样的选项有时候跟题干所要求的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语句理解:原题3】
3.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
B.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
C.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依赖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
D.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B
【答案讲解】
A.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符合原文中“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内涵,是正确的。
B.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尤其在生态领域更是如此”,这里的意思是文学艺术可以成为自我拯救者,没有表达“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这个意思。
C.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根据文意,所谓“生态灾难”,实际上讲的就是“自然的生态灾难”,可见两者关系的表述是正确。
展开余下试题
D.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表述为“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选项虽然谈的是“人类”,但依然揭示出“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可见是正确的。
【应考技术】
本题题干是“关于……的理解与分析”,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概念或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梳理文本中与概念或该句子有关的信息,综合分析,前后对比,把握本质,再结合选项内容来逐一辨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理解:原题4】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困难重重,从筹划节目时的激情满满,到样片拍摄失败,主要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
B.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有较大的关系。
C.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传统生活里去,以得到知识的快乐与精神收获。
D.三则材料都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且都或多或少认为人们心中有诗意,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
【参考答案】 A
【答案讲解】
A项理解不正确,原文中材料一第二段最后一句“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该句话即为原因分析,而选项中却错认为是“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虽然该内容在材料后文中涉及到,但并不与“《中国诗词大会》困难重重”构成因果关系。
B项理解正确,该选项其实也是原因分析,对应原文中材料二中的第一、二段的内容,康震教授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原因,其中既引用他自己的话语,也有对他话语的分析,综合两方面的内容,可知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C项理解正确,该选项对应的内容是材料三第一段最后一句“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该句话是冯骥才的观点,也是他认为的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式。因此,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D项理解正确,该选项是对三则材料内容总体上的理解,三则材料的确都是关注着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每段都有所涉及,都谈到如何激活人们心中的诗意。所以,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应考技术】
1.回归文本相关区间。确定相应文本区间进行比对,但不是粗浅的个别字词的比对,而是理解性的比对,结合上下文语境,充分理解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做出肯定的判断。
2.学会对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当不能清晰做出判断时,对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就更显必要。请记住:不要轻易排除某个模糊的选项。
3.区别理解与分析层次。该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理解能力,与后一道选择题相比,考查的难度相对低,所涉及的内容跨度相对较小,所考查的判断点可能少。不过,也要细致做答。
【材料分析:原题5】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 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背后故事的追溯与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完整,非常符合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B. 在一则新闻中,时效性和文学性强弱不一样,材料一时效性较强,而文学性较弱;材料二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
C. 材料三中,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相对于叙述事件本身,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加细腻和真实。
D. 三段材料来源于专业报纸,或门户网站,都关注了古诗词,但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修辞上各有考虑,读起来感觉不大相同。
【参考答案】A D
【答案讲解】
A项分析正确,材料一开头已经提到“这档现象级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锤万凿?”后文就此进行叙述和分析,并且叙述的特点也符合新闻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该选项分析正确。
B项分析有误,时效性的确是新闻的一大特点,但是材料一的时效性并不强,叙述的事件并不是当下发生的,这一点可以从材料中追溯的时间得知。在分析时不能形成定向思维,而要根据具体文本来分析文体特点,新闻文体涵盖的范围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材料一为新闻通讯。
C项分析有误,材料三既转述名人的原话,也引用名人的原话,转述和引用是实用类文本常用的写作方法,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使得文本内容更为真实,但是难以细致地叙述事件本身。因此,转述和引用是无法使文本内容更为细腻的。
D项分析正确,该选项是从整体上对三则材料的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不同的报纸网站取悦的读者不同,在写作技巧上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是三则材料都是关注古诗词这一写作对象。该选项判断的难度不大。
【应考技术】
1.阅读时要有整体意识。由于该道双选题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考查的能力层次相对较高,学生要学会分解剖析材料,同时也要学会归纳整理信息。由于对文本考查的跨度较大,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一段或某句话的理解,而是对整则材料乃至几则材料的分析。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整体意识,关注整则材料谈论的内容。
2.阅读时要比较材料间的异同。考查的文本是非连续性文本,并且与之前考查的“相关链接”有所不同,多则材料之间可能没有主次之分。而设置的选项会涉及到材料之间的异和同,或许是内容上,或许是形式上。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对材料进行对比分析。
3.善于挖掘选项的判断点。表面上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实是一个个隐性判断题,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每个选项都包含着一两个判断点,而选项中有些表述尤其是那种笼统的话语是无须作判断的,分析好判断点,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要引导学生挖掘选项的判断点,这样便于高效地做出选择。
4.梳理知识清单。要正确且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点在于掌握有关叙述的真实性方面知识。回忆有关叙述真实性的知识内容,不留知识死角,这对考生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信息概括:原题6】
6.古诗词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5分)
【参考答案】
①多创造一些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
②利用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的契机。
③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中,到传统生活里去读,来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
④创建感情和传统文化的共鸣,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传统文化。
【答案讲解】
该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方面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三则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自己梳理和提炼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从文本的形式来说,多则材料的文本是对原来文本形式的突破,内容上的跳跃性稍大,但是还是围绕某个主题来讨论,只是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设置的考题来看,措施分析是主观阅读题的常考点,不过,从本质上来说,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要学会筛选文本信息。
该题干涉及的主题是传统文化,而不是古诗词,当然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从文本中找答案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古诗词,分析的视角应该宽广些。在答案表述时也不能仅仅论述古诗词,更应论述到传统文化。因此,答案中每点内容都有“传统文化”。
但是,每点的分析角度各有不同。第一点答案从如何做好节目这个角度来论述,关键词是节目,答案来源主要是材料一,材料一主要谈论制作高质量节目的艰辛,当然它本身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材料一中有原文“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第一点答案。第二点答案从时代机遇这个角度来论述,关键词是文化时尚,答案来源主要是材料二,材料二主要谈论当代年轻人喜欢古诗词的文化时尚,答案可从对材料二的概括中得知。第三点和第四点答案均从材料三中来,冯骥才的观点中有关键性的信息:传统生活和体验,综合其他要素组合成一个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展开余下试题
【应考技术】
1.强化对题干的审题能力。要引导学生读懂题干背后的信息,读懂题干是回答好问题的关键,不仅要知道题干设计的问题是什么,将题干的表述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系统,而且要明白题干暗示的信息,如这里题干说“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说明答案应从三则材料中来,而不是从某一则材料。
2.阅读文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求考生先了解问题,再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这样的阅读效率更高。主观题的问题只有一个,这样便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分析概括文本,筛选信息,是常考点。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梳理文本的思路,习惯性地概括文本的内容。
3.答案具有层次感。回答问题要有较强的分点意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解析问题,使答案更为丰满,更具有层次感,避免答案的重复性,也为阅卷老师减轻阅卷难度,让阅卷老师满意,也就是让自己开心。
4.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时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思想艺术鉴赏:原题7】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善用环境描写来推动叙述,开头刻画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为下文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的过程作铺垫。
B.西樵山静坐让迷途的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的视野开阔起来,为他日后的“百日维新”作了思想上的沉淀。
C.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相对集中,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主要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
D.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不仅表达了康有为被人遗忘的遗憾,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
这道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分析与鉴赏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试题的设计,除了对散文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外,主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D级。解读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的改革变化,2017年狼卷采用更加科学和成熟的命制方法,以“内容+艺术特色”的形式来命制每个选项。这是将文体必备知识和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教学导向和选拔旨意,符合“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A项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对于文章来说是多方面的,它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该项内容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自然是为下文写康有为做铺垫,但必须明确的是后文并没有详细地写康有为发动“风暴”的过程,相反是一笔带过,“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此A项的理解不正确。
B项考查学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判断能力。该项内容出现在文章的第五段。内忧外困的中国使康有为陷入了迷茫,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康有为遁入西樵山。康有为在西樵山静坐,这确实为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但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来看,使他视野开阔起来的应该是西学和中国的儒学,“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因此B项强加因果,理解错误。
C项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空间上经历了从康有为的故居广东苏村到康有为的墓地青岛的过程,时间上跨越了过去和现在,看似较“散”,实则表达的情感集中,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一是对康有为的惋惜和遗憾之情,但这两种情感是有侧重的,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崇敬之余也有对他四十一岁之后的人生姿态的惋惜之情和无人纪念的遗憾之情。所以C选项的理解是正确的。
D项考查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和从不同角度发掘文本内涵的能力。该选项的内容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主要是为了要表达作者对康有为的缅怀。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虽然有城市文明对人文的侵蚀的批判,但绝非是主要的,作者主要还是想表达康有为无人问津,被人遗忘甚至遗弃的遗憾之情。所以D选项对文章的理解错误。
【应考技术】
1.选项的设置一般包括文本内容和推论,在锁定相关文本内容后,根据上下文推敲相关推论的正确性。
2.平时多训练一些典范的题目,积累总结一些此题的错误类型,如“详写与略写不当”、“表达情感的错位”、“主题的偏移”、“推论式错误”、“手法的误解”等。
3.要有文本意识,注重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
【理解重要句子或概念:原题8】
8.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5分)
【参考答案】
①“不忍”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康有为的墓地形状;
②“不忍”借杂志名代指康有为一生,“句号”是康有为生命的终结,“不忍的句号”寓指康有为一生的终结;
③“不忍”是不能忍受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结局,“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不能忍受这样冷清的结局;
④“不忍”是不忍心、不甘心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生命结束,“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功业未成,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
【答案讲解】
全国卷2017年考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在能力层级的考查上,增加了“理解”层级,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重要的考点,因此在备考的时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的相关信息出现在文章的第九段,“不忍”指康有为五十六岁时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浮山脚下康有为的墓地形状。但这只是表层含义,作者在标题将“不忍”和“句号”
上一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广东省中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