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28  2017-06-1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8]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6月份语文收网试题
2017年6月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收网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富民不仅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种子、农具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投入大量生产成本,而且对生产过程也非常关心。苏洵说富民对佃户“鞭笞驱役”,应有言过其实者,但其所反映的富民驱使督促佃客耕种土地,并对相关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则应是租佃制下富民群体之共同行为特征。胡宏言,“夫客户,依主户以生,当供其役使,从其约束者也”。其所谓“约束”者,当是指富民主户对客户的日常管理。他还列举了一些不从“约束”的表现,其中一条便是“习学末作,不力耕桑之业”。由此可见富民对佃客的日常“约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
这还可用宋代官田出租的“监庄”之制观照加以说明。官府将系官之田出租给佃户,招募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可影响到其秋成收入;官府根据所收秋成之多寡推赏,对富民“监庄”之功效高低的酬奖;官府只招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说明富民已具备相关“监庄”之经验,而其经验的获得,当与他们对其私有庄田出租管理的实践密不可分。进而言之,富民将私田出租,其监督与否及管理水平之高低,应同样会影响其收成之多寡,也就决定了富民一般会对其佃户生产进行“监庄”性质的管理。实际上,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实施的监督与管理是全面而细致的,包括收获环节也不放过,即使遭遇酷暑天气时也是如此。正因为富民参与到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其田“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成,与“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由此难获“美稼”的少地自耕者形成鲜明对比。
从佃客方面来讲,虽然取得完整的土地佃权进行经营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但由于其贫困的经济状况,需要富民“借贷赒给无所不至”,甚至“借贷种种,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而富民关心佃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本望租课,非行仁义”,为保证其收成所得,他们往往要考虑对佃户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迫使佃户接受一些影响其自主经营的契约条款。且随着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于是形成了一个竞争性租佃市场”。这个市场存在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由于竞争,使佃农不得不考虑如何种好自己承佃的土地,以保证自己租佃权的稳定”,同样也会加重佃户自主经营权的非完整性,让佃户接受富民对自己生产活动的管理与干预,上引苏洵与胡宏所言就可见一斑。在宋代的两浙和江东路等地区,定额租逐渐取代分成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态,佃客虽然因此而增加了收入风险,可其经营自主性却得到了加强。但即使是在这种租佃模式下,主家也当不会完全放弃对其佃客生产活动的管理与监督。 (摘编自薛政超《唐宋“富民”与乡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民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种子、农具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投入大量生产成本,他们必然会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督促管理。
B.富民在遭遇酷暑天气时对佃客生产过程包括收获环节实施监督与管理,可以让佃客按时栽种与收割,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


浏览完整试题C.佃户难以获得完整的自主经营权,这是因为即使他们不需要富民的帮助,富民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会对他们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
D.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后,佃户之间为了租用富民的田地形成竞争,这样,富民对佃户生产活动的管理与干预也就更容易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不管是苏洵说的“鞭笞驱役”还是胡宏说的“约束”,实际上都是指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的行为。
B.富民对佃户生产过程的监督与否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收成的多寡,这也是进行管理与监督的原因。
C.佃客希望取得完整的土地佃权,但很多方面需要富民的帮助与支持,因而他们不得不接受富民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D.随着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佃农在租佃关系中的地位会被削弱,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拥有稳定的租佃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租佃关系中,富民根据佃户所需,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帮助,这是富民为了保证自己的收成所得。
B.由于富民具有管理庄田出租的经验,所以官府将官田出租给佃户时,于是招募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
C.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实施全面而细致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成,这是少地自耕者难以企及的。
D.定额租取代分成租后,主家每年都有固定收成,而佃客经营自主性也得到了加强,这样对于租佃双方只是有利,没有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对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
记者: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您有什么感想?
于:其实我是深感惭愧和不安啊!和在岗的老师比,我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紧张程度跟他们不可同日而语;和其他获得荣誉称号的老师比,我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一直认为上课就要打开学生的心门。但是我看到蒋院士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就讲得那么清楚,我就觉得自愧不如,对不起学生。又比如湖南农业大学那位六十几岁种葡萄的教授,带领团队攻克难关。他说:“葡萄不是种在黑板上的,是种在地里的。科研论文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要装到农民的腰包里的。”我一直在对照这两句话,我觉得我是真的对不起学生。所以去北京领奖的三天里我一直处于激动、感动和不安当中。我想,能够受到这样的殊荣绝不仅是个人的光荣。
记者:那您想过通过从政,用政策手段去影响更多的人吗?
于:我还是喜欢教书,做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教师,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当时带的所有的年轻教师都培养成特级教师,现在基本实现了。培养青年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教师可以使很多学生受益。
记者:现在的学生很小就开始学英语,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大,这个您怎么看?
于:台湾的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语文,内忧外患”。语言本身和国力是有重要关系的,语言中是有霸权的,哪一个国家不重视母语的教育啊!法国课文《最后一课》里面说:“语言是打开牢门的钥匙”。语言没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消失了。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数理化改成英语了,真的是内忧外患啊。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次教育规划纲要里头,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明确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从一个自然的、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社会的人,负责任的人。所以我们现在不能“重术轻人”,技能技巧是可以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从小就要懂得。
记者:您和其他教师之间发生过什么矛盾吗?
于:以前有过。1964年全市开始教学改革,我被推上了上公开课的行列。但那时候,我自己教的班级都已学过了,只能借同年级的其他班,学校作了安排。连上了两次公开课,看似热闹,实际上埋下了教师之间不和睦的根。后来在“文革”中的一次批斗会上,有位老教师说“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你教得好,到别的班级上课,别人怎么进课堂?”所以做任何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非常重要。教师教学各有各的特点,你去教别人的班级,学生有新奇感,气氛容易调动,当然就会给别人的教学制造难题。我反思,虽然借班上课很紧张,但也夹杂着自我表现的念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日后还上公开课,绝不借别人的班级。其实借班上课由于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违背了教学原则,针对性差,更多的是在展示甚至推销授课教师的“才艺”,有沽名钓誉之嫌。
记者:您做了校长之后,有什么感悟?
于: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了校长,从事行政性工作之后,就不教课了,这样自己会轻松一些。我自己是一辈子都在选择:在一个岗位上你应该做什么。我经常有很多的学术会议要开。我看到现在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如果能再多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就好了。其中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个人素质方面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要跟培养学生一样,要精心,这样他们就能少走弯路。
(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于漪没能做到像蒋院士那样“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都讲得那么清楚”,所以她对不起学生。
B.于漪反对以前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也不认同现在学生一味学习英语的现状,表示要重视母语教育。
C.于漪曾经把自己所带的青年教师都培养成为特级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现在她基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给中国的教育做的一件大好事。
D.于漪认为自己借其他班上课时,也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这导致了她与其他老师之间的矛盾,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于漪是一位善于反思的老师。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于漪认为上课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而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认为把葡萄“种在地里”才是上课,于漪觉得自己不如教授,因此感到“自愧不如”。
B.于漪反对“重术轻人”的教育观念,她认为技能技巧是要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一旦缺失将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C.“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这里引用别的教师的话,展现了于漪对与其他教师存在矛盾的认识,丰富了于漪的人物形象。
D.由于教育体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成就较高的教师年纪普遍偏大,于漪认为只要精心培育青年教师,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展开余下试题E.本则材料采用新闻采访问答的方式行文,以文字的方式再现采访场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增加材料的真实性。
6.于漪老师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路向暖
于艳丽
父亲坐在轮椅上:他垂着头,看不到脸,花白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住头皮,一道勒痕从他低垂的后颈处显露出来,红紫色的於血让人触目惊心。
她“啊”地一声站起来,埋头工作的同事抬起头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复又低下头去了。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谁有工夫关心她的情绪呢?
此刻正是中午,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明媚的阳光从窗户外铺展到室内,她用手摸索了一下脸,恍惚中做了一个梦!
她觉得有必要请假回老家一趟,这个打算已经有了好久了。从去年的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算回去。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一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回去一趟了。这几天,网络里、电视上,轮番轰炸似地播报一个关于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这让她时不时地做噩梦。
伺候父亲的保姆是自己在中介找到的,五十岁左右,圆脸,有一双与年纪不大相符的清澈的眼睛。她就是看中了她那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凭她在社会上多年历练的经验,那笑不是逢迎的、卑微的,而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善良结成的笑。把一个失语的瘫痪在床的老人交给有着这样善意笑容的人,她觉得自己是能够放心的。可现在,她对自己的判断有了怀疑。电视上那个老女人看起来多憨厚,多无辜,如果不是证据确凿,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样的一个人竟然会像掐死一只蚊子一样,害人!
终于还是请了假,头也不回地挤进了火车站。她坐在候车室,心神不宁地盯着候车大厅门口那个圆形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等车。
母亲去世后,父亲得了脑中风,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言语,自己又没有能力将他带在身边,只好在老家雇了一个保姆,伺候他的饮食起居。最近两年,新换了工作,压力大,而她似乎也有意识地逃避着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直到最近看到那则保姆出事的新闻,她才慌乱起来。她想,应该回去看看了,如果父亲出事了,那冥冥中她也成了杀人者的同谋。
回乡的路曲折漫长,火车爬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越过一道河又一道河,可终点似乎遥遥无期,对面一个回乡的小孩问:妈妈,火车爬得这么慢,为什么不站起来跑呢?
她在众人的惊叹中,哑然失笑。小时候,她也问过父母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是父母亲无一例外地慈祥地笑她,抚摸她的头,甚至给她一个奖赏性的拥抱,让她觉得问一些没头没脑的问题虽然没有答案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下了车,神思还在恍惚。
有两年多没回来,站前的大楼在新广告牌衬托下,似乎更显破旧,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恰当地停在她的身边。司机师傅按响喇叭,这让她竟然有了手足无措的感觉,就像偶遇一个曾经十分熟悉却又被自己疏远的朋友。
车上,她试探性地提起保姆杀人的案子,司机师傅打着哈哈说,现在这世道,什么稀奇事都有。前段日子,这里一个老人死在家里,十几天才被发现,等打开家门,发现人已经臭了。她的胃抽搐了一下,嘴里涌出一股酸水,想吐,却又忍住了。她用一只手扶着头,转脸看向窗外,马路边的老柳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没了,路边被水泥和花砖铺出了停车场,她想起那几棵老柳树,想起曾经在春天的时候,它们早早地把春天的消息捎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她拖着行李,走进小区,心脏跟着行李箱的碌碌声,快节奏地跳着。一个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迎面走了过去,一只毛毛狗跟在母女俩的身后摇晃着尾巴。
隔着几十米远,她看到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圆脸的老妇人在和旁边的人攀谈,老人坐在轮椅上,春天的阳光照着他黧黑又有几分红润的脸,他正看着前方,想必从视线里发现了令他惊喜的事物。他的眼神瞬间明亮了起来,嘴角有一丝微笑慢慢地鲜活,慢慢地鲜活,最后连她都觉得那微笑已经如这三春暖阳一样铺展开,让她的世界也跟着温暖鲜活了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2016年4月10日)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梦境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小说开篇对女主人公的一段梦境描写,用意在于表现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对远在家乡的父亲安危的牵挂。
B.女主人公午睡做噩梦,惊心处“啊”的一声站起来,同事望了一眼又埋头工作,可见她所在的城市人情冷漠。
C.小说中关于保姆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保姆真诚、善良,表明女主人公的选择是正确的,也为后文老人被照顾安好做了铺垫。
D.女主人公没有能力将父亲带在身边,近两年又新换了工作,压力大,任务多,才一直没办法挤出时间回去看父亲。
8.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简要分析。(6分)
四、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陆诜,余杭人。进士起家,签书北京判官。范祥城古渭,诜主馈饷,具言:“非中国所恃,而劳师屯戍,且生事。”既而诸羌果怒争,塞下大扰,经二岁乃定。提点陕西刑狱。时铸钱法坏,议者欲变大钱当一,诜言:“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从之。徙湖南、北转运使,直集英院,进集贤殿修撰、知桂州。奏言:“邕去桂十八驿,异时经略使未尝行饬武备,臣愿得一往,使群蛮知省大将号令,因以声震南交。”诏可。自侬徭定后,交人浸骄,守帅常姑息。诜至部,其使者黎顺宗来,偃蹇如故态。诜绌其礼,召问折谕,导以所当为,慑伏而去。诜遂至邕州,集左、右江四十五峒首诣麾下,阅简工丁五万。补置将吏,更铸印给之,军声益张。交人滋益恭,遣使入贡。道除知延州,趣入觐,帝劳之曰:“卿在岭外,施设无不当者。鄜延最当敌要,今将何先?”对曰:“边事难以隃度,未审陛下欲安静邪,将威之也?”帝曰:“大抵边陲当安静。昨王素为朕言,惟朝廷与帅臣意如此;至如诸将,无不贪功生事者。卿谓何如?”诜曰:“素言是也。”谅祚寇庆州,以败还,声言益发人骑,且出嫚辞,复攻围大顺城。诜谓由积习致然,不稍加折诮,则国威不立。乃留止请时服使者及岁赐,而移宥州问故。帝喜曰:“固知诜能办此。”青苗法出,诜言:“蜀峡刀耕火种,民常不足。今省税科折已重,其民轻侈不为储积,脱岁俭不能偿逋,适陷之死地,愿罢四路使者。”诏独置成都府一路。熙宁三年,卒,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陆诜》,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B.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C.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展开余下试题D.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北京:“北宋四京”之一,在今河北大名,另外“三京”分别是:东京(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今河南商丘)。
B.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来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文中的“中国” 即指当时的北宋政府。
C.蛮:古代对我国南方各族的泛称,同为先秦非华夏民族泛称的还有狄、夷、戎,他们分别是我国东、 西、北方的少数民族。
D.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之礼,属于五礼中的宾礼。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陆诜颇有远见,料事如神。范祥在古渭修筑城堡,陆诜不认同其做法,认为会惹事端。不久诸羌果然发怒争斗,事态整整二年才得以平息。
B.陆诜关心国事,勇于担当。他主动请求去邕州,使群蛮知晓大将号令,从此声震南交。此行不负众望,交人恭敬有加,派遣使者入贡。
C.陆诜遇事沉稳,敢于直言。当谅祚掠夺庆州得逞之后,声言增发兵马围攻大顺城时,陆诜认为这是国家积习太弱导致的,必须立即停下请贡,扬立国威。
D.陆诜洞察民情,心系百姓。基于蜀峡之地民情艰苦,他奏言撤除四路使者,以便年成不好时百姓不能偿还欠债而陷入死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诜绌其礼,召问折谕,导以所当为,慑伏而去。(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边事难以隃度,未审陛下欲安静邪,将威之也?(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11分)
水仙子•咏雪(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14.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前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字指冻得从心里打战。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E.这首元曲先俗后雅,大俗与大雅形成强烈对比,显示出俗对于雅的调侃,于是产生了喜剧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
15.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赤壁赋》中苏轼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但也不能占有 ,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 ___,_______ 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贴切又形象。
(3)《望岳》写作者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的一句是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两个都不恰当的—项是(3分)( )
①俄罗斯艺术代表团奉上的经典《天鹅湖》精彩不断,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在上千名观众面前腾蛟起凤,翩翩起舞,令大家叹为观止。
②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谈吐伶俐,玲珑剔透又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③她带着明信片按图索骥,为每一家书店拍照、写见闻、写评论、敲下纪念章,在微博开设“100个独立书店走访计划”话题。
④经过4年艰苦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惺惺相惜,2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宣布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⑤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其中有大动荡时代特有的风云际会,更有李鸿章本人的通权达变、审时度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⑤ D.③④
1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变暖使日本建筑物、农作物等受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最多可达8.7万亿日元以上。
B. 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C.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D.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19.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
②再灌下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
③若不及时知止,可就难免玉山颓欹,剔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
④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
⑤酒实在是妙。
⑥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
A.⑤⑥②④①③ B.⑥①④②③⑤ C.⑥②④①③⑤ D.⑤⑥①④②③
20、下面是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的一副对联。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5分)
烟雨湖山六朝梦,人言为信,__________,仔细思量,__________。
英雄儿女一枰棋,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结局,__________。
①胜固欣然 ②我始欲愁 ③败亦可喜 ④风吹皱一池春水⑤浪淘尽千古英雄
21、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2013-2015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材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反映的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3分)(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广西陆川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