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62  2017-07-1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2]
广西南宁十八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上)南宁市第十八中学
七年级段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kuàng 着落zhuó 呼朋引伴bàn
B.贮蓄zhù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 xī
C.黄晕yùn 棱镜léng 亭亭玉立tíng
D.确凿záo 烘托hōng 淋漓尽致l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诀别 搏学多才 喜出望外
B.憔悴 两全其美 花枝招展
C.云宵 波光粼粼 人迹罕至
D.分歧 徘徊不定 翻来复去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课铃响了,刚才还人声鼎沸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B.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C.你说话的态度老是如此咄咄逼人,会交不到朋友的。
D.在这次演讲中,他絮絮叨叨,表现得十分精采,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B.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C.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对正在住院的朋友表示安慰时说:“你这点病是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B.交警对要闯红灯的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绿灯亮起时再走,谢谢合作!”
C.科代表对未交作业的人说:“你作业都不交,算什么学生,干脆不读书了。”
D.同学邀请你到他家玩,你说:“行,到时我一定赏脸前去。”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狗•猫•鼠》等篇目都出自《朝花夕拾》。
C.《朝花夕拾》十篇文章中,比较好读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
D.《五猖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荣誉;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②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③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A. ③①②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8. 对下列一首诗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首句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浏览完整试题 B.本诗借景抒情,实写了诗人俯瞰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他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C.“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
D.诗最后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加,跟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楠 木
(1)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到了明清,楠木成了皇家专用木材,皇家有专门置办楠木的部门,当时各地官员将进贡楠木当成头等大事,进贡楠木可作为官员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楠木,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清嘉庆帝杀和珅的20条罪状中就有一条是和珅用楠木建盖了房屋,为奢侈逾制。
  (2)自古以来,我国所称的楠木是泛指樟科楠属树种,全球约有该属植物90种,中国约有34种。在拉丁学名中,其属名Phoebe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之名,也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一种北美洲鹟鸟的鸣叫声。
  (3)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花两性,聚伞状圆锥花序;浆果卵形、椭圆形或球形,花被裂片宿存,包被果实基部,革质或木质。
  (4)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以西南、华南为多。此外,在一些名山古刹中,也作为风景树栽培。
  (5)楠属植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木材坚实,结构细致,有香味,不易变形和开裂,易加工,为建筑、家具、船板等优良用材。这是因为楠木有着较好的特性。
  (6)一是耐腐性极强。晚明谢在杭的《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据说,楠木埋在地里可千年不腐,是棺椁的首选用材,也有“寿木之王”的美誉,故价值极高。《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7)二是防虫。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用楠木制作的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皇家书箱、书柜必定用楠木。现代那些极为贵重的书籍和纪念品,也多用楠木做盒。
  (8)三是不易变型,很少翘裂。由于楠木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木材花纹细密瑰丽,特别适于雕刻。北京雍和宫中的楠木佛龛是该寺三宝之一;无锡的宗教博物馆中,那几十米长楠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堪称一绝。
  (9)明朝末期,楠木就已经濒临灭绝。清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的木柱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目前,我国的楠木资源极为稀少,高大粗壮的楠木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
  (10)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它们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1984年,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这4种楠木列为稀有濒危植物。
9.下列对选文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逻辑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D.总分顺序
10.下列对本文第(10)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 举例子 B.下定义 列数字
C.分类别 作比较 D.列数字 举例子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
B.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
C.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
D.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
1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因为楠木十分珍贵,因此唐宋时期民间不能擅自用楠木,否则就是逾越礼制。
B.亚洲、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楠木的主要分布地,我国多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
C.楠木特别适于雕刻,是因为其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
D.我国的部分楠木已成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6-19小题 ,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B.待君久不至,已去 死而后已
C.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D.日中不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4.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 当春乃发生 B.相委而去 俄而雪骤
C.下车引之 不毛之地 D.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不进则退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的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特点。
C.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D.“元方入门不顾”表明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二)晋文公守信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③,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⑤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⑥待之。”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⑦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①原:原国 。②.裹:携带。③下:攻克 ④金:钟。⑤身边的人。⑥姑:姑且。 ⑦亡:失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___________ (2)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至:___________ 1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译文: 19. 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6))请完整默写唐代诗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 。
五、综合题(共7分)
21.观看右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写一条宣传标语,用上一种修辞手法。(2分)
(3)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3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13分)
少年护城河
肖复兴
(1)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2)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3)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4)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通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5)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6)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7)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8)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9)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10)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11)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12)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13)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14)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②
22.请从“我”的角度 ,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8个字)(4分)
23.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24.请按括号的要求赏析下面句子。(2分)
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请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25.文章以“少年护城河”为题有何作用?(2分)

26.“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3分)

七、作文(50分)
27.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飘零的细雨中,一把雨伞撑在了两位陌生人的头顶;朦胧的晨雾里,一位红领巾拉着盲人的拐杖走过斑马线;温暖的阳光下,朵朵鲜花悄然绽放在一簇绿叶中……正是这一点一滴美的点缀,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展开余下试题 请以“珍藏在我心中的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6-2017学年度(上)南宁市第十八中学
七年级段考语文试卷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A B A C B A D B A C D D
补充:12.A(明清时期民间不能擅用楠木,否则就是逾越礼制)
16、(1)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
(2)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离开了。
17、(1)约定 (2)到
18、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
19、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信用,明理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
20、填空
(1)断肠人在天涯。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歧王宅寻常见。
(4)遥怜故园菊。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1、漫画综合题(7分)
(1)这是一幅题为“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的漫画。(1分)画面的中间是一个四方锅台,上面放着四个蒸屉,蒸屉上方冒着热气,蒸屉上自上而下写着“发展经济”四个大字。锅台的灶口里燃烧着两棵树,树干上写 着“环境”二字。(1分)
(2)例: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要爱护环境!(观点正确,语句简洁、通顺得1分;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得1分。)
(3)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观点正确1分)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分析有理1分)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得出合理结论1分)
22.②黑夜遇袭,遭到报复 ④学习游泳,再次交往
23. “忍不住”本义是受不了、禁不住的意思,文中写出了我在连续三声呼唤没有得到大华回应的情况下,担心、难过、悲伤的心理。
24. 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大华想开口说话又不好意思,感到着急和尴尬的心理。
25.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护城河”见证了少年时期“我”和大华的友情,极富感情色彩。同时这一标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6.(1) “我”和大华曾因年幼无知互相伤害,而大华却能在“我”遭遇不幸时,谅解“我”,包容 “我”;(2) “我”和大华虽心有芥蒂,却能不计前嫌,敞开胸怀,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3)“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我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4)“我”和大华能够心心相通,心有灵犀,无需语言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并施以援手。(答到3点即可)
补充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攻下原国。到原国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鸣钟退军,收兵离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三日就可攻下。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 (113.220.8.14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广西南宁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