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A. 秦汉以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墨子的独立学说、思潮,原因之一是没有出现像春秋战国时代那种自由的社会环境和意识氛围。 B. 在独尊儒术以及后来佛教东来之后,小生产劳动者因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很难从自身中再产生像墨子这样的思想家或思潮、学派。 C. 只有在发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时刻,那些力图表现本阶级独特利益、要求和理想的意识、思想等,才有可能突破出来并提上日程。 D. 农民起义总会集聚各种手工匠作,由于他们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纪律、组织训练,所以常常成为起义队伍各方面的骨干或领袖。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虽然有关中国历史上那些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文献很少,也无法考察他们的意识形态,但还是可以看出不少基本思想与墨子思想有相通之处。 B. 作者用陈胜“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等典型材料,有力地论证了“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好些基本思想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通之处”的观点。 C. 《太平经》里的某些思想,与墨子主张的“强力”“兼爱”有一定的联系;《太平经》中的某些东西在历史上又与张角等农民起义有关。 D. 农民起义中的宗教信仰和博爱精神主要是当作统一意志、发动群众的行动纲领和组织力量,所以与儒家讲的“天命”“符命”思想不相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历史上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大都是由于“铤而走险”“官逼民反”,在这一特定的时期也产生了一些为本阶级服务的思想。 B. 墨子和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在反对等级不能逾越和“富贵在天”的命定思想上,是同一种语言;他们曾认为“贱人”也可以成为官宦仕者。 C. 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组织队伍,统一意志,严格纪律,都是以“天意”来支撑和证明起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 D. 中国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的一些基本观念比墨子思想还要激进和彻底,与儒家宣扬的“仁爱”“宗教思想”仍有差别。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信息筛选。C项“只有在发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时刻”说法错误,原文是“只有在社会发生大分裂,即阶级对抗非常激烈、要求明确区分阶级界限的斗争时刻”及“这个时刻主要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2. 试题分析:D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原文是:汉代以来作为统治阶级意识的儒家也反对过分的贫富不均,也讲仁爱,也讲天命甚至制造谶纬“符命”来作为政权的“天授”依据,甚至也渗入农民起义中。
展开余下试题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子,和她计较什么呢?!”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设计了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等人物,充分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在短小的篇幅里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B. 小说段落短小,这种写法不仅可使叙事节奏加快,而且有利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描写需要。 C. “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可是“我”自己也说出了不冷静不得体的最后一句话,并因此而受了伤,说明“我”也是个道德素质水平不高的人。 D. 小说以沉重的语调叙述,文字间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担忧。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自觉地思考原因和反思自我。 5. 小说中“我”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小说“多余一句话”是指什么样的话?请简要说说出现“多余一句话”的原因。 【答案】4. B 5. ①“我”是事件的见证者。以“我”的口吻(第一人称)来叙述,使事件更真切、动人; ②“我”是事件的参与者,“我”的言行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③“我”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一起,表现出公交车上因口舌之争而演绎出的众生百态,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6. “多余一句话”指的是每每在冲突趋于化解之时,横生枝节,引起新的矛盾的话。(或答:人们在心里容不下、憋不住,有害无益,冲口而出,伤人害已的话语。) 原因:①公共文明系统不稳定,缺乏有效制约(化解矛盾)机制;②社会成员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攻击性言行;③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互相歧视(互存偏见)、缺乏理解和包容。 【解析】 4. 试题分析:A项,小说中心理、动作描写不充分,除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C项,小说的主题是要强调公共文明很重要,“我”最后说出多余的一句是要表现不好的语言和习惯会互相影响文学类文本阅读 多余一句话佚名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文学类文本阅读 多余一句话佚名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D项,“沉重的语调”有误,此文的语言特点是轻松俏皮、诙谐幽默的。 5. 试题分析:注意从情节的推进、主旨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和其它人物的关系和第一人称的通用作用的角度作答。 点睛: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其具有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征。 6. 试题分析:先答出含义:指的是每每在冲突趋于化解之时,横生枝节,引起新的矛盾的话。然后社会和人物的角度分析原因。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陈复礼:耄耋大师赤子情 刘伟忠 陈复礼先生是著名的世界摄影大师,与吴印咸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陈老今年97岁高龄,从事摄影时长六十多年。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遭逢战乱,“过番”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这是广东原省委书记王匡对陈复礼的评价。王匡认为,正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中渗透着画意一样,陈复礼的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他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在黑白摄影中,运用单色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还以著名诗词或化用诗词来命名。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所谓“影画合璧”,即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诗词、篆刻等文化元素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2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故去,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珍贵。 在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他的代表作之一《战争与和平》,以铁丝网中的鸽子为主角,配以布满乌云的天空背景。其子陈惊雄说:“这与父亲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他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迫使他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的热爱尤其强烈。” 在改革开放之前,陈复礼的作品以拍摄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主,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改革开放后,陈复礼的作品开始捕捉时代的脉搏,记录社会的变迁,渗透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如果说风光摄影着重体现了陈复礼追求的“美”,那么一系列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则体现了“真”和“善”。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陈复礼也没有规避,他以镜头为武器,或夸张,或映射,进行犀利的批判。 历尽沧桑的一代大师,如今终于可以静享天伦,颐养天年。但陈复礼先生对摄影艺术界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发酵,就在2011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他的两幅作品《喜雨》《朝晖颂》作为中国艺术精品亮相,吸引了海内外摄影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当代摄影中国气派的代表者,陈老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有删改) 过番: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因为陈复礼镜头下的作品就像唐朝诗人王维的渗透着画意的诗句一样,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所以广东原省委书记王匡评价陈复礼“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 B. 陈复礼的“影画合璧”是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在照片中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等方式融入照片的新型作品。 C. 因为陈老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时的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时的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等,所以他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的热爱尤其强烈。
展开余下试题D. 陈复礼的作品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是因为先生用他六十多年的影艺生涯倾诉着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用他的无数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陈复礼是著名的摄影大师,与吴印咸、郎静山齐名,他们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大体相同,艺术成就也难分伯仲,因而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 B. 陈复礼自幼饱读古籍史书,青年时代就读于韩山师范,成绩非常优异,后来遭逢战乱辗转于东南亚多个国家,却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C. 陈复礼最初迷上摄影,既是生活环境使然,也与偶然遭逢的机遇有关。在跨入这一行之后,他就从未懈怠,直至耄耋之年,还不断有艺术精品问世。 D. 陈复礼与多位第一流的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谢世,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就更是价值连城。 E.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捕捉时代的脉搏,也犀利地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9. 请概括说明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主要成就。 【答案】7. B 8. CD 9. ①在风光摄影中彰显中国画意,使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②将传统艺术如书法、篆刻、诗词等融入摄影,高扬起“中国气派”的旗帜;③在兼具各种文化元素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有了“影画合璧”的发明与独创。 【解析】 7. 试题分析:文中“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结合”。 8. 试题分析:A项,“涉足摄影艺 术的时间大体相同”错误。文中说陈复礼看到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后开始对摄影着迷,可以看出郎静山比陈复礼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要早;而关于吴印咸的涉足时间文中没有提及。B项,“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错误。文中有“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E项,“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错误。文中说着重体现“美”的是陈复礼的风光摄影,而体现“真”“善”的是陈复礼的写实性较强的作品。 9.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重把握题干的要求的具体指向,“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意思是陈复礼在摄影中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样,在筛选信息时,就可以把陈复礼在摄影中融入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找出来,然后概括即可。比如第四段,主要介绍了陈复礼的摄影具有浓厚的丹青气息,把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了摄影;第五段,写陈复礼把书法、篆刻、诗歌等融入摄影艺术中;第六段,写陈复礼发明了“影画合璧”等。
古诗文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摘自《宋史•杨业传》) 10. 下列选项中,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B. 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C. 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D. 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也有贬谪、放逐之意。如迁谪、迁客、“左迁”,就是贬官。 C. 诏,指上级给下级下的文书或命令。 D. 契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曾建立北方重要封建政权“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B. 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死。 C. 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D. 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 (2)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的职位。(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 (2)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是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在你们之前首先出战。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望见无人”“抚膺大恸”“力战”语意联系较紧,不要断开,“业”后句的主语。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望见无人”“抚膺大恸”“力战”语意联系较紧,不要断开,“业”后句的主语。 11. 试题分析:诏,指黄帝所发的文书命令。 12. 试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