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70  2017-08-3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0]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当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己的幻想罢了。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有社会的成分。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同情心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说:“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儿童在沙滩土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表现”而尤在“传达”。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砂中炼出纯金来。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游戏中儿童假扮店主,如果假扮主顾的弟弟不在后,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B. 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通常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
C. 罕恩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所不同的是游戏只是消遣,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D. 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分享。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从儿童游戏的目的、方式出发,得出儿童游戏动机少有社会成分的结论。
B. 文章应用多种论证方法,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
C. 文章分析了艺术和游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艺术比游戏更高级的观点。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文章中心论点:游戏和艺术的区别点在于社会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儿童游戏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
B.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C. 作者认为: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D. 艺术家非要把意境或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分享,心里才踏实。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任意嫁接错误,“倘若他的弟弟不在”,原文说“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原因是“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B项,是一个人可以玩上很久。D项,同情心是为我的是因为它要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2. 试题分析:文章不是总分总结构。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情况论述类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要明确观点。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
3. 试题分析:原文是“那就不是纯粹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 铜 匠
叶绍钧
陆根元跟着六七个同学被先生带进高等小学里,觉得周身不大舒服,但是形容不出。高等小学里的学生围着他看,都放出好奇的目光。根元只想什么地方有个洞,自己隐藏在那里。
他看那高等小学里的运动场也十分可怪,广阔到难以言说。他站在廊下望对面的围墙,低矮且渺茫,他想,总有两三里的距离吧。许多学生在场中踢球,足尖触着球身,那球突然升腾空际。空洞的音响散布开来,似乎一切都有点儿震动。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不能稳定地站立。
他的先生平时穿着蓝布的大褂,今天换了件新的深蓝纺绸的,还加上一件玄纱的马褂;衣服上纵横的褶纹十分清楚,可知被搁在箱子里的时候久了。先生举步时,头向前微俯。先生带了自己的几个学生走进高等小学的办事室,室中人便请他坐下。他只坐着椅子的一角,上体向前两手支在膝上,这才坐稳了。他和婉且谨慎地恳求学校收下他的初等小学的学生。说罢,他的头俯得更低,上体前屈算是鞠躬。
一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随意答说:“他们在本校念书就是了。但是,停一会有个测验,请关照他们等着。”
“是,是。”根元的先生连忙答应,仿佛属僚受了上司的命令。
根元看着那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见他受先生的十分的敬礼,只觉得害怕。再看其他不认识的先生们,个个有一种异样的威严,他非常不好过,仿佛周身有压迫拢来。
根元有三四天不到学校了。级任先生点名时问起,有学生回答说:“他的母亲死了。”级任先生随即浮荡起一种无着的伤感。
第二课正开始,根元推开了室门走进来。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白布长衫,上边很有些油污的痕迹;束着白带,形成难看的皱褶;然而白布长衫依旧嫌长,下缘只是在地上扫。他掩上了门,双手下垂,便隐藏在长而宽的衣袖里。当他向先生行了礼,走向他的座位时,中空的衣袖口轻轻拂动,正像街上走过的道士。这使全堂的同学觉得有趣而低笑了。
根元的没表情的脸面与往日一样,只瞪视着前方,口略张开,颧颊微泛红晕。他被笑得羞愧了。全堂的同学端详着他的脸面和白衣。他觉得四周全是眼光,于是更为惘然了。
“你的母亲死了?”级任先生忧愁地问。
“死了。”根元很平淡地回答。
“患的什么病?”
“不知道。”根元摇着头。他觉得这差不多像被考问功课一样,懦怯的心使他的头低着,又慢又轻地继续说道,“只听她说不好过,在床上躺了两天,便死了。”
“家中什么人守着?”
“锁着。”他的手在衣襟那里按了一按,又说,“父亲出去了,钥匙在我的衣袋里。”
级任先生无可再问,望着根元只是出神。
此后根元照常到学校。他的功课做得很不好,全校的教师都说他是低能儿。尤其是教算术的田先生,他曾指着根元的额角说:“你这么笨,今生学不会算术了!希望你不要来吧!”
过了重阳,根元果真不到学校了。
这一天学校里整理房屋,预备暑假后开学。有几处门窗的旋手和窗钩已经损坏了,须唤个铜匠来重新装过。唤来的铜匠便是根元。他穿着破旧的青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
他见了学校里的诸位先生,都叫一声,不等先生们答应,便走了过去。
他工作了两三点钟工夫,应行修理的门窗都弄好了。他用脏黑的手拭了脸上的汗,带着工具自去。
这真是一件细微的事情,但感动了田先生。晚上他和几个同事在运动场中乘凉,忽然拍着葵扇说道:“我们不如那个铜匠,不如那个铜匠!”他又说道:“陆根元这孩子,我们用尽了方法,总不能凿开他的浑沌的窍。谁知他学铜匠倒有点儿近情!”


展开余下试题根元的级任先生听田先生说道,便表示自己的意见:“用尽了方法么?这还不能说。像根元这一类的孩子,我们不能使他们受一点儿影响。我们与他们,差不多站在两个国度里,中间隔着一座又高又厚的墙,彼此绝不相通。我们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呢!”
田先生说:“你先生何不把这座墙打破了?”大家默然。他又说:“我们与他们中间并没有什么墙,只是我们所用的教法太柔弱无力了。根元的师父铜匠王三,镇上人都叫他烂醉鬼;但是他教徒弟并不烂醉。他不问怎样,不听他的话就是打!这才使徒弟有个惧怕,不敢不用一点儿心。我们也能照他那样命令学生就好了,可惜不能!”
“这就根本怀疑了?”级任先生失望地说。
田先生不回答。但他想:“学生如能同艺徒一样,因惧怕先生的责打而绝对服从先生的命令,那多好呢。当那样的先生才有效而多趣味呢!”
他望着运动场中夏夜的幽景,又想:“如果自己就是铜匠王三,此刻不在窄隘的小铺子里凑着昏晕的煤油灯工作,便在酒气熏人的小酒店里靠着墙壁醉倒了。总之,决不会在这夜景清幽的运动场中乘凉。”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
1922年12月10日作
(选自《叶圣陶集》,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描写学校,表现他对新学校的好奇,与下文退学作对比,表现学校教育的偏差。
B. 作品直接描写了下层社会里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的不幸遭遇,对陆根元退学原因做了多方面探讨。
C. 对陆根元铜匠的肖像描写,表现他自然随意的性格和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
D. 小说题为“小铜匠”,但写陆根元的学生生活多,写他的铜匠生活少。写他的学生生活多,是为了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 叶圣陶先生小说语言平实朴素,凝练精粹,请从语体色彩、句式选择、用词等方面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答案】4. A 5. 本句运用语言,神志描写,写出陆根元表面淡然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陆根元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
6.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质朴通俗,生动形象。②句式多样,多使用短句。③用词简洁紧凑,内涵丰富。
【解析】
4. 试题分析:是表现他对这一环境的内心恐惧,为下文的退学埋下伏笔。
5. 试题分析:这是一句心理描写的句子,注意分析“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的心理。
6. 试题分析:注意从语言风格:语言生活化口语化,质朴通俗,生动形象;句式:多样,多使用短句;用词:简洁紧凑,内涵丰富的角度分析。
点睛:小说常见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方面,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节描写、白描等;在语言风格方面,有质朴、含蓄、群众方言、口语化、诗意化语言等;在句式上,短小明快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6月12日,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反映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薪资增长、职业晋升等情况。
报告显示,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6%,与2015届基本持平。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3988元,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月收入为4376元,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599元,均高于城镇居民2016年月均可支配收入(2801元)。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近五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增幅为20%,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2%.
报告分析了2017年本科就业的“绿牌”和“红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根据报告,2017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告学。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根据报告,2017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历史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法学、美术学、生物工程。
报告指出,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教育、信息技术等)发展强劲。与2014届相比,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行业类别包括“教育业”、“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及“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
数据显示,外企、国企招聘放缓,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明显影响。大学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25%下降到2016届的19%,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12%下降到2016届的8%。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53%上升为2016届的60%。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撑作用突显。
另一个新变化是,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且比例持续上升。从近五届的情况看,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6%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48%上升为55%.
节选自《南方都市报》 2017-06-16
材料二: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目前就业率统计的情况大致如下:每年9月1日、12月30日由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统计指标就业率计算的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同时对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列出了7种形式,对就业鉴定的依据也分为了以下7种:(1)持报到证就业的,以打印的报到证为准;(2)直接到用人单位应聘就业但未签订协议的,列入隐性就业统计;(3)定向、委培的,以委托协议为准;(4)回地方部门就业的,以录用登记的为准;(5)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者,以其注册登记的记录为准;(6)继续更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的,凭录取通知书来统计;(7)出国学习或工作的,以签证的办理为准。
摘编自《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年 6 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研究》

材料三: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超越2016年的76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作为就业率的一个主要指标,大学生就业率也直接反映出当下宏观经济走势。整体的经济下行首先会抑制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才供给却是线性增长。这样的经济态势下,也会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这也会影响就业市场。
权威数据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岗位供应也受到影响。据人社部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今年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20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2.9万人,下降4.5%。同比去年,我国东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减少了1.2万人,而求职人数却增加了14.1万人。
智联招聘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均每个招聘职位收到48份简历,相比之前的26份接近翻了一番,足以证明今年职业竞争态势之激烈态势。
2017-06-02 22:04搜狐网 华东江苏大数据整理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计算,全国本科半年后就业率一般高于全国高职高专半年后就业率,但近年来差距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B. 2006~2016年间,全国大学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年份是2006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C. 半年后就业率全国本科与全国高职高专相比,2006年差距最大,2016年差距最小。


展开余下试题D. 近三年的趋势可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平稳态势,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2017年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被称为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其中一部分就业率是通过学生考上研究生来解决的。
B. 高等教育回报明显,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近五届大学生月收入增幅较大。
C. 外企、国企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下降,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支撑了大学生就业。
D. 报告指出,像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属于信息技术行业的专业,均属于绿牌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E. 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发展强劲,“教育业”、“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及“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
9. 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7. A 8. AE
9. 整体经济下行人才供给线性增长答就业岗位供应受到影响,求职人数却增加,答竞争激烈。
【解析】
7. 试题分析:有缩小趋势,但不是逐年缩小。
8. 试题分析:B项,偷换概念,是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均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月收入;C项,概念并列不当,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分类标准不同。D项,均属于绿牌专业,过于绝对。
9. 试题分析:注意从社会层面:整体经济下行;市场需求方面:人才供给线性增长的这角度作答。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薄,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
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
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又论凡大礼赦,请准太平兴国诏书,前期下禁约,后有犯不原,以杜指赦为奸者,宜著为令;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仁宗悉从之。
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虏,义不忍往。”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
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常寺,留守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元祐元年卒。
(选自《宋史•龚鼎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
B.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
C.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
D. 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解褐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B. 丁母忧:遭逢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遇父母亲的丧事一般要辞官回家守丧。
C.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D. 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龚鼎臣正直敢言。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认为正遭旱灾,不宜搞宴会;龚鼎臣认为,应规范大礼时的赦免制度,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行为。
B. 龚鼎臣见义勇为。石介被人诬陷叛逃辽国,龚鼎臣认为这件事不实,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称赞龚鼎臣见义勇为,前途无量。
C. 龚鼎臣得到皇帝照顾赏识。龚鼎臣因很多亲属被辽国夺走而不想出使辽国,皇帝答应了;龚鼎臣与神宗交谈,神宗认为他精明而值得任用。
D. 龚鼎臣关心、教化百姓。他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他在淮南救灾,救活很多人;黄河决口,他去安抚;他在渠州兴建学校,渠州开始出人才。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也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独”“差次”“德”各得1分,句子大意2分)(2)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嘉”“ 义”“ 匈奴使留在汉者”各得1分,句子大意2分)
【解析】
10. 试题分析:“累岁”做前句的修饰语,“故”表原因,另起一句,前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累岁”做前句的修饰语,“故”表原因,另起一句,前面断开。
11. 试题分析:“解褐” 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12. 试题分析:“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错误,应该是“杜衍”的奏书。
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独”“差次”“德”“嘉”“ 义”和定语后置句的翻译。
参考译文:
龚鼎臣,字辅之,鄂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元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已经去 世。”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经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遂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