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唐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所作。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第子袁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和袁辩才在喝茶,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选自《茶文化史》,有删改) 1. 下列关于“茶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饮茶文化悠久,并且有证据显示饮茶习惯、种植习惯是从中国传播到其它国家的, 西双版纳和茶陵是茶叶最早的原产地,历史悠久无可追溯。 B. 中国对茶的研究深入,流传至今的茶学专著有数百部,对于茶故乡的研究是深入的,这要追溯到最先教人采茶喝茶的炎帝。 C. 从唐代到明代,茶书由繁到简,明代起,茶不再注重添加贵重香料、不再斗茶,把茶香作为第一位,延续至今。 D. 画家阎立本的艺术作品描绘了一个历史故事,作品将人物的神情刻画得非常细致。茶艺术吸收天地的灵气,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很多人认为饮茶是中国人首创的,是因为有饮茶记录和证据,但已无法追溯具体年代,世界上其它地方的茶文化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B. 茶学以茶的各个方面作为对象,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自从《茶经》问世以来,茶学专著开始流行,因此陆羽被唐德宗当面尊称为“茶博士”。 C. 唐、宋盛行“茶团”、“茶饼”程序复杂,宋代流行斗茶、追求茶汤表面变幻的图形,不过到了明代这些不再讲究,而把香味为首要条件。 D. 古人的茶艺术包含了对中国文人的深爱的六个方面,历朝历代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对茶文化的崇敬,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生动刻画出来。 3. 根据原文内容的表述,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炎帝最先教茶陵人采茶喝茶成为人们认为茶陵是茶最古老的故乡,并通过《史记》加以说明,使人更有信服力。 B. 中国茶文化追求的茶学的概念,发源于《茶经》的问世,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学的基础。 C. 《兰亭记》描绘的历史故事正是茶艺术的核心所在,所谓“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是茶艺术所崇尚的,包含中国文人的情怀。 D. 各代茶书是各代茶文化的缩影,徐渭《密集致品》崇尚天人合一,返归自然,宋代讲究茶的泡沫,又在今天结合西式奶茶的“泡沫奶茶”中重生。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关于“茶文化”的表述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表述错误,原文内容是“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茶陵是茶叶最古老的故乡,其岁月之久远几乎无可追溯”。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古人的茶艺术包含了对中国文人的深爱的六个方面”搞错对象,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内容是“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且“历朝历代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对茶文化的崇敬,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生动刻画出来”表述不正确,原文内容是“于是。历朝历代涌现出了大量与茶有关的各种艺术作品。”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D项,“古人的茶艺术包含了对中国文人的深爱的六个方面”搞错对象,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内容是“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且“历朝历代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对茶文化的崇敬,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生动刻画出来”表述不正确,原文内容是“于是。历朝历代涌现出了大量与茶有关的各种艺术作品。”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兰亭记》描绘的历史故事正是茶艺术的核心所在”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提到该方面信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姓名大数据报告《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出炉。该报告由国内唯一以大数据和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姓名研究和起名服务的专业机构“起名通”耗时3个月完成,抽取整理了平台2015年540万新生儿姓名数据、2010后2000万姓名数据,并综合覆盖了11亿人口的历史数据,是国关于名字的全景式报告。 对于重名情况,该报告进行了披露:“中国前100个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在全国覆盖的人口整体超过10%。”报告指出,虽然随着大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名字的集中度已经有所好转,而且新一代孩子的名字普遍更清新、诗意,但新生儿热名也存在自己的尴尬,几十个名字一眼望过去,有点傻傻分不清。 报告认为,从众心理,创新精神不足,以及家长普遍强调“过好自己的日子”、缺少更多元化的考虑,影响了新生儿名字的文化韵味、寄寓深意和精神风骨。而各大商业网站为吸引用户点击特设的“男孩女孩好名字帖”与“生肖取名宜忌”帖,则成为“10后”高重名率背后的两大“黑手”。最新一年的热名榜单,还能看出新一代父母对孩子最集中的期望是“阳光、快乐”,传统对女子美丽温柔的要求已经不占主流,男孩起名也不像其父辈更强调坚强伟大、个人奋斗。一些代表美德的字,如诺、芷、恩、允、谦,正开始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体现了时代对于“德行”的呼唤。 材料二: 从一些史书典籍可见,花鸟、珠玉、艳色、爱怜、女德,不啻为女娃起名永恒的主题。丽、华、珠、玉、贞、娥、姬、姜……这是汉魏女子常用的名字。如果说缇萦、昭君还有点高冷,郑德柔、曲丽卿、李贞、高淑、陈兰英、郑琼、元婉、杨莹、王娇娇……这批唐代墓志铭中的名字,现在看起来也毫无违和感。60后时兴“英兰玉秀梅”,70后移情“丽艳敏芳静”,80后钟爱“静丽娟艳燕”,90后喜欢“静婷敏丹丽”,00后专宠“婷静颖雪敏”。虽然不同时期的偏好略有差异,但潜心推敲起来,大多逃脱不了“女德、女容”两大主题。然而2010后是个华丽的分割线。涵、怡、欣、诗、梦、嘉扑面而来,一扫传统儒家给女性定下的“德容言工”四大道德标准,标志着诗意浪漫、快乐清新,略带一点点小深度,成为2010后女娃起名新风尚。
展开余下试题如果说女孩起名,和她们实际的社会地位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犹如装饰历史的一道“花边”,那么男孩起名,其实也只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阳刚气”。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男娃起名崇尚奉献精神,在不同阶段凸显了不同的政治主题:刚建国那会儿,涌现了大量的建国、建军、建华、国华、国强等。作家张抗抗,看名字就知道出生于抗美援朝的时候,那时出了不少抗美、援朝、保国、卫国。如果是出生在“大跃进”,则热衷于取名跃进、胜天、超英、超美。从80后到00后,政治风明显退潮,成功人士取代了革命英雄,名字开始强调个人奋斗,坚强伟大。纵观半个多世纪,父母们对男娃的期望从来都很直白:伟、勇、超、强、杰、帅、鑫,最多简单打个比方:波、涛、鹏、宇。70后、80后痛定思痛,决定给自己娃娃起名绝对不能再随意。皓、昊、子、轩这类带有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的汉字崛起,晟、熙、铠等字也在中高端家庭逐步走热,大气儒雅成为新一代男娃的起名潮流。 女四德,男阳刚。从1960年代到2000年代,中国最热的男女前30个名字,俨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从2010后最流行的名字来看,性别界限开始在名字中模糊,“刚柔并济”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同化选择,出现了像“子涵”这样高度跨界的“中性名”。如“羲”“禹”“奕”这些明显带有男性气息的汉字,文化层次高的家长给女孩起名时,接受程度明显更高。至少半数的中高端女宝宝家长,都提出名字不想过于女性化,还有些特意注明了“希望大气”。2005年李宇春超女夺冠那晚,《时代》周刊对李宇春如此点评:“她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 建国后,重名潮一波又一波。前三次分别发生在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书岩通过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数据发现,在1966~1976这10年中,“红”在名字中的使用率达到第一位,在1970年代达到巅峰。如今新新人类,疑似正在掀起第四大重名潮。 据统计结果,2010后重名率最高的十大名字分别为: 女娃:子涵、欣怡、梓涵、晨曦、紫涵、诗涵、梦琪、嘉怡、子萱、雨涵。 男娃:子轩、浩宇、浩然、博文、宇轩、子涵、雨泽、皓轩、浩轩、梓轩。 这些字则热到发烫: 女娃:涵、梓、怡、子、萱、欣、可、嘉、梦、琪。 男娃:轩、浩、子、宇、然、博、文、涵、皓、昊。 从2010后潮流热名可以看出,满满的都是双名。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一直到1960年代,中国人还是挺喜欢双字名。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单名狂飙突进,横行40年。在最极端的1980~1990年代,最流行的前20个名字里,男孩的单名率达到100%,女孩达到85%。直到时代的车轮驶入2010年代,双名终于上演了“逆袭”。 (摘自2012年“起名通”运用大数据推出的“量化姓名趋势研究”成果) 材料三: 2016女宝宝热名榜 TOP30 基于2015年全国新生儿540万 姓名数据 1梓萱11瑾萱21梦琪 2梓涵12思涵22钰涵 3诗涵13可欣23梓萌 4可馨14紫萱24芷萱 5一诺15若曦25艺涵 6雨萱16紫涵26若萱 7欣怡17雨涵27依依 8子涵18雨彤28若熙 9晨曦19欣妍29艺馨 10子萱20若溪30诗琪 2016男宝宝热名榜 TOP30 基于2015年全国新生儿540万 姓名数据 1浩然11子墨21俊杰 2子轩12博文22致远 3皓轩13一诺23天佑 4宇轩14子涵24明轩 5浩宇15子睿25梓涵 6梓睿16睿26俊豪 7梓轩17雨泽27昊然 8浩轩18铭轩28一鸣 9俊熙19宇航29皓宇 10梓豪20子豪30梓宸 中国人重名最多的姓名TOP15 1张伟299025(人) 2王伟290619 3王芳277293 4李伟269453 5李娜258581 6张敏245553 7李静243644 8王静243339 9刘伟241621 10王秀英241189 11张丽241075 12李秀英240742 13王丽236097 14张静232060 15张秀英231114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展现的是2010到2015年的取名情况调查,材料二展现的是2012年以前的取名情况调查,两份报告合起来正好可以全景展现中国父母为孩子取名的情况。 B. 各大商业网站特设的“男孩女孩好名字”帖与“生肖取名宜忌”帖,主观上是为了吸引用户点击,但客观上成为“10后”高重名率的重要因素。 C. 材料一最新一年的热名榜单体现新一代父母对孩子最集中的期望是“阳光、快乐”,但对“德行”的呼唤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对女子美丽温柔的要求,对男孩坚强伟大、个人奋斗的期许。 D. 因为单字名一连用了40年,有点审美疲劳,而两个字更能表达多维之美,所以从2010年代开始,单字名集体被冷落,双字名终于上演了“逆袭”。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两份调查报告都以大数据和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姓名研究,这表明大数据进入各行各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姓名大数据报告的发布,是这样一个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B. 重名现象自古及今一直存在着,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愈演愈烈,这表明人们在取名时有一种趋同心理,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 C. 从材料三2016男女宝宝热名榜前30排名看,标志着诗意浪漫、快乐清新,略带一点点小深度,成为2010后女娃起名新风尚,而大气儒雅成为新一代男娃的起名潮流。 D. 文化层次高的家长给女孩子起名时都趋向于起中性化的名字,不想过于女性化,希望女孩子能“刚柔并济”,这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的颠覆,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E. 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给孩子起名重政治、轻知识到后来追求有学识、有修养,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飞跃,但名字都“诗”“涵”“轩”起来又有些不妙。2010后起名,正处于尴尬的模仿期。 6. 从两份调查报告看,中国人取名字有怎样的特点? 这样的调查有何意义? 【答案】4. B 5. AC 6. 特点:①中国人取名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受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政治环境和文化程度影响很大。 ②中国人取名体现父母对孩子的良好祝愿,但不同年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 ③中国人取名在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爱用的汉字,这些流行字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最受追捧的主流价值观。 意义:①名字不仅对个体有意义,也是一部微观史,有时代的烙印,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 ②报告以姓名这一微观视角记录了这个时代从何处来,正往何处去,有助于下一代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③从当下来看,对新一代父母的起名乃至育儿观有所影响和引导。 【解析】 4. 试题分析:A 项,材料一还综合覆盖了11亿人口的历史数据;B项,是一些代表美德的字“正开始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而非“已经取代”;D项,“有点审美疲劳……之美”于文无据。 5. 试题分析:B项,“而且愈演愈烈”于文无据;D项,“都趋向于起中性化的名字”错,这只是一部分家长的做法;E项,“正处于尴尬的模仿期”错,应是处于从模仿到自我表达的尴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