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 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 B. 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 C. 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愿望。 D. 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 E. 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 2. 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 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 4.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答案】1. AE 2. 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的思考。 3. 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翻越。 4. 本题首先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系现实,对“当代社会悲剧英雄”进行一番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1.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A选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因此E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散文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2. 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主要在文中的二三四五六这几个段落中。概括为①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帮助作者超越困惑,获得心灵解放。②启发了作者为小说主人公赋予梅里雪山登山者的身份。③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 【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分析文章重要事物在文中作用,主要思考角度:一、这个事物在文章中的含义;二、和文中的主要人物的关系;三、和作者要表的主题之间的关系;三、在文章故事情节中主要作用。答题时一定要具体,不要只说一些“照应主题”等类似的套话。 3. 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5分是一个很暧昧的分值,可能是答两点,也可能是答三点,从本文来看,答三点较为稳妥。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掘,作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理解“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 4. 本题首先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系现实,对“当代社会悲剧英雄”进行一番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模式。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展开余下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松风阁记 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①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jiū),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②,潇洒而扶疏,鬖髿(sān suō)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④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⑤?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注】①屃赑(xì bì):强壮有力的样子。②巃嵸(lóng zōng):聚集的样子。③鬖髿(sān suō):比喻草木枝叶散乱貌。④方舟上人:法号叫方舟的老和尚。⑤《高士传》:许由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史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潇洒而扶疏 扶疏:枝叶残落貌 B. 不壅不激 壅:堵塞,阻止 C. 无外物以汩其心 汩:扰乱,干扰 D.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去:距离 6.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B.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C.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D. 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7.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雨、露、雷是为了衬托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风的声音是一直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 B. 文章第二段至四段先写风吹它物之声令人“骇胆而惊心”,次写草木之声令人不快,最后写松风之声令人“旷神怡情”,层层推进,井然有序。 C. 第五段连用四个比喻,笔墨简炼,形象真切地表现金鸡峰三松随风势由弱而强,其声亦随之变化万端的特征,令人如临其境。 D. 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对山间美景的钟爱之情,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2)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答案】5. A 6. C 7. A 8. 1)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想要长往下来而忘了回去。 (2)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颖水边先耳才算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算清廉呢? 【解析】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扶疏:枝叶繁茂 的样子。 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