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25  2017-09-1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5]
河南省滑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语文试卷
2017.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本卷命题范围:语文版必修①〜④。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阌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的差别
韩慧
从总体上说,唐诗独步千古,但宋词亦是唐诗之后又一高峰。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相比较,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各得其时,各擅其美。唐诗崇高雄浑,具阳刚之美。宋词美在气骨,故瘦劲;婉丽优美,具有蕴阴柔之美。
  唐诗以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见长,或以痛斥时弊、无所畏惧的批判著称。体现了弘扬自我、张扬个性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显现出了开阔雄浑的盛唐气象。他们的作品中显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阔的气势力量。宋词里虽然不乏慷慨激昂的豪情壮志,但明显地缺乏那种舍我其谁的自豪。李白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这些诗歌着眼于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唐朝诗人开阔雄浑的意境集中表现在诗人追求和实现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宋词中也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打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畅所欲言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达,语言流利畅达。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虽然也境界博大,但是没有唐诗那种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
  同是写愁,唐诗里的意境不同于宋词的意境。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有力、愁得气派。
  而宋词里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如晏几道从富贵的巅峰上跌了下来,但是他不思改变,还是整日沉湎于花前月下、歌舞酒楼之中,将满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到词作中,如“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两同心》他的愁是把自己满身的感情寄托在红袖间,其意境不去理会世事,显得非常的狭窄。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唐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目的是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例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夕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尖锐的问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诗以“诗史”著称,他被誉为“诗圣”,人们称他“抵死只忧时”、 “一饭未尝忘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李白六十一岁时还请求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安史叛军。杜甫虽然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正是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们揭露矛盾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矛盾,期盼统治者的改变,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浏览完整试题  而宋词里所表达的是微弱痛苦却又无奈的挣扎。如范成大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们无力改变,也无法做到像唐人那样一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选自《语文周刊》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与宋词的内在精神,各得其时,各擅其美。唐诗崇高雄浑,宋词痛劲婉丽;唐诗具阳刚之美,宋词具有阴柔之美。
B. 唐诗的特长之一是其有着慷慨报国、昂奋热悄的康迈气概;唐诗也因其痛斥时弊,有着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而闻名。
C.宋词虽不乏慷慨激昂的情志,但明显缺乏唐诗那种舍我其谁的自豪,如李白、杜甫诗句里的雄浑之气,宋词无法企及。
D.追求和实现理想表现出的精神,是唐朝诗人开阔雄浑意境的集中表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开阔雄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词中并非没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毫放词由苏轼始创,继而经辛弃疾发展时推向高峰,打破同为艳科的界限,畅所欲言。
B.唐诗里写愁的意境与宋同写愁的意境不同,即便同是唐诗写愁的意境也不尽相同。如李白就比孟郊、温庭筠等愁得有力。
C.晏几道从富贵峰跌下来,但他仍沉于花前月下,将内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词中,这说明晏几道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
D.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足一番滋味在心头”,写的是宫廷生活,但所表现的则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唐人出于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如杜甫就是典型代表。
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以“诗史”著称。杜甫尽管自认为“抵死只忧时”“一饭未尝忘君”,但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
c杜甫在安史之乱那些最昏暗的日子里,唱出了时代最强音;他揭露矛盾旨在改变矛盾。这说明,他虽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
D范成大等人的一些词,反映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但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也无唐人那样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寻 车
安谅
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葛君下午给明人来电话,说今天有要事,就不过来了。明人问:“你有什么要事? 留校做了老师,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真的是要事,待我这几天事完之后,一定做东请各位。”当晚明人和老同学们聚聊时,还惦记着葛君,悄悄发给他一则微信:“究竟碰到什么事了?”葛君很快回复:“丢了一辆车!”
这回复倒让明人疑窦顿生: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 怎么会丢了呢?丢车赶紧报警就是了,自己能够折腾出什么事来呢。他想了想,压下了心里想说的话,只发了一个问号,还有一张头上冒汗的脸谱,表示关切。葛君没再回复,明人也不便打扰他。
周末那晚,也就是两天后,明人又发给葛君一则微信,葛君回道,自己这两天,包括周末,都在校园里找车。现在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都已寻过,现在西片区了。这番回答把明人彻底搞糊涂了:“你在找什么车? 自行车?”“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葛君的回答毫不含糊。“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你怎么回事呀!”明人的责问,也毫不含糊。“这辆车很特别!过两天我再与你面叙。”
对葛君来说,做教师的收入虽不高,但一辆自行车总不至于把他压趴下吧?现在一门心思都系于那辆自行车了,这让明人多少觉得不可思议,也猜不出一个结果来。
又过了两天,葛君自己打来电话了,说他还是没能找到那辆自行车,他请明人过来,帮他一起想办法。
见到葛君,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原本一直油光发亮,一丝不乱的头发,现在竟像一个鸡窝。眼睛里也是血丝满布,原先的抖擞劲儿,也荡然无存,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竟然把他急成这般模样?
葛君说,这辆自行车还是半年前从别人手上转买的。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戴着一副眼镜, 显示出不凡的修养来。他大概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在临近校门口的修车铺,他说他正想出手这辆车,因为单位与家就在一块,用不着了,他开价不算太高,葛君正想贸易量自行车,闻之心里未免一栋,注视着这辆八成新的自行车。也就三、四分钟光景,他一点儿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捡了宝贝似地乐滋滋地走了。
上周他也想把车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天卖车启事。谁想买车的主儿还没见着,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他急得脸廓似乎都小了一圈。
“不就一辆自行车吗?丢就丢了,何必这样着急?”明人劝慰道。
“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葛君一脸严肃地说道。“有这么严重吗?”明人纳闷。
“那辆车,是个危险品, 是颗定时炸弹。”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明人投向葛君的目光,满是疑惑。
“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就拨弄了 一下龙头,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修车师傅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是焊接过的。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那钢轴是套着细管里的,不拆开检查,无论如何是看不出的。
修车师傅说算我命大了,要是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了,不是摔个半死,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我一听冷汗就直冒,想想后悔。”
不得已,明人和葛君又开始了一场地毯式的搜寻活动。这天浓雾,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是这辆,就是这辆。”
这时,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奔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
明人和他 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


展开余下试题 正尴尬间,葛君突然一使劲儿,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在眼前。葛君再梢稍使了一点儿力,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
明人看呆了,那些毛小伙子也惊呆了。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笑声感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设下悬念,葛君丢车了,为了找车连老同学聚会都参加不了,引发读者的好奇,推动情节发展。
B.葛君得知所买自行车是个危险品后,也想着转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天的卖车启事,说明葛君也算不上一个好人。
C.找车的那些天,葛君原本油光发亮的头发竟成了个鸡窝,眼睛也血丝满布,原先的抖擞劲儿,也荡然无存,说明找自行车这活太累人了。
D.转卖给葛君自行车的,是位温文尔雅,戴着—副眼镜,显示出不凡修养可能也是老师的男子,这个情节说明文化人更不可信。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设置明人”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5分)
6.文章的结尾:此时典君终于笑出声来,邵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进无尽的雾霾。请结合全文,分析葛君笑的内涵。(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从1936年10月起,钱学森在冯•卡门指导和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0年的学习与工作。
冯•卡门十分赏识钱学森的才华,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心力。钱学森则以他非凡的勤奋与智慧,以出类拔萃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长为冯•卡门的得意学生和不可缺少的助手。
钱学森拿出了上交大时练就的苦读工夫,开始废寝忘食地读书,他立志读完全世界现存的所有力学著作。整整三个寒暑,心无旁鹜,埋头研读,每天坚持12小时以上,将买来或借来的全部力学书藉读了个遍,还对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了醉心的研究。这种“笨办法”为钱学森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功底,钱学森戏称为“三年出货”法。他认为:基础打得不牢,总是要吃亏的,一定要积下足够的老本,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后,仅用一年时间,钱学森在航空结构理论研究中,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1939年6月,他完成了《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取得了技空和教学博士学位。
由冯•卡门的推荐,钱学表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成了冯•卡门的直接助手。在1940年美国航空学会年会上,钱学森宣读了一篇薄壳体稳定性研究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为钱学森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航空工程技术理论领域,进入了国际知名学者的行列。
钱学森的才干在实验研究中发挥得更为出色。从1936年起,钱学森便成了冯•卡门领导的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研究生,他对火箭技术兴趣很浓,便与同窗好友马林纳发起成立了火箭研究小组,进行火箭发动机试验,由于点大不良,实验连连失败,爆炸时有发生,他们不顾有毒气体有损健康,坚持进行一系列的再实验,尔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还完成了火舞发动机喷管扩散角时推力影响的计算。
次年,他们在阿洛约赛克建立了第一座火箭实验台,引起了有关当局的注意.并得到空军的支持,军方委托加州理工学院举办喷气技术训练班,钱学森被聘为教员。
1943年,由于反法西斯战争需要,美国军方决定研究实战导弹,慎重委托钱学森负责和推动导殚火箭发动机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每年11月,钱学森便与马林纳一起提出了三种火箭 (导弹)的设计方案,受到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这份报告为美国四、五十年代成功研制地对地导殚和探空火箭奠定了基础。
1942年2月,美国当局决定委托冯•卡门研究远程火箭。冯•卡门向陆军军械署推荐钱学森负责理论组。钱学森从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与燃烧理论入手,研究远程火箭的有关理 论问题,钱学森还向冯•卡门建议运用新的军事思想和方法从事火箭技术研究,为美国火箭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新组建的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在少将团长冯•卡门的率领下来到德国接管、考察及研究德s的国的火箭技术,被任命为上校团员的钱学森参加了这次考察。回美国以后,钱学森向空军领导人作了精彩的考察报告,得到了空军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的通令嘉奖。
不久,钱学森在冯•卡门领导下,参与了为美国空军提供火箭远景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美国军方对钱学森的评价是:为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钱学森被誉论称为“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对中一颗明亮的星”。是“制定美国空军从螺旋浆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期规划的关键人物。”
钱学森被加州理工学院提升为制教授,并兼任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美国海军大炮研究所顾问。
1947年2月,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时年36岁。
【相关链接】
①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展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②1935年,钱学森从交大机被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后,决定欧美国家去深造。整整20年,钱学森经历了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灾难......1955年8月,钱学森接到了美国移民局准予他离开的通知,10月8日上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罗湖桥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7.下列不属于钱学森为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的一项是(3分)
A.钱学森发起成立火箭研究小组,进行—系列火箭发动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了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角对推力影响的计算。
B.钱学森负责导弹火箭发动机课题研究,与马林纳一起提出三种火箭(导弹)的设计方案,受到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
C.钱学森建议运用新的军事思想和方法从事火箭技术研究,为美国火箭事业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D.钱学森作为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制定了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期规划。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1936年10月起,钱学森用了整整三个寒心无旁骛,毎天坚持12小时以上,将买来或借来的全部力学书籍读了个遍,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功底。
B.1939年6月,钱学森完成了《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在航空结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C.1940年,在美国航空学会年会上,钱学森宣读了一篇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研究的论文,使他在航空工程技术理论领域进入了闻阮知名学者的行列。
D.钱学森等人得到空军的支持,在阿洛约赛克建立了第一座火箭试验台,并受军方委托在加州理工学院举办喷气技术训练班,钱学森被聘为教员。
E.钱学森被任命为美闰空军科学咨询团上校教员,冯•卡门到德国考察研究徳国的火箭技术,后受到了空军司令利•阿诺德上将的通令嘉奖。
9.钱学森学习和科学研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你有哪些启发?(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珍,字子尹,遵义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十七年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县训年,成丰五 年,叛苗犯荔波,知县蒋嘉谷病,珍率兵拒战,卒完其城。苗退,告归,同年二年,大学士祁俊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等分发江苏补用,卒不出,三年,卒,年五十九。


展开余下试题 珍初受知于歙县程恩泽,乃益进求诸声音文字之原,与古宫室冠服之制。方是时,海内之士,尚考据,珍师承其说,实事求是,不立异,不苟同。复从莫与俦游,益得与闻国朝六七钜儒宗旨。于经最深《三礼》,谓:“小学有三:曰形,曰声,曰义。形则三代文体之正,具在《说文》。若《历代钟鼎款识》及《汗简》《古文四声韵》所收奇字,既不尽可识,亦多伪造,不合六书,不可以为常也。声则昆山顾氏《音学五书》,推证古音,信而有微,昭若发蒙,诚百世不祧之祖。义则凡字书,韵书、训诂之书,浩如烟海,而欲通技训,莫详于段玉栽《说文注》,邵晋涵、郝懿行《尔雅疏》及王念孙《广雅疏证》。贯串敷衍,超越前古,是皆小学全体大用。”
其读《礼经》恒苦乾嘉以还积渐生弊号宗高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故言《三礼》,墨守司农,不敢苟有出入。至于诸经,率依古注为多。 又以余力旁通子史,类能提要钩玄。《仪礼》十七篇皆有发明,半未脱稿,所成《仪礼私笺》,仅有《士昏》《公食》《大夫丧服》《士丧》四篇,凡八卷;而《丧服》一篇,反覆寻绎,用力尤深。又以《周礼考工记》轮舆,郑《注》精微,自贾《疏》以来,不得正解,说者日益支蔓,成《轮舆私笺》三卷。尤长《说文》之学,所着《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皆见称於时。他著有《凫氏图说》《深衣考》《汗简笺正》《说隶》等书。又有《巢经巢经说》《诗钞》《文钞》《明鹿忠节公无欲斋诗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其读礼经恒苦/乾嘉以还积渐/生弊号宗高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
B.其读礼经恒苦/乾嘉以还积渐生弊/号宗高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
C.其读礼经恒苦/乾嘉以还枳渐生弊/号宗离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
D.其读礼经/恒苦乾惠/以还积渐生弊/号宗高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人是参加全省范闱的科举考试会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也称作孝廉。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
B.知县,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C.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D.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苗人退去,郑珍告辞回家。同治二年,大学士祁俊藻向朝廷推荐了郑珍,朝廷特地下旨让他以知县身份分配到江苏补用,最终没有出来做官。
B.当时的学者们都十分注张考据,郑珍继承了这种传统,实事求是地做学问,既不随便标新立样,也不轻易附和苟同。
C.郑珍认为,《历代钟鼎款识》及《汗简》《古文四声韵》所收奇字,就已经不完全可以辨识了,也多是伪造的,不合六书造字法,不可以叫作常规。
D.郑珍认为义则是所有字书、韵书、训诂之书,浩如烟海,而想明白经书训导,没有比段玉载《说文解字》,邵晋涵、郝懿行的《尔雅》及王念孙《广雅疏证》更评细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叛衔犯荔波,知县蒋嘉谷病,珍率兵拒战,卒完其城。
(2)玲初受知于歙县程恩译,乃益进求诸声音文字之原,与古宫室冠服之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南海旅次
曹松[注]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曹松,舒州人(治所在今安徽潜山),晚唐诗人。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旅居南海之作,诗中作者极力描写广州的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B.首联一反传统笔法,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巢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弯曲深沉。
C.颔联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了诗人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
D.颈联写了“明月”“早角”“残潮”,这些牵动归思的景色,并融进了作者连年羁流南海所产生的无终期的归思。
E.这首诗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迂曲婉转地揭示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细微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
15.结合全诗分析尾联表达情感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阙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2)《离骚 》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 ”。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周公馆里发生的一切,对舞侍萍来说,宛如南柯一梦,她决定带女儿离开这里,离开这让她伤心和怨恨的鬼地方。
B.世上举案齐眉的家庭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就是虚伪的。
C.在房贷利率问题上,市民不得不锱铢必较,因为选对了房贷产品,不仅能够省钱,还能让家庭财务状况更加健康。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8.下列各句中病的一句是(3分)
A.“黄桥烧饼节”经过多年的积累,黄桥已从单一的旅游美食到集歌舞、经贸、文化交流于一体,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外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
B.与西方相反,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艺术和工艺相互交融,彼此渗透。
C.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由于反叛冥忘而被惩罚将将一块巨石腿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拼尽全力将要把巨石推至山顶时,巨石就会滑下来,一路滚回原处。
19.根据场合,下列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人人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争当文明市民。《接到旁标语》
B.为了您以及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通路旁标语》
C.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风景区标语》
D.我医院设备一流,技术精湛,欢迎大家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20.在下面—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多支球队在榜酋并驾齐驱的景色固然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滑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