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52 2017-10-05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2]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卷Ⅰ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侍弄(sì) 讷讷(nè) 脚踝(huái)
B.拆散(chāi) 熬过(áo) 并蒂(tí)
C.攲斜(qī) 菡萏(dān) 步履(lǚ)
D.分歧(qí) 徘徊(pái) 搁下(gē)
【解析】A项“侍”应读shì;B项“蒂”应读dì;C项“萏”应读dà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祷告 霎时 花瓣 猜得出
B.遮拦 絮叨 绝别 翻来覆去
C.瘫痪 谯悴 温馨 罗摩衍那
D.豌豆 仿膳 匿笑 暴努无常
【解析】B项“绝”应为“诀”;C项“谯”应为“憔”;D项“努”应为“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解析】“吹毛求疵”使用错误,此处不能贬义褒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解析】B项,主宾搭配不当,主语“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设置“是”“否”两种情况,而宾语部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只对应“是”的部分,改法:去掉前句的“是否”,或在后句“是”后面加“能否”二字。C项,缺主语,去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做主语部分,或去掉“使得”,“我们”做主语。D项,词序不当。“很多”修饰“学校”,应改为“我市很多学校”。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___。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___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
A.奢华 喧闹 发扬 B.繁华 喧嚣 发扬
C.繁华 喧闹 张扬 D.奢华 喧嚣 张扬
【解析】(1)“奢华”意为奢侈浮华,多用来形容有钱人的生活,也用来形容爱慕虚荣的人所渴望的生活, 经常用作贬义;“繁华”意为繁荣热闹,多用来形容某种场面。这里强调物质层面的对象,故选“奢华”。 (2)“喧闹”意为喧哗、热闹、声音非常大,“喧嚣”意为吵闹、不清静,与“尘世”相对,故这里选“喧嚣”。 (3)“发扬”意为发展、提倡,后面须搭配表示积极含义的词语,如发扬风格、发扬民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张扬”意为宣扬、声张,含有宣传或夸张的意思,多指宣扬个人性格,有时含有贬义。这里的文意是说这类人不愿在人前过于高调,故选“张扬”。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C )
浏览完整试题
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解析】A项,“不虚情假意”后的句号应改为分号,因为冒号统领到句子结尾;B项,句号应在引号内,因为这个引用的句号是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D项,“说啊、笑啊、哭啊”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这是并列的谓语。
7.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偶)
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比喻、拟人)
【解析】C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反问。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③⑥⑤④①② B.④①②③⑥⑤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①②⑤⑥
【解析】第一句是中心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然后接③,具体说明植物有怎样的高下差异。为了说明的严密,再接④,说明“特殊情况”。接下来①举出例子,②进行诠释,再由⑥解释原因,最后⑤说明这种现象的分布。
9.下列关于本单元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莫怀戚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
B.冰心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繁星》《春水》等。
C.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有《白鹿原》《病隙碎笔》等。
D.刘义庆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解析】B项《繁星》《春水》是诗集;C项《白鹿原》的作者是陈忠实;D项《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10.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
上一篇: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检测题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17年秋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