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缥缈(piāo) 炫耀(xuàn) 掺和(cān) B. 赐给(cì) 愚蠢(cǔn) 踪迹(jì) C. 御聘(pìn) 钦差(qīn) 妥当(tuǒ) D. 躇步(chú) 庇护(pì) 呈报(chéng)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爵士 澄澈 枯籐 骇人听闻 B. 头衔 女娲 剌叭 随声附和 C. 贱起 气概 蜘蛛 莽莽榛榛 D. 镀金 爱慕 雕像 眉开眼笑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 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____,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___的要素呢? (3)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____地走过我的身旁。 (4)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________。 A. 标志 必须 悠然自得 不言而喻 B. 标本 必需 悠然自得 不可思议 C. 标志 必需 泰然自若 不言而喻 D. 标本 必须 泰然自若 不可思议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 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 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7.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8.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浏览完整试题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 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 《伊索寓言》的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10. 孙悟空在________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拿到了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A. 观音菩萨 B. 文殊菩萨 C. 太白金星 D. 哪吒 (二)诗文填空 11.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树木丛生,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我们要时时处处向别人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呢?孔子在《〈论语〉十二章》里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 (一)古诗赏析 12. 阅读谭嗣同的《潼关》,完成小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终日在天中行止 ______ (2) 只使坠 _______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人曰:“奈地坏何?” ___________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___________ 15. 从这则寓言中得出的成语是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_。 16. 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三)童话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耳朵出逃 ①婷婷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的两只耳朵在说话。然后,它们从婷婷的黑发下面飞起。婷婷赶紧去追它们,可是怎么也追不上。 ②婷婷吓得睁开眼,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四周格外的静。婷婷感觉两腮后上方凉飕飕的,她恐惧地把手伸过去,两只耳朵真的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 ③“妈妈……”婷婷吓得哭了起来,但是妈妈没有进来。婷婷打开门,爸爸妈妈在客厅的沙发上对坐着,愁眉苦脸。 婷婷一看,唉呀,爸爸、妈妈的耳朵也不见了。 ④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见了。 ⑤原来,城市实在太闹了,耳朵们忍无可忍,集体出逃了。 ⑥耳朵们都往森林飞去了,它们在森林边的小溪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将城市里的污浊洗了个一干二净,以便去欣赏原汁原味的大自然的声音。 ⑦没有耳朵,海拉市的市民变得极不方便。人们出门之前必须准备纸笔,所有的交谈都是笔谈。 ⑧最苦恼的是海拉市市长狮皮龙。狮皮龙天生嗜好演讲,他的破锣嗓子比飞机产生的噪声还高一百分贝。耳朵出逃使他的演讲才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他要传达自己的意思只能靠手写,偏偏他的书法极糟,作文很烂。他一怒之下签署了一项命令: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 ⑨军队、警察、全体市民全部行动起来了。耳朵们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它们紧紧相拥在一起。 ⑩“开火!”狮皮龙下了命令。没有一支枪的枪口射出子弹,谁愿意伤害自己的耳朵啊? ⑪这时,远方飘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是一种天籁的声音,耳朵们听着听着,忘了眼前的险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扑啦啦——”所有的耳朵在阳光下飞翔起来,飞向了海拉市。是城市里一个盲姑娘的笛声吸引了它们。 ⑫盲姑娘是一个流浪艺人。一年前,她爷爷因为忍受不了城市嘈杂的声音,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她因为思念爷爷,所以吹起了笛子。耳朵们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了盲姑娘。盲姑娘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动情地吹着,一脸圣洁。返回城市的人们望着这一切,无不震惊。 ⑬一位音乐出版商将盲姑娘的笛声录下来,制成精美的音乐带,取名《盲姑娘的梦》,出售给全市的市民。从此,海拉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盲姑娘悠扬的笛声。耳朵们和他的主人们和好了。 ⑭海拉市的噪音在此之后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甚至连汽车的喇叭声,都是优美动听的萨克斯小调。市长狮皮龙还专门请人为他的嗓子动了手术,换了副歌唱家的金嗓子。 ⑮最近,我又问婷婷海拉市的情况。婷婷说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广告。据有关人士预测,海拉市市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 17.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18. 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9. 耳朵们为什么集体出逃?逃到哪里了?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20. 第⑪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神话故事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