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烂熳(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 B. 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 C. 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 D. 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改为:匿名(nì)。C改为:不逊(xùn)。D改为:锃亮(zènɡ)。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 翻来复去”应改为“翻来覆去”; C. “粗制乱造”应改为“粗制滥造 ”、 “藏污纳诟”应改为“藏污纳垢”;D. “暗然失色”应改为“黯然失色”。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 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使用有误,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句中指的是观光购物的人多,但不是聚在一起,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B.使用有误,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该成语含贬义,用于此处不恰当。C.使用正确,敷衍塞责: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D.使用有误,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该成语是贬义词,所以用于此处不恰当。故选:C。 点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看到”与“乡音”动宾搭配不当;B“超过”与“左右”矛盾;D“研究”与“了解”语序不当,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