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84 2017-10-23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4]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西城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7.10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经典作品就是耐读,反复咀嚼能领悟其精suǐ。阅读《鼎湖山听泉》,倾听小溪的柔曼、滴泉的清脆、激流的雄浑,xiá想那是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心中不生一丝怅wǎng,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繁yǎn,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起的主旋律。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B.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
C.《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D.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香榭湖如诗如画的风光,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他的义举所折服。
C.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下必然要遵循物竞天择的原则。
D.日本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诵读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C.发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D.土地流转涉及亿万农民利益,要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现象不再发生。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⑤《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古代诗词中,物候的变化往往会引发诗人的感触。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自然现象的描叙中,巧妙地融入了值得玩味的情思。
6.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格列佛游记》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肯定,具有一定的歌颂性;《鲁滨逊漂流记》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虚伪文明的不满,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B.《格列佛游记》中塑造的大人国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主张和平,这一形象代表了理想的君主;而小人国国王凶狠残暴,有难以满足的扩张野心,作家塑造这一形象直指整个欧洲的文明制度。
C.格列佛在小人国做了三件大事,其中一件是帮助小人国把不来夫斯库国的军舰全部击沉在
海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慧骃国里遇到一种像人的名为“慧骃”的畜生的围攻,幸
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耶胡”来给他解了围。
(2)右边的一幅图片源自名著《格列佛游记》 国中的情节(1分),这个
国家是如何平息战乱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请结合“气象物候”专题完成以下实践活动题目:
(1)【解说气候】10月初,泰兴的万寿菊正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纷纷拍照发微信。不过,家住泰兴的小琪发的一则微信引起了深圳晓雅的质疑:(2分)
小琪:泰兴的户外万寿菊清得秀丽脱俗,雅得韵致天然,真让人流连忘返。
晓雅:有没有搞错,朋友?现在都10月份了耶,万寿菊怎么才盛开啊!我们7月份就在世界民俗文化村看到户外万寿菊了。
同样的户外万寿菊南北花期不同,请你用物候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气候】
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句式,在橫线处续写一个句子,形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 、 , ;天高云淡、黄草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雾凇沆砀、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3)【应对气候】近年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017 年 1 月 1 日 12 时 14 分,泰兴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1 月 3 日,泰兴依然是重度污染,实验初中接市局通知,要求停止学生户外体育课和户外活动课。
初三(1 )班晓华听到这一消息时,情绪非常激动,准备去找老师理论,想恢复体育课。作为班长的你,又是晓华的好朋友,打算如何劝她,让她欣然接受这个通知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①》,完成第8题。(6分)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②缫(sāo)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③牛衣: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
8.(1)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从农村常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
C.上片写景,作者抓住枣花、缫车、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写出了秋天丰收的场景。
D.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2)试比较这首词上片与链接材料在写景角度方面的相同点和写景用意方面的不同点。(3分)
【链接材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阅读《宋史•杨时传》节选,完成9—12题。(14 分)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①,稍?
上一篇:
湖北省潜江市2018届九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西省平定县东关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泰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