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71  2017-10-2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秘密★2017 年 10 月 5 日 9:00 启用前
贵州省都匀一中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 试卷
注:本试卷共 22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 试卷上答题无效。
出题人:向运合 审题人:黄朝猛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
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 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
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 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但这些不 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 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 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 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 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 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 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 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 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 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 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 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 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 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

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
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
(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 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
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大致 相同的发展进程。


浏览完整试题C.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批判的 只是艺术本身。
D.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 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被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与当 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
B.“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成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这 对艺术的发展来说,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C.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 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D.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 心地位的崩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独到寒山顶
杜芳清 今年春节期间,我独自登上近些年新开发的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的顶巅。山上被冰雪覆盖,空中仍飘
着小雪。风不大,却像刀子一样刮人肌肤。山上仍有隐隐约约的路迹,是管理山林的清洁工扫出来的,还

是寒风有意无意之中吹出来的,我不得而知。我也不愿多想它。人生有限,岁月宝贵,不必物物寻根,事
事探底,只需走好自己愿走的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在雪天高低错落的茫茫山野中游走,我自然得拣道 而行,因为我早已从人生的坎坷道和荆棘林中走出,摆脱了莽撞,抛却了固执,摈弃了狂想,甩掉了浅薄。 况且这山的地形坡谷我早已熟知。尽管如此,我还是捡了一根长长的干树枝作探路之物。
我不怕冷,尽管是零下二十一度,我并没有感到那种奇寒。但我还是在两个毛衣之外又加了件藏蓝色 大衣,大衣领内又围了条黑白间点的围巾。我慢慢地随意而轻松地向前放步,上坡,越谷,转弯,踏阶, 雪花为我轻扬飘舞,树木为我冰清玉洁。这些坡坡岭岭道旁渠畔的白杨、垂柳、青草、野花,夏季是何等 地放情开颜潇洒妩媚!可时光一转,秋风一吹,它们就叶子变黄,枝干变秃,“一朝春尽红颜老”了。自 古女子怕红颜褪去,男子怕体弱无能,但这是自然沧桑,谁都逃脱不了啊。只是我想,处在同一个时间段 和年龄段的人,其精神和状态竟有天地之差,有的女子潇洒依然,风韵独存;而有的女子却褶皱网面。有 的男子成熟威武,年富力强;而有的男子却面如土灰,老态龙钟。何止同龄,不同龄者亦是如此,有的年 过八旬,仍是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而有的不足三十,却是疲态不振,目光呆痴。我曾于十五年前说过: 真正的青春在精神,而不在年龄。眼前的山野已不是秋天,而是银装替换了绿装的严冬季节。可我却聊发 少年狂气,稳踏阶台,迅速登上了山顶的凉亭中。
在山巅,我忽然感到一股冰凉的清气穿过我的全身,脑腔中的杂质和腐物也被全盘清除,浑身觉得好 轻松好清醒。六十多年的人生风雨击破了我的童真,酸甜苦辣的悲欢阅历练就了我的才智,善恶正邪的人 世百态顿悟了我的思维。此时此地,我敢于面对苍天厚土,面对人世尘寰,庄严而郑重地说:天地之间, 人界之中,我好清醒好轻松啊!
我挺胸东望,大西北名城乌鲁木齐的千楼万厦笼罩在雪花飞舞之中。冬季是冷,可没有寒冷,哪来的 雪花飞舞?哪来的玉树琼枝?哪来的栩栩如生的冰雕雪人?哪来的茫茫千里壮观气派的冰雪世界?我喜 冷,还不在于它的外观外貌,而在于它的哲学内涵。许多人都喜欢热,因为热能生春,没有春天,哪会有 山明水秀万紫千红的胜景?因为热能生情,没有热情,就会出现心难通、事难成的冷落而尴尬的局面。但 热盛出浮躁,热极出膨胀。人间诸事之败大都败在一个“热”字上。少年意气导致的打杀成祸,受委屈不 忍,一怒而结冤仇,都市邀友聚会上的酒桌醉态……这些有失社会文明又污染人文环境的劣态,极为影响 人们的心灵健康。这就需要一个“冷”字。有冷才有静,先冷而后静。静生平和,静出智慧。任何棘手之 事、麻烦之事,必须先作冷处理,然后再图良策。这样才能据情顺理,得以比较合情合理的解决。所谓“三 思而后行”,不冷静何来三思?不三思何来良策?无良策事怎能做顺做成?无论是大事、小事,公事、私 事,国事、民事,都不能偏离这个思路和程序,其先决条件就是:先冷静下来!
雪花陪伴我下了山。路迹不清,我竟然没有滑倒。
4.下列对这篇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对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的地形坡谷熟悉,又懂得拣道而行,加以树枝探路,随意轻松而行,无 惧天气恶劣,最终登上了山巅。
B.作者已经六十多岁了,人生的风雨让他思想成熟起来,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才智不凡,人世百态领 他思维顿悟,他活得清醒而轻松。

C.文章边叙边议,借登上山顶而表达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思索,抒真情、启人智,
散发着智慧、哲理的光芒。
D.文章开头写“山上仍有隐隐约约的路迹”,结尾写“路迹不清”,“路”一语双关,既指上山的路, 也指人生之路;首尾呼应,卒章显志。
5.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5 分)
6.作者说“人间诸事之败大都败在一个‘热’字上”,倡导遇事“先冷静下来”,你是否赞同这说法?结 合本文和现实认识,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多地近日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的出行与健康,引发媒体、网友密切关注。最新消息显示, 中央气象台 1 月 12 日 18 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2-13 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 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 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 1000 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 200 米。


展开余下试题据报道,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5 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12 日北京 PM2.5 指数濒 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上午 9 时的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 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 指数最高站点为 456。
除北京外,河北、天津、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高速公路、机场处于封闭状态,旅客出行受到不同程 度的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尽 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
(节选自“中兴网”)
【材料二】
自 1 月 4 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成为不折不扣的“雾霾之月”。为此,记者采访了 省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
据专家介绍,从几次明显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分析,都和大气环流的调整有关。大气环流由前期的经向 型转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本来在“三九”、“四九”受冷气团控制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包 括河北省),被变性的大陆高压控制,加上气温缓慢回升,近地面湿度增大,导致隆冬季节出现大范围雾 霾天气。
对于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中南部地区居民来说,冬季雾霾频发几乎已经习以为常。在 1 月份河北 省发生的几次能见度小于 50 米的强浓雾,几乎都出现在石家庄、邯郸等中南部县市。究其原因,这与石家

庄,邢台、邯郸、衡水等县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区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受西部的太行
山脉影响,风速在到达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后减小,容易出现静稳和逆温天气,使大气垂直层结构稳定,不 利于污染物水平和垂直扩散。
河北省 1 月份雾霾天气频发除了与冷空气弱,风速小有关外,前期降雪多引发近地层空气湿度大也成 为原因之一。受降雪影响,连日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空气相对湿度都在 80%以上,受夜间辐射降温影响,
导致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趋于饱和,最终使水汽凝结而形成雾霾。

【材料三】

(节选自《燕赵晚报》)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1 月份我国中东部多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雾霾天气成因分 析与预报技术研讨会,邀请大气和环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静稳天气和污染排放是雾霾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因素。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大范 围的气溶胶(污染物)的排放变化不会很大,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今年 1 月 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与前期最大的不同是中纬度地区环流经向度小,这使得 此期间北方冷空气强度变弱,南方暖湿气流相对较强,大气静稳且相对湿度较高。
专家指出,我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较高的,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洲、美洲的城市。 气溶胶粒子不仅对形成霾有贡献,还作为凝结核参与到了雾的形成过程中,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 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强调,不能把 1 月份的雾霾事件简单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雾 霾形成,气象是一个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总体在加剧。1 月份的雾霾天气过程警示我们,大气污染 已经到了危险的极值,加强节能减排的研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节选自“人民网”)
【相关链接】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微粒,含有各种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含氧 有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来自被风扬起的灰尘、海水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爆发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烧的 烟尘等天然源,也可以来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以及各种工业排放的烟尘等人为源。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材料一着重报道了我国多地雾霾天气的严重状况,连百姓的出行和健康都受到影响,甚至正常的户外活 动都不能开展。
B.材料一中,作者以北京为例,说明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 5 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着重分析了雾霾的成因,但两则材料关注的地区范围不同,专家的观点也大相径庭。 D.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一,报道的角度内容也完全不同,但都关注了“雾霾”问题,都能引起民众对防霾 治霾的重视。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4 分)
A.雾霾会导致能见度降低,交通受限,影响出行;还会危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 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B.由于太行山脉阻滞了西北风,因而风速减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导致河北省 1 月份能见度小于 50 米的强浓雾都出现在南部县市。
C.导致 1 月 4 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冷空气势力减弱和气温回升造成的近地面湿度 增大。 D.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一旦出现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雾霾就会形成 和持续。 E.大气污染既有天然源,也有人为源,其中,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 响。因此,雾霾治理,当务之急是加强人为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和治理。
9.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雾霾形成的原因。请根据材料三,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别提一条防霾 治霾建议。(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卢秉,字仲甫,未冠.,有隽誉。尝谒蒋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适,恨林木未就尔。”秉曰:“亭 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堂赏味其言,曰:“吾子必为佳 器。”
中进士甲科,调吉州推官,浮湛州县二十年,人无知者。王安石得其壁间诗,识其静退,方置条例司, 预选中。奉使淮、浙治盐法,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
进制置发运副使。东南饥,诏损上供米价以籴。秉言:“价虽贱,贫者终艰得钱,请但偿籴本,而以 其余振赡。”是岁上.计.,神宗问曰:“闻滁、和民捕蝗充食,有诸?”对曰:“有之,民饥甚,殍死相枕
[注]

籍。”帝恻然曰:“前此独赵抃为朕.言之耳。”先是,发运使多献羡
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

以希恩宠,秉言:“职在董督六路

知谓州。五路大出西讨,唯泾原有功,进宝文阁待制。夏.境胡卢川距塞二百里,恃险远不设备,秉遣 将姚麟、彭孙袭击之,俘斩万计。迁龙图阁直学士。夏酋仁多嵬丁举国入寇,犯熙河定西城,秉治兵瓦亭, 分两将驻静边砦,指夏人来路曰:“吾迟明坐待捷报矣。”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 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秉曰:“幕府上功患不实,吾敢以疑似成欺乎?”他日物色之,嵬丁果
死,诏褒赐服马、金币,且使上所获器甲。

秉守边久,表父革年老,乞归。移知湖州,行三驿,复诏还渭,慰藉优渥。革闻,亦以义止其议。已
而革疾亟。乃得归。元祐中,知荆南。卒。

【注】羡:结余的钱财。

(选自《宋史•卢秉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B.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C.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D.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冠,文中指古代的人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男的称“弱冠”,女的称“及笄”。 B.朕,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皇帝自称还有“寡人”“孤”等。 C.上计,文中指地方官员在年终将户口、赋税、狱讼等编造计簿,呈送国君考核。 D.夏,文中指西夏。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卢秉有口才。他很小就有声誉,曾去拜见蒋堂,与蒋堂对话时,用恰当的比喻打动了蒋堂,蒋堂认 为卢秉日后必成有用之人。
B.卢秉有见识。他袭击西夏防备薄弱之地胡卢川,大获全胜;西夏人大举入侵,他积极迎战,并断言 将获胜利,后果如其言。
C.卢秉有爱心。东南闹饥荒,朝廷减价供粮,卢秉对此表示赞同;皇帝询问卢秉有关百姓吃蝗虫的情 况,卢秉如实回答,使皇帝动容。
D.卢秉有孝心。他在边境很长时间,因父亲年迈请求调回内地,但在路上又被朝廷召回,他父亲知道 后表示理解,直到他父亲病重才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5 分)
(2)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14~15 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寒”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 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
B.“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更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的叹喟。 C.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比。 D.“浑是新愁”,含义丰富:本有旧愁,添了新愁;愁到了“浑是”的程度,极言分量之重。 E.买花载酒,是想要重温少年冶游放荡之乐,然而,“不似”一转,毕竟时过境迁,徒增岁月,无复
当年乐趣矣。
15.此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联系全词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 , ”两句,描绘了塞外边陲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2)《蜀道难》中,李白通过“ , , ”三句描绘 出了蜀道剑门关的山势高大雄峻,用极尽夸张的修辞侧面突出了地势的陡峭和险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印度和中国军方在朗洞地区的对峙已经接近一个月,中方表示,印度将为自己在中印边境的危.言.危. 行.负责。
②现在一些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多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不惜工本,然而那些华而不实 的简历即使投到用人单位也不过是泥.牛.入.海.,起不到实际的求职作用。
③七.月.流.火.,全国多地迎来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季,而以“气候凉爽、空气清爽、好客直爽”

著称的贵州则迎来避暑旅游的旺季。
④天才少年家境贫困,但他天资聪颖,反应敏捷,虽说没有进过正规的学堂,拜过正式的老师,但是 数千字的文章常常一.挥.而.就.,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⑤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
的境界。
⑥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动作片《战狼 2》上映 12 天后,票房达 34 亿元,火爆荧屏,其他同步上映的电 影与之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除了导弹,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 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
B.在质量时代,不管一个品牌之前享有怎样的声誉,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多高的认可度,只要没有把 好质量关,就会满盘皆输。
C.据介绍,新建立的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系统,将依托云技术,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便捷、权 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
D.我国铁路部门将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旅客的心情和客户 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距 2018 年的高考还有 200 多天,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为自己的高三学习尽一份 绵薄之力。(广播稿)
B.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 业赠言)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莫言《蛙》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
D.张海玲老师,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 的光临。(邀请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字。(6 分)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堂中、房宇外, ① 。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 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 语音相同, ② 。所以,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 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 ③ 。

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
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可以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 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
①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经典著作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贵州省都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