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18 2017-10-2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8]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谈读书时的思考
为什么读书?通常会有四种情况:一是为休闲而读书。随便翻翻,看看小说、散文或 非专业的书。二是为兴趣而读书。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为了解某个方面的情况而读书。 比如出国或国内旅游,要了解目的地、景点的情况。三是为学习而读书。要完成学习任 务、为了考试或者要求写体会文章而读书。四是为研究而读书。也就是为研究问题、做学 问而读书。我所说的读书思考,主要是讲为学习、为研究而读书时的思考。
为学习、为研究,肯定要读书。尤其是为了研究还必须读很多书。张培刚先生在哈佛 大学写博士论文,9个月时间翻阅了 200多部专著,涉及180位学者,最终论文得了威尔士奖。
为学习或研究需要很认真读书,为了说明或检验读书认真,有的还要求整段整篇地背 下来,有的还写读书笔记或体舍。我认为,为学习或为研究而读书,判断其认真程度有三 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记忆,读过之后,记得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背出其中的段落和句子;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能够理解书中所传达的思想;第三个层次是思考。
为学习研究而读书,往往有通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有时也会有选择地读或有重点地细 读。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引发思考,都可以因为思考而读懂。
读书时的思考,可能会涉及四个方面。
读书需要平面思考。要把书、作者以及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如何理解书的旨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却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 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观察,必须历史地看,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看,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风格、追求看。只有这样,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读书需要总结思考。一本书总是有一定篇幅的,无论是通读,还是精读,必须抓住重点,总结概括出书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创新点或亮点。 虽然作者、出版单位在推介时会讲该书的看点,包括写作意图,也会有专门的书评,甚至、包括其他人的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但这些只能帮助我们理解,不能代替我们思考。
读书需要关联思考。要把所读之书与同类书籍、文幸联系起来读,与相关领城的学术体系、学科前沿联系起来思考,搞清楚该书的学术地位、学术价值、原创水平和实际贡献, 建立起“由点到面,以面看点”的分析框架。
读书需要启发思考。无论是为学习还是为研究而读书,目的总是要提高自己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性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书我们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通过读书我们是否受到激励、触动与启发,这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读得怎么样的最好回答。
1.下列关于读书的四种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
A.为休闲而读书,人们可以没有任何功利心,仅为享受美好的读书时光,如陶渊明的“乐琴书以消忧”。
B.为兴趣而读书,如外出旅游最好先读些书了解当地情况,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正是如此考虑。
C.为学习而读书,必须读大量的书,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多读书的重要性。
浏览完整试题
D.为研究而读书,不能光读而不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中的道理是相同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书通常有四种情况,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为学习、研究而读书时,不只要读,还要进行思考。
B.判断一种读书情况是否是为学习或研究,需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三个层次条件:记忆、理解、思考。
C.为学习研究而读书时,可以有选择地通读,也可以有重点地细读精读,不过要读懂书都离不开思考。
D.人们在读书时不管是进行平面思考还是启发思考,都意味着在认真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很髙的层次。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书需要平面思考,因为把作者和时代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B.读书需要总结思考,因为虽然很多外部资料可以帮我们理解,但它们不可能帮我们总结出主题、中心思想等。
C.读书需要关联思考,因为关联阅读同类书籍,既便于明白该书的价值,更可以进一步全面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D.读书需要启发思考,因为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清楚了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就可以实现提高自己的目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同学
陈小庆
看到报纸上宋云的名字时,苏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宋云不是他的老同学吗?宋云从事的豆制品生意已经做到出口了?这么说他从父亲手里接过的豆腐作坊已经被他整成上市公司了?苏文本不敢相信,可报纸上大大的红字印得明明白白,这个豆制品集团的董事长就是宋云。
苏文眼前不禁浮现出很久以前的画面:宋云的父亲老宋拉着板车,上面有两大板儿豆腐,老宋好嗓门儿——“豆腐一一谁割豆腐来……”声传四方,根本不用喇叭。大爷大妈们就陆陆续续走过来,称上一块儿两块儿豆腐。苏文最喜欢看老宋拿着一拃多长的薄刀割 开豆腐的动作:只见老宋掀开蒙豆腐的白布,轻轻竖一刀橫几刀地下去,那白嫩嫩的豆腐便齐整整地被分割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小正方形,然后老宋熟练地托起一块儿放在秤盘儿里,口里念叨着:“一斤高高的 ”他分割的每一块儿豆腐都是“一斤高高的 ”大家不说他这手艺是“一刀准”,都称之为“一斤高”!
虽然老宋做的豆腐好吃,还有不错的人缘和那有名的“一斤高”,但苏文他们几个小孩子却从来也看不起宋云。首先他家是外来户,租住了一个大院——这里属于城中村,这里很多做生意的都是外来户,再就是宋云成天流鼻涕,脏兮兮的,一副乡巴佬儿的模样,学习 也不好。他是二年级转来苏文班的,第一个同桌就是苏文。宋云坐到苏文身边,讨好地对苏文笑笑,鼻子里却冒出了个鼻涕泡,苏文什么也没说,只把板凳挪得离他远了一拃。
往事如烟,十几年没有见到宋云了,他初中毕业就接了身体不好的父亲的豆腐坊,一直从事着豆腐生意,没想到居然做大了!那个被苏文他们瞧不起的脏兮兮的家伙现在居 然是大老板了!苏文心里一阵难过——自己目前还只是在一家公司里做着文员,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每周上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经常和几个朋友喝酒,还熬夜打电脑游戏, 自以为生活得幸福自在……可,自己的前途在哪里?自己和人家宋云怎么比?老婆要是 知道宋云是自己同学,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奚落自己?
很久以前,苏文升入重点高中,宋云回家磨豆腐!苏文心里的优越感,促使自己每周从寄宿制学校回来都要专门路过宋云的立腐坊,他穿着寄宿制学校的制式校服,而宋云穿着工作围裙在忙碌着……
苏文上高中半年后,宋云他们搬家了……
很久以前苏文就想过:自己和宋云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天生我才必有大用;而宋云,则是底层的劳动人民,需要我去关怀……
可生活不按套路出牌,宋云现在事业有成,而苏文朝九晚五,为别人打工。
不行,苏文对自己说,不能认命!他牙始趁一切机会倒腾生意。
每周的电影取消了,和朋友喝酒取消了,熬夜打游戏取消了,凡是不利于上进的事情都取消了……每每想到宋云的成就,苏文就夜不能寐,他的生活很是励志,基本是卧薪尝胆,枕戈待旦!崖柏这几年挺火,他就倒卖崖柏,自己也上山去偷挖,可惜没有挣到钱;又听说倒卖牧羊犬可以发财,苏文就倒卖了好几条牧羊犬,可惜还是没有挣到钱;他又兼职推销保险,最后只动员自己买了一份;苏文还做过直销传销,做过很多辛苦的危险的甚至 违法的事情 就在苏文奋发图强,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在致富路上时,他又一次看到了宋云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
这个拥有上市公司的豆制品老板宋云,居然是个女的!因为她捐资助学,这次报纸配发了她的彩照。她不是苏文那个叫宋云的男同学!苏文忽然长出一口气——本来我就不相信那个家伙会有这么大本事,果然!生活,哪里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哪里有那么多起承转合?那个脏兮兮的宋云一定还在一个小角落里卖他那可爱的豆腐,顶多把他爹的板 车换成电动三轮,三轮车上有个电喇叭……苏文眼前浮现出中年宋云奔波于市井之间的画面,那画面好温馨,好亲切,好接地气!
苏文要先去看场电影,然后约上三五好友喝酒喝到半夜,慢慢来,生活还是如此美好!
如果有机会,甚至还可以和老同学宋云取得联系,好好聊聊这些年的苦辣酸甜不错,生活很久以前就是如此美好!
(选自《奔流》2017年第2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借助苏文的回忆,叙述宋云父亲和宋云先后做豆腐以及同学们瞧不起宋云的往事,解释了苏文看了报道惊讶难过的原因,展现了他褊狭的心理。
B.苏文认定老同学宋云做了豆制品集团的董事长,于是不满足于为人打工的生活,开始为致富而打拼,这说明苏文爱好攀比、见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的特点。
C.苏文在所谓的宋云事业有成的刺激下,放弃娱乐休闲,想出各种门路发财,虽然奋发图强,但都劳而无功,这说明在造化弄人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D.苏文因看到报纸上对宋云的报道而心理失衡,后来又因看到报道而恢复优越感,人物心理的变化造成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产生鲜明的戏剧效果。
5.小说以“不错,生活很久以前就是如此美好!”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 简要分析。(5分)
6.这篇小说的标题,另一个版本作“可爱的豆腐”。你认为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
教育部相关专家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要从根本上把好“三关”——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据《中国之声》2017年8月报道)
材料二
图一: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数量变化
图二:语文教材阅读要求变化
(图一、图二根据互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答记者问绘制)
材料三
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 《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教材中既有叙写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文章,也有描绘江姐、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以及记录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 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的篇章,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历史教材系统 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 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战14年的史实。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 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新网北京8刀28日记者阚枫)
材料四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为什么要统编三科教材?第一,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第二,这是立德 树人的重要举措。第三,统编三科教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科教材的编写原则: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教育部有序推进教材的编审工作:第一,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的一流专家担任三科教材总主编。同时,调集全国知 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建了一个140多人的编写团队,主编领衔,集体创
作。第二,精心组织编写的四个环节:研制大纲——编写样章撰写初稿——修改完善。教材碥写完成之后,还要强化实践检验,在10多个省300多所学校开展了试教试用。
第三,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考虑这些征求意见的机构、专家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再一 个,注重听取一线的意见,组织了东中西9个省份的特级教师对教材进行精细审读,每科教材请了 100多位一线教师进行审读。
最后是严格审查把关。按照编审分离原则,专门有一部分专家进行审查,实行四审 (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综合审查)制度,严把“三关,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投入使用。
(摘编自教育部网站8月28日《义务教育三科教材有关情况》)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部新编的三科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的各个初始年级投入使用。
B.新编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小学阶段大幅增加,初中只是略有增加,可见,新教材更注重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
C.由图二可知,统编语文教材变精读几乎一统课堂为精读、略读和课外自读三分天下的情况,更强调了阅读形式的多样化。
D.根据材料二的数据分析,统编语文教材整体上突出了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同时引导师生更加重视阅读。
E.统编语文教材收录大量革命传统篇目,像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一样强化革命传统教育,难免会冲淡其文学属性。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三部义务教育阶段教材耗时五年才最终编定的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文远,洛州偃师人。父彻,梁秘书郎,尚元帝女安昌公主,而生文远。属江陵陷,被虏于长安,家贫无以自给。其兄休,鬻书为事。文远日阅书于_,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大儒沈重讲于太学,文远就质问,数日便去。或问曰何辞去之速?”答曰其所说,悉是纸上语耳,仆皆先已诵得之。至于奥赜之境,翻似未见。”有以其言告重者,重呼与议论,甚叹服之。窦威、杨玄感、李密皆从其受学。开皇中,累迁太学博’士。大业初,授国子博士。文远所讲释,多立新义,先儒异论,皆定其是非,然后诘驳诸家,又出己意。 时洛阳饥馑,文远出城樵采,为李密军所执。密备弟子礼北面拜之。文远曰:“老夫畴昔之 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密顿首曰:“欲先征化及【注】,报复冤耻,然后凯旋,入拜天阙。”文远曰:“将军前受误于玄感,暂坠家声。回车复路,用康家国,天下之人,是所望于将军也。”及征化及还,而王世充权兵专制。密问计于文远,答曰:“是人残忍,意又褊促,既乘此势,必有异图。将军前计为不谐矣。”及密败,复入东都,王世充给其廪食,而文远尽敬,见之先 拜。或问曰:“闻君踞见李密,而敬王公,何也? ”答曰:“李密,君子也;王公,小人也。”后王世充,亏,复以为国子博士。因出樵采,为罗士信获之,送于京师,复授国子博士。武德六 年,高祖幸国学,观释奠,遣文远发《春秋》题,诸儒设难蜂起,随方占对,皆莫能屈。年七十四,卒官。
(节选自《旧唐书.徐文远传》)
[注]化及:即宇文化及,鲜卑人,隋末叛军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B.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C.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D.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凤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是替经书做注的著作,《春秋左氏传》相传就是左丘明注解《春秋》的一部史书。
B.李密“北面”见礼,《鸿门宴》中“沛公北向坐”都说明古代以面朝南坐最为尊贵。
C.行礼时,头触地即起,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拜迎、拜送,拜贺、拜 望等。
D.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者使用超越自己本来地位的称号,叫“僭号”,被视为公然抗礼的反叛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远家道中落,逆境里不忘治学。他原本地位显赫,遭遇战乱,被迫迁徙,贫穷不堪;即便如此,仍旧抓住机会遍览群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究业有所精。
B.徐文远学识渊博,论辩时众人难敌。即便名重一时的大儒经过与文远探讨经义的深邃境界之后,都对文远甚为叹服,那些企图难倒文远的人,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展开余下试题
C.徐文远善于识人,处事中相时而动。对待李密,他当然是南面而坐、坦然受礼且志满意得,毕竟李密曾是他的弟子;对待王世充则小心翼翼,礼数周到,恭敬有加。
D.徐文远一介儒生,论天下腹有韬略。他透过王世充表现出的专权,看出此人生性残 忍,得志猖狂,在李密问计时及时提醒,认为李密原来拜见天子的计划很难实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远所讲释,多立新义,先儒异论,皆定其是非,然后诘驳诸家,又出己意。
(2)将军前受误于玄感,暂坠家声。回车复路,用康家国,天下之人,是所望于将军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14〜15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仿拟同类题材的古诗而创作的诗歌,本诗承袭了从屈原到《古洋十九首》, 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来抒写自己情感的文学传统。
B.开头两句写春天日暮时分的景象,天空明净澄澈,春风轻柔温和,构画出一幅自然春意融融、人物心旷神怡的沐春图,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C.在这美好的淸夜,一位佳人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直到天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 美并具*写足了“信可乐也”的情绪,也为后篇的抒情蓄势。
D.五、六两句乐极悲来,写佳人唱完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善感的心中涌出种种复杂的思绪:如此的美丽春夜又能存在几时?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
E.这首诗具有隐喻的意味,结尾处佳人发出的对世间美好事物难以恒常的感喟,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显见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仍然难忘世事,内心并不旷达超脱。
15“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一根直木,把它烤弯成符合圆规的曲度,“ ”也不能再恢复原状的原因是“ ”,比喻人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在边塞军营送别使臣归京的场景帐内且歌且舞,开怀畅饮;傍晚时分,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冷到了“ ”的程度。
(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同伴听了自己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于是他俩开怀畅饮, 直至“ ”,只剩桌上“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进人冬季以来,全国各地此起彼伏,仅十二月一个月的时间便爆发大型火灾数 十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李师傅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工作态度严谨认真,不管是徒弟“开小差”还是机器出啥小毛病他都不会放过。
③月光下,山墙那边传来一阵笛声,只听它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穿云裂石,众人都听得痴了,就连墙上映着的竹影也仿佛听懂似的轻轻摇曳着。
④这项旷日持久的军事工程在建成时贏得了那么多的关注和赞叹,却在强敌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实在令人费解。
⑤最近到北京出差,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之大,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⑥只是一个母子共同参加的“分果果”游戏便持续了两个小时,宝宝妈妈们早已筋疲力尽,可小宝贝们却乐此不彼,非常开心。
A.①③⑥ B. ①②⑤ C.③④⑤ D. 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最近一段时间,青少年溺亡事件屡次发生,作为在校学生第一责任人的班主任们一定要对此类事件引起高度重视。
B.高新开发区以创建“温情高新”为目标,不断提升辖区文明建设,利用社区宣传栏、 LED显示屏等平台多渠道营造学习文明礼仪的氛围。
C.对中学生来说,成语不仅是各省市历年中高考的必考知识点,古诗词和作文学习中也经常渗透成语知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D.国内共享单车累计骑行50亿公里所减少的碳排放量约80万吨,这相当于111万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陪你走了一段远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这点小事,又 何足挂齿。
B.放心,此事包在兄弟我身上,等到你结婚那一天,花车、酒店等事情的安排,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C.到了离别的时刻,张悦拿着李楠送他的照片说老同学,你送我的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友情,我一定惠存。”
D.他虽拜在吴师父门下,却终日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过是忝列门墙罢了,这与俄国力士比武之事,怎能交付给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工造林在减轻洪水和沙尘灾害方面作用巨大,① 。其原因就在于过去的人工造 林树种单一,林下其他野生动植物极少,无法形成完整的生物链,不能为更多动植物提供柄息地。据调查,在支撑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越自然越好,纯林不如退耕农田,② ,人工 混交林不如天然杂木林。作为人工造林第一大国,今后我国将调整以人工纯林为主的造林 计划,③ ,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更有利空间。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随着各地陆续将体育纳入了中考科目,并不断增加体育分值,初三的体育课开始受到各初中的普遍重视,学生锻炼的热情也高涨起来,体育成绩也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只有考试才是学校教育最有力的指挥棒。于是,有人提出体育也必须进高考,这样家长和学校才会真正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重视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就能培养起学生体育锻炼 的兴趣和习惯,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和运动机能。
①并非只有考试才是学校教育最有力的指挥棒。
②
③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有人給互联网总结了以下关键词:搜索、微信、网购、浏览新闻、跟帖评论、网络暴力、游戏、直播、分享、隐私保护、水军、低头族。
请从中选出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互联网,写一篇文章帮助人们读懂互联网。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113.220.8.107)
上一篇:
上海市格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洛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