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623 2017-11-01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17部编)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17部编版)
第二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3)《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其实我并没有决意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qī ran( ),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2)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an( ).
(3)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张出言不逊,目中无人,连董事长也敢冒犯,我看他是工作不保了。
B.摄影师拍到麻雀在雪后的田野里成群嬉戏飞舞的照片。
C.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D.花园里盛开着和颜悦色的花朵,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政府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将“开创未来”和“珍视和平”互换位置)
B.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这次一回到老家,他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把“感受”改为“看到”)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当今水资源短缺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我市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担负着市区约70多万人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删去“约”)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排比。(4分)
读书是读人生,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总有触动我的地方:我理解诸葛亮的苦心,为报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
我同情鲁滨孙的遭遇,为求生长存孤岛,漂泊半生。
二、文言文阅读 (18)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文段,完成第6~9题(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步于中庭 (3)念无与为乐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月”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推知月色之清,“水中藻、荇交横”可见月光之明。动静结合,领读者进入一个亦真亦幻的透明世界。
浏览完整试题
B.这篇游记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事、景之中寓情;三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C.作者口中“闲人”,既可理解为具有闲情雅致的豁达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被贬谪后郁郁不得志的情形下,一种自嘲式的排解。
D.本文以月色为线索贯穿全文,先是因月色入户而出行,接着趁着月色寻张怀民,然后一起共赏月色,最后因月色很有感触。
(二)阅读《宣王好射》,完成10-15题。(8分)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宣王好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爱莲说
C.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二石兽并沉焉 D.九石名也/有仙则名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皆 曰 不 下 九 石 非 大 王 孰 能 用 是 宣 王 悦 之。
11.宣王“丧其实”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阅读《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一文,回答12——15题。(共15分)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 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 ,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2.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3.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1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15.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13分)
老师!老师!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 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 ,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展开余下试题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16、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分)
17、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4分)
18、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
19、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3分)
四、作 文 (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
请以“那一天,我与 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550字左右。
五、名 著 阅 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10分)
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
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
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
1.本文选自 《 》 ,作者是 。选文开头画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3分)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你对红军战士的认识。(3分)
3、红军渡过大渡河有何重要意义?(4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
(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 凄然 慰勉 正襟危坐 筋疲力尽
3 D(“和颜悦色”指脸色和蔼喜悦,不能用来形容花的颜色。)
4 B(动宾搭配不当。正确的改法是在“和”后面加上“看到”。)
5、示例一:我佩服陈胜的气魄,为脱苦海冒死起义,南征北战。
示例二:我赞赏唐雎的忠诚,为救国家智斗秦王,舍生忘死。
示例三:我羡慕格列佛的经历,为探险境漫游各国,奇幻刺激。
二、文言文
(一)6.(1)只是(2)散步 (3)想到、考虑到
7、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8.A(“庭下如积水空明”可推知月色之明,“水中藻、荇交横”可见月光之清。
(二)
【参考译文】宣王喜欢射箭,爱听人家夸赞他自己能拉硬弓。实际上他拉的弓力度不超过三石,他把弓拉开,展示给侍从看,侍从都尝试拉开这张弓,拉到一半就停下不拉了,都说:“这弓的力度不少于九石,如果不是大王,谁能拉得开这张弓!”宣王听了很高兴。其实,宣王拉的弓力度不超过三石,他到死都以为力度是九石。三石的力度是真相,九石的力度是夸说的虚名,可见宣王喜欢夸说的虚名,而埋没了事情的真相。
9、A(A.喜欢;B.同“悦”/一种文体;C.古时计量单位/石头;D.虚名/出名)
10、皆 曰 /不 下 九 石/ 非 大 王 孰 能 用 是/ 宣 王 悦 之。
11、这是侍从为了让宣王高兴而故意骗他(把三石说成是九石),根本原因是宣王喜欢别人阿谀奉承,缺乏自知之明。
三、现代文阅读
(一)12.①郭德纲(老郭)拦阻儿子驱赶喜鹊并教育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拦阻并教育。)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
13.示例: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可从其它角度作答)
14.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15.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示例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示例二:遵守交通规则等。(能体现学生良好教养的示例即可。)
(二)16.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
17、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2分)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2分)
18.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1分)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
19、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1分)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1分)。因此充满了“暖意”;但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1分)
五、名著阅读
1、说明了夺取泸定桥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从“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可看出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情与奉献精神;从红军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爬过铁索桥、“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可看出红军战士的英勇卓绝。
3、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也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113.220.13.20)
上一篇: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校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17-2018学年上学期学业水平抽测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人教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