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39  2017-11-0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9]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第一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卷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 总分:150 命题人:施亮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校园文学好比一缕春风,能吹化心湖的迷wǎng;好比一hóng 清泉,能滋润心灵的成长;好比一簇火花,能bèng发激情的光芒。校园文学根植于年轻学子,成长于心灵的碰撞与心路的跌dàng。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 ,单于夜遁逃。
③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④ 衣带渐宽终不悔, 。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⑥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⑦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3、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随着社会的开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
C.为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D.很多家用电器,国家的并不比洋货差。质量不仅能与之抗衡,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4、 名著阅读(10分)
(1) 右图是电影《格列佛游记》中的剧照,其
所展示的情节是
(4分)

(2) 格列佛从慧骃国回国后不让妻子子女靠近是因为
(2分)
(3)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 ( )(4分)
A.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依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B.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C.通过对“飞岛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D.《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用大端派和小端派的分歧,讽刺了英国议会中无原则的党派之争。
E. 在《格列佛游记》中,好几次提到中国,如中国人的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人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中国言语拼写很困难。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5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②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即菱。
5、 (1)词中通过波平岸静 、月色清幽、 表现“西湖好”。(2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3分)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20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④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浏览完整试题【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 ③戮:杀。④赞:辅佐。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社稷之器 ( ) (2)貌若甚戚者( )
(3) 亮数外出 ( ) (4)便要还家 ( )
7、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代裔为长史
A.为天下唱 B.吴广为都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故为之说
8、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译文: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译文:
9、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11分)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所以,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1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 (3分)

11、文章画线句举清朝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分)


12.选文②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分)


(四)阅读周克武《老 屋》,完成13-17小题(21分)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


展开余下试题(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3、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3分)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____________→站在老屋门口
14、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描写细腻感人。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9)段中画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5分)
18.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抹之不去,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请以“抹不去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释】韶华:美好的时光。
要求:
(1)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4)书写5分,请认真书写。































600个字
























































































































展开余下试题




















































参考答案
1. 惘 泓 迸 宕
2. 略
3. C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4分,多于两项得0分)
4、(1)格列佛为了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1分),把敌国的战舰拉到利立浦特国的海港。(1分)
(2)讨厌他们身上的“耶胡”气味(1分)。
(3)A、D (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5. (1) 莲香宜人 (意对即可 2分)
(2)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
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
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 (写出两点即可 2分)
(3)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写出两点即可 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6.(1) 国家 (2) 忧伤 (3)屡次、多次 (4)同“邀”,邀请 (4分)
7、B
8.(1) 公琰立志忠正,他是一个和我共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2分)
(2) 略
(3) 略
9.(1) 蒋琬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2) 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2分)
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蒋琬凭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进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令,先主曾因游览视察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什么事都不处理,这时又喝得酩酊大醉,先主大怒,打算判罪杀掉他,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求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他处理政事以安定百姓为根本,而不追求表面形式,希望主公重新加以考察。”……建兴五年,亮驻兵汉中,蒋琬和长史张裔留守共同主持府中军政大事。建兴八年,代替张裔任长史,又加封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诸葛亮常常说:“公琰立志忠正,他是一个和我共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后秘密上表给后主刘禅说:“我如果死去,以后的军政大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10、要有谦和的姿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善于向他人学习。
11、列举清王朝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以“天朝上国”自居),而日益落后于世界的事例(1分),从(反面)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12、不能,②段阐释了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义(或“只有你不把自己当世界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③段论述的是如何才能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或“不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谦和的姿态”),两段内容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四)阅读周克武《老 屋》,完成18-22小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南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