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练习 高一语文 试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颓圮(qǐ) 戕(qiāng)害 什刹(shà)海 百舸(gě)争流 B. 剽(biāo)悍 跫(qióng)音 文件夹(jiā) 人烟阜(fù)盛 C. 彳(chì)亍 遒劲(jìnɡ) 怅寥(liáo)廓 锲(qì)而不舍 D. 谄(chǎn)媚 症(zhēnɡ)结 胳(ɡā)肢窝 一塌(tā)糊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颓圮pǐ, 什刹海chà;剽悍piāo;锲而不舍qiè。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学生凡语”橱窗内展示的是学生们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从文辞内容的锤练,到版面美工的设计,都让观赏者感概不已。 B. 舰用蒸汽轮机是先用锅炉烧出高温高压水蒸气,但之后不是去推动往复机,而是用蒸汽推动回转式的涡轮机。 C. “大锯活人”“利剑穿心”“口接子弹”……这些令人心惊胆战的名字,是魔术师在故弄悬虚,还是暗示他们的表演确实有生命危险? D. 郴州火车事故的“制动失效”说,引起不少公众置疑:两列车为何同现车站?是信号失灵还是制动失灵?撞车列车为何到站不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汉语字形题,考生要注意识记字形相近的字。A.锤练—锤炼 感概—感慨;C.故弄悬虚—故弄玄虚;D.置疑—质疑。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四季的 ▲ ,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通过我的指间流动。 (2)对艺术家来讲,如何跟上时代的形势,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是不可 ▲ 的社会责任。 (3)高一开学初进行了为期5天的军训活动, ▲ ,我们进行了队列训练,学唱军歌,聆听国防知识讲座,还观看了军事题材的影片。 A. 变幻 推托 期间 B. 变换 推脱 期间 C. 变换 推脱 其间 D. 变幻 推托 其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推托,借故拒绝;推脱,推卸;“其间”,指某一段时间,“期间”,某个时间里面,往往紧接着前面词语,如军训期间。 4. 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 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并使用熟语的能力。B项中“无地自容”指没有地方可以容身,形容十分惭愧。属于句意与成语的语境义不合。A项“防患于未然”指在事故和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C项“信马由缰”本指骑着马,不拉缰绳,任由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的闲逛或随意行动。D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办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成语考查中,主要是考查句意与成语的语境义是否相合,所以在思考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
浏览完整试题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高位调整且很难下跌,国际粮食供需失衡正在加剧,但中国的粮食生产库存充足,依然能够满足自给。 B. 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C. 2011年以来,虽然全国住房价格过快的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大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依然繁重。 D. 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将“的粮食生产”改为“生产的粮食”;C项成分残缺,在“市场”后加上“的工作”; D项句式杂糅,“基于”就是“在……基础上”的意思,可以说“在这些真实的文字基础上”,也可以说“基于这些真实文字”。 6. 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 ▲ ; ▲ 。 ▲ ; ▲ 。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①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 ②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 ③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 ④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 A. ④①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 7. 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庐州月》) B.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千里之外》) C.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断桥残雪》) D. 石楠烟斗的雾,飘向枯萎的树,沉默的对我哭诉。(《夜的第七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赏析和辨别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和辨识修辞手法。B为比喻,其余为拟人。 8. 下面一段话中用了许多客套词语,其中准确的一组是( ) 小弟本想明日光临宝地,请教种花之道,不料仁兄今日屈尊到我府上,实在让人承受不起。所赠几袋花种已笑纳,盛情可感,在此拜谢。 A. 光临 请教 府上 B. 请教 仁兄 拜谢 C. 小弟 屈尊 笑纳 D. 宝地 仁兄 笑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词的得体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光临”是欢迎别人到自己家做客,“府上”是尊称别人的住宅,“笑纳”是请别人收下自己送的东西。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B. 外人读到我们这些犹太人藏起来怎么过日子?吃些什么?谈些什么?只会觉得好笑。 C. 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D. 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A冒号改逗号, B问号改逗号, C第二个顿号改逗号。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孔子师郯子、苌弘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词性辨别作答。B.和例句都是意动用;A名作状;CD名作动。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C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D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12. 下列各句所补出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輮以(绳)为轮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C. (吾)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 生乎吾前(者),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式省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语句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A. 輮以(之/木)为轮。 13.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下来和一般人没什么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兴起了。 C.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了《师说》来赠给他。 D.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样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生”通“性”,天赋、资质的意思。B项中“焉”是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此”。D项中“是故”是因此的意思。 14.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展开余下试题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以及对青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作者表达了乐观主义精神和豪情壮志。 B. 全词动静有度,张弛有致;上片湘江秋景表现得逍遥自在,下片由轻松悠闲转而气势磅礴。 C. “万”“百”大数值虚数,“遍”“尽”“透”等极致性副词的使用体现出现实主义情怀。 D. 本词写秋不落悲秋俗套,慷慨激昂,因为作者笔下秋天的壮丽、大气和其豪迈气概相吻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文意和手法的理解和鉴赏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集合对诗歌文本类理解类试题。C.“现实主义”应为“浪漫主义”。 15. 下列对《相信未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A. 从诗中“蜘蛛网”“美丽的雪花”“凄凉的大地”等意象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动荡、黑暗的社会。 B. 前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象征式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C. 第三节采用比喻手法,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抒发了一种惊天动地的豪迈情怀。 D. 三节诗歌均以“相信未来”结尾,如歌曲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名著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本题。A.从“美丽的雪花”不能看出这是一个动荡、黑暗的社会。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节选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16.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有了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中国的诗歌才产生了最好的戏剧诗。 B. 在客观写真技术还未发达时,中国绘画就有了“纯粹画”的作风。 C. 逻辑虽极为简陋,但中国的辩证法却极为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D. 因没有地心力概念,中国的思想体构往往都是虚幻的空中阁楼。 17.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长诗和西洋诗相比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欣赏起来只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B. “鞋子”和“脚”的比喻意在表明中国诗篇幅短小的形式与其所表现的内容相互搭配。 C. 中国诗人只擅长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精雕细刻,不能创造出优秀的长诗。 D. “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是说中国诗篇简短意味悠远,而西洋短诗缺乏意蕴。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 试题分析:作者以“空中楼阁”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17. 试题分析:A原文是“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C原文是“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D说“西洋短诗缺乏意蕴”无中生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8.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断绝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渐渐 B.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文字的诵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驾驭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道为师
展开余下试题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靠近 D. 吾尝跂而望矣 踮起脚跟 19.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家祭无忘告乃翁 D.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20.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提到了“君子”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 《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C. 《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答案】18. D 19. B 20. B 【解析】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A“绝”横渡,“益”更加;B“假”凭借、利用;C“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19. 试题分析:A 前者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 两者都是连词表转折;C 前者是却、竟然的意思,后者是你、你的,代词;D 前者代词,后者语气副词。 20.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B 经历没有体现出积累的重要性。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 21. 补写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 (5)冠盖满京华,______________。 (杜甫《梦李白》) (6)却顾所来径,______________。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7)天边树若荠,______________。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骐骥一跃 (4). 驽马十驾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6). 术业有专攻 (7). 草木有本心 (8). 斯人独憔悴 (9). 苍苍横翠微 (10). 江畔洲如月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中重点的字词有“跬”“至”“骐骥”“憔悴”。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三、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的北平(节选) 张恨水 ①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还有在屋里度过寒冬被搬出来的花。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了人家极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做个鸟瞰,你就会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大部分就是槐树造成的。 ②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地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的,有些像藤萝,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③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与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入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④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棵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一一把它们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⑤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好年头儿”。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