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B. 打精神底子的书,它们的功能是帮助一个孩子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以及高雅的趣味。 C. 打精神底子的书,基本上可以放心地说,它们是指每个善良、充满母爱的母亲为孩子选择的孩子愿看的那些书。 D. 对打精神底子的书,因为时代的局限、认识能力的局限,有些时候,我们确认的这类书并不理想,甚至还有害。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有益的书分为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与用于打完精神底子后再读的书,这只是因为它们在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时有先后次序。 B. 我们应质疑那些母亲不愿意让自己小孩去看的书;虽然母亲们的判断并不绝对可靠,但一个母亲的直觉整体上是可信的。 C. 没有用打精神底子的文字来为孩子打底子,而用本来是打完底子再读的文字来打底子。这一本末倒置,是绝无益处的。 D. 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亲近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经典之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一切非高贵血统的书排斥在外。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用本来是打完底子再读的文字来打底子,这一倒置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学者、批评家的无能和失职。 B.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只有与具有高贵血统的文字结下情缘,才可能提升境界。 C. 如果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上乘的,那么这部作品及作者应是属于读者一生的。 D. 在弥留之际,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仍能呈现在这个人即将消逝的记忆里,它的作者一定是欣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 B 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C. 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①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②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不同人物相互映衬。如刘邦与张良、项羽与范增、项伯与项庄, 使不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每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 C. 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在与项羽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暂时缓和矛盾,以图长远打算。 D樊哙的慷慨陈词中,先提怀王约的意图是先发制人使项羽陷于“不义”,表明即使刘邦在关中称王也是合法的,然而刘邦不这样做,这是对项羽极大的尊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2分) 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8.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