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68 2018-01-03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8]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成绩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许多 hóng( )篇巨制由逆境而生,许多伟人由磨砺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 něi( )、不自卑的意志!因此,要不断提高自我应对 cuò( )折与干扰的能力,不因自卑而 páng ( )徨,增强社会适应力,把每次失败当做成功的前奏,变自卑为自信,逐步走向成功。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观看电影《战狼》,使我重新认识了“爱国”“血性”的真谛。
B.泰州市第七届运动会从过去小众化的竞技体育日渐逐步转变成为 全体市民热切参与、争当主角的新型运动会。
C.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感时花溅泪, 。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 。④ , 三军过后尽开颜。
⑤诗言志。《望岳》一诗表达青年杜甫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政治家王安石面对改革的重重阻力,在《登飞来峰》一诗中高唱“ , 。”
5. 名著阅读。(6分)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⑴这段话出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知道这一题目的含义吗?(2分)
⑵主人公保尔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
事业,即使双目失明,他也顽强地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 。(2分)
⑶有人认为:到了全书的结尾还写英雄竟然有“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
的消极悲观想法,这有损英雄的高大形象。你的看法如何,并阐述理由。(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浏览完整试题
【揣摩意义】“水”字的造字法是 ,根据字形推测其本义是 。(2分)
【领略风采】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汉字“梦”,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字,请从这三个字中任选一个谈谈美在哪些地方。(3分)
【说说理由】2017年,我们说:“你真是‘尬聊’!”尬聊,顾名思义,来源于“尴尬”一词,指分分钟把天儿聊死,让气氛陷入冰点,2017最新网络流行语,倍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但很多老师禁止学生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你也支持老师的做法,请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 阅 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第7题。(6分)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7.⑴“岂如春色嗾人狂”一句历来为人所称赞,请任选角度简析妙在何处。(2分)
⑵这两首诗都是诗人被贬朗州时所作,请从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两首诗歌的相同点。(4分)
(二)阅读 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蒙人①衣狻猊②之皮以适圹③,虎见之而走,谓虎为畏已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 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 之,为虎所食。邾娄子④泛于河,中流而溺,水涡喣⑤而出之,得壶⑥以济岸,以为天佑已也,归而不事鲁,又不事齐。鲁人伐而分其国,齐弗救。君子曰:“无畏者祸之本乎,惟有德可以受天祥⑦,祥不妄集,圣人实有之,犹内省而惧,畏其不能胜也,而况敢于自祥乎?非祥而以为祥,丧其心矣,其能免乎?”
注释:①蒙人:蒙地的人。②狻猊(suān ní):一种猛兽。③圹(kuàng):旷野。④邾娄:春秋时一个小诸侯国。⑤喣(xù):吹气,吐出。⑥壶:通“瓠”,即葫芦。⑦天祥:指上天所赐福祉。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虎见之而走( ) ②明日,服狐裘而往( )
③鲁人伐而分其国( ) ④犹内省而惧( )
⑵选出与与“为虎所食”中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及为相 B.以丛草为林
C.生于淮北则为枳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9. 用“/”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各一处朗读停顿。(2分)
⑴蒙 人 衣 狻 猊 之 皮 以 适 圹(主谓之间)
⑵以 为 天 佑 已 也(动宾之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无畏者祸之本乎。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11.短文叙述的两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观天巨眼” FAST》,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随着 FAST(500 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的最后一块“镜片”吊装完毕,其主体工程反射面单元系统——直径 500 米、迄今全球最大的“锅盖”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架设完成,它被称作“天眼”。
②用过“锅盖天线”的人知道,锅盖口径越大,电视画面也越清晰。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看得越远。全世界的射电天文学家都追求建造更大口径的“锅盖”,以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如今,“天眼”反射面单元完工,用 FAST 工程总工艺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启明的话说,就好比 500 米口径的“大锅”建成了,300米的“碗”可以在“大锅”里滚来滚去,以便接收宇宙信号。事实上,FAST 在此之前的调试过程中,就已经接收到一些信号——这口大锅的每一次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次信号“接收”的过程。
③目前,科学家正在对这些一手的宇宙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要把背景的杂音过滤掉,才能知道它究竟“听”到了什么。毕竟,处于调试阶段的“倾听”环境不够理想——FAST 无法忍受一个充斥着电波的环境。同时为了把工程开挖量降到最低,通过卫星搜索,层层筛选,最终定址于黔东南一个名为大窝凼的“天坑”。大窝凼形状大而圆,与FAST 造型最接近。周围有 3 座山峰,每座距离都在 500 米左右,中间的洼地犹如一个天然的锅架,刚好稳稳地盛下 FAST 这口“大锅”。除此之外,这片洼地附近一带人烟稀少,宁静的旷野环境还有利于减少电磁波对 FAST 带来的干扰。对这口大锅来说,这将是一个极佳的观测环境。
④大窝凼这个地点虽然好,但是,要在如此崎岖复杂的山区铸造有 30 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一口“锅”,确实让专家们费尽了脑筋。各路人马献计献策,最终“索网”方案得到采纳。这一方案最大特点是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 4450 个反射单元,在射电电源方向形成 300 米口径瞬时抛物面,极大提升观测效率。然而,整个索网共计有 2225 个节点,安装跨度极大。为此,工人们要悬在位于 600—700 米高空且倾斜的“篮子”中进行空中作业。仅铺设那些反射板就用去了约 1 年。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为 25 万平方米,相当于 30 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尽管反射面板才 1 毫米厚,也用掉2000 多吨铝合金。
⑤还值得一提的是,受自重和风载引起形变所制约,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一般只有 100 米。而采纳索网结构的 500 米口径“天眼”轻松突破百米极限,不仅开创了巨型射电望远镜建造的新模式,而且其投入使用后的灵敏度将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的 3.25 倍。
⑥“天眼”这么大一个庞然大物,如何躲避风雨雷电?雨水的因素,科学家们在选址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实地勘探时,喀斯特地貌独有的成熟的地下暗河网络与数量众多的溶洞,给项目组带来了惊喜:“整个洼地打了至少 600 多个孔,简直成了一个大筛子。”这意味着,“天眼”具有天然的落水功能,一旦下雨,水会很快地向地下渗透,可以避免在望远镜台址积水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
展开余下试题
⑦此外,近距离观察“天眼”会发现,看似光溜的铝合金主动反射面面板上其实密布着无数孔洞。这些小孔用来减少风负载,还能提高透光率,让天线面的草木得以生长,避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非常重要,不然一旦水土流失严重,洼地遇到下雨就整个变成了泥塘。当然,肆意生长的藤蔓如爬到反射面板上,同样会对探测工作造成干扰,所以需要定期清理。
⑧专家表示,针对贵州当地可能出现的极端雨雪、冰雹和雷暴天气,“天眼”也都已做了相应准备,例如为避雷,给所有金属设备整体接地,一旦遭遇雷电能很快消散。而且按经验测算,当地极端天气在一年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通常在 10 天左右),因此影响不会太大。
12. 结合选文第 3 自然段,说说 FAST 为何选址大窝凼?(4 分)
1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事实上...,FAST 在此之前的调试过程中,就已经接收到一些信号——这口大锅的每一次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次信号“接收”的过程。
14.说说文中第5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
(四)阅读《寒门多出贤》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窃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 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 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③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不爽,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 ,正是“贤”之思、“贤”之举。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使得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
④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⑤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 ,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
⑥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4分)
16.第③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 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3分)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五)阅读《搭车记》,完成第18-21题。(20分)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
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
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这是一辆 2.8 排量的“奥迪 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 ,我……想搭个车。
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
去哪里?
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
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
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展开余下试题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
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
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
经常搭车?
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
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
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
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 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
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
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 ,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的母亲,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作者邢庆杰)
18.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4分)
搭车经过 心理变化
第一次 ① 姑且试试——感到便捷
第二次 黎鸣成为副科长后,在市里交通枢纽的路边搭车,搭上了公安厅长的车;他们将其送到了家。 ②——③——疑惑不解
19.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 分)
⑴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⑵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这句话有何意味?)
20.小说中的黎鸣是一个怎样的青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本文】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链接】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
有人说,小小说是结尾的艺术。请从情节结构和作品内容两方面简析两个结尾的异同处。
相同点:
不同点 :
三、作文(60 分)
22.采撷,指摘取;犹采摘。生命的旅途,有许多风景需要留存,有许多美好值得回忆。采撷阳光,便心生暖意;采撷友谊,便不再孤寂;采撷梦想,便前路明明……
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和感悟,请以“采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⑵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 鸿 馁 挫 彷(4分)
2. A(2分)
3. D(2分)
4. ①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②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④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⑤诗言志。《望岳》一诗表达青年杜甫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会当临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政治家王安石面对改革的重重阻力,高唱“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5.⑴“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意思接近即可)(2分)
⑵朱赫来 《暴风雨所诞生的》 (2分)
⑶示例:我认为这样写 不仅没有损害英雄形象还使得他显得更加真实可信、生动感人。因为保尔并非是个完人,而是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克服自身缺陷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只是他经受了各种磨练,逐渐被锻炼成为了具有钢铁意志的英雄。(2分)
6.⑴象形造字法(象形字) 水很大、很多(2分)
⑵可从形、音、义的角度谈,尤其要谈出汉字引发的遐思。(2分)
⑶我认为老师这样做很有必要。(1分)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
们应该在作文中使用大家熟悉的词汇,规范用语,保持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2分)
7.⑴(2分)运用拟人手法、反问句式,以“春色”反衬出秋的高洁,点出诗旨,将爱秋之感、喜秋之情尽付笔端,景中寓情,富有哲理意蕴。
⑵(4分)同:内容上,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秋天和秋色与众不同的感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2分)表现手法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岂如春色嗾人狂”,将春、秋两季景色进行对比,反衬对秋的赞美。(2分)
8.(4分)⑴①逃走
上一篇: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安徽省巢湖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兴化”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