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71 2018-01-2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1]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题语文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课内基础题、课外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一、(一)课内基础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旦日飨士卒
2、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时与臣游 游:游玩
B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3.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C.今太子迟之
D.晋军函陵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群臣侍殿上者。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D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5.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孝公伐我北鄙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亡郑对秦有害无益。
B.舍郑对秦有益无害。
C.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将损害秦。
D.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勇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
何并字子廉,为长陵令,道不拾遗。初,侍中王林卿通轻侠,倾京师。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林卿素骄,惭于宾客,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耳。”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悬所剥鼓置都亭下,署曰: “故侍中王林卿坐杀人埋冢舍,使奴剥寺门鼓。”吏民惊骇,林卿因亡命,众庶以为实死。
陵阳严诩本以孝行为官,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曰:“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臧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钳。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元惧,驰遣人呼弟。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它郡,持头还,并皆悬头及其具狱于市,郡中清静。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数年,卒。
浏览完整试题
(删节自《汉书何并传》)[注] ①建鼓,柱子上悬着的鼓。②襜褕,指穿在外面的衣服。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B.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C.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D.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9.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宾客,古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依附者。
B.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道路。
C.闾里,是古代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可借指平民。
D.下车,官吏初到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并秉公执法。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王林卿为了挽回颜面,派人砸毁了官府的建鼓,但受到了何并的追捕。
B.何并办事周密。他知道王林卿已经跑了,命令士兵砍下骑奴的头颅,让众人因不知实情而惊骇,以此震慑王林卿。
C.何并不畏权贵。他的上司钟元为弟弟求情,要求从轻处罚,但何并仍派武官追捕,把已经逃跑的钟威等人全部杀掉。
D.何并善于治理。他担任长陵县令,政绩很好以至于道不拾遗; 担任颍川太守时,处置得当,使郡里局面清平安静。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
(2)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
三、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废园外
巴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2)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3)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4)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5)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6)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上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7)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8)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9)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10)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2.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在看到园中美好的景象时,借花树之景,想象园中的人在日寇轰炸前的美好生活,从而为后文写美好的毁灭奠定基础。
B. 废园中有很多人惨死,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被窒息的悲剧更能触动人的悲悯之心。
C. 面对惨景,作者有着深重的悲哀,可惜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内心十分寂寞,因此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D. 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冷雨”将作者拉回现实,凸显作者内心的悲凉;“到处漏雨”,则含蓄的控诉了日寇的罪恶。
13. 联系上下文,写出对划线句“这样地逃出囚笼”的理解。(5分)
14. 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
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展开余下试题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交善,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5.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上片起首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境界宏大,勾勒出一幅朦胧、缥缈的画卷,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B.“背飞双燕”形象生动,尤言“劳燕双飞”,用“东飞伯劳西飞燕”典故,意思是双燕相背而飞,此处有与朋友离别之意。
C.上片第三句中的“贴云寒”是联想而得,“寒”字运用巧妙,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悲凉况味。
D.下片前两句的“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E.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借景寓情,曲写身世沧桑之变化与故人友谊之深切,情真意切,语言清婉雅丽,为社会讽喻词的佳作之一。
16.词的最后两句值得反复玩味,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6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7、(1)在《荆轲刺秦王》中写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并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未来情境,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3)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刻。
(4)《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8分)
18.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②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
③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整合罄竹难书。
④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
⑤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⑥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何拍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本土特色的影片,这是摆在中国导演面前共同的难题。
B.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彼岸奋勇前行。
C. “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完全放开后,广大民众对这项国策很冷静,并没有扎堆生孩子的现象出现。
D. 战国时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的成长更具有启示作用。
20、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B. 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真是感慨万千。
C. 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望,请务必在家恭候。
D. 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真令人钦敬。
2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籍的收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把它们丢掉①是一项巨大的罪名。②当你在一个布满灰尘、塞满书籍和光盘的房间里喘不过气来时,③视其为一种创造空间的努力。可以遵循一条简单的原则:④它放不进你的书架,⑤不该放在你家里。如果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请运用比例规则来清除,直到所有的书都能放进你的书架,⑥有多余的空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也许 可 / 其实 而
B 似乎 但 不如 如果 就 并
C / 然而 才 即使 也 而且
D 更 / 须 即 那么 因此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的庄园里有一片面积很大的田地,因为太远而被废弃,长满了杂草,原本打算锄草后再种上庄稼,但我突发奇想:既然这块地本来就不想生产庄稼,① ?我不强迫它,看它到底想长成什么。就这样,过了几年,② ,十年后,灌木长成了一片葳蕤的树林。再后来,树林里有了鸟兽和各种奇异的植物,成了我写作之余休息、狩猎的好去处。我时常想,③ ,而不是顺其自然地让其生长,那我今天还能收获一片葳蕤的树林吗?
七、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④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意大利•但丁)
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古今中外,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A 振通震 B 倍通背C 蚤通早
2、A
3、C
4、D 例句,被动句 A定语后置B 判断句 C 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D被动句
5、A。例句与A项的“鄙”都是“边疆,边远的地方”的意思;B项,“鄙”意为“把……当做边境”;C项,意为“轻视,看不起”;D项,意为“见识短浅”。
6、B。 B项,“有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有利于”;A项,“行李”,古义为“出行的人”,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夫人”,古义为“那人”,今义为“一般人的妻子”。
7、D。D项,为晋文公撤兵的理由。
8、C
9、B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礼仪,而非道路。
10、A“秉公执法”不准确;“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错。
11、(1)何并自己知道林卿已经逃走了,就说:“王君被围困,竟自称是仆人,难能逃脱死罪吗? (“失”“王君困”“脱死”各1分,大意2分)
(2)钟威所犯的罪许多在大赦以前,将他赶进函谷关,不让他为害民间,如果他不进关,就把他抓起来。( “驱使”“污”“收”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何并字子廉,担任长陵县令,治所路不拾遗。从前,侍中王林卿与江湖游侠互通声气,威震京城。此前林卿曾杀死了一个婢女的丈夫,把他埋在墓舍里,何并全都知道这些情况,不想揭发检举他,只想让他不要逗留在自己境内罢了,便派属吏拿了名片去遣送他。林卿一贯骄傲,不愿在宾客前丢丑,向北经过泾河桥,叫一个骑马的仆人返回县衙门,抽刀砍烂了县衙门柱子上悬着的鼓。何并亲自率领官吏和士兵追赶林卿。走了几十里,林卿走投无路,便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披着他的衣服代替他,又换掉自己的衣服从小路向前跑去。恰好在太阳下山时何并追了上来,把那戴着林卿帽子的仆人绑了起来,那人说:“我不是侍中,只是他的仆人罢了。”何并自己知道林卿已经逃走了,就说:“王君被围困(没处躲了),竟自称是仆人,难道想逃脱死罪吗?”于是命令手下砍下他的头颅带回来,悬挂在破烂了的鼓上,放在城里的亭下,写道:“原侍中王林卿犯了杀人罪,他将被杀之人埋在守护坟墓的房舍内,又叫仆人砍烂了衙门前的鼓。”官吏和百姓都很震惊害怕,林卿于是逃命,人们以为王林卿真的死了。
展开余下试题
陵阳人严诩本来是凭孝行做官的,郡里出现骚乱,王莽派人来征召严翔,官属里几百人为他设置送行的筵宴,严诩伏在地上哭起来,说:“我是因为软弱被征召,朝廷必然会选择刚猛的人来接替。接替的人一到,将会有偃卧不起的人,所以难过。”
这时颖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任廷尉,办事通权达变。他的弟弟钟威做颖川郡的属僚,非法私藏着千金。何并担任太守,拜访辞别钟廷尉,钟廷尉脱下帽子替弟弟请求减死罪一等,希望早些接受髡钳刑罚。何并说:“罪在你弟弟自己触犯了国君的法律。”钟元害怕了,派人飞马去招呼弟弟。阳翟的游侠赵季、李款供养着许多宾客,凭着气力侵夺邻里,甚至奸污人家的妻女,抓着官吏们的短处,在郡里横行霸道,听说何并将要来了,就都逃走了。何并一到任就寻求勇猛而且通晓法令的官吏近十人,派文官审理三人的案件,派武官前往逮捕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安排。下令说:“这三个人不是辜负了太守,而是违反了王法,所以不得不惩治。钟威所犯的罪许多在大赦以前,将他赶进函谷关,不让他为害民间,如果他不进关,就把他抓起来。赵、李是凶恶的人,虽然他们逃得很远了,也应杀其头,向百姓谢罪。”钟威仗着他的哥哥,停留在洛阳,追捕的官吏捕杀了他。还在别的郡里抓到了赵、李,取了首级回来,何并把他们的首级和他们的全部罪状都悬挂在闹市上,郡里出现了清平安静的局面。何并品性清廉,妻子儿女不到官衙。几年后去世。
12.、C(“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理解不当,作者的感情是悲愤,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日寇暴行的声讨。)
13、 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2分),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下,是日寇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3分)。
14、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2分);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比,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2分);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2分)
15、A、E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想象和思想内容的能力。A项,“朦胧、缥缈”错误,应该是“苍茫、凄清”。E项,“为社会讽喻词”错误,属于赠别友人词。
16.①虚写(或虚实结合、对写法、想象),诗人从对方着笔,想象友人登上高台眺望,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委婉地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抓住词中的关键之处理解。“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是作者想象之情景。从上阕“背飞双燕”可知,词人与“故人”分离两地,孤身凄凉,倚阑独看,写出了词人内心对故人的想念,但是词人却从对方思念自己来写,更委婉含蓄。组织答案时应先明确手法和情感,再结合具体诗句阐述情感及手法的表达效果。
17、(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8、A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③“罄竹难书’ 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褒贬错用;④“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合语境;⑥“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用错对象。
19、B A项“,如何拍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本土特色的影片”成分残缺,在“世界眼光”前加“具有”;C项,中途易辙导致混乱,应将“二孩政策”放到“自”后。D项,“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的成长更具有启示作用”语序不当,应将“不仅”“而且”后的内容互换位置。
20、D A项,先贤:意思是已故的有才德的人。此处用在活着的人身上,使用不当。B项,莅临:意思是来到,来临,光临。 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谦敬失当。C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用于自己等候别人。此处谦敬失当。
21、B:关联词语.解答此题,应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语句关系的确定来判断使用哪个词语.①处,根据“是一项巨大的罪名”后是一个句号,所以不会与下句构成转折关系,不能选“虽然”,排除A;“是一项巨大的罪名”并没有和前面的内容进行比较,所以不能选“更”,排除D.②后的内容和前面的内容构成了转折关系,“但”和“然而”均可.③处的“不如”与前面的“当”项搭配,表示一种明智的选择,所以排除C;故选:B
22、①那我为何要强迫它呢(注意:人称用字和后面的“?”)②那块荒废的土地上长满了灌木(注意:上下文的提示)③如果当初我强迫这块地长庄稼(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每空2分,注意字数)
23作文、
四、写作(60分) 高考标准
附:名句内涵参考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了比鸿毛还轻。人要活得有价值。)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
④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意思是自己要像菩提达摩大师面对墙壁端坐静修一样,用多年的功夫,潜心研究各种科学知识,以便改变国家贫弱的状况,也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也用以形容刻苦磨炼。)
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意大利•但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
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指的 冬天来了,那春天马上就会到来,也指熬过了痛苦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告诉了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乐观,永不放弃。) (42.49.19.176)
上一篇: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12月调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东省东明县万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黑龙江省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