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20  2018-01-2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0]
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初一语文单元训练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和运用(3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禁锢(gù) 嗔怪(chēn) 参差不齐(chā) 孤苦伶仃(dīng)
B.蓦然(mó) 战栗(sù) 众目睽睽(kuí) 踉踉跄跄(làng)
C.虐待(nüè) 莅临(lì) 拈轻怕重(niān) 莽莽榛榛(zhēn)
D. 抽噎(yē) 干涸(kū) 怪诞不经(dàn) 衣衫褴褛(lǚ)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梦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青少年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领。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D. 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的原因,是人们对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造成的。
4. 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解说:这句话虽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是拟人的修辞。
B.蓬荜生辉 才疏学浅 抛砖引玉 洗耳恭听
解说:这四个词语全部是谦辞。
C.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D.奋不顾身 高风亮节 艰苦卓绝 威武不屈
解说: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完全相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儿时的书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对于在课上所教授的束缚孩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内容的老师,鲁迅是有批判和否定的;而在美国,有“海伦•凯勒另一半”之称的安妮•莎莉文老师则温暖了作家的求知岁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战国初期的孔子编纂而成,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
C.《植树的牧羊人》是英国作家让•乔诺创作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的故事,阐述了“幸福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这一人生哲理。
D.《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作的一篇小说,讲述了“我”在和伙伴们去爬山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后按照父亲的指导慢慢爬了下来,投入父亲的怀里,最后从中懂得了“我们也应该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小悬崖走向大人生”的道理。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横线上)(4分)
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你自己,开tuò你自己。你是平平淡淡,抑或轰轰烈烈,只在于你如何去选择;你是停zhì沉寂,还是奔téng呼啸,只在于你怎样去拼bó。


浏览完整试题
7.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9分)
(1) ,洪波涌起。
(2)夕阳西下, 。
(3)峨眉山月半轮秋, 。
(4) ,受降城外月如霜。
(5) ,不舍昼夜。
(6)学而不思则罔, 。
(7)“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8)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诉我们关于志向和目标的句子是 , 。
8.阅读下面有关“微信”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
用途 聊天、查看朋友圈中朋友状态 阅读新闻 阅读朋友圈中分享文章 阅读公共订阅号发布文章 微信支付 在公共号上进行订票、打车等
人数比例 80% 72.9% 67.1% 20.9% 15.3% 7.0%
【材料二】 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快精短为特点,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材料三】 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微信主要功能是娱乐、浏览,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纸质书阅读才有让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1)从材料一中,你能看出时至今日微信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有何特点? (2分)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中北大教授的观点?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9题。(5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9(1)这首 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3分)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明朝刘基的《窃糟》,完成10-13题。(14分)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⑤仕:做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客有好佛者( ) ②郁离子谓之曰 ( )
③俄而雪骤( ) ④缀行甚远( )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为 酒
12.用现 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6分)
(1)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说。(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 —18题。(19分)
梧桐树
(1)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2)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3)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 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4)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 、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展开余下试题(5)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 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14.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的填空。 (4分)
时间变化 树的容貌 作者情感
春尽夏初 ① 欣喜
② 绿叶成阴 赞叹
秋天 ③ ④
15.第(3)段抓住梧桐树叶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 第(4)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17. 文章几次直接引用了古人的诗句?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8.下面是对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自然和艺术是不能被占有的,就像邻居种了树,虽然拥有,却不能看到树的全貌;
B.自然与艺术只有用心去发现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也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拥有;
C.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教育的独特感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审美见解,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四)阅读《别把我当陌生人》完成19—23小题(共17分)
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⑵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出发前,家人这样反复叮嘱我。
⑶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⑷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机灵,紧张不已。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⑸“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⑹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⑺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⑻“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⑼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
⑽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⑾于是,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⑿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⒀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19. 请根据提示,将选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刚进包厢时,忐忑→深夜包厢门被打开时,( )→想给孩子零食时,( )→快到终点站时,( )→ 与小姑娘分手时,( )。
20. 文中第⑼自然段写“我”的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原因是什么?(2分)

21. 结合语境,品析词句。(4分)
①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品味带点的词)

②“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赏析句子)

22. 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23.文章的题目“别把我当陌生人”你是怎样理解的?读完文章你有何感想?(3分)

三、写作(60+3=63分)
24.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单元训练答案
1C 2 B 3C 4B 5D
6 拓 滞 腾 搏
7(1)~(7)略(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1)微信的阅读功能和实用功能在逐渐增强。(2分)
(2)内容快精短,多元化,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分)
(3)略(2分)
9(1)重阳,登高、故园菊(3分)
(2)寄托着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忧患;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或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的渴望。(2分)
10.(1)①喜欢 ②告诉 3 4 略
11.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为 酒 (2分)
12.(1)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 (2分)
(2)(3)略
13.讽刺那种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讽刺那种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讽刺那种只学到皮毛就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在学术上一知半解而又夸夸其谈的人,启示人们向别人学习,一定要得到学问的真谛。)(2分,意思近似即可)
附译文:
客人中有一个喜好佛教的人,每当和人们谈论道理,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说教凌驾于人,欣欣然自以为有独特的心得了。郁离子对他说:“从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酿造千日的好酒,鲁国人寻求酿酒的方法,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从酿酒作坊里,窃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鲁国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对人夸耀说‘这是中山的好酒啊。’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一天,中山酿酒作坊的主人来了,听说有了酒,便索要来,喝了一口,吐出来笑着:‘这是用我的酒糟泡过的酒啊!’现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许可以,我恐怕真佛会笑话你窃取了他的酒糟。”


展开余下试题梧桐树
14.(4分) ①新桐初乳 ②夏天 ③梧桐叶落 ④ 悲哀 (每空1分)
15.(4分)抓住了梧桐树叶大、多(或密)、绿的特点来描写的(3分),表达了对梧桐树旺盛蓬勃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1分)。
16. (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梧桐树叶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1分)写出了秋风中梧桐树叶纷纷落下的情景(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文章共3次直接引用了古人诗句(1分)。这样写的好处是:(1)引用古人诗 句可以使文章富有文采;(2)通过古人诗句更好地阐述作者的审美见解;(3)借古人诗句抒发感情。(3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2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8.(3分)C
别把我当陌生人
19. 紧张、担心、惆怅、难受。
20. “颤抖”是因为“我”接受孩子荔枝的激动心情;“僵硬”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天真纯洁,自己有羞愧之情。
21. ①“攥”:是“握”的意思,但在这里有“紧紧地握着”“爱不释手”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我”面对孩子的天真单纯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心情。②该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成人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人自我设防、互相间缺乏信任的特点。或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瓤”,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纯洁、率真的特点。或该句还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用孩子的真诚、单纯与成年人的缺乏信任、相互戒备进行对比,突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答出其中一种修 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即可得5分)
22. 内容上:开头段用家人的叮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结尾段用朋友短信的内容与包厢里人们的友好相处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信任,真诚相待”的主旨,引人深思。
结构上:开头段引出了下文的故事。结尾段与开头段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23.一方面仿佛是孩子的声音,告诉成人的世界,不要让“陌生”成为人们交往的壁垒;另一方面也是“我”对社会的深情呼唤;(结合现实生活,切文意,句通顺即可)。 (42.49.19.15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仪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