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74 2018-01-23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4]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教师:白玉 满分:10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基础
程方平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进入21世纪,在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进一步凸现,成为构建各国教育特色的重要基础。此时适逢中国近代教育走过百年历程,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理论争鸣与各类尝试风起云涌,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来规范和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奠定重要的历史基础。
中国教育尊重传统,不仅在思想和精神领域重视“道统”,各行备业的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都非常关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然而,自百年前开始,在西方模式和标准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缺少自信,我们以往用于反思和自省的自我批评变成了盲目和全盘自我否定的依据。历经1300年探索实践的科举制度,就有许多可资借鉴的遗产。国外的研究与实践非常认同中国的科举对文官制度的影响,认为这是中国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再从中小学的语文、数学教学来看,中国的传统在形式、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等方面,相对于源自西方的各类教学法,许多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中国的传统教育绝非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灌输来概括,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亦是与中国教育的传统息息相关。
在中国教育传统的思想与实践中,不仅有 “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行合一”、 “活到老,学到老”等与西方教育源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似、相通的原创教育思想,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学、书院、师徒制,耕读习俗、学术争鸣、树立思想流派的传统等。中国教育传统中永恒的、富有创新潜力的价值早已受到国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切关注,不仅数百年前影响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近年来创立“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教授加德纳也多次强调他的思想曾借鉴了中国的教育传统。可见,中国教育传统的精髓需要国人认真反思、汲取和弘扬,全面否定和浅尝辄止均是对历史、民族与未来不负责任、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表现。需要铭记的是,一个不知道尊重自己传统的民族难以受到其他民族尊重,也难以真正自信、自强。传承和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非机械地重复和照搬,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典的死记硬背。容纳、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在其“形”,更重要的是其“神”,即中国传统的内在精神、思维方式和笃行实践。每个时代都应有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真审视和深远思考,并以此来指引实践,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节选自2011年7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文化是指某个民族在其文明发展历史上的各种思想、观念的总体表征。
B.传统文化属于一种民族文化,它集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特质和风貌。
C.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构建自己教育特色的重要基础。
D.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发展可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否则中国教育就缺少了特色。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教育尊重传统”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教育在思想和精神领域重视“道统”,在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方面也非常关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B.中国的中小学的语文、数学教学,在形式、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等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
C.中国教育既注重“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也有家学、书院、师徒制等教育传统。
D.中国教育传统中永恒的、富有创新潜力的价值,早已受到国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切关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科举制度,在评价选拔人才方面是最公平合理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需要我们重视继承和发扬光大。
B.中国教育传统中永恒的、富有创新潜力的价值影响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哈佛教授加德纳也是借鉴中国的教育传统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
C.中国教育的传统需要我们尊重和弘扬,全面否定和浅尝辄止都是不对的,都是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表现。
D.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能靠对经典的死记硬背,不能机械地重复和照搬,而重在传承弘扬其内在精神、思维方式和笃行实践。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秦琼传》)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 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B.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C.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D.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月明。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账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阅读(13分)
(一)现代诗阅读(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题目。
一片槐树叶
纪 弦
〈一〉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二〉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三〉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呢。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8.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第一节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 薄薄的、干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C.第三节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即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D.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树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和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9~10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⑥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⑦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旆,旗。⑦绷:布幅。
展开余下试题
9.下列各项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蒙中的野草,远近明暗搭配和谐。
B.颔联描绘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这样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酒旗飘飘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东中有静,更增情味。
D.尾联“无人写得寄京华”一句,写诗人不禁想画一幅《水村闲望》画,表明他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
E.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上,跳跃变化大,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受。
10.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5分)
11.(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这一场景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并表现荆轲愿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樊哙对刘邦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纪念刘和珍君》中对“真的猛士”的评论: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毋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l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冬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毋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对文意的理解的两项是(5分)( )( )
A.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家刘心武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
B. 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放飞”,只有敢于“放飞”,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
C. 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母爱。
D. 作者写自己被母亲“放飞”后的种种痛苦感受,描绘了自己心灵成长的艰辛,目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就是能为子女作长远打算的爱。
E.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却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情。
13.(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生活中,你是不是能够和别人互相配合做事,或共同完成任务?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也许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许感受过失败的苦恼……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的情况或感受是怎样的?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段,以“合作”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D项“对中国教育发展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的不是“传统文化”,原文第一自然段结尾处“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教育发展”,可以看出:要对“相关的理论争鸣与各类尝试”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来规范和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来源:Z*xx*k.Com]
展开余下试题
2、【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要点的筛选,筛选前首先要审读题干的要求,而D项是说国外关注中国教育传统,不属于“中国教育尊重传统”。
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A项,“科举制度......合理的”错,原文是“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需要我们重视继承和发扬光大”于文无据。B项,“哈佛教授加德纳也是借鉴中国的教育传统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错,原文是“近年来创立‘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教授加德纳也多次强调他的思想曾借鉴了中国的教育传统”。D项,“不能靠对经典的死记硬背”错,原文说“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典的死记硬背”。
二、文言文阅读
4、【答案】B 【解析】纳:迎接
5、【答案】A 【解析】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来源:]
6、【答案】C 【解析】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7、(1)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美女、财物呢!
(得分点:使:如果、假如;啖:给……吃;况:何况,每项1分,共3分;句意通顺2分)
(2)每当敌军中有勇猛精锐的将士在军前出入炫耀在众人面前耍威风,秦王就命秦叔宝前去击败他。
(得分点:夸:夸耀;辄——就;取:击败、击杀、攻打;每项1分,共3分;句意通顺2分。)
三、诗歌阅读
(一)现代诗歌[来源:学&科&网Z&X&X&K]
8、【答案】D 【解析】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
9、【答案】B D(每个答案2分) 【解析】B.颔联描绘是一幅幽静的画面,并非清幽冷寂。D.尾联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并没有官场失意的愤懑。
10、【参考答案】诗歌前三联表达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诗人通过描写“望”到的一幅和谐幽静的深秋水村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寄情山水以及对无羁绊的自然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前三联间接抒情,景和情都必答,最好可以答到抒情方式。)尾联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与世无争的情怀。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直接表达这种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一分,本空内错一字则不得分)
11、(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大行不顾细谨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五、现代散文阅读
12、【答案】AD【解析】A项,“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错,母亲主要是通过对我的“放飞”来培养我独立的能力;D项,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对母亲的怀念。(A得2分,D得3分)
13、(1)“放飞”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2分)
(2)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 (2分)
14、母亲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 重精神轻物质。
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
(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言之有理符合文意可酌情给分)
15、以“合作”为写作核心,文体特征明确[来源:ZXXK]
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略)
【文言文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来凭吊她。
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兵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张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为我去?”众人没有答话的。只有秦琼与罗士信自告奋勇愿意前往。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张须陀弃营撤军(假装)逃走,卢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秦琼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秦琼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卢明月返还,张须陀回击,大败明月。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
(秦琼)跟从张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后来张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裴仁基。裴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得到秦琼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后来秦琼又归附王世充,代理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来投奔高祖。
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多,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后来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跟从秦王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不取胜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来源:W.w.w.k.s.5.u.c.o.m]
后秦琼逐渐多病,他曾经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二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
本试题已获得学校官方授权独家版权,侵权必究! (42.49.19.224)
上一篇:
吉黑两省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山西省大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