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魏学军 审题人:戴静 张思荣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创伤(chuàng) 颓圮 切齿拊(fǔ)心 睚眦必报 B. 忤视(wǔ) 舔舐 长歌当哭(dàng) 人为刀俎 C. 浸渍(zì) 噩耗 叱咤风云(chà) 桀傲不驯 D. 解剖(pāo) 瞋怪 戳力同心(lù) 秋毫无犯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说他就说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这是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②坚韧从来都不孚众望,因为它沉默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壮大,直到所向披靡无以抗拒。 ③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北约一开始就图穷匕见,协助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对卡扎菲政权进行了猛烈的军事打击。 ④从事科学探险的志愿者要有殒身不恤的精神,领导者和组织者也要尽全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俄国双边关系逐渐改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一位短小精悍的中年男子进来了,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是广东人。 A. ①②③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②语境不符。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此处应该用“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③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④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⑤对象误用。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的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婚,泛指两家联姻。“秦晋”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⑥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以摩拜单车和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不断加快。 B. 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全面展现了中国外交领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新成就。 C. 为了禁止变相安排和诱导购物等阻碍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行为不再发生,各省市将公布“史上最严”旅游市场整治措施。 D. 经过家人的细心照顾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使他终于豁然开朗,走出了车祸致残的阴影,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A搭配不当,“规模”与“加快”动宾搭配不当; C:“禁止……不……”不合)逻辑,去掉“不”; D:“经过……,使……”造成主语缺失。删去“经过”或者“使”。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浏览完整试题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志摩是现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名作《再别康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充分体现了新月派的诗歌创作主张。 B. 巴金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其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 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末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的识记。D《史记》纪传体,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 ②③⑥④⑤① B. ②④⑥③①⑤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⑤②③⑥④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②④句谈算盘的结构特点,⑥③谈珠算口诀,①⑤小结上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挺直身子跪着 B. 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C.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不同寻常 D.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7. 下列各句与“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 夫晋,何厌之有 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 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此迫矣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仆地 (4)卮酒安足辞 (5)头发上指 (6)此亡秦之续耳 (7) 沛公起如厕 (8)因招樊哙出 【答案】6. C 7. C 8. (1)迫 紧迫,危急 (2)内:通“纳”,让...进入 (3)仆:倒下 (4)足:值得 (5)指:竖起,立起 (6)续:后继者,继承者 (7)如:往 (8)因:趁机。 【解析】,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C非常:不同寻常。错。应为“意外的变故”。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C.判断句 A.被动句 B.宾语前置句 D.状语后置句 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考生要在平时熟知各种句式的标志。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重在考查考生平时的积累,答题时要注意联系课文语境,注意通假字。易错点:内:通“纳”,让……进入,指:竖起,立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B.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勤:勤奋 C. 蹇叔之子与师 与:参加 D.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通“避”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将殡于曲沃 ②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展开余下试题B. ①蹇叔之子与师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C. ①哭而送之 ②倚柱而笑 D. ①且行千里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国负责卜筮的官员,把晋文公出殡时棺材里发出的像牛叫的声音解释为君命大事,说明晋国已有作战准备,这和蹇叔对战事的分析是一致的。 B. 秦穆公攻打郑国是缘于杞子从郑国派人传递回来的一个消息。这个杞子,应该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中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那个杞子。 C. 秦穆公就攻打郑国的事去征求蹇叔的意见,说明穆公是信任蹇叔的。当他听完蹇叔的分析之后却谢绝了蹇叔的劝告,可见蹇叔的分析有违事理。 D. 蹇叔不同意穆公偷袭郑国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是不合适的。因为长途行军,士兵会劳累不堪,战斗力也会下降。 1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答案】9. B 10. D 11. C 12. (1)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2)(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在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解析】 9. 试题分析:B “勤”的意思是“劳苦”。 10. 试题分析:其他三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意思是“的”,A项的“之”是代词。 11. 试题分析:C说“蹇叔的分析有违事理”错。 12. 试题分析:准确翻译(1) “无乃……乎”,(2) “必”“是间”“焉”。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三、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13.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处不在。 B.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借梦抒情。 C. 诗题为“春兴”,通过对写雨过天晴后成荫的杨柳和黄莺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D. 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使作者感受到春的美好。 14.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3. CD 14.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春风”“乡梦”拟人化,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形象生动地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C“春意盎然”不对,由“残花落尽”可以推测,应是暮春时节;D由“残花落尽”“吹乡梦”可以推测“春天的美好”情感分析错。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如何体悟景中情?中国古典诗歌虽说内容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就两部分内容:写景、抒情。这是中国诗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项。那么,如何透过景语找出并分析内在的情感呢?1.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比如题中的“吹乡梦”;2.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一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规范答题: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本题考察的是“首联”2.答题:(1)答题时特别强调:①置身诗境。通过阅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②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1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题干明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春风”“乡梦”拟人化,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形象生动地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借代”“比喻”“拟人”。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用“拟人”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二)名篇名句默写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里描写夏虫的诗句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荆轲刺秦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4)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惨象,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6)公曰: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夏虫也为我沉默 (4).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8).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9).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10). 尤使我耳不忍闻 (1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携”“峥嵘”“萧萧”“惨”“淋漓”。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