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34  2018-02-14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4]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B.唐朝是诗的时代,但是唐人也非个个都擅长写诗,《全唐诗》中有的诗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读,虽然多数诗歌清新别致,情韵悠长。
C.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港元汇率呈现大幅波动。这种波动足以让市场产生恐慌,由此导致对港元与美元“脱钩”的猜测也甚嚣尘上。
D.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潜龙洞景区位于贵州省松桃县境内,是武陵山脉海拔最高的亿年古溶洞群,更为神奇的是洞内石笋至今仍然在生长与繁育。
B.本届校园心理节围绕“我爱我,放飞自我” 为主题,就怎样有效缓解考前压力和增强学习专注度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C.暑期来临,教育部门多次发文,要求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积极做好学生暑假安全防范工作,以预防学生不发生溺水事件。
D.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3.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3分)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 , 。 , ; ,是一种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的大同情怀。
①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 的修身立德志向
②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
③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
④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
⑤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
⑥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
A.⑥④②⑤③①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⑥③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5.下列城市宣传语,最为合情、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B.合肥:两个胖胖欢迎你
C.无锡:无锡是个好地方
D.天津:天津卫,天津味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举进士第,迁秘书正字。是时秦桧已专政,芾与桧旧故,退然如未尝识。公坐旅进,揖而退,桧疑之,风言者论罢。通判处、婺、越三郡。何溥荐芾材中御史,除监察御史。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求合乎天地,无愧乎祖宗,则人心悦服,天亦助顺,上韪其言。迁殿中侍御史。两淮战不利,廷臣争陈退避计,芾言:“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为上策,退为无策。”既而金主亮毙,上疏劝亲征。车驾至建康,芾请遂驻跸,以系中原之望,又言:“去岁两淮诸城望风奔溃,无一城能拒守者,此秦桧求媚媾和之余毒也。能反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之歧途,则士气日振,而见危授命者有人矣。”知婺州,劝民义役,金华长山乡民十有一家,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几二十年。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曰“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浏览完整试题 知绍兴府。会稽赋重而折色尤甚,芾以攒宫在,奏免支移折变。鉴湖久废,会岁大饥,出常平米募饥民浚治。芾去,大姓利于田,湖复废。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内侍家僮殴伤酒家保,芾捕治之,狥于市,权豪侧目。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下迁礼部侍郎,力求去,提举太平兴国宫。时芾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未几,俊卿亦引去,阎安中为孝宗言:“此非国之福也。”后起知太平州,造舟以梁姑溪。历阳卒久戍,溃归,声言欲趋郡境,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诏褒谕。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屡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后十年卒,年八十。尝曰:“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立朝不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
(选自《宋史•吴芾传》)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韪其言 韪:否定
B.大姓利于田 利:获利
C.时芾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 忌:忌恨
D.视公事当如私事 视:对待
7.下列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权刑部侍郎 权:代理
B.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 致仕:任职
C.后起知太平州 起:重新任用
D.改吏部侍郎 改:改任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
(2)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曰“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9.根据全文,概括吴芾为官方面的才智和品质。(请用四字词或短语)(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①,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②静滩声转,白马江③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②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③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当时是人寓居于此。
10.简要分析颈联的艺术技巧。(6分)
11.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2)故不积硅步, 。(荀子《劝学》)
(3)彼于致福者, 。(庄子《逍遥游》)
(4)所守或匪亲, 。(李白《蜀道难》)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6)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
(7)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索画
柳喜和
犟黄老退休了,在风情小镇上买了房,便常住在此。犟黄老姓黄,但因脾气犟,人们背后常称他犟牛黄,当他面则称他犟黄老。犟黄老是当代著名书画家,画作盈尺便价格数万。。
犟黄老落户风情小镇的消息,像风一样,没几天就传开了,不少人都想结识犟黄老,以便索得他的画作。
最早登门索画的,是小镇上唯一一家经营书画商店的老板的儿子小屠。
那日,小屠来到隼黄老家,说明来意。犟黄老问:“索画何用?”小屠思索了片刻,就避重就轻地说:“我们单位的领导崇拜您,特别喜欢您的画儿,就派我来求一幅。”犟黄老问:“你们领导是管什么的?”小屠说:“我们领导权力可大了,譬如住宅楼的水电气暖,我们领导都管。”犟黄老冷冷道:“你让你们领导把我的水电气暖都停了,把我困在屋里以后,你们再来取画!”
小屠回家把索画的过程告诉了老屠,并强调说,局里最近要提拔一批科长,咱家又无长物,商店里卖的字画都是一些粗俗之作,我们领导根本就看不上眼。
老屠很拿儿子的事当回事儿,就装上鼓鼓一提包钱来找犟黄老。
犟黄老见老屠,依然是那句话:“索画何用?”老屠不假思索言道:“我是搞书画经营的,想买您的画,或销售,或作为镇店之物悬于店中。”犟黄老不屑一顾,说:“我不卖画,买我的画请到拍卖行去拍。”
老屠回到家,不仅带回了那鼓鼓一提包钱,还带回鼓鼓一肚子气。老屠和小屠大骂犟牛黄不识好歹,不进油盐!
某日,犟黄老家来了一个村妇,她衣衫破旧,也来索画。
犟黄老和村妇见面,还是那句开场白:“索画何用?”村妇说:“我是个农民,又是一个寡妇,儿子大学毕业,在市里找了一个媳妇。媳妇家有房有车,我什么也做不了,眼看儿媳妇要娶回家了,可我这当婆婆的连个见面礼也拿不出来。听说儿媳妇家一家子都是文化人,我想一准儿喜欢个书呀画呀的,今天我就舍下这张脸,求您给我画一张画。我要啥没啥,等秋完了,地里的庄稼收成了,我再来感谢您!”
犟黄老听后有几分感动,便吩咐保姆把村妇领入会客室,看座,上茶,唠家常。
也就是三五杯茶的工夫,村妇被保姆引入犟黄老的画室。村妇至画案前,见犟黄老正往一幅四尺斗方水墨画上加印。
这幅画是犟黄老最擅长的水墨画,洁白的宣纸上仅有一支火苗跳跃的老式油灯和一只双须舒张的静伏蟋蟀。油灯用小写意笔法,显得古香古色;蟋蟀用工笔画法,描得惟妙惟肖。油灯的火苗随风摇曳,静伏的蟋蟀呼之欲出。犟黄老在画的空白处还现配了四句诗:
窗外秋风朔,屋内暖如春。人忙天时短,夜已五更深。
整幅画面皆为墨色,浓淡相宜,只有油灯的火苗为下润上枯的一笔朱红。这幅画可谓犟黄老触景生情之作,虽是一挥而就,但格调高雅,意境深远。
村妇见这幅画如此简单,神色有些黯然地说:“怎么连一朵花儿也没有?”
保姆看了一眼犟黄老,对村妇解释说:“这幅画的意境是夜深人静了,别人都熟睡了,只有母亲还在灯下操劳,教育人不要忘本,别忘感恩!”


展开余下试题 村妇卷起画作,临出门时说了一句:“画一幅大红牡丹花儿多好,多热闹。”
犟黄老听后心中一沉。
半年后,犟黄老接到一个电话,说是要和他核实一幅画的真伪和这幅画的价格。犟黄老问是一幅什么样的画,打电话的人描述了画面的构图,念了了画幅上配的四句诗,这让犟黄老想起了村妇索画的事情。犟黄老说:“有情物落于无情之水,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花落去……”
(有删改)
13.小说第一段介绍了犟黄老的个人情况,有何作用?(4分)
14.概括犟黄老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5.小说以“索画”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16.小说以犟黄老在电话中的感慨结尾,请探究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6分)
五、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萧放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退。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文人中秋赏月已成为雅趣,成为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现而今,中秋之夜,无论有月无月,吃月饼是必需的。即便有月,无心赏月,一家人围着电视看晚会,也是再常见不过情景了。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有删改)
17.请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文中有大量引用,请指出其表达效果。(6分)
19.简要概括从唐至今中秋赏月的趣味变化过程。(6分)
七、作文(6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传统意义上的“苦读”,像“头悬梁”、“锥刺骨”、“囊萤夜读”、“凿壁借光”等,正慢慢淡出大众的视野,甚至饱受指责和诟病。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阅读”一词似乎被一个谐音的新词“悦读”取代。作为新一代的个性化移动阅读平台,“悦读”以“每日阅读,没有孤独” 为宗旨,通过文章、图片、视频等为读者推荐有阅读价值的新鲜内容。与此同时,还提供贴吧模块,供大家一起交流。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高抬贵手:是请人宽恕的话,这里想表达请人帮助的意思,不妥。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说诗作“粗陋鄙薄”,可见此处望文生义,把该成语理解成读不下去。甚嚣尘上: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2.A(B项,句式杂糅,“围绕……主题”和“以……为主题”两句杂糅。C项,“预防学生不发生溺水事件”不合逻辑,“预防”和“不”矛盾,去掉“不”。D项,主语残缺,删去“随着”,“开拓”前加“这一平台”。)
3.D(比喻)
4.C(注意分号)
5.D(A.换个城市也可用,比如杭州、桂林等。B.有丑化市民和城市形象之嫌。C.在《雷雨》中,这是一句令人伤心的台词。借用不合理。)
6.A(认为……对)
7.B(退休)
8.(1)当时金朝准备违背(宋金签订的)盟约,吴芾劝高宗要全身心地从事提升自己的品德的事情,切实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延请接见群臣,让他们陈述(朝政的阙失)。(“将”“务”“延”“俾”,各1分)
(2)吴芾让人用车载着他们十一个人来到官府,与(他们)一起宴饮,将他们乡更名为“循理”,将他们里巷更名为“信义”,来褒扬他们以示与众不同。(“舆”“‘与合宴’的省略”“更”“异”,各1分)
9.明于吏治(颇有谋略);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心系百姓(体恤民情);忠君爱国。(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考取进士第,迁任秘书正字。当时秦桧已经专擅朝政。吴芾与秦桧是故人,吴芾拜见秦桧时恬退得就像和他从来不相识的样子。吴芾和其他官员同时去拜见秦桧,且作揖就退出来(不单独去见秦桧),桧就怀疑他,谏官就弹劾他将他罢免。吴芾先后担任处、婺、越三郡的通判。何溥推荐吴芾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任中御史,于是,朝廷拜官让他担任了监察御史。当时金朝准备违背宋金签订的盟约,吴芾就劝高宗要全身心地从事提升自己的品德,切实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延请接见群臣,让他们陈述朝政的阙失,力求人事合于天地,无愧于祖宗,这样就会使全国人心悦服,即使是上天也会助顺南宋,皇上认为他的意见说得非常对,迁任殿中侍御史。后来,两淮战况南宋方面不利,廷臣争着陈述退避的谋划,吴芾却说:今日的战事,只有进没有退,进是上策,退是无策。不久,金朝君主完颜亮死了,吴芾于是就上疏劝皇帝亲自北征。皇上车驾到达建康,吴芾就请求皇帝就将车马停留在建康(以建康作为首都),这样做来稳定中原人们的希望。吴芾又说:去年,两淮地区的各个城池的守军望到敌人就奔跑溃败,没有一座城能拒守的原因,这就是秦桧求媚北朝,乞求媾和的余毒啊。皇上如果能一反秦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的错误途径,那么我军士气一天天振奋,如此那些在危难面前勇于献出性命的人就有了啊。吴芾知婺州的时候,吴芾鼓励推行义役,金华长山乡十一户人家,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级评定他们的田产,然后按照次第相继来服役,他们就这样做了将近二十年。吴芾让人用车载着他们十一个人来到官府,吴芾与他们合宴,更改他们的乡名为“循理”,改里巷名为“信义”,以此来褒扬他们以示与众不同。


展开余下试题 吴芾知绍兴府的时候。恰巧当地征收赋税繁重,并且用物抵税的折色特别厉害,吴芾以皇帝、皇后攒宫在绍兴暂厝,上奏请求免去支移折变的赋税部分。境内鉴湖长期废用,恰逢这年收成不好,境内出现大饥荒,吴芾于是命令打开常平仓的米来招募饥民,疏通挖制鉴湖。吴芾离任后,大姓为了从田中获利,又使鉴湖再一次荒废。吴芾代理刑部侍郎迁任给事中,改任吏部侍郎,他以敷文阁直学士的身份知临安府。有内侍的家僮殴伤酒家的酒保,吴芾逮捕那个家僮并加以惩治,在集市上示众,权豪都侧目畏惧。执政当局议论让吴芾出使金朝,又拜官任吏部侍郎,朝堂议论以龙大渊为副职,吴芾说:龙大渊这个人是可以一同言行事的人吗?这句话后来被皇上得知,于是出使金朝的事情就停了下来,没有成行。下迁担任礼部侍郎,他力求去职,于是就提举太平兴国宫。当时,吴芾与陈俊卿都以刚直被人忌恨,不久,俊卿也被罢了官,阎安中向孝宗进言说:两人被罢官,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啊。后来起官,知太平州,他名人造船来为姑溪架桥。历阳戍守的士兵长期戍守,被打散要返回,他们扬言要奔赴太平州的郡界。吴芾召集他们厚厚的犒劳他们并加以遣散,然而却秘密地逮捕了提议作乱的士兵,把他们关进监狱,上报给皇帝知道。朝廷下诏褒谕,吴芾前后守六郡,都能够依据各地风俗采取或宽或猛的政策,官吏没有能够做坏事的,老百姓都怀念他带来的惠利。吴芾屡次告老,最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退休。十年后死去,享年八十。吴芾曾经说:对待公家的东西应当如对待自己的东西,对待公事应当如对待私事。与其得罪百姓,还不如得罪上官。他立朝不结党,晚年退闭在家十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他有表奏文章五卷,诗文二十卷。
10.(1)虚实结合。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2)视听结合。前句写黄牛峡的水声,诉诸听觉;后句写稀疏的树影,诉诸视觉。
(3)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两句描写了萧瑟凄寒的秋景,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怅然凄苦之情。
(4)衬托。前句以动衬静(反衬),后句以景衬情(正衬)。(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
11.①对国家战乱动荡焦虑/对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亡的哀痛;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
12.(1)肇锡余以嘉名(2)无以至千里(3)未数数然也(4)化为狼与豺(5)君子不齿(6)目遇之而成色(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8)语不惊人死不休
13.突出了他特长和“犟”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拒绝小屠、老屠父子索画的情节做铺垫。(每点2分)
14.(1)为人正直。(+举例分析)(2)体谅贫弱。(+举例分析)(每点2分)
15.(1)(情节结构上)“索画”贯穿全文,使情节更为集中。(或:事件均围绕索画展开,使结构更为严谨)
(2)(形象塑造上)通过写犟黄老对小屠、老屠父子索画和村姑索画的不同态度,使犟黄老这一形象更为丰满(鲜明)。
(3)(主旨表现上)通过写犟黄老对不同人索画的态度和索画的结局,使主旨更为突出(深化)。(每点2分)
16.(1)犟黄老因画作被卖而感慨自己的一番心意付诸东流,增添了感伤氛围。
(2)情节巧妙,与上面村妇所说的“花”形成呼应。
(3)起到留白的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运用暗喻,点出这幅教育人不要忘本、不忘感恩的画才是真正的“花”。
(5)化用古诗文,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7.首先,提出观点,中秋节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其次,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历朝均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然后,分析中秋节节俗形态的变迁。
最后,得出结论,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第一点1分,第二点1分,第三点2分,第四点2分。第一、二点合在一起简述也可以。)
18.(1)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2)增强论证的灵活性,避免单一说理,便于读者的解读。(3)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充满文化情趣。(每点2分)
19.(1)文人赏月的雅趣。(2)民间拜月的情趣。(3)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每点2分。顺序不可颠倒。)
20.参照2017年高考阅卷标准。 (42.49.19.110)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天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