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49 2018-03-01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9]
《五人墓碑记》训练—落实提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
C.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训诫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缳:绳圈,绞索
【解析】 B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33】
A.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①慷慨得志之徒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C.①则噪而相逐②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解析】 A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B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D项,都是代词,……的人。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4】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以至于永嘉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⑥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⑦吴之民方痛心焉
⑧大阉亦逡巡畏义
A.①③⑤ B.④⑤⑧
C.②⑥⑦ D.③④⑤
【解析】 ④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⑤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⑧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①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②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③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⑥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⑦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5】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 ①③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D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导学号:76722036】
(1)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______________?
(3)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轻重固何如哉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阅读课文第4~6段,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
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棺材收殓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悲哀
D.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解析】 C项,哀:惋惜。
【答案】 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浏览完整试题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解析】 以:相当于连词“而”/连词,表目的,来。为:读wéi,是/读wèi,介词,替。
【答案】 D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名望的人以重金买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一份功劳。
D.张溥与同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竖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
【解析】 A项,应为把头颅和尸体合到一起埋葬。B项,“没有马上镇压”错。D项,是张溥写的碑记并非镌刻。
【答案】 C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文:
(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
【答案】 (1)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2)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122.240.216.31)
上一篇:
苏教必修三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同步训练
下一篇: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五人墓碑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