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41  2018-03-08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1]
江苏省南京市孔镇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语文
1. 请在米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答案】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遍”和“读”的结构要安排好。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着(____)落 (2)潜(____)逃
(3)líng(_____)乱 (4)tuǒ(_____)当
【答案】 (1). (1)zhuó (2). (2)qián (3). (3)凌 (4). (4)妥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着”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zhuó,“凌”的偏旁要注意。
3. 用古诗或课文原句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4)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5)子曰:“__________,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为政》)
(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7)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8)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0)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影入平羌江水流 (2). (2)尚思为国戍轮台 (3). (3)山入潼关不解平 (4).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 (6)英雄末路当磨折 (7). (7)回清倒影 (8). (8)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9). (9)一个纯粹的人, (10). 一个有道德的人 (11). (10)非淡泊无以明志, (12). 非宁静无以致远

4. 关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②雨里静默着。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③紫红色的花热烈而④深沉。
(3)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⑤成为⑥一片沃土。
A. ①代词 ②代词 ③名词 ④动词 ⑤动词 ⑥数量词。
B. ①名词 ②代词 ③形容词 ④动词 ⑤形容词 ⑥数量词。
C. ①代词 ②名词 ③形容词 ④形容词 ⑤动词 ⑥数量词。
D. ①名词 ②名词 ③代词 ④形容词 ⑤动词 ⑥数量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的辨析能力。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是名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成为”是动词;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状态、特征或属性,“紫红色”“深沉”是形容词;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他们”是代词;数量词即数量形容词,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的形容词,“一片”是数量词。


浏览完整试题5. 阅读下列选段,指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不幸的是,我的太太在管教雁鹅上面花的心血,大半都被我的父亲毁掉。这位老先生特别喜欢雁鹅,尤其倾心公鹅勇敢的骑士风度,他几乎每天都要把它们请到书房旁边、四周都用玻璃围起来的走廊上吃茶,无论怎么对他解说都没用。而且那时他的视力已经很差了,一定要等到他的脚上踩满了鹅粪,他才会悟到这些客人做的好事。
(节选自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
A.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文中“喜欢”和“倾心”是近义词。
C. 文中“勇敢”的反义词是“胆怯”。
D. 从感情色彩看,“好事”在文中是褒义词。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综合考查了修辞手法、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多个知识点。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好事”在这里指的是雁鹅在地上拉粪,是贬义词。故选D。
6. 下面是李华笔记本上的一则读书摘录,请帮他填补其中的相关内容。

(1)作者:_____________
(2)结合你的阅读体会,点评摘录的精彩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屠格涅夫 (2). 示例①: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早晨山谷里红日喷薄,云雀啼鸣的景象,烘托山谷中蓬勃的朝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 示例②: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等的描写,刻画了山谷早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考查了《猎人笔记》的相关知识。《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在对精彩片段进行点评时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云雀嘹亮地歌唱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欢快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点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 李华班级举办了《西游记》读书沙龙活动,大家围绕“西天取经团队中谁的功劳大”这一话题,展开交流。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并结合《西游记》中的具体内容,对下面这位同学的观点加以反驳。
同学观点:我觉得沙和尚没啥功劳。他只会挑行李,遇到危险,只会喊“大师兄”,没什么本事。
你的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沙和尚并非取经队伍中没功劳的人。他任劳任怨,对取经事业无比忠诚,比如当唐僧被红孩儿虏去后,是他及时阻止悟空与八戒散去的念头,可以说他是队伍西行不可缺少的黏合剂。
【解析】此题属情景对话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以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此题解答,可结合对原著的理解,用得体的语言,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如取经路上沙僧担负行李的任劳任怨以及他在取经队伍中的黏合作用都很重要。
阅读文言文《狼》,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8. 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9. 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
(1)缀行甚远(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
(3)一狼洞其中(____)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 本文描绘狼的形象时笔触细腻,请你参考批注【A】,在【B】处给“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作批注。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本文所说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8. 其一/犬坐于前
9. (1). )⑴连接、紧跟 (2). ⑵看、视,回头看 (3). ⑶挖洞、打洞 (4). ⑷的
10. 才醒悟前面那匹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人啊。
11. 身子已经钻入一半,只露出屁股尾巴,足见狼的狡猾凶残,却也弄巧成拙。
12. 示例①:对于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示例②: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猾,终归要失败。
【解析】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年代:清
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展开余下试题8.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其一”指的是“另一只狼”,是句子的主语,应该在它的后面停顿,即主谓之间的停顿。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9.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此题中要注意“洞”在这里是动词,“打洞”的意思。
10.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悟”“寐”“盖”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1.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如“目似瞑,意暇甚”是对狼的神态描写,突出了狼的狡猾;“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则表现了狼的弄巧成拙。
12.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思考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屠户杀死两只狼的故事,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梁实秋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儿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地“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跼蹐缩缩地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到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3.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对鸟的“爱”。
我同情笼中鸟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我单纯爱鸟而非关于鸟的幻想 → _________________
14.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词句。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加点的“六七个”“一派”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2)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喜悦怎么会 “锐利”,又怎么会“刺”上心头呢?说说运用这两个词语的好处。)
15. 在第四节,作者说“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而且“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请结合四、五、六小节内容,填补下面的句子。
就是被惊飞的鸟,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___________的鸟,也有自然健康的生命姿态。
就是__________的鸟,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有什么作用?
【答案】13. (1). ①我爱鸟的声音 (2). ②我爱鸟的形体 (3). ③我为鸟感到悲苦
14. (1)这组数量词修饰鸟声,“六七个”写出了鸟叫声的长短有致、丰富多彩,“一派”表现了鸟叫声的和谐、悦耳、动听,表达了作者聆听时的喜悦陶醉。(2)由于作者爱鸟,对鸟的音形敏感,“锐利”写出作者看见鸟的美丽身姿时在一刹那间的喜悦和激动,一个“刺”字写出了作者欣赏鸟时刻骨铭心的爱意。(意对即可)
15. (1). ①振翅飞翔的动态美/迷惘之美; (2). ②豪横无情的鸟/并不美丽的鸟; (3). ③令人悲苦的鸟; (4). ④值得爱鸟之人关注同情的身姿。


展开余下试题16. 首尾都写到“笼中鸟”,突出强调了作者对失去自由的鸟儿的同情和悲悯;行文上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
13. 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从第3——6段找出我喜欢鸟的原因。“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14.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第(1)句运用数量词表现出鸟声的悦耳以及“我”的喜爱之情;第(2)句“锐利”和“刺”写出了我在刹那间看见鸟时的喜悦与惊讶。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15. 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从“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有一只小鸟跼蹐缩缩地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到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照应的能力。分析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这是属于文章的结构问题,文章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为了文章的情节的需要,在文章的前面作一些必要的暗示,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从结构上来看,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形成首尾照应;从内容上来看,表现了作者对“笼中鸟”的同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夜莺(节选)
【丹麦】安徒生
有一位中国皇帝终于得到了那只据说是世界上最会唱歌的夜莺。
听夜莺唱得那么甜润,眼泪涌上了皇帝的眼睛,等到它的歌声变得更加动人,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时,泪水滚下了皇帝的脸颊。皇帝太喜欢它了,把它留在了宫中。
现在全城都在谈论这只了不起的鸟,两个人相遇时,这个说“夜”,那个就说“莺”,他们懂得其中的意思。因为大家开口就只谈夜莺。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取名“夜莺”,但是他们一个也不会唱歌。
有一天,皇帝收到了一个大包裹,上面写着“夜莺”两个字。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本写我们这只鸟的新书。”皇帝说,但拆开来一看,这不是书,而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一只人造的夜莺,看上去和活的一样,全身镶满了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给这只人造夜莺一上发条,它能唱得和真夜莺一样,尾巴还能一上一下地跳动,发出银色和金色的闪光。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缎带,上面写着:“中国皇帝的夜莺不能和日本国天皇的这只夜莺相比。”
“这只夜莺美极了。”看见的人都说,“那将是多么好听的二重唱啊。”但是它们配合得不好,因为真夜莺自由自在地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而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
“这不能怪它,”乐师说,“它唱得完全符合我的口味。”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再加上它看上去漂亮多了,因为它像手镯和胸针一样闪闪发光。它把同一首歌曲子唱上三十三遍而丝毫不累,人们还乐意听下去,但是皇帝说也该让真夜莺唱唱了。但是它上哪儿去啦?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已经飞出了打开的窗子,回到它自己翠绿的林中去了。
“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
“不过我们到底有了一只最好的鸟。”一个朝臣说,接着大家要这只鸟再唱,虽然这同一首曲子他们已经听到第三十四遍,他们还是没有把它记住,因为这首曲子很难。乐师把这只鸟捧上了天,甚至认为它比真夜莺还要好,不仅它的衣饰和美丽宝石比真夜莺好,它的音乐才能也比真夜莺好。
“因为你必须认识到,我的陛下,对于一只真夜莺,我们永远说不出它接下去将唱什么,但是对于这只鸟,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可以打开它并加以说明,这样人们就明白圆舞曲的结构,为什么一个音符跟着另一个音符。”
“这正是我们所想到的。”大家回答说。接着乐师得到许可,下星期日要向公众展示这只鸟,皇帝命令大家必须到场听它唱歌。人们一听到它的歌唱都变得醉醺醺的,不过这一定是由于喝了茶,因为喝茶是地道的中国习惯。他们都说:“噢!”并且举起他们的食指并点头。
但是一个听过真夜莺唱歌的穷渔夫说:“人造夜莺唱得的确好听,但是唱的歌总是老一套,同时好像还缺了点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到底缺了点什么。”
从此以后,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这只人造夜莺被放在皇帝床边一个绸垫子上,用和它一起送来的金银珠宝围住它。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任溶溶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删改)
17. 阅读选文,从中列举出人们喜欢人造夜莺的原因。
18.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加点词“只好”有什么意味?)
(2)“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这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 想象并描写第11节中人们听人造夜莺歌唱时“醉醺醺”的神态和动作。
20. 第12节中,穷渔父觉得与真夜莺相比人造夜莺的歌唱“缺了点什么”,你觉得缺了什么?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17. ①漂亮,栩栩如生;②缀满宝石,金光闪闪;③能一直歌唱,不知疲倦;④歌唱的是人们安排好的。
18. (1) “只好”暗示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不能配合歌唱,无法和真夜莺相比。 (2)这一节标志着皇帝对真夜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为下文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做铺垫。或“忘恩负义”一词讽刺了人们行为的反复。(意对即可)
19. 人们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人造夜莺歌唱,有的摇着脑袋,有的眯着双眼,脸上都流露出深深陶醉的模样。
20. 缺的是艺术的自由与内在的情感,因为人造夜莺虽然能精准地唱出曲调,但是它只是机械地演唱人们安排好的音符,并没有一种自由的生命力;而真夜莺唱的不仅是歌曲,更是内在情感的表达,皇帝听真夜莺歌唱时流下泪水。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重点句子作用的分析。“只好”是“只能够,只得”的意思,表现了人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南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