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82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2]
河北省丰宁县万胜永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丰宁县万胜永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1. 根据语言环境,给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林中,那些散发着芳香、炫耀着金黄和玉红的果子,骄傲地被人们采走了。枝疏了,叶稀了。耐不住寂寞的风在林间弹bō秋的琴弦,演奏惆怅xiāo瑟的音乐。你,这枚青果,仍然庄重地挂在枝梢,甘受冷漠地继续生长着。为什么不尽快地成熟呢?
⑴炫(___________)耀 琴弦 (___________)
⑵弹bō(__________) xiāo(___________)瑟
【答案】 (1). (1)xuàn (2). xián (3). (2)拨 (4). 萧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炫”与“弦”即形似字、音近字。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萧”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文天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毛泽东)
(3)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___________ 秋收冬藏。(《千字文》)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5)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
(6)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咏梅》)
【答案】 (1).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 (2)江山如此多娇 (3). (3)寒来暑往 (4).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 (5)清泉石上流 (6). (6)只有香如故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承德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混乱。去掉“的原因”。C残缺主语。去掉“通过”。D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B.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C.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变化无常,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B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应改为“事半功倍”。D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5.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浏览完整试题C.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 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错。应该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羊,当然,如果市场有的话。属性排序是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我们遇到坏事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是个绝对真理”
“在最不幸的困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好事情,把好处和坏处对照一下。”
我心里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曾经后悔过出海,后来又定下出海的决心,这种害怕
十倍于对丧命的恐惧。
⑴这几段文字出自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⑵主人公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英雄人物”。
【答案】 (1). (1)《鲁滨孙漂流记》 (2). 丹尼尔•笛福(或笛福) (3). (2)符合人物主要特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7. 阅读下面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对泡沫饮料饮用量。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
⑴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针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请你向中小学生提出一点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儿童远离泡沫饮料可防肥胖。”或“儿童饮泡沫饮料过多会发胖(超重)。” (2). ②为了预防肥胖,有益健康,请中小学生尽可能远离泡沫饮料。(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概括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的能力。通读所选语段,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可抓住“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或“应严格限制他们对泡沫饮料饮用量”进行分析概括。(2)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建议的针对性要强,要针对“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的道理来提建议。一般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同时注意建议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因而运用要通俗易懂。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 颈联情景交融,请用生动语言再现那对月梳妆的情景。
9. 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 )
A. 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烘托,显得摇曳多姿。此联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 颔联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今人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 诗人在颈联中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 尾联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讯。
【答案】8. 要求:符合原文情景且语言生动 9. B
【解析】
8. 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容颜憔悴的情态描绘出来。
9.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写诗方法方面的理解。B项“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今人引用属于断章取义”赏读有误。今天人们用以比喻无私奉献精神,不能说“属于断章取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 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 而优游,逍遥而徜徉,无外物以汩 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清,登首阳而以为高也哉!
【注】①方舟上人:一个名叫方舟的和尚。②偃(yǎn)蹇:托病不做事。③汩(ɡǔ):乱。
10. 【甲】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宋代著名 ___________________家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林壑尤美(_____)
(2)作亭者谁(_____)
(3)其大风至(_____)
(4)而去人不远(_____)


展开余下试题12. 下列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之僧智仙也 微风拂之
B. 无外物以汩其心 可以为师矣
C. 名之者谁 而名之曰松风之阁
D. 予尝过而止之 默而识之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14. 【甲】文中“醉翁亭”得名缘由是 _____________【乙】文中“松风阁”得名缘由是____________ ;
【甲】【乙】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相同的心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1). 欧阳修 (2). 文学
11. (1). (1)尤:格外,特别 (2). (2)建造 (3). (3)至:到 (4). (4)距离 12. C
13. (1)欣赏山水的乐趣,体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聆听松声可以使我的耳朵舒服。
14. (1). 示例:因为作者自称“醉翁”,他就以此为亭命名; (2). 因为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 (3). 快乐、愉快。
【解析】
10.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11.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去”:距离。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尤”在现代汉语有“格外,特别”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2. 试题分析:C“名之者谁 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两句中的“名”都是“命名”之意、A前者助词,后者代词。B前者目的连词“来”,后者介词“凭借”。D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13. 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得”“寓”“适”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听于松”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4. 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醉翁亭”得名缘由是作者自称“醉翁”。而“松风阁”得名缘由是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都有快乐的心情。
(一)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二)译文:金鸡峰上有三棵松,不知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幽静的泉水淙淙地流过石滩,风稍大,就像演奏典雅的古乐。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取名为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的像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因为此阁虽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夏天不太炎热,冬天不太寒冷,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使人欢喜快乐,使人愿意终日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清廉呢?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小题。
聪明的大脑分男女
①人,被称作万物之灵,好牛哇!咦,想想看,人跑跳不如马、力大不如牛、灵敏不如猫、游水不如鱼、挨饿不如狼……可人类为什么还能稳坐地球上“老大”的宝座呢?嘻嘻,秘密就在于人类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大脑还分男女哦。
②大脑是怎么进化来的?唔,这个问题好深奥。一般认为,大脑的进化经历了“三部曲”,是的,也就是三个重要的阶段。
③首先是劳动,这是大脑进化的主要因素。在漫长的劳动中,古猿渐渐领悟到了四肢和大脑的协调配合,慢慢区别开了前肢和后肢的功能,懂得了信息的沟通——语言。
④其次是直立行走。当古猿开始直立行走后,它的前肢慢慢地进化成“手”,后肢则进化成“脚”。“手”和“脚”配合着大脑的指令一起运动,变得越来越灵活,反应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准确。
⑤最后,火的使用让古猿吃上了熟食,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极大提高,十分有助于脑髓发展。
⑥大脑也要“吃”东西?没错,大脑也需要营养哦。它每一次的思维运动都需要营养和能量来支持的。如果让大脑饿到了,人就没有精神好好思考,而且思维也没那么灵活。即使人一天不思考问题,大脑消耗的葡萄糖依然很高,而且会高达人体摄入葡萄糖总量的40%。这下明白喽,一旦人类的大脑葡萄糖供养不足,就会疲惫、容易生气,还可能会头晕和失眠。
⑦大脑也需要休息?当然了,当你头脑昏昏的时候就是大脑在抗议呢。科学家证明,大脑工作时需要的供血是肌肉工作时所需供血的15~25倍。可见,脑力劳动是多么疲劳啊。脑细胞一直在运转,脑部的血液也就不断地在聚集。这样积血的体积会一点点地膨胀,一旦超过正常值,大脑就会感到闷胀和头晕。这个时候最好站起来做一些调节活动,比如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或用手指按摩太阳穴,以便消除大脑疲劳。
⑧大脑也分男女?别误会,并不是说大脑本身有性别,而是不同性别的人大脑分工会不同。
⑨人脑分为左脑右脑,并且实行“交叉管理”,左脑协管右半身,右脑协管左半身。一般来说,男性右脑较发达,因而左耳、左眼比较敏感;而女性呢,则左脑比较发达,所以右眼、右耳更灵敏些。同时,因为语言能力被左脑管着,所以,女性语言能力普遍强于男性,开始说话也更早些。
⑩另外,医生们说,男性大脑分工严格,而女性呢,却没有那么明显。德国有位妇女,右脑损伤后被送进医院,她不仅没死,还没有后遗症。医生说,要是男性,肯定不能说话了。瞧,大脑也有“男女偏见”哦!
15. 阅读全文,简要说明本文介绍了大脑哪些方面的知识。
16.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17.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举出一例作简要分析或谈谈你的理解。
18. 你的一位同学最近有时头晕,请根据文章内容帮他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答案】15. 大脑的进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大脑也需要营养,大脑也需要休息,不同性别的人大脑的分工不同。


展开余下试题16. 通过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点明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7. 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男性大脑分工严格而女性却没有那么明显的特点。
18. 大脑葡萄糖供氧不足;如果脑细胞一直在运转,脑部的血液就会不断地聚集。一旦超过正常值,就会感到闷胀和头晕。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概括的能力。可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来解答。文章中的“②大脑是怎么进化来的?⑥大脑也要“吃”东西?⑦大脑也需要休息?⑧大脑也分男女?”这几个设问句就将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分成了几个层次。概括这几个层次里的内容即可得到答案。
点睛:一般来说,事物的特征具有多样性,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考点,解答问题时,要注意找到相关内容或文章中的关键句或是中心句进行概括即可。
16. 试题分析: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回答其作用:说明文开头语段一般能起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有时引用的内容生动有趣,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引用的内容作具体的分析回答即可。
17. 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的理解。一般来说,文章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的语句都能表现出语言的生动形象。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句简要分析即可。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内容进行信息筛选的能力。本题只要结合文章的第6、7段内容筛选出造成“头晕”的相关语句即可。即“大脑葡萄糖供氧不足;如果脑细胞一直在运转,脑部的血液就会不断地聚集。一旦超过正常值,就会感到闷胀和头晕。”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亲情账单
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早晨,闹钟把儿子从梦中吵醒,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他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我看看时间,步行到学校去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步行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又锻炼了身体。”A儿子不屑地撇撇嘴:“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个吝啬鬼!”“嘭”的一声掩上门走了。儿子经常这样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也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几乎成了儿子讥笑我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他喜欢名牌,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车总是咂咂嘴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
我决定带着儿子,去悄悄打开繁华生活的另一面。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光着膀子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个老太太正躬着身子在翻捡垃圾,我说:“儿子,你看老奶奶挣一元钱多艰难。”我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弯着腰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翻山越岭去上学。
儿子对我的这些现场教育似乎有所触动。我和妻商量,要让儿子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一次,我让儿子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一天花多少钱。我让儿子认真计算,乘车、喝牛奶、吃饭、买零食等等,都要算进去。儿子托着腮算出来了。他说,爸,我一天要花20多元呢。我说:“儿子,这还不包括你的学习费用和其他费用呢。”儿子皱皱眉头说:“爸,看来,我还真花钱。”
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一同计算儿子去年一年的开支。妻子是个有心人,她拿出家庭记账本,把儿子一年来的费用相加,居然是一万七千元。B儿子惊讶地吐吐舌头:“爸,我花了这么多钱啊?”于是,我们一笔一笔地“审计”,让儿子心服口服,他的确花了那么多。我和妻子还对他说:“儿子,你14年来,差不多已经花了20万元吧。”我们让儿子坐下,又开始计算他已经花销和预计要花销的费用,到他大学毕业,他得总花销至少是50万元。
儿子有了变化。他上放学时,尽量步行;在家里,他会悄悄关掉卫生间里亮着的灯,把水龙头的水开得很细,用完色拉油的塑料桶他会拿去卖给废品店。有一次,一个同学患了重病,他却把存下的钱都捐了。我表扬了他:“儿子,你做得对,爱心,会让你更快乐!”
五月的一天,我在儿子的书柜里,无意中发现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他每一天的开支:学校晚餐3元,买笔芯1元,牛奶2.5元……望着儿子的开支账单,我的双眼一热,涌出了泪花。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亲情账单,让一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
19. 对待金钱,儿子刚开始是怎样的态度?后来有了怎样的转变?
20. “我”是怎样帮助儿子慢慢改变认识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1. 文中划线句子A.B两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22.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
23. 由于中学生不参与或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所以他们“消费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
那么,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零用钱的呢?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抽样调
查统计表。读表后,请写出你的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买学习用品 储存起来 买零食 上网 买衣服 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8 15% 4 3% 60 50% 20 17% 12 10% 6 5%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儿子刚开始常常讥笑我的吝啬,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后来学会节约,开始记帐并懂得感恩了。
20. 示例:首先我带着儿子去实地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使儿子有所触动;然后以写小作文的方式,让儿子清楚他一天的开支到底有多少;最后,妻子拿出账本,计算出儿子曾经的花费和未来的开支。儿子终于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1. 示例:A处通过对儿子神态和语言的生动描写,表现了儿子对一元钱的不屑,对我节约行为的不理解和鄙视,与下文的转变形成对比。B处通过堆儿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儿子对自己花钱之多的惊讶,为下文儿子的转变作铺垫。
22. 示例:因为这份账单,不仅包含着我们对儿子的付出与奉献,更饱含着儿子对父母付出的感恩与铭记,它凝聚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23. (1). 结论:调查表明,这些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用于买零食,其次就是用于上网,真正用于购买学习用品的仅为调查人数的15%,而将零用钱储存起来的仅为3%。 (2). 建议: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理财意识;中学生应该学会理财,学会记帐,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用钱。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把握。通读全文,开篇儿子要钱乘车以及对“我”不给钱的神态以及“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可看出:儿子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丰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