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634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4]
山西省阳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阳泉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语 文
一、读•书
1. 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答案】山高人为峰(或峰为人高山)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形。首先要认清书法图片的文字是什么,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书写。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不写繁体字。
2. 读下列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刘桢)
(5)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6)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
(7)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8)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9)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晏殊)
(10)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子》欧阳修)
【答案】 (1). (1)长河落日圆 (2).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 (4)岂不罹凝寒 (5). (5)烈士暮年 (6). (6)心远地自偏 (7). (7)甲光向日金鳞开 (8). (8)东风不与周郎便 (9). (9)似曾相识燕归来 (10). (10)惊起沙禽掠岸飞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萋”“莺”“罹”“郎”等字词的书写。
二、读•思
(一)
3.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zhù) 丘壑(hè) 巧妙绝仑(lún) 锐不可当(dǎng)
B. 炽(zhì)热 翘(qiào)首 惟妙惟肖(xiāo) 眼花瞭(liáo)乱
C. 狼藉(jí) 遒劲(jìng) 自出心裁(cái) 殚(dān)精竭虑
D. 畸(qí)形 镌(juān)刻 络(luò)绎不绝 油光可签(jiàn)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踌躇(chú);巧妙绝伦;锐不可当(dāng)。B炽(chì)热;翘(qiáo)首;惟妙惟肖(xiào);眼花缭乱。D畸(jī)形;油光可鉴。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和收获。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D.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结构混乱。去掉“等配制而成的”。D关联词语使用错误。把“只要”改为“只有”。
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浏览完整试题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 法布尔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D.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以升的一篇著名小说,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以升的一篇著名小说”表述有误,《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作品。
(二)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侗家风雨桥
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②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③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④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使用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6. 请依次写出第③段画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侗家风雨桥以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请仔细阅读材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答案】6. (1). 程阳风雨桥(风雨桥也可) (2). 是 (3). 文物
7. ①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
②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③不用铁钉,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④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诠释、摹状貌
【解析】
6. 试题分析:考查句子成分。“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句子中的主语是“程阳风雨桥”,谓语是“是”,宾语是“文物”。由此组成的句子主干是“程阳风雨桥是文物”。

(三)
8.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 (《富贵不能淫》)
B.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hù)阻绝 (《三峡》郦道元)
C. 叩石垦壤,箕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D. 怀民亦未寝(qǐn)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文字的语音。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hù)阻绝”加点字读音有误。溯:sù。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歇息。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B.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邈:远,这里用作动词。(《与朱元思书》吴均)
D.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无何:不久。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答案A。歇:消散。
10. 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郦道元)
虽然乘着飞奔的大风,也不以为是快的。
B.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现在颜色上,发出声音,然而却被人们了解。
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院子里的积水空灵澄澈,水生植物纵横交错,大概像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A译为: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它快。C译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D译为: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1. 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B.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等。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表达有误。应该是纪传体史书。不是“国别体史书”。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注】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东坡为钱塘守时 念无与为乐者
B. 天久雨且寒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 人竟以千钱取一扇 军细柳:以备胡
D. 遂悉偿所负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坡逸事”中“逸事”的意思是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B. 文中“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随意”一词表现出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C. 因为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寒冷,扇子难以出售,所以卖扇人不愿意偿还欠债。
D. 这则故事讲了“苏东坡运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陷入困境之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 试题分析:D“遂悉偿所负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两句中的“遂”都是“终于”之意。A前者“担任”,后者“做”。B前者“并且”,后者“将要”。C前者介词“用”,后者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C“因为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寒冷,扇子难以出售,所以卖扇人不愿意偿还欠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不是“卖扇人不愿意偿还欠债”,也就是不是故意欠他钱。而是“扇子难以出售”这个客观原因,所以才有苏轼写扇字的情节。
翻译:苏轼担任钱塘太守的时候,有一个百姓前来诉苦,说卖扇子的人欠了自己二万银子,抓到了那个卖扇子的人,他说:“天气一直下雨,有扇子卖不掉,不是不肯偿还。”苏轼就叫他拿二十把扇子过来,就拿着桌上的判决用笔随意写了行书,草书,并画了枯石和竹石并交付给了他。刚刚出门,人们竟然以一千钱买扇子,拿的扇子全都卖光了。于是卖扇子的人把所欠的钱全部还清了。
三、读•写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百度词条】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名胜古迹众多。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能从中感悟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网络资讯】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可以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人文资源。
在小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介绍了家乡的名胜古迹,你也参与其中并积极发言。请写出你的发言内容,要求抓住一、二处名胜古迹的特点,6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藏山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规模宏大,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是一个气势壮观的建筑群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示例二: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它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示例三:黄河流至吉县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河水被约束在狭窄的峡谷中,河水聚拢,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形成著名的壶口瀑布。
【解析】试题分析:提干要求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写出的发言内容,要求抓住一、二处名胜古迹的特点,60字左右。首先是弄清楚什么是名胜古迹,还要明白介绍的范围即自己家乡的,还要抓住与其他名胜古迹不同的地方,注意字数的限制。语言要通顺流畅,可以用一些描述性语言,但要简洁明白,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15. 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外婆的小河
①前边有一条小河。”外婆肯定地说。
②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衣。
③“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说早前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
④外婆坚持道:“没错,是有条小河。”我笑了,说:“外婆,我已在这儿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就会流出来。”
⑤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但她仍说:“是有条小河。”我不再跟她争辩,我每天出入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⑥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说:“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呢。”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尔停水,会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我便说:“那位老太太的家里大概没有自来水,她到邻家去洗衣服。”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的这种神情,说:“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
⑦我心不在焉地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应有关吧!
⑧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 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就似我孩提时要偷偷地去小河里玩耍。
⑨走过七幢楼房,面前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一片片菜畦,绿油油的,十分醒目。果然,楼群尽头显出一条蜿蜒的小河,两岸的树丛、草丛将河面遮挡得时隐时现,窄窄的河面还漂浮着水葫芦之类的植物。可是,小河就在我们眼前,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
⑩外婆乐了,说:“是哦!”我疑惑了:“这么多日子,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呢?”外婆慈爱地笑了。我好像重新回到童年的天地,她颇有权威地向我介绍着这个世界。这时我疑心自己陡然衰退了,我那天真、我那好奇、我那敏感,似乎都消磨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之中。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课上,同学们集体诵读了《外婆的小河》一文。在合作探究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外婆判断“前边有一条小河”的依据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中的“小河”?这篇文章能让我们汲取怎样的精神营养?
写作提示:①不少于80字;②表达清楚、条理;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1)依据是:早晨时,外婆看到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因此,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前边有一条小河。
(2)示例:“小河”象征生活中美好而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我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是:在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像外婆一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认真、好奇、敏感的心;不要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变得麻木、冷漠。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后找到相关情节作答:外婆早晨时发现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因而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前边有一条小河。读懂文章内容是答题的关键。(2)考查“小河”的象征意义。仔细阅读,结合语境揣摩“小河”所蕴含的的情感。“小河”象征着生活中美好而容易被忽视的事物。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中,人们很容易变得麻木、自私,只有像外婆一样有一颗认真、好奇、敏感的心,才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要求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怀揣一颗活泼而真诚的心。
点睛:小说或散文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或某种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此题是考查“小河”的象征意义,要根据文章内容来揣摩“小河”所蕴含的的情感及所象征的生活中美好而容易被忽视的事物。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活动宣传画】

图1
【公益广告图】

图2 图3
学校为“节水宣传月”设计了系列活动,以上是同学们搜集的图片资料。
(1)研究小组决定选用图1作为活动宣传画。作为一名志愿者,请你向路人描述这幅图画。要求重点突出、生动形象, 50字左右。
(2)【公益广告图】中的图2、图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请仔细观察两幅图,写出你的感悟。
写作提示:①不少于100字;②语意连贯,表述清晰。
【答案】(1)示例:画面上是一双手捧着一个有缺口的碗,碗里是干涸如龟背的土,土上面长着几棵幼苗,因极度缺水而弯下了腰。这幅图告诉我们要节约水资源。
(2)示例:图2中干枯的树形好似干枯的人骨,伸向水龙头的双手接不到一滴水。可见人类无节制地向地球索水,必然导致生物的毁灭,给地球带来无法逆转的灾难。人类应该清醒了,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浪费水资源了,否则,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时,一切都悔之晚矣。

17. 大作文。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你一定被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动过。其实,在生活中,你也见过很多的背影:亲人的、朋友的或陌生人的。那些背影有的印象深刻,有的渐渐淡忘,有的从未留意……但是,它们曾在你生活的某个时刻出现过,与你的人生产生过或多或少的联系,给过你些许的触动或感想。也许不经意间,回首往事,你会发现有一个“背影”刻在你记忆的深处,清晰如昨。
请以“ 背影”或“背影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根据提示,补全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内容切忌笼统、空泛,语言要有感染力;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熟悉的背影
“叮铃铃……”闹钟响了,我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往外一看,一个熟悉的背影映入了我的眼帘,又是她,那个在小区里打扫卫生的阿姨!她,个子不是很高剪着一头齐耳短发,一双粗糙的手力气很大。她身穿一套黄色的工作服,头戴一顶工作帽。不管酷暑还是严冬,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她眼里,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
记得一个星期天,我买了一个冰淇淋随手就把那张包装纸丢了。不一会儿,便传来一声叫喊:“嗨,小朋友。”我连忙转过身去。她说:“小朋友,你怎么能随地乱扔纸屑呢!”边说边捡起了那张包装纸,又说:“小朋友,你想想,如果每个人都想你一样随地乱扔纸屑,我们还怎么生活呢!再说,我们湖州将要举办第二届湖笔文化节了,你作为湖州市的小公民,就更不应该乱扔纸屑!”听了阿姨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轻轻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当我说出这三个字时,阿姨满脸的怒气一下子消失了。还有一件事情,使我对阿姨更加尊敬了。 那一天早上,我在小区里玩,发觉阿姨没在平常的时间到来,8点……9点……10点到了,阿姨还是没有来,难道她放弃了这份工作?还是她生病了?我看着小路两边那么的多垃圾堆积着,再也忍不住了,拿着扫把跑下了楼。我认真地扫了起来,不一会儿,我的手酸了,背也痛了。这才知道,阿姨平时有多么辛苦。在不知不觉中,阿姨已经来了。她从我手中抢过扫把,扫了起来,从她口中得知,她早上没来是因为她发烧了。
顿时,一股崇敬之情在我胸中油然而生,“啊,多么好的阿姨!虽然生病,但还是不忘自己的职责!” 现在,每当我遇到阿姨,总是会充满尊敬地叫一声:“阿姨好!”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 背影”或“背影 ”。其中“____的背影”,是前补式半命题作文,从语言形式上看,是一个偏正短语,“背影”是中心语。“背影 ”为后补式半命题作文,从语言形式上看,是一个主谓或偏正短语,“背影”可做主语,可作定语。“背影”通常是指人的背面形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影,不同的背影有不同的内涵。情侣的背影是欢快缠绵的,工人劳作的背影是坚定有力的,独守老人的背影是寂寞孤独的……在人和光影的结合下,背影总能勾起人的情绪,或是激动,或是紧张,或是悲伤,亦或是美丽动人。背影很常见,也很普通。普通的背影,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显示出不平凡的意义,甚至人铭记终身。所以考生要善于从事件中刻画背影。所以选材就变得很关键了。总之,在选材时,只有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只有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
点睛: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阳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